绿林网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精选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精选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是一本由(英) E.P.汤普森 (Thompson,E.P.)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10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一):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此书虽然由于细节过于丰富,概述不足,读起来颇有冗杂,但是正式品读过程中却震撼依然。读者能够从作者细致的描述中感受到工业革命启动,进行,高潮等不同阶段给英国社会方方面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尤其是新生产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形成促使英国社会内部利益差异日益显化,阶级分野也更为明显。

工人阶级作为新的劳工阶级劳动最多却不及资本与权力所有者一半收益,富者生活豪华奢侈而穷人却凄苦潦倒的贫富差距使得工人阶级对自身处境的关切更为警示。现实的困境加上四种传统的孱入(1.非国教如卫斯理宗的"天国理想"的传播虽然受阻,但是其内部组织形式却残留而且教徒对"圣人国家"的理想也深入骨髓;2. 英国人"生而自由"的民主意识;3.民众自发而无组织的反抗行为;4.法国大革命所激发的英国的"雅各宾"传统),18-19世纪初成为英国工人运动层出不穷,阶级矛盾愈演愈烈的时期。

这充分说明,英国工人阶级既是历史、宗教、政治等外力因素的推动,也是工人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觉,加强的进程。在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多种阶级共同参与,比如中产阶级,精英阶层为维护与索取自身利益,与工人阶级分别都进行过合作,也有背叛。

作者从报刊,档案等大量一首材料中抽丝剥茧,还原了在这个工人阶级觉醒的过程中,工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史实,使得整个工人阶级形成的过程有血有肉,不是一种枯燥的纯粹概述。尤其是下册在叙述卢德运动时,从政府与工人两个视角进行叙述,将整个过程双方的勾心斗角展现得淋漓尽致。颇有非虚构文学的风范,不止停留于细支碎末的史学,而是每一字一句都饱含着生命的喜怒。

实属难得。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二):读后

本书最重要的创见还是汤普森关于阶级形成的理论,其过程被呈现为一个由复数向集体单数的聚合,阶级“被”形成时又“主动地”形成自己,工人们在“经历”中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由此产生关于“我们”的觉悟。阶级觉悟和存在密不可分,反映了新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和观念的强调;而汤普森对工人阶级“经历”的重建包罗万象,又反映了60年代正盛的社会史风潮。

随着论证的展开,汤普森果断又自信地参与进学术史上的重大辩论。他对英国工人阶级政治传统源流的考察揭示了民族文化的作用,有力回应了在左派间流行的国际主义导向;又通过分派别考察工人阶级的经历来反驳“实证”经济史关于1780-1830s工人生活水平的“平均”神话,“具体”地呈现出多数工人的苦难。汤普森尤其批评碎片化的“实证”将研究对象剥离更广阔的社会和经济进程加以阐释,又通过碎片的再组合来扭曲事物的整体样貌。他十分重视在社会失范、传统瓦解的宏观变迁过程中理解工人阶级的“经历”和“认识”。为了解释和应对身在其中的经济社会变革,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劳工们积极地继承和发展了旧的组织和思想资源,这些传统也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被赋予了新内涵,最终促生了具备共识性觉悟的“英国工人阶级”在初生时的形态。

作为史学名著,本书在技法上对学人的启发也非常之多。非专业读者只能观其大略:第一部分中对意识形态和组织传统源流的清晰脉络梳理;第二部分中对工人群体生活方式诸侧面所做包罗万象之重建,尤其是对其中观念和价值因素的强调;第三部分斗争史中诸派说法的甄别、统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革命潜流的推理;对各大政治评论家风格、地位与影响之评断,都极其精彩。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三):工人阶级这样走上历史舞台

本书是历史学家E•P•汤普森的代表作,这部巨著1963年出版时,他还不满40岁。

本书聚焦于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过程,汤普森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阶级:阶级是一种关系,而非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基础。事实上,两个穷人并不必然走到一起,除非他们接受了自己的阶级身份,并相信他们有共同的利益。

