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对话稻盛和夫的读后感大全

对话稻盛和夫的读后感大全

《对话稻盛和夫》是一本由本山博 / 稻盛和夫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57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稻盛和夫》读后感(一):相当的失望

认识稻盛和夫是从《活法》开始,对他的敬天爱人的精神非常敬佩,也学到不少东西,但是这本书,虽然是朋友的推荐,却相当的失望。

开始第一章稻盛对世界格局走势的分析还是清晰的,正想深入研究的时候,本山那个神棍冒出来了,通篇跟中国的那些“大师”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看来全世界的神棍都差不多。

从他两人的对话中,感觉到稻盛和夫也未必很认同他的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只是因为劝诫世人的出发点一样,所以也就没有深入论证罢了。虽然都是所谓的“修行”,但是稻盛从实业出发所得的领悟,却比那些世外高人不知高了多少。

这几年类似的大师层出不穷,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信这个,其中还不乏成功人士。但是几年下来,那些大师的面纱渐渐的揭穿,敛财骗色,最后甚至跟门徒闹至翻脸的事情时有发生,更加验证了我对于“修行只能靠自己领悟,决不能依赖所谓的高人”的看法。

在我看过的那些讲灵性修行的书中,比较让我欣赏的,是克里希那穆提,而他的观点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抛开对所谓上师的依赖,因为这是你拒绝思考、拒绝痛苦反省的理由,而修行,往往是从反省和思考开始。果然如福特所言,“思考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工作,大部分人宁愿死也不愿意从事”。

《对话稻盛和夫》读后感(二):思善行善,提升灵魂的高度

《对话稻盛和夫》第一册《人的本质》,发人深省的一本书!

说来也巧,最近无意中读的都是关于“爱”这个主题的书。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修行人,如果本着利他之心来完成一些工作,那么过程也许会变得简单些,所以与其说探讨的是人的本质,不如说是爱的本质。

哲学类的一本书,很有意思的是关于本山博先生通灵的那些事,这些情结很吸引人,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度,读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利他之心所能散发的超强能量。

当肉体消散后,知觉保存在查克拉中,记忆超时空可以续存千年,灵魂也仍存在于世间进入另一段旅程,原本的灵魂,心及真我,加上后天的“业”,将形成一个新的灵魂,重又踏上另一段新的旅程。所以,活在世间时,尽力消除灵魂中扭曲错误的地方,让自己离开世界时的灵魂比当初来到世界时的美好一点。灵魂转世的平均周期是200~300年左右。众生虽各自有宿命,但仍可通过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灵魂是一个巨大的意识收藏库,从出生之日起,一直到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经历无需特意回忆,全部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灵魂,在这其中,不仅包括这一生,还包括往生的所有经历,这并非无稽之谈,现今已通过催眠术唤醒过受验者对前世的记忆。灵魂是包含了从过去到现在生生世世的意识体,关于这点,也正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读《少有人走的路》中关于唤醒潜意识的论点,简直如出一辙不得不信服。

当灵魂处于低层次时,容易受情感和欲望的影响,而当进入高层的境界,自然而然会产生利益众生的大大愿,拥有诸如改变天气,感知过去,通灵等的超自然能力。当我们在践行利他时所生出的智慧都是自然而生,而非经由个人的思考所得,而这种自然而生,醍醐灌顶的智慧也正是创造力。

人就像婴儿一样,仅靠自己是无法生存与世界中的,只有通过充满爱意的相互帮助才能够立身于世。秉持专注,利他,教养,祈祷,关爱,智慧。养成一个精进,从善,美好的高层次灵魂,思善行善,持续地改进,今日比昨日更好一点点。

好书,四颗星推荐!

