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班主任》经典读后感有感

《班主任》经典读后感有感

《班主任》是一本由刘心武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194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20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班主任》读后感(一):有思想的人或多或少都比较孤独

这次读的是16年三月才出版的文粹第10卷。所以封面是不太一样的。但骨子里应该都差不多。从上个月听完讲座到全部把班主任读完,已经耗时近月余。最喜欢的是《我爱每一片绿叶》因为读起来仿佛就又回到了当年系部开大会评优秀的教师的现场。没有经历过的外人,只能看到故事的表面,却看不到那些质朴文字背后的深思。

我其实是非常讨厌小余的,但是社会上像小余一样的人太多,所以即使我们明明知道魏锦星比大部分的人要好,也很难去站出来为他们撑腰。于是那些个性,那些本来属于人家自己的私生活就成了某些人评头论足的资本,他们只是上下嘴唇碰一碰,就给一个人定了性,并且一传十十传百,最终真相怎样却鲜有人问津。

绿叶原文写于1979年,虽然背景有的影子,但是放在今天看来,也绝对不过时,只是估计没有几个人敢于承认,今天在网络上对某个人的八卦进行的口诛笔伐,其实只是自己窥人隐私的非正常发泄,发泄的人多了,他痛快了,伤害到谁他是全然不在意的。

《班主任》读后感(二):一个父辈不愿提及的年代。

刘心武1977发表的这篇《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并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

刚刚结束,作者从一个老班主任的视角出发,描写了“四人帮”风波过后,众人面对一个有待改造的顽劣男孩宋宝琦转学的不同态度。深受教条主义毒害的谢惠敏和宋宝琦,以及幸免于难的石红,同时囊括了众老师和男女同学的不同反应。借此反映了面对给祖国和少年乃至成人留下的阴影。

当看到《红岩》、《战争与和平》还有被宋宝琦读成《新嫁车的词儿》的《辛稼轩词选》,都是禁书的时候;当看到《牛虻》被好学生谢惠敏称为黄书的时候。我的惊恐油然而生。生活在思想单一,接触不到其他的思想的时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对青年一代的毒害有多深。

,作为一个动乱的年代的代名词,留给无数中国人难以磨灭的记忆。谢惠敏和宋宝琦不过是受害的两个不同面。一个端正的畸形,一个扭曲的强壮。

谢惠敏本质纯正,品行端正,就像是一张洁净的白纸。可正是这样的单纯,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变得异常可怕。让这个本该花枝招展的少女,却对那些美好的东西充满了恐惧和仇恨。她有着“绝不让贫下中农损失一颗麦子”信念,却没有在热的像是蒸笼的天气里,穿短袖的勇气。对于人性的压抑在此便可见一斑。

这个可爱又可怜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这个小姑娘丝毫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世界观,她思想已经被固化,成为一个愚民政策的坚定信仰者。这是个无辜的孩子。

的威力在于,它摧残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肉体,它更以一种或激烈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摧毁着一个人的精神与信仰。

作者能在1977年写这么一篇《班主任》,说不畏生死有点夸张,但是胆子也够大的了。

我发现一个现象:我的父辈们都避而不谈那段历史,就算问也是左右而言他。我的父辈们在那个年代经历了什么?又都做过什么?他们今天的缄口不言就能将那段历史抹去吗?

《班主任》读后感(三):从教育上来看《班主任》

1.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看法

在文章中有这样一对老师,张老师和尹老师。尹老师听说班里面要来一位“小流氓”宋宝琦,就急冲冲跑去质问张老师,说他不顾教育质量。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教育质量与教什么学生有关?我认为教育质量是教师在培养学生上产生的效果,是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即使学生平时成绩差点,品行坏一点,我们也要把他们一视同仁。

