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男性特质论读后感精选

《男性特质论》是一本由[澳] 雷金庆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性特质论》读后感(一):非常精彩!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学术著作之一。

论点富于启发性,思想灵活而有深度,写作上完全不受学术著作惯例拘束,随意出入古今中外,而分析论证仍然脚踏实地、有理有据。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却令人感到兴奋和轻松。读此书是一种奇妙的阅读感受。

本书所讨论的男性特质(我更倾向於翻译成“男性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新学术领域。它是西方(也是世界,因为中国没有过类似的研究)最早的一部有深度的关于中国男性概念的学术著作。其贡献主要有二:1)提出以“文”“武”模式分析中国男性概念,并指出“文”在“武”之上的历史文化状况。这比西方一直沿用的阴阳模式显然要更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2)通过“中国案例”,对以欧美为中心“猛男”式的男性概念的主宰地位提出有力的挑战。作者指出中国的男性概念有其自身的历史、内涵和发展模式,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欧美的男性概念简单地套用到对中国男性概念的分析上,也不能推测中国将来的男性概念的发展会是西方概念的延续。简言之,男性概念是多元的,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男性标准。

这些论点的提出展开了一个新的学术视角,它们无疑会对男性审美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对中国文学、影视、美术的研究产生导向性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它撼动了以欧美为主的“猛男”式的男性概念的霸权地位,充分展示了文化研究对单向性思维模式的冲击和影响。关于这一点,那些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理解的读者可能会有更深的体会。

《男性特质论》读后感(二):性别研究 有男有女才是完整的

1.文武作为一个标签,它是特属于东方的,在中国,它把除了中国男人之外的中国女人、太监,甚至是外国人排除在外,他们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获得这一标签,也就无法获得权力和地位。

2.在传统文学作品的塑造中,不论是代表文的文人(作者列举了唐代的莺莺传和明清的西厢记,同样的故事不同的结局,但是文人对性的态度骨子里基本一脉相承)还是代表武的武者,他们都需要通过女人这一介质来显示自我的控制。不同的是,武者是通过对女性的拒绝来表现。比如关羽与嫂嫂们距离,某戏剧中关羽怒杀貂蝉,水浒中男性对女性的排斥表现为杀戮,都可以发现拥有武气质的男人是拒绝女色的,能控制欲望,说明可以控制自己,进而可以控制他人。(私以为这些写话本的文人把控制性欲作为表明他们可以自我控制的重要表现,真是,emmmmm,可见他们对性的态度)。文人则可以和女子发生关系然后再抛弃她表明一种既入红尘又能超脱的强大控制力,于是这样,文就显的高于武了。尽管文武都是男性特质之一,但是文高于武,文武双全为最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要从文本中分析原因,那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具备文或武气质只能是中国古代的男人,武是大众的普通的男人的理想追求,而文往往是上层男人的理想追求,男人与男人之间其实也分高下。不过他们的地位并不是亘古不变的。

4.女人的位置在哪里,女人被排斥在文武体系之外,她们只能作为附庸,用来表现男人可以实现自我控制,有资格获得权力和地位。但凡是女人想要获得这些,那她们必然需要融入这个圈子,于是有女扮男装的系列故事,并且基本都是话本子,虚构的。这本书关于这一点的描述总是让我莫名联想到闺塾师,女性文人想要获得一定地位,需要得到男性的承认,而承认她们拥有学识的男性,从来不是强调她们本身多么优秀,而是谈论当时的男人多么不易,环境使得男人的文采受压抑,女人在男人提供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天真无邪的心性,自然也能写出好东西。

