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精选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精选

《旧金山海湾景象》是一本由[波]切斯瓦夫·米沃什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一):文学纪念碑 诺奖作家米沃什的随笔集

-

《旧金山海湾景象》,切斯瓦夫·米沃什,胡桑(译),文学纪念碑,上海贝贝特

-

米沃什(1911-2004)生于立陶宛,说波兰语长大。在米沃什的记忆里,他童年生活的农村代表着“神话和诗歌的故乡”,可是,日子很快被战火摧毁。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经历很多,他是严酷无情的20世纪的见证人,带着苦涩的幻灭感不断书写这个时代。

-

1980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衤果)状态”。

-

《旧金山海湾景象》出版于1969年。有段时间,米沃什和妻子住在伯克利山上,俯瞰着旧金山湾,他们有一只猫,名叫泰尼。

-

这本书不算好读,它很分散,涵括多样的主题和体裁,随笔、散记、文学分析、社会评论、辩论檄文、哲学漫笔、回忆和箴言等,从目录就可见书写范围之广,议题嵌入时代的大背景里,有着强烈的即时性,中国读者或有隔阂,但他的思想、修辞与文学表达的方式,又有着长远的值得品读的魅力。

-

在《面对过于巨大的辽阔》《象征的山林》里,他反思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让壮丽、广阔的太平洋海岸塑造自身。他说,一棵苹果树能唤起很多联想,因为人类长久以来就喜爱树木,一种比我们自己的生命更为古老的记忆,物种的记忆,在我们的血液中周身循环。

-

在《论那个世纪》《论西部》《西方的痛苦》里,他反思西方文明的崩塌,他说自己的心灵汲取了欧洲文明中那种绝望的所有成分。而在美国的社会环境里,他观察并审视着作为我们时代生活的那部分责任和惩罚。作为一位有幸度过劫难、活到战后的东欧作家,米沃什诘问自己,当一个国家本身已被毁灭,是否还能说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根。

-

在《论审cha制度》《致罗宾逊·杰弗斯》《亨利·米勒》里,他反思“被禁锢的头脑”,发表他的文学宣言:“不如将日月刻在⑩字架的接合处,/就像我的住地所做的。给桦树和冷杉/取女性的名字。乞求庇护,/以避开沉默而(女.干)诈的力量,/胜于称赞一件野蛮的事情,就像你曾经所为。”

-

“什么是诗歌,”米沃什曾经问自己,“如果它不能拯救/国家或民族?”

米沃什的所有创作都是因此而生的。或,这篇文章标题所展示的:

《随笔,作者在其中坦承,他站在人这边,因为缺乏更美好的事物》。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二):一位流亡者的见思录

米沃什已然是汉语阅读界备受瞩目的一位伟大作家,仅仅从他之前所出的煌煌五卷本的中文版诗集,即可作为例证,还不算其他不同版本的诸多著作。

我很早就被他吸引。仅仅凭他的两本书和一首诗。

那首诗,许多人都读过,就是关于他的某次海边的生活片段——《礼物》,寥寥数行,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点像一段精炼的散文描写,甚至有些平淡,也没有任何隐喻,诗中体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那种坦然与超然的人生信念与态度。读来很有亲切感。这也是米沃什大多数诗歌的风格。平实的叙述中放射着一种人性或思想的光辉,而语言的修辞则几乎沦为可有可无的地位。

他的四册诗全集,如今在我书架上。可惜翻阅的机会不多,总体上没有我对他散文随笔集的阅读频率高。

很早读到的那两本书中,一本是《米沃什词典》,这本具有自传性质的随笔,让我领略了米沃什对这个世界、对庞然的现实和幽晦的历史,以及其中形形色色的一些人物的见解和认知,也多少了解了作者人生的部分轮廓或横切面。许多时候,他的语言所表达的某些认知精妙而确切,令人赞叹。在零碎的篇幅里,展露了一颗理智的头脑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米沃什以一个谦虚的长者,一面有条不紊地回想自己人生的种种过往,一面逻辑清晰地侃侃而谈,意味深长。当然,这些阅读感受,这也与高水准的译者的文笔不无瓜葛。

