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千年一叹》读后感1000字

《千年一叹》读后感1000字

《千年一叹》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年一叹》读后感(一):并非书评

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甚至连乌云也匿迹了

抱怨的触角伸展开来却猛然扑空

匆匆的岁月在日记本中拾缀不起

空白页的突兀嗤笑着原来时间褶皱的只有面容

近五个月没有更日志

近几日朋友们集体发问我是否仍在阅读

生活节奏与自斟自酌的兴趣爱好似被监管在目

自去年国庆读完这本《千年一叹》后也真格再无阅读

上周才又拾起

我明白终会拾起

只是连自己都讶异竟用了这么长的一段光阴

我始终在路上

只是有时在迷路的沼泽里放弃挣扎

以为睁眼便回到清幽的小径

在一次次破晓时奢望张眸

却发现太阳刺破的永远是遥远的东方的黑暗

我相信这世间一定存在着一个永昼的角落

因为我收纳了它所有的苦痛终于成为了极夜

我暗觉自己的笔风像极了只会唱苦情歌的杨宗纬的嗓音

满溢低沉不快与无能为力

若哪次欢呼雀跃的在聚光灯下载歌载舞

那必然像是格格不入的蹩脚错别字哽在警示名言里

他的每一声哭腔每一首苦情歌并不代表他此时失恋遭弃

所以我的每一句哀婉每一篇消沉文并不意味着我此刻痛不欲生

如果没有风

云便不会走

就像如果没有睁眼

梦便不会破

恰时

音箱里送来

“如果梦醒时还在一起

请容许我们相依为命”

《千年一叹》读后感(二):由“叹”而生

1、颜色:书中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完全依作者行程路线所作,很有实时性,仿佛看到一辆吉普车在浩瀚的沙漠中全速驰骋。余秋雨写道:“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而尼泊尔居然是绿色!”我没有这么多色彩记忆,在我眼中,他们都是黄色,黄沙漫天的黄色、砂粒状的黄色。城市是黄色的,那么人应该是黑色的,他们的衣服是黑色的长袍,毛发是黑色的,眼睛也是大大黑黑的。

2、对待文明的态度:我的看法比较乐观,我觉得文明自身是有生命力的,它的载体很多,法典、语言、书籍、建筑、符号、工具、服饰皆有体现。高中毕业那会儿非常想学小语种,当时还考虑是选阿拉伯语还是西班牙语,可是一想到阿拉伯世界频出恐怖分子不由得心有余悸,所以觉得那样的语言讲出来听着也像在反人类。现在想想,其实那种条状的阿拉伯文我根本是不懂的,为什么不能用一颗包容之心去对待另一种文明呢?我们希望别人正视我们,同样也应该以平等博爱之心去对待他人。

3、文明的觉醒与拯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当人们衣食不饱连生存都成问题还回去保护文化、捍卫文明吗?为了生存而变得野蛮无理无序是逼不得已,但为了生存而任意妄为却又卑鄙可恶,就像为了活下去而偷抢一样。生存不是逾规越矩的借口。面对奄奄一息的文明该怎么办呢?等待她复苏几乎无望,但倘若给她打一针强心剂怕会失去原型原貌,慢慢调理行不行?可是调理的难度很大,接不接受是一方面,关键是施以调理的人会有一颗“医者父母心”吗?能够设身处地吗?

《千年一叹》读后感(三):探访古文明,千年走一回——《千年一叹》书评

作者:李国翠

《千年一叹》是作家余秋雨在千禧之年记录自己以希腊为起点、中国为终点探访亚欧大陆人类文明足迹的日记集。他用细腻优美的语言和一流的深度,记录下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与感悟:在巴特农神庙前感受希腊文明无与伦比的美丽;拜谒伊朗“国父”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在其陵寝为他打灯,为大流士的霸气和豪气所震撼,近距离的感受波斯文明的雄魂;在巴基斯坦犍陀罗寻找到法显和玄奘的足迹,激动于险途中第一次文化意义上的逆向幸遇,感受佛学文化的真谛;在印度感受来自泰姬陵的单纯与美好 ……。这一路上,余秋雨用他的笔,将异国的风土人情与人类文明的精华,向我们一一细细阐述。

沿途中让他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文明的衰落与毁灭,还有在这次旅途中的惊险与见闻:当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自己的团队经过寸草不生且极端恐怖分子肆行的道路上,他的心里是忐忑的;当他在巴格达询问一位小姑娘是否讨厌美国时,小姑娘那稚嫩声音所表现的成熟思想让他震惊;在约旦偶遇杜月笙的女儿女婿让他感到惊讶;在印度近距离感受“人口爆炸”也是让他“无言以对”,……。