5.作者对文武特质长时段的梳理很精彩,尤其是孔子形象的变化,商业与经济如何被男性特质包容,很有意思。

先说到这里,有点累了。

《男性特质论》读后感(三):听《男性特质论》

这是一本讲中国男人的书,作者是一个旅居澳大利亚的华裔男人,可能在国外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男性的一些偏见,这促使他决定自己写一本关于中国男人的书,为中国男人正名吧,解读者把书中的内容分成了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以文武两个方面度量的男性气质;这部分比较有意思,作者以“文”和“武”,来作为衡量中国男性的主要维度,在文这个维度上,可以作为中国男人顶峰的,是孔子,也就是文圣;而在武这个维度上,可以作为中国男人顶峰的,是关于,也就是武圣。孔子的能力是语言,他能够通过语言和思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名垂千史。而关于的能力是武力,他身高九尺,孔武有力,手持青龙偃月刀,斩敌人于马下。有了这两个标杆,大家对于“文”和“武”就很容易理解了。然后,作者讲了中国古代男性对于女性和爱情的看法,作者认为中国古代英雄都是被可以塑造成不近女色的,比较著名的就是关羽斩貂蝉。中国古代,英雄之间最主要的情感是兄弟之情,所谓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儿女私情是无论如何不能和兄弟情义相提并论的。这和女性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也有关。而且,不仅仅是“武”的男人不近女色,“文”的男人同样如此,作者在这里举了张生和莺莺的例子,这个“始乱终弃”的男人,就是作者心目中,“文”男人对待女性的典型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武”的,而最终,中国人的梦想是“文武双全”,一个最终领袖一定是“文武双全”的,比如是十全武功的康熙,比如,在文的代表的诸葛亮和武的代表关羽之上,是刘备;比如,在文的代表的智多星吴用和武的代表武松之上的,是宋江。 第二部分,当代中国男性特质的改变;中国男性在最早的西方人眼中是很负面的形象。最早的傅满洲,是一位猥琐瘦高的秃头亚洲人的形象;然后到陈查理,一位亚洲侦探的形象,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尽管还是很猥琐,但至少形象负面的程度减弱了一些。接下来就是著名的李小龙形象了,李小龙,对于改变西方人对于中国男人和中国人的看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龙争虎斗》。我觉得这个感受,那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应该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比如这本书的作者吧。接棒李小龙的功夫男星,就是成龙,成龙将喜剧色彩融入了自己的表演,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男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比李小龙更加容易让人感觉亲切一些吧。下一位中国男性特质的典型代表,不能算是在成龙“之后”,应该说是和成龙同时代,那就是周润发,尤其是他和杨紫琼的《卧虎藏龙》,从《龙争虎斗》到《卧虎藏龙》,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和致敬吧。如果说,李小龙和成龙可以算是典型的“武”的中国男人形象,那么周润发,应该就是“文武”兼备的中国男人形象了,发哥还在99年被选为最性感的动作男性。 第三部分,当代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男性形象;作者在这里选择了3位女性作家的三本代表作,这三本小说之间各相差30年,可以看到女性作家的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有这明显的变化和演进。

《男性特质论》读后感(四):无法反驳

阅读这本书以前,在我想象中,“文武”的建构大概与“学而优则仕”有关。尤其是科举制,将“学文”、“学武”与入仕结成因果关系,士人阶层又位于“士农工商”的顶层,因此“文”、“武”成为男子气概的首要标准;宋朝以后,政治家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这可能是“文”超越“武”成为男子气概的第一位标准的一个原因。另外,文人诗词、话本、小说等对于男女感情的反复书写,可能也造成了“文人”对女性欲望的吸引。

这本书从关羽、武松、李小龙、成龙、周润发等几个典型的男性形象入手,谈了几个问题:“文”、“武”的概念和建构的过程、“文”如何优于“武”、“文”和“武”的适用对象等。本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文武”的概念解释中国的男性特质,取代“阴阳”的参照系,从而将其从西方范式中独立出来。

在第一章中,作者阐述了“文”、“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作者认为“文武”理应在生物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得到建构。男性的自我概念除了是被社会建构的之外,也来自对性和力量的经验,并且会根据环境改变、转换自身,并在文化的趋势下产生变化。用这种“相互参照”、“相互作用”的概念,可以解释“男子气概”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变迁,比如唐朝崇尚男子刚健勇武的外表和武术,而清朝的理想化男子风雅秀气、多愁善感、身体瘦削。