阅读这本书有个小小的插曲,值得一提。大学期间,曾在我们图书馆负一层的书店里发现了初版的《米沃什词典》(此前我已经在图书馆里大略翻阅过一遍),那时网店基本断货,而书店里毫不打折,作为穷学生的我不得不考虑到身上非常有限的伙食费,只好踟躇着翻了翻,便放回了书架。毕业后,此书早已绝版,很难见到踪影。也许,那本书的某些精彩的片段曾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和体验,使我又对此书念念不忘,想要再细阅一回,不禁懊悔自己上学那会没有咬牙买下那本书。十分幸运的是,碰巧,在豆瓣上有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声称自己已经读完了那本书,随即问我要了地址联系方式,慷慨热情地无偿给我寄赠了她那本,八成新的,略有笔记。这让我很是感激。不过,此事之后,我们几乎再也没有联系,我也再没有主动打搅过对方。不过,回想起来,这样的感觉似乎也好,相忘于江湖。面对如今种种即时式的科技通讯与视频沟通,这样的自然而然的“疏离”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美好和离奇的感觉,让你不时回味这被时间横亘其间的往事——一本书打破了远隔天涯的两个陌生人,尽管他们此后依旧陌路,却给这个原本不无冷漠的茫茫人海涂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另一本是32开本的《世界文学》,许多年前我在书摊上淘的。哪一期忘了,粉红色封皮,里面有一些波兰诗人精彩的抒情短诗,也收录选译了米沃什的六篇散文。我将这些篇章曾经隔三差五反复读过好些遍,每次都有深切的感悟。这六篇散文,译者介绍是选自《旧金山海湾幻象》。

后来一直期待这部散文集中文版的面世,直到如今如愿读到,是胡桑兄所译,对于他译文的质量和水准,我向来是很信任的。在这部散文集译本面世之前,米沃什的《路边狗》与《站在人这边》(据说里面包含了作者曾获诺奖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的内容)是我喜欢的架上读物。曾经乘着火车去北京出差,我曾带了一本书在车厢里阅读,那书就是当时刚出版不久的《路边狗》。我喜欢随笔行文的那种自由与率性,那种一针见血的思见。这几部散文随笔填充了我在期待《海湾景象》中文版到手之前的这段时间空白。

无疑,米沃什具有一种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具有广阔的意识,当然还有他的幸运的长寿,让他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体验。这些让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富于思想。他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政论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当然在我眼中,他的散文随笔更具有强悍而持久的魅力。很明显,他的文字中,具有一种浓厚的存在主义的气质。他探幽时间与空间的奥秘,也探究上帝与宗教的本核,他的思考总有一种犀利的解剖学风格,因而也具有了非比寻常的独创性。

身为学者的米沃什,他的目光审视着诸多的文化领域并谨慎地加以重新考量,他关心人类的苦难,关心政治与战争,关心科技与商业,关心大自然的秘密,也关心历史的轨迹,关心波兰民族的命运,他既有现实的思考,有具有形而上的思辨,这让他既能高蹈于日常琐碎之上,又能脚踏实地地考虑当下,没有漂浮在空中。他的头脑与文字具有一种难得的质地坚韧的品质。

这部散文集,正如书名所透露的,他见证了一个来自欧洲的幽灵在美洲大陆海湾地带(包括广袤的海面、荒原、森林、原野等自然面貌)的长久游荡与徘徊,深沉的思虑与不安。

品读这些短小而精炼的文章,我们认识到一个爱在大自然间探险猎奇的孩子,一位从小痴迷就收集动植物标本的少年,一个敏感而冷静的诗人,一个沉醉于思考的作家,一个时常关注着人类存在意义和社会种种矛盾现状的学者教授。有趣的是——也令人惊讶不已——我们从中也多少了解到作者与另一位天才作家亨利·米勒(我曾经一度痴迷于他的作品与思想)曾经的一段误会和抵牾,再伟大的同时代人物同样与那些芸芸小人物之间并没有两样,他们之间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世俗的小情绪与私人纠葛,这属于生活的真相。书中的诸多认知和见解,对大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体验,对时代的批判,大都充满着深刻而新颖的思辨味道,甚至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依然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新世界,那些孤独的认知与体察,至今仍然毫不褪色。

写作这本书时米沃什大约已经年过五旬,他立足和生活在美洲大地,尤其是美国西部,这位欧洲游子——或曰孤独的流亡者,时常以旁观者的角色,凭借冷静的目光审视眼前的一切,审视当地的移民现象与政策,审视身边的天主教以及宗教的混乱状态,审视生活中流行的性现象,甚至审视当地的文化审查制度,并且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美德、西方普遍的痛苦情绪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反思,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流亡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造就了他幽深的洞察力,也让他的人生理念带着浓厚的斯多葛派色彩。