汤普森这样来理解阶级,因为当时太多人将阶级的概念庸俗化,将其简化为经济实力的差别,于是,人类中的一部分(穷人)天然成了正义者,而另一部分人(有产者)天然成了坏蛋,不论后者做了什么,前者都有权力惩罚他。

在汤普森看来,阶级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是人们接受阶级概念并为它奋斗的经历。于是,英国近代史不再仅仅是民主进化史,它也是阶级萌芽、成长和斗争的历史,两者互相激荡,历史不再呈现为线性发展那么单调、优美和富于逻辑了。

那么,这个文化过程是如何开始的呢?汤普森认为英国工人阶级有四个奶妈,一是非国教传统,一是英国人“生而自由”的观念,一是民众自发反抗,一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正是它们的合力,才让那些分散在各地、从事不同工种、彼此竞争的人们,真正发现了他们的阶级属性。

1792年3月,8名工人在小酒吧里讨论了生活的艰难,每人出了一便士,形成了第一个工人阶级组织,他们认为议会也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几周后,这个组织壮大到几百人,接着他们以谋反的罪名被逮捕,差点上了断头台,但最终被宣判为无罪释放。几名发起者很快就在记载中销声匿迹,但无产阶级却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事实上,工人阶级并非某个先知点化而成,它完全是自发秩序的产物,它最初要求如此含混,甚至将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混为一谈,但很快它就校正了方向。因为,钱权结合让当时的英国如此堕落,在号称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中,劳动者生活极为艰难,看上去仿佛发生了一场富人对穷人的内战。

不错,从平均数上看,当时英国工人的收入比法国工人高一倍,但汤普森揭破了其中的谎言:平均收入落实到每个家庭,其实是少数人的天堂和多数人濒临破产,这是推动英国工人阶级从认同到运动的关键力量。

令人敬佩的是,汤普森不仅展现工人阶级发展的客观过程,还精描了人们主观心态的变迁,他通过几十个侧面来刻画人们为什么将自己看成是工人阶级,这让本书成了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甚至可以这样看:汤普森是以工人阶级为经线,串起了整个英国近代历史,作者惊人的博学与敏锐的洞察力,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你只想读一本英国近代史,那么,这本书就是最佳选择。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四):文化马克思主义和道德经济学

得到听书:

文化马克思主义:

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1963年,当时一出版就反响巨大,震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此后这本书是不断再版,成为20世纪西方历史学界为数不多的能够开创学派的作品之一,这个学派就是二战后兴起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所谓文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注重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史学流派。《泰晤士报》评论说,它帮助人们重新想起工人阶级在自我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苦恼、英雄事迹和理想追求,凡是对英国人民的历史进程感兴趣的人,都不可不读这本书。《纽约书评》称它是“有绝对权威性、经久而重要的著作”。直到今天,凡是研究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这本书仍然是必读书。从工人阶级这个群体来讲述工业革命,是这本书的最独特之处。

马克思在名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说到19世纪中叶法国的农民问题时,说小农之间虽然存在地域空间上的联系,利益也一致,但是他们却没有形成阶级。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利益一致,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利益一致,因此就没有形成一种共同的关系,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联系,更没有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最终法国小农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对于阶级的意识和心理认同是很重要的。但后来的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却偏离了这个方向,只是注重社会结构的因素。也就是说,汤普森的观点和马克思的原意是一致的。

道德经济学:

在汤普森看来,粮食骚动其实是自觉反应,是被民众的一般意见激发的结果,是主动的,他们有信念,他们正在捍卫传统的权利或习惯。而且他们是得到团体甚至当局的支持和许可的。为什么呢,因为民众事实上是从家长制的模式中得出它的合法性观念,而且拿来反对新兴的市场经济中的资产阶级的,所以它才能从官方的家长制传统中获得某种支持。