《对话稻盛和夫》读后感(三):感恩之心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人有高级的情感,有人说是因为人有思维,有人说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而从《对话稻盛和夫•人的本质》中看来,人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智慧。

而智慧,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包含了众多的才干和思维,比如感知、记忆、理解、情感、分析、逻辑等等。那么本山博与稻盛和夫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述人的智慧呢?主要是信仰、灵魂与悟性方面。

开放的经济社会与制度,不仅仅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开阔了众人的视野,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物质至上,忽略了情感的因素。从社会进程的角度来说,因为目前人们的物质基础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资源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快速发展的社会与人们兜里金钱的增长不成比例,这客观上导致了大家“向钱看”的心理。从人的本质角度,本山博与稻盛和夫则从贪欲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等到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各项福利都能够很好的分配并利用,人们都能拥有自己的房车,孩子的教育与老人的医疗都不再是烦恼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是不是就一定会从物质层面转到精神层面呢?不见得。归其原因就是人的贪念。如果想要看看这个观点的证据,新闻便是最好的渠道。当我们看到贪官将受贿的现金堆了整整一屋子的时候,我们总会感慨,要这么多钱怎么能花的完?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了人对于物质财富的痴迷与贪恋。

而从对物质的执念也会衍生出来另外一种负面的情绪,那便是自私。本山博说,人生天性是自私利己的。其实,这是生物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要正确对待,合理调节,并不是无法克服的。但是,正是由于社会大环境正处于一个可分配资源有限而民众众多的进程中,导致大家开始不顾他人利益一味地为自己打算。甚至有时候,会产生“即便自己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畸形心理。如此下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会走入恶性循环之中,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与成长,还会间接地影响社会的发展。

那么,对于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如何面对与提升自己呢?本山博说,我们应该拥有信仰,相信灵魂的永生,真诚地祈祷与感恩。在我看来,最后一点是重中之重——感恩。人活于世,总会有太多的理由和事情让我们慢慢忘记了感恩是什么。我们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会忘记朋友的诤言提醒,会忘记爱人的无怨付出。当没有了感恩之心,也便不会想到回馈与付出。只有时时刻刻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对生存感恩、对社会感恩、对他人感恩,才能更好地思考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我们才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对于人生的理想究竟是什么。想明白这些,才能算是不枉此生。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本身并不重要。而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却恰恰是追寻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思考过,我们才能彻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这个社会。

《对话稻盛和夫》读后感(四):开始相信灵魂的存在

安妮宝贝在微博中推荐了这本书。与此同时,这些年的安妮也不断在修行,她认为处世最好的态度包容、温柔、发现和吸取别人身上的美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在渐渐成长,这样开阔的境界无疑是最合时宜的。

《人的本质》这本书中提到,二战之后整个世界的工业和经济都在腾飞,人的欲望变得无限膨胀,互联网飞速发展,虚拟与实体世界已经不分彼此,这也意味着人类文明正在走向灭亡。每个人都欲望无限,心中没有爱、没有利他的思想。小孩子从小的教育缺乏教养与感恩之心,父母教给子女的全是些自私自利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父母只会让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进好公司,拿高薪。

而国家也是如此,所谓国家利益,不过是每个国家自己的私利和欲望。中国有中国的国家利益,日本有日本的国家利益,没有利他的精神做支持,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很差。

本山博先生建议灵魂的修行。灵魂的修行无所谓宗教,相反他希望无论是何种宗教,总有一天能够做到思想上的融合和大统一,而不是宗教的相互斗争与对立。基督教主张信仰耶稣,除了耶稣,你们没有办法被拯救。伊斯兰教信仰安拉,只能是安拉之神,而没有其他的神。这样的只有A,不能是B的教义,无法使人类的灵魂得到修炼。

也不是非要是佛教,只是无论是何种宗教,人们都应该从对于奢侈生活的以来以及自私和贪欲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心中充满爱、智慧和利他关怀。工作、创业,只要心中的信念是利他,而非自私自利,灵魂就能得到修炼。并非要刻意的做一些事情,即使在工作中,当我们真正能做到无心忘我,聚精会神地从事一件事情时,人自然而然就会向神灵祈求,寻求指引。

本山博先生的生母与养母都是杰出的通灵者,他之后自己对这方面有大量研究,并且在美国开办学校。他在书中讲了许多看上去是“灵异事件”,但似乎又真实存在。于是我终于第一次开始相信,人的灵魂在死后会转世;大脑只是灵魂借住的工具,一切都有因果等这些说法。