返回到本书的开篇《我的意图》,它也是我最初翻阅的《世界文学》中选译六篇的一篇。这篇短文,只有寥寥两三页,却深刻而细微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人,一个孤独地立足或漫游在大地或茫茫人海中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或某个角落,那种永恒的不可逃逸的体验。它曾经给我的阅读体验中,带来如此的震撼,并引发了长久的回响,十多年。后来,作者在一首诗——《诱惑》中似乎表达了类似的认知和意识,只不过是从另一个侧面:

我自然喜欢这首诗,一如喜欢本书的开篇。因为最初印象的根深蒂固,就像在同一个馆子第二回吃相同的菜品——后厨的厨师悄然已换,总让人潜意识中去回味最初的味道,然后两相比较。胡桑兄的译文略有差异,但同样精妙而准确地译出了作者文本中的内涵。目前这本书尚未读完——后面还有三四篇,它是那种让人担心很快读完的一本书。

它就放在书桌上。周末闲暇时,或下班后,写字倦了,在夜里橘黄的灯光下,随时可翻阅若干页。

于是,针对米沃什的几部散文集,我将它们与佩索阿与齐奥朗放在书架(散文随笔归为一类,他们的诗集则统一安排在书架另外的位置)同一排,让它们挤挤挨挨地并排坐在一起,占据着我那并不高大的书架的中间位置。阅读他们,于我时常有许多收获和共鸣。而他们的周围附近则是尼采、梭罗、爱默生、德富芦花之辈,他们同样成为我写作的同路人。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三):一位流亡者的见思录

米沃什已然是汉语阅读界备受瞩目的一位伟大作家,仅仅从他之前所出的煌煌五卷本的中文版诗集,即可作为例证,还不算其他不同版本的诸多著作。

我很早就被他吸引。仅仅凭他的两本书和一首诗。

那首诗,许多人都读过,就是关于他的某次海边的生活片段——《礼物》,寥寥数行,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点像一段精炼的散文描写,甚至有些平淡,也没有任何隐喻,诗中体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那种坦然与超然的人生信念与态度。读来很有亲切感。这也是米沃什大多数诗歌的风格。平实的叙述中放射着一种人性或思想的光辉,而语言的修辞则几乎沦为可有可无的地位。

他的四册诗全集,如今在我书架上。可惜翻阅的机会不多,总体上没有我对他散文随笔集的阅读频率高。

很早读到的那两本书中,一本是《米沃什词典》,这本具有自传性质的随笔,让我领略了米沃什对这个世界、对庞然的现实和幽晦的历史,以及其中形形色色的一些人物的见解和认知,也多少了解了作者人生的部分轮廓或横切面。许多时候,他的语言所表达的某些认知精妙而确切,令人赞叹。在零碎的篇幅里,展露了一颗理智的头脑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米沃什以一个谦虚的长者,一面有条不紊地回想自己人生的种种过往,一面逻辑清晰地侃侃而谈,意味深长。当然,这些阅读感受,这也与高水准的译者的文笔不无瓜葛。

阅读这本书有个小小的插曲,值得一提。大学期间,曾在我们图书馆负一层的书店里发现了初版的《米沃什词典》(此前我已经在图书馆里大略翻阅过一遍),那时网店基本断货,而书店里毫不打折,作为穷学生的我不得不考虑到身上非常有限的伙食费,只好踟躇着翻了翻,便放回了书架。毕业后,此书早已绝版,很难见到踪影。也许,那本书的某些精彩的片段曾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和体验,使我又对此书念念不忘,想要再细阅一回,不禁懊悔自己上学那会没有咬牙买下那本书。十分幸运的是,碰巧,在豆瓣上有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声称自己已经读完了那本书,随即问我要了地址联系方式,慷慨热情地无偿给我寄赠了她那本,八成新的,略有笔记。这让我很是感激。不过,此事之后,我们几乎再也没有联系,我也再没有主动打搅过对方。不过,回想起来,这样的感觉似乎也好,相忘于江湖。面对如今种种即时式的科技通讯与视频沟通,这样的自然而然的“疏离”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美好和离奇的感觉,让你不时回味这被时间横亘其间的往事——一本书打破了远隔天涯的两个陌生人,尽管他们此后依旧陌路,却给这个原本不无冷漠的茫茫人海涂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另一本是32开本的《世界文学》,许多年前我在书摊上淘的。哪一期忘了,粉红色封皮,里面有一些波兰诗人精彩的抒情短诗,也收录选译了米沃什的六篇散文。我将这些篇章曾经隔三差五反复读过好些遍,每次都有深切的感悟。这六篇散文,译者介绍是选自《旧金山海湾幻象》。