这一路上,他见过了太多太多:他看见人类创造了文明却又亲手用武力毁灭了文明,他看见文明在历史的岁月里被侵蚀,生命在战争中离开。这一切的一切,引发了他对文明的思考:为什么中华文明在经历了种种还能源远流长?人类的文明将何去何从?书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寻找与探索,也有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深思;同时也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我深深的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他感受到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当他见证过世界各地文明发展的现状后,他自豪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千年一叹》是作者十六年前的游历,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作者在旅途中不仅探访了人类文明的路基,同时也记录了一些国家的连连战事和危机重重,向你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段独特的游历,更是其背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与作者对于文明发展的深思。“不差不修,不捧不贬,不惊不乍,不借其说历史,也不借其道沧桑,干净的痛苦”,这是一个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

读完《千年一叹》能让我们的思绪也跟着横贯了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在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让浮躁的心得到沉淀,让整个人变得厚重起来,从真正意义上也来了个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读后感(四):问古而知今

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说到“我只相信实地考察,只相信文化现场,只相信废墟以及,只相信亲自到达。”尽管文献资料当中能够还原部分文明历史,但依旧远不如亲身体验过来得真切。体验前人的文明时代,怕是不大可能了,所幸的是我们还有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于是秋雨先生出发了,带上对文化的思考,带上自己的疑问。

历史上有过灿烂文明的地区,现如今,在历史的漫长岁月当中,早已褪去当年的光辉,更多的是留下已然风化磨蚀的断壁残垣。而这些地区的人们,很多也都还在经历着与代表现代文明灿烂顶端的势力的激烈对抗当中。毫无疑问,充满着危险。但是,这阻挡不了一个学者对古文化实地考察以解心中所惑的决心。

把世界曾有过文明的凶险地方都走遍,换作习惯冒险的勇士也未必能下定此决心,但秋雨先生身为孱弱书生,却毅然决然地说走就走,不得不令人佩服。

秋雨先生是感性的,字里行间都倾注了自己对那灿烂古文化的感情与憧憬。但秋雨先生又是清醒的,每一份倾注于文字的感情都透露着他的忧虑。

“我说在中国也向来如此。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因此就出现了学者的责任。但是,弘道的学者也永远是少数,历来都是由少数人维持着上层文明。”

“对于贫困我并不陌生,中国西北和西南最贫困的地区我也曾一再深入。但那种贫困,至少有辛勤的身影、奋斗的意图、管理的痕迹、救助的信号。这一切,在这里很难发现。因此,惊人的 不是贫困本身。”

“我们以往的乐观,是因为相信法律和舆论能维持社会公理。但是,就说你遇到的这件小事,如打官司,证据何在?至于舆论,除了那两个帮凶,别人根本不可能来关心。来关心更麻烦,例如在印度教徒看来,那头拉粪的牛很可能是神牛,你还福分不浅呢。以小见大,联系到一系列世纪难题,人们都在使坏,根本不在乎灾难降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能乐观得起来呢?”

……

所谓以史为鉴。对于文明的兴衰起落,今人所见难免会一番感慨,但是对于这些历史文化更有价值的,是对当下的思考,与对未来方向的展望。秋雨先生不顾危险艰难,带着我们以肉眼去观察体验了一番古老的文化,其中虽然难免会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情感,但是比起对历史风光的记录,更重要的是隐藏于背后的关于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思考。

总有人以不必悲观,怀抱希望地对这种忧虑的心态嗤之以鼻。但是倘若人人都失去了警惕之心,或许如那些曾经灿烂的古文化般走向失落的日子也不远了。还是警醒些好,以免千年之后只是留下后人一声叹。

虽然秋雨先生说对当时特殊的写作状态分外珍惜,舍不得不多加改动,但据说第一版还是比现在看到的版本更多一些风情,现在所看到的版本因为经过整理,更多了些小心翼翼。倘若要再拜读的话,还是希望能有机会看到第一版,体验一把千年文化的真实。

同步载于微信公众号『布吉岛是什么岛』(Bugidao)

《千年一叹》读后感(五):千年一叹 千禧之旅

这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具才能实现的千禧之旅。从1999年9月29日到达希腊,一路跋山涉水,途经或繁华,或荒芜,或战乱,或恐怖主义遍布的各个国家的各个城镇,到最后的2000年1月1日从尼泊尔回到祖国。

整本书读完,首先是迅速向头脑中袭来的对余秋雨老师及一行媒体人满满的敬意——了不起的中国人。他们这些勇者追逐着世界的文明发祥的脚印,探寻者人类文明的历史,反思着文明进程中的诸多兴亡盛衰。有感叹,有无奈,有惊喜,有沧桑……书中自序部分,余秋雨先生他已经染上了卢梭同样的毛病:“我只能行走,不行走就无法思考。”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行走中,他抓紧一切时间,感悟行走中的“风景”。又将这“风景”转化成文字,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苦旅之中去感受人类的文明。

读此书的过程中,让我着实感到自己见识的严重不足。读到很多地方,都要寻求网络的帮助。另外,特别希望这本书中加入每到一处的插图,可惜没有。还好他们一路的壮举都有纪录片《千禧之旅》,每读完一个国度,我都可以到网上看相应的纪录片,更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

读完之后还发现,其实应该先去读余老师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再从国内走到国外。下一次买书,准备收入囊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