其次,汤普森认为道德经济学为民众提供了一种思想武器,尽管力量有限,但是它确保了粮食骚动这种“没有阶级的阶级斗争”在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使得市场“经济”价格与群众确定的传统的“道德”价格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换句话说,民众用道德经济学这种思想文化武器将自己反对资本主义经济霸权的抗争活动合法化,最终借助当局的力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最后,汤普森认为,道德经济学为英国工人阶级意识的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道德经济学现在已经被政治经济学取代,但是在它逐渐消亡的过程中,却沉淀成为一种新的传统习惯,从而成为正在形成中的工人阶级处理其阶级经验的一种“文化方式”。比如说,它曾经激发英国工人阶级在19世纪上半叶发动多次“有组织的、持久的非法活动或准暴动”以捍卫自己的权益,简单说,道德经济学成为了工人阶级最早的理论来源。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读后感(五):Experience

A social historian 20世纪30年代至1956年左右,尤其经由二战期间至战后初期,英国社会的政治变动与英国史学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渊源和学术传统转向,是汤普森史学取向“文化转向”的内生机制因素和史学外部情境。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史观是汤普森史学研究“文化转向”的史观依据。在汤普森本人看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模式“这样的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用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种存在——行动、体验、思考、再行动的人……它们更像一个隐喻,它们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真正存在的——‘人’而存在”。汤普森实际上继承发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隐喻,为其继续独立且全面考察文化意识与历史形态等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汤普森的“主体性”史学著作文本既呈现了对苏联斯大林主义历史解释模式的反思批判,表现了对于以哈蒙德夫妇与韦伯夫妇为代表的英国传统自由主义和以克拉潘与艾什顿为主将的战后计量史学派的英国工人阶级历史书写的批判分析;又鲜明地反对认为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出现是简单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的历史论说。他主张从共同的阶级剥削经历出发阐释当时工人阶级的共有“情感结构”,突出“经验”与“主体性”,构建了“文化转向”的基础概念和解释模式,在具象化“阶级”的基础上,尊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历史观和“自下而上”的史学观念,以阶级经验为基础,以共同的实践经历为导向,围绕英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和工人阶级形成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和阶级理论。 Up?Or down 还在工业革命正在进行的时候,关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问题就已经引起同时代人的争论。恩格斯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引用官方各种资料说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亨利梅休在英国各地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结果写成致《晨报》编辑部的82封信,也充分揭示了工人群众遭受的苦难。19世纪下半叶,许多中等阶级人道主义者继续这种社会调查,证明在当时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中,贫困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使费边社会主义者对工业革命中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持一种“悲观”的态度;哈蒙德夫妇也支持这种立场。但“乐观”派也大有人在,尤尔牧师1835年写的《工业哲学》是系统地阐述“乐观派”观点的最早一本著作,在以后几十年中,为这种观点辩护的人不断出现。20世纪初哈蒙德夫妇的“劳工三部曲”出版后,在生活水平问题上受到克拉潘的《现代英国经济史》的猛烈批判,这本书用大量统计数字得出一个“平均”的工人生活水平的曲线图,用以表明工人阶级的实际购买力提高了,因此其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乐观派”的观点在30年代占上风;到5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在这个问题上发起进攻,而“乐观派”则坚守阵地。汤普森认为:“平均”的生活水平是没有意义的,“平均”只说明抽象的工人,而每一个具体的工人,那些受苦受难、饥寒交迫的手织工、织袜工、剪绒工等等,他们的痛苦就被悄悄地埋没在这个“平均”水平之下,他们的苦难也就被完全掩饰了。他因此分门别类地逐一叙述各个工人集团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生活状况,表明受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这些人,如何落到了贫困的深渊。除此之外,汤普森还指出:单纯的“量”不足以说明生活水平,“质”的因素必须考虑,而且也许更重要。即便某些工人在实际收入方面确实有所提高,但他们丧失了对自己劳动的控制权,丧失了“独立”,丧失了娱乐和休闲,丧失了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天伦之乐,他们必须服从严格的劳动纪律,成为生产与机器所控制的仆人。这些代价,是补偿不了物质生活的某些改进的。汤普森以他“生活水平的质”的概念投人论战,使生活水平问题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2023.2.1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