在我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所有人都教成一样优秀,而是把所有人教成不一样的优秀,使他们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挥着他们最大的贡献。而我所谓的“不一样的优秀”,学生成绩最多占个30%,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那么是不是我们不要去重视成绩呢?当然也不是,成绩代表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状态。老师需要从成绩来判断学生情况,从中总结下一步该怎么去做,如何调整。但在现在像尹老师这样的老师不在少数,虽然他们每天嘴上喊着“素质教育”,骨子里却是“唯成绩论”的人,认为成绩好的代表着一切。而在文中我们看到,恰恰相反。“差生”宋宝琦是一个知道自己错了就能改正,知错认错的人;“优生”谢慧敏虽然成绩优秀,但思想早就被四人帮腐化,丧失了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真令人感到悲哀。在当代虽然没有四人帮的毒害,但是这种“唯成绩论”的思想却也是要不得的。这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思想一旦衍生开来,就会造成更多的“高分低能”学生。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这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就我而言,学习的主要是小学语文教育。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孩子与团队协作与朋友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孝心,最重要的培养他们有一个健全的心智和一个健康的体魄。小学语文的知识其实很单一,没有必要为了那么一两分而责骂学生,只要学生处在第一梯队,没有掉队,让他们开开心心有什么不好呢?在快乐中去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才是最好的方式。

2.面对学生“伤痕”的做法

刚才说到要快乐学习不要给学生身心带来“伤痕”,但是如果伤痕已经产生,我们该如何去修复呢?文章中的尹老师用他的作法告诉了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尹老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去了解,而身处现在的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方法,比如询问他的朋友,与他的家长联系等等,一定要先了解他最近的生活情况,与周围朋友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比较反常的事情出现… …了解到事情的缘由之后,针对原因来进行开导。不管学生是因为什么事情做错了事情,都不要先贴标签,不要先下定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他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事情,只要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承担自己错误以后的责任,并保证改正其实就可以了。不过这些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老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就能给学生做榜样,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是非常勇敢的一件事,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是不能区别对待学生,不能因为是成绩上的“差生”就严厉的批评,更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他们。现在的学生都是自尊心很强的,如果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不说定老师的批评会起反效果,所以说能够私下办公室里面说的,尽量还是私下讲,这样也能心平气和的和学生沟通。那么对于“优生”,一定程度的打击是可以的,不仅能够磨练他们的意志,还能向全班以示公平。最后就是要有耐心,教育从来就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你不要妄想你的一次教育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那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所以老师要做好长期教导的心理准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保持对学生的耐心,因为也许你教育了他很久他还是没有改正,这时候千万不要放弃,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同样学生也不是一两次就能成功的,或许你教导他很久都不会成功。总之不同的类型的学生要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去“改造”他们,使之身心都得到发展。

老师只有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看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和谐的关系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3.重视与家长的交流

不少人认为教育学生只应该是教师的事,可事实证明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地是来源于父母,即家庭环境因素影响,于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么也应该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在《班主任》文中有两位学生,一位谢慧敏,一位宋宝琦。谢慧敏出身于劳动者家庭,她从家庭教育中学会了不少好的习惯。她父亲经常嘱咐她“要听毛主席的话,要时常听广播,认真看报纸,并遵循纪律,尊重老师,好好学习功课”,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四人帮”正好是通过报纸广播来毒害青少年思想的途径。谢慧敏正是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响,轻易陷入了盲从当中,说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话。不仅仅是这样,她自己不看那些所谓的“黄书”还不允许别人看,别人穿短袖就说是资产阶级做派,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在身体方面,她有高瘦的体型却一点运动都不会,会偶尔跟着大家唱歌但是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如果我们以后的青年是这个样子,那国家就完了。而相比谢慧敏,宋宝琦的家听更多的是不约束,放任自流,但结果也是不好的。

所以面对不同的学生,了解其基本的家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的家庭环境做出不一样的对策,总的来说还是需要家长的一定配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去区别对待家长,因为在人格上,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也因为是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寻找一下自身的原因,客观地分析问题出在哪里,需要家长的那些配合。不要向家长“告状”,更不要当众责骂学生。这种不礼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不仅不不会让家长了解事实,更会让老师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对立。这对教育学生半点好处都没有。 在于家长简单探讨之后,不要急于说出自己的不满,一定要学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因为毕竟家长和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他们在某些方面更能捉住问题的要害。所以在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也要耐心去沟通。

比如说宋宝琦的家长,对于这种放任自流的家长,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学生的现状,委婉的告诉他们如果现状持续下去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毕竟孩子的年龄还小,如果家长也不加以管束的话,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必须要让他们引起重视。其次就要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来,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也能配合老师的教育活动。最后要对家长有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信心。现在成绩不好不代表以后成绩不好,况且成绩也不代表一切,养成好的行为品德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学生也有一个好的暗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