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幻影公众的读后感大全

幻影公众的读后感大全

《幻影公众》是一本由[美]沃尔特·李普曼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影公众》读后感(一):幻影公众形成的统一性

《沉默的螺旋》的后续阅读。李普曼在这本书中,否定了传统西方公众和公共舆论的理论,认为公众只是一个幻影,作为形成公众的每一个公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管理与其切身利益无关的、有时空间隔的各种问题,他认为将社会人格化视为统一体是及其错误的。但我觉得 ,沉默的螺旋还是对的,人在他的社会性本质产生的压力下,是会在社会形成某种统一性的,即使这个统一性只是表面化的并由沉默的多数造成的。

《幻影公众》读后感(二):现实主义者更为普遍接受的《幻影公众》中率先使用的政治分析法

引自正文88页,林牧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众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明确地判断规则存在缺陷。我提出的‘认同’和‘遵从’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判断。但是,公众判断规则有缺陷,也许是因为他们错判了相关力量的平衡变化,或者是否忽略了某个要点或相关环境,或者由于规则本身的调节能力不佳,或者存在内在矛盾之处,或者晦涩难懂,或者阐释不清,或者缺少从普遍规则到特殊规则的推演,从而使公众无从判断”。

《幻影公众》读后感(三):民主政治宁滥勿缺

与传统民主理论中合格、理想的公民形象相违,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参与政治决断(不止是个别的公共事件,因为那缺少广泛而共同的社会意义,而是指全面的公共事务)。而面对这样在民主意义上讲充满缺陷如同幻影的公众,优生学、教育和道德都是无能为力的。民主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多数原则,不过是君权神授的一种新面目,因为51%的多数实际上并不能代表美德与智慧。但公众并非全然的无力,公众舆论可以在危机出现时维护底线,以及能够辨别出可以处理这些危机的个别人(政治精英)。这时就需要一个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契约作支撑,特别注意,这个规则应该是能够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是得到充分说明以使违背无所遁形的,并且要为规则的修订设置规范的程序,还要公开进行。否则社会只会为部分党派群体的利益服务。当然,到最后我还是觉得公众舆论还是宁滥勿缺,尤其是在每个人专属于自己的思想、灵魂与目标都应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幻影公众》读后感(四):读《幻影公众》小序,我这样想。

书中讲的正符合我,说来惭愧。

书的作者李普曼反对我们所谓的民主,公众舆论只不过是幻影而已。

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一路走开,民主这个词是经常被提及到的,选班干部要大家投票,评价代课老师的课需要大家投票,对一些老师或者领导做出的关于某项政策提出意见或者投票等等,不过在做这些的时候是真正的有效的吗?对于我来讲,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由自主的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偏好情感进去,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结果有参考价值吗?有些时候偶尔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许还是有些耐心去做,但是当我们知道这里面或许有内幕的时候,而且自己也是徒劳而已,在遇到这种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大多应该会是选择敷衍了事或者不去理会了吧。还有些时候我们根本对他们要求做的内容知之甚少,做出选择或者提出的意见也只是瞎蒙而已,这样难道也有参考意义?

这时候的民主到底是真正的民主吗。或许是,但是真的好吗。我跟赞同李普曼的观点,他反对民主,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吗?

《幻影公众》读后感(五):就记住了一丢丢

用了大约一个礼拜的时间大致的看了下,剩下几页真真的理解不了果断放弃,因为我看到他就只知道他是几段个字,说的啥完全不知道。简直就是痛苦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倒挺喜欢看比如《非暴力沟通》《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等等,看着这书虽然没有小说那样精彩,读这些书不仅让自己吸收了营养也真的读进去了,深入进去了,啥也不说了,还是自己的境界太low

看到最后记住的没有啥东西,印象比较多的是,额…

大概是民主民权。有些时候比如需要支持或者反对等比较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最终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这个时候或许是真正的民权。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性的民众并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事情,这个时候民主就真的好吗?恐怕只是在添乱了,是需要这些局外的民众的局内人代理来代劳了。这也算的上是民主吧。不过前提条件:时间。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大家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时间排的满满的,会完全对自己并没有兴趣的事情去用心对待待吗?

能够记住的也就这些了,感觉书中后面的内容越发的深了,不知所云,不过由于自己的强迫症比较严重,既然看了,总觉得放下会身心倍受折磨。希望大神们莫要见怪我才疏学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