后来一直期待这部散文集中文版的面世,直到如今如愿读到,是胡桑兄所译,对于他译文的质量和水准,我向来是很信任的。在这部散文集译本面世之前,米沃什的《路边狗》与《站在人这边》(据说里面包含了作者曾获诺奖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的内容)是我喜欢的架上读物。曾经乘着火车去北京出差,我曾带了一本书在车厢里阅读,那书就是当时刚出版不久的《路边狗》。我喜欢随笔行文的那种自由与率性,那种一针见血的思见。这几部散文随笔填充了我在期待《海湾景象》中文版到手之前的这段时间空白。

无疑,米沃什具有一种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具有广阔的意识,当然还有他的幸运的长寿,让他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体验。这些让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富于思想。他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政论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当然在我眼中,他的散文随笔更具有强悍而持久的魅力。很明显,他的文字中,具有一种浓厚的存在主义的气质。他探幽时间与空间的奥秘,也探究上帝与宗教的本核,他的思考总有一种犀利的解剖学风格,因而也具有了非比寻常的独创性。

身为学者的米沃什,他的目光审视着诸多的文化领域并谨慎地加以重新考量,他关心人类的苦难,关心政治与战争,关心科技与商业,关心大自然的秘密,也关心历史的轨迹,关心波兰民族的命运,他既有现实的思考,有具有形而上的思辨,这让他既能高蹈于日常琐碎之上,又能脚踏实地地考虑当下,没有漂浮在空中。他的头脑与文字具有一种难得的质地坚韧的品质。

这部散文集,正如书名所透露的,他见证了一个来自欧洲的幽灵在美洲大陆海湾地带(包括广袤的海面、荒原、森林、原野等自然面貌)的长久游荡与徘徊,深沉的思虑与不安。

品读这些短小而精炼的文章,我们认识到一个爱在大自然间探险猎奇的孩子,一位从小痴迷就收集动植物标本的少年,一个敏感而冷静的诗人,一个沉醉于思考的作家,一个时常关注着人类存在意义和社会种种矛盾现状的学者教授。有趣的是——也令人惊讶不已——我们从中也多少了解到作者与另一位天才作家亨利·米勒(我曾经一度痴迷于他的作品与思想)曾经的一段误会和抵牾,再伟大的同时代人物同样与那些芸芸小人物之间并没有两样,他们之间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世俗的小情绪与私人纠葛,这属于生活的真相。书中的诸多认知和见解,对大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体验,对时代的批判,大都充满着深刻而新颖的思辨味道,甚至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依然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新世界,那些孤独的认知与体察,至今仍然毫不褪色。

写作这本书时米沃什大约已经年过五旬,他立足和生活在美洲大地,尤其是美国西部,这位欧洲游子——或曰孤独的流亡者,时常以旁观者的角色,凭借冷静的目光审视眼前的一切,审视当地的移民现象与政策,审视身边的天主教以及宗教的混乱状态,审视生活中流行的性现象,甚至审视当地的文化审查制度,并且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美德、西方普遍的痛苦情绪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反思,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流亡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造就了他幽深的洞察力,也让他的人生理念带着浓厚的斯多葛派色彩。

返回到本书的开篇《我的意图》,它也是我最初翻阅的《世界文学》中选译六篇的一篇。这篇短文,只有寥寥两三页,却深刻而细微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人,一个孤独地立足或漫游在大地或茫茫人海中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或某个角落,那种永恒的不可逃逸的体验。它曾经给我的阅读体验中,带来如此的震撼,并引发了长久的回响,十多年。后来,作者在一首诗——《诱惑》中似乎表达了类似的认知和意识,只不过是从另一个侧面:

我自然喜欢这首诗,一如喜欢本书的开篇。因为最初印象的根深蒂固,就像在同一个馆子第二回吃相同的菜品——后厨的厨师悄然已换,总让人潜意识中去回味最初的味道,然后两相比较。胡桑兄的译文略有差异,但同样精妙而准确地译出了作者文本中的内涵。目前这本书尚未读完——后面还有三四篇,它是那种让人担心很快读完的一本书。

它就放在书桌上。周末闲暇时,或下班后,写字倦了,在夜里橘黄的灯光下,随时可翻阅若干页。

于是,针对米沃什的几部散文集,我将它们与佩索阿与齐奥朗放在书架(散文随笔归为一类,他们的诗集则统一安排在书架另外的位置)同一排,让它们挤挤挨挨地并排坐在一起,占据着我那并不高大的书架的中间位置。阅读他们,于我时常有许多收获和共鸣。而他们的周围附近则是尼采、梭罗、爱默生、德富芦花之辈,他们同样成为我写作的同路人。

《旧金山海湾景象》读后感(四):一位流亡者的见思录

米沃什已然是汉语阅读界备受瞩目的一位伟大作家,仅仅从他之前所出的煌煌五卷本的中文版诗集,即可作为例证,还不算其他不同版本的诸多著作。

我很早就被他吸引。仅仅凭他的两本书和一首诗。

那首诗,许多人都读过,就是关于他的某次海边的生活片段——《礼物》,寥寥数行,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点像一段精炼的散文描写,甚至有些平淡,也没有任何隐喻,诗中体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那种坦然与超然的人生信念与态度。读来很有亲切感。这也是米沃什大多数诗歌的风格。平实的叙述中放射着一种人性或思想的光辉,而语言的修辞则几乎沦为可有可无的地位。

他的四册诗全集,如今在我书架上。可惜翻阅的机会不多,总体上没有我对他散文随笔集的阅读频率高。

很早读到的那两本书中,一本是《米沃什词典》,这本具有自传性质的随笔,让我领略了米沃什对这个世界、对庞然的现实和幽晦的历史,以及其中形形色色的一些人物的见解和认知,也多少了解了作者人生的部分轮廓或横切面。许多时候,他的语言所表达的某些认知精妙而确切,令人赞叹。在零碎的篇幅里,展露了一颗理智的头脑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米沃什以一个谦虚的长者,一面有条不紊地回想自己人生的种种过往,一面逻辑清晰地侃侃而谈,意味深长。当然,这些阅读感受,这也与高水准的译者的文笔不无瓜葛。

阅读这本书有个小小的插曲,值得一提。大学期间,曾在我们图书馆负一层的书店里发现了初版的《米沃什词典》(此前我已经在图书馆里大略翻阅过一遍),那时网店基本断货,而书店里毫不打折,作为穷学生的我不得不考虑到身上非常有限的伙食费,只好踟躇着翻了翻,便放回了书架。毕业后,此书早已绝版,很难见到踪影。也许,那本书的某些精彩的片段曾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和体验,使我又对此书念念不忘,想要再细阅一回,不禁懊悔自己上学那会没有咬牙买下那本书。十分幸运的是,碰巧,在豆瓣上有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声称自己已经读完了那本书,随即问我要了地址联系方式,慷慨热情地无偿给我寄赠了她那本,八成新的,略有笔记。这让我很是感激。不过,此事之后,我们几乎再也没有联系,我也再没有主动打搅过对方。不过,回想起来,这样的感觉似乎也好,相忘于江湖。面对如今种种即时式的科技通讯与视频沟通,这样的自然而然的“疏离”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美好和离奇的感觉,让你不时回味这被时间横亘其间的往事——一本书打破了远隔天涯的两个陌生人,尽管他们此后依旧陌路,却给这个原本不无冷漠的茫茫人海涂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另一本是32开本的《世界文学》,许多年前我在书摊上淘的。哪一期忘了,粉红色封皮,里面有一些波兰诗人精彩的抒情短诗,也收录选译了米沃什的六篇散文。我将这些篇章曾经隔三差五反复读过好些遍,每次都有深切的感悟。这六篇散文,译者介绍是选自《旧金山海湾幻象》。

后来一直期待这部散文集中文版的面世,直到如今如愿读到,是胡桑兄所译,对于他译文的质量和水准,我向来是很信任的。在这部散文集译本面世之前,米沃什的《路边狗》与《站在人这边》(据说里面包含了作者曾获诺奖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的内容)是我喜欢的架上读物。曾经乘着火车去北京出差,我曾带了一本书在车厢里阅读,那书就是当时刚出版不久的《路边狗》。我喜欢随笔行文的那种自由与率性,那种一针见血的思见。这几部散文随笔填充了我在期待《海湾景象》中文版到手之前的这段时间空白。