作者认为,过去西方用“阴阳”来讨论亚洲人的性,然而“阴阳”概念具有二元流动性,不适合讨论男性气质,因为在儒家话语中,男性被放置于女性之上,这会抵消“阴阳”的互动关系,并将两性权利的不平等合法化、常态化。在中国(或亚洲),人们理想化的男性应该具有“文”或“武”或文武兼备的气质。从《论语》、《礼记》开始,“文”、“武”两者的关系就一直被认为截然对立但又无所不在,这对概念适用范围广泛,上至国家治理,下到个人修养。与“阴阳”对比,“文武”更适合用于讨论男性气质,因为前者也可以用来讨论女性,而后者则不适用于女性(除非男扮女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文武”的概念也适用于讨论各社会阶层的男性,而不是精英阶层独断的。

用“文武”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会发现领导者总是被塑造成“文武双全”的形象。但“文”和“武”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从孔子开始,“文”总是更为精英的男性形式。在两性关系中,“文”人可以被写进才子佳人的故事,而“武”的气质却往往体现在他们拒绝女性诱惑的自制力上。(这就与西方的“男子汉”总是俘获女人的范式截然相反。)“文”“、武”的概念及其分化仍然适用于今天。由于近期西方男性形象的输入,武的地位有所上升,如《红高粱》、李小龙、成龙等形象;但文还是收到尊崇,比如具有高学位的候选领导人更能吸引华人选民。

第二章讨论关羽的形象,从性和政治的角度来明确“武”的男性特质。针对中国传统对于“英雄”的去性化塑造,作者还原了关羽的爱与欲。关于被称为“武胜”,他的形象在华人社会中无处不在。关羽的人格特征中有一点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自我控制。

作者借用了塞奇维克的“同性社交欲望”的概念,从“性”的角度对关羽的形象加以分析。作者认为关羽的形象在创造之初并不是无性化的,而是阳刚的男性特质和权力相结合。在性的层面,曹操、刘备都相当活跃,通过对曹操的描写,作者把英雄的阳刚特质和统治权力联系了起来。而关羽隐藏的性意义需要一番梳理才能发现。比如关羽高大的身材、美髯和红脸都是男性特质突出的象征;青龙偃月刀是性力量的象征。关羽守护嫂子的情节突出了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而荆州惊梦的描写却透露出一个男人用一生来压抑自己潜藏欲望的痛苦,这种欲望包括对女色和权力的渴望。

刘关张三人的兄弟关系被解读为“同性社交欲望”的体现,这种兄弟情谊和男女情爱一样存在“忠诚”和“嫉妒”的因素。而且关羽为了保持对刘备的忠诚而显示出来对其他男性的疏远,是一种对禁欲能力的炫耀,这种炫耀暗示他具有掌控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关羽和张飞对刘备保持的“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顺从,就跟男女关系中不平等的顺从一样。

第三章围绕孔子形象在不同时期的呈现,讨论“文”的建构和重构。

根据《论语》关于“文”的论述,“文”包含着将自然本性升华到文化教养的所有素质,接受了“文”的良好教育的人被称为“君子”(只适用于男性)。和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子形象不同,孔子的形象从未和女人在一起过,他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文圣”身上同样可以找到与“武圣”一样的同性社会性和厌女症的特征。孔子对女性的态度阙如,这也不是学者关心的问题。在五四时期,孔子被批判是因为他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女性解放是阶级解放的下一步。新中国成立早期,并没有一个“文”的模范人物,孔子又被请来担当这个责任。起初被推广的是他的教育者的身份;80年代的尊孔潮流是为了中国人在政治运动后出现的道德真空;后来“仁”又被利用到经济管理层面。孔子越来越像一个被宣传者利用的偶像。

我感兴趣的另一点是作者在第六章讨论的“女性的男性”。在女性作家笔下,男性被塑造成欲望对象,他们的特质与“文”、“武”无关,而与女性特质有关的特点联系在一起。作者通过讨论丁玲、茹志鹃和王安忆的作品来阐述这一点,非常有说服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