这样的说法与信念并不是要毁掉我们的三观、重新建立新的,我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信念来好好思考如何“正确的活着”,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的心、善待他人,把自己身体里培养了那么多年的自私自利、纠结痛苦去除一些。

书中提到,其实人在快死的时候,灵魂会出窍。灵魂脱离人体在房间的上空俯视即将死去的自己,前世往生所有好几代的人生都会在眼前过一遍,上辈子的恩怨痛苦、上上辈子的爱恨情仇都会历历在目,但此刻都不重要,因为灵魂即将去往新的生命。

我突然想到,有时候,人们在失恋的时候纠结于当下的痛苦。等到下一段爱情降临并幸福地沉浸其中的时候,回头看看那些痛苦的往昔,会觉得多么微不足道。也许这就跟灵魂的每一次转世一样,我们会觉得过往的痛苦、自私很渺小,真正沉淀在灵魂里的是这辈子、上辈子、上上辈子行的善。

这样想来,生活其实并不需要痛苦和纠结,命运也许不如人意,但我们可以抓住任何机会来修炼自己的灵魂。宽容待人,温柔行善,吸收别人的优点,解决好自身的问题。感恩往生、善待此生、迎接来生。

《对话稻盛和夫》读后感(五):虔诚的心

因为小姑的孩子最近病了,突然病毒感染当天就住进了成都最好儿童医院的icu。孩子病了以后家人便急得团团转,除了科学治疗,还找到了用俗话说,迷信的方法。所以对这类信息突然有了些了解,当翻开书看到本田的一些话语时我有些镇住了,对,在现实里我也遇到了这样能见到灵魂的人。

一直告诉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对这类的事或信仰我一直不坚信,但是我也不否定。特别是有些事,实在是没有办法用科学来解释,如本山描述的很多事,那就是通灵的人能做到的,是潜心的修行者能感受到的,我实在只能用震撼来说。

我认为古代人喜欢用一句话形容人的本质,生亦何欢死亦何俱。在我这样的人的眼里,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不公平,但是生和死却是公平的,再辉煌百年后只是一堆白骨,再没落百年后也是一堆白骨。所以人的本质是平等的。我宁愿相信人死后就再也了无牵挂,就是一种解脱一种升华,我不愿相信那里还有灵魂还有怨气几千年几百年都不能散。特别是本山博与那位心理学家的例子,副教授心理学家代表着科学,而本山博代表着修行者,当副教授自己和周围优秀的同事都无法解决他眼睛的问题时,只是坐在本山博面前,本山便看穿了一切,甚至看到了他2000年以前的事,而解决了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本山想表达修行能战胜科学的意思。本山甚至能用意念做很多事,连天气变化这类的都可以。

说实在的,我是在深夜写这篇书评,实在是太凝重的话题,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没有这个层次可以对本山先生与稻盛的对话进行评论。里面涉及到了太多信仰,也涉及到了太多我平常不愿谈不愿想不愿看的内容,我只是以一种虔诚的心,不愿冒犯任何生命以外的事物或神的信仰。

其实日本不管是恐怖片还是动漫,我多数看这两类,很多都显示了本山先生的理论,其中火影里的“查克拉”竟然是来自印度里的词语。而很出名的日本的系列恐怖片就是因为怨气所以凝聚在那个恐怖的屋里。这几天的沉船事件让我想到,在那里是否需要化解。当人们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唯有祈祷才能让自己心里略微好过一些,也让绝望的未来能有一丝奇迹会出现的期待。

无论如何我是相信人只有心中有爱,才能获得这个世界的爱,而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事就让它存在于那个空间吧。

在我遇到伤痛或坎坷的时候,我也会祈祷上天能保佑我,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的状态。今天在微博看到名人转发的求助打款的信息,开始略过了,想了一下,实在不忍心,因为看到了患者一对儿子明亮的双眼,尽了微薄之力。我也相信冥冥之中,善恶终循环。

而这本书的出彩点大致在,一个商业的巨头,和一位得道高深的修行者之间,看似无联系的两个人,却对话这么多,探讨人的本质吧。

当我搜索了一下本山博,发现他在中国还有一本书叫《超能力自我训练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