无疑,米沃什具有一种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具有广阔的意识,当然还有他的幸运的长寿,让他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体验。这些让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富于思想。他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政论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当然在我眼中,他的散文随笔更具有强悍而持久的魅力。很明显,他的文字中,具有一种浓厚的存在主义的气质。他探幽时间与空间的奥秘,也探究上帝与宗教的本核,他的思考总有一种犀利的解剖学风格,因而也具有了非比寻常的独创性。

身为学者的米沃什,他的目光审视着诸多的文化领域并谨慎地加以重新考量,他关心人类的苦难,关心政治与战争,关心科技与商业,关心大自然的秘密,也关心历史的轨迹,关心波兰民族的命运,他既有现实的思考,有具有形而上的思辨,这让他既能高蹈于日常琐碎之上,又能脚踏实地地考虑当下,没有漂浮在空中。他的头脑与文字具有一种难得的质地坚韧的品质。

这部散文集,正如书名所透露的,他见证了一个来自欧洲的幽灵在美洲大陆海湾地带(包括广袤的海面、荒原、森林、原野等自然面貌)的长久游荡与徘徊,深沉的思虑与不安。

品读这些短小而精炼的文章,我们认识到一个爱在大自然间探险猎奇的孩子,一位从小痴迷就收集动植物标本的少年,一个敏感而冷静的诗人,一个沉醉于思考的作家,一个时常关注着人类存在意义和社会种种矛盾现状的学者教授。有趣的是——也令人惊讶不已——我们从中也多少了解到作者与另一位天才作家亨利·米勒(我曾经一度痴迷于他的作品与思想)曾经的一段误会和抵牾,再伟大的同时代人物同样与那些芸芸小人物之间并没有两样,他们之间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世俗的小情绪与私人纠葛,这属于生活的真相。书中的诸多认知和见解,对大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体验,对时代的批判,大都充满着深刻而新颖的思辨味道,甚至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依然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新世界,那些孤独的认知与体察,至今仍然毫不褪色。

写作这本书时米沃什大约已经年过五旬,他立足和生活在美洲大地,尤其是美国西部,这位欧洲游子——或曰孤独的流亡者,时常以旁观者的角色,凭借冷静的目光审视眼前的一切,审视当地的移民现象与政策,审视身边的天主教以及宗教的混乱状态,审视生活中流行的性现象,甚至审视当地的文化审查制度,并且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美德、西方普遍的痛苦情绪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反思,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流亡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造就了他幽深的洞察力,也让他的人生理念带着浓厚的斯多葛派色彩。

返回到本书的开篇《我的意图》,它也是我最初翻阅的《世界文学》中选译六篇的一篇。这篇短文,只有寥寥两三页,却深刻而细微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人,一个孤独地立足或漫游在大地或茫茫人海中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或某个角落,那种永恒的不可逃逸的体验。它曾经给我的阅读体验中,带来如此的震撼,并引发了长久的回响,十多年。后来,作者在一首诗——《诱惑》中似乎表达了类似的认知和意识,只不过是从另一个侧面:

我自然喜欢这首诗,一如喜欢本书的开篇。因为最初印象的根深蒂固,就像在同一个馆子第二回吃相同的菜品——后厨的厨师悄然已换,总让人潜意识中去回味最初的味道,然后两相比较。胡桑兄的译文略有差异,但同样精妙而准确地译出了作者文本中的内涵。目前这本书尚未读完——后面还有三四篇,它是那种让人担心很快读完的一本书。

它就放在书桌上。周末闲暇时,或下班后,写字倦了,在夜里橘黄的灯光下,随时可翻阅若干页。

于是,针对米沃什的几部散文集,我将它们与佩索阿与齐奥朗放在书架(散文随笔归为一类,他们的诗集则统一安排在书架另外的位置)同一排,让它们挤挤挨挨地并排坐在一起,占据着我那并不高大的书架的中间位置。阅读他们,于我时常有许多收获和共鸣。而他们的周围附近则是尼采、梭罗、爱默生、德富芦花之辈,他们同样成为我写作的同路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