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历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历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历史》是一本由[日]陈舜臣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一):刚看到周平王

如果你像我一样,小学到高中自以为历史学的不错,看《百家讲坛》也能跟的上趟说不定还时不时能插上嘴,大学没学历史,自以为中国历史了解大概。那你就该看看这本书了。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这段历史,从神话找历史,图腾崇拜找历史,从诗经找历史,等等作者学识之渊博,见识之远大。我是不敢说自己明白中国历史了。当然了也怪历史课本对这段历史及其简约,一刀切的自认为牛逼罢了。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二):很意外

这么说吧,给我的感觉是比正史有趣味,比有趣味的正统一些。从买来放 了有几个月了,当初也是想看日本的华人如何看中国历史的。真的翻开后怎么说呢,感觉很遗憾吧。国内也看了些杂书,但感觉总是一种小吃,上不得台面。另一种正史的书,却给人一种看似华丽,却很难品尝的感觉。这样的书也许就是给我这样学史不清不楚,一知半解的人写的吧。对我来说书里的写法读着不难,里面记录的东西很详实,很是受用。之后还有一系列的要读,不过还是跟以前一样,在中间插一些其他的书,再去读。可能是专属自己的读套装书的另类读法吧。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三):中国的历史第一部~从神话到历史

读完陈舜臣的中国历史风云录,意犹未尽,遂果断入手他的7卷本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历史风云录,之前我已有评述,此处不再赘言。

陈舜臣的作品让我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我细细思量,有如下这么几个原因,1 深入浅出,虽然作者不是历史学家,但是历史造诣非常深,我广泛的查询资料,未找到他读过几遍二十四史的记录,但是依我看,即便他没有通读二十四史,至少对前四史有过精读,书中星罗密布的史料和典故,绝不是一些沽名钓誉的史学家能比,更是一些网红写手望尘莫及的,2 极强的叙事能力,陈对历史的叙述把握的很好,能把握住重点,从主线很自然的延伸到支线,然后自然的回归到主线,没有给人凌乱的感觉,3 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但又不强加于人,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能引发自己的思考,产生自己的史观。

回到这本书,这是7部著作中的第一本,我用大概一周读完,每晚一个小时,有时读的忘乎所以,连泡脚的水蔓延的满地都是也未发现,有时读着读着就不想放下来,明明告诉自己读完某一章便停下来,可是读完又接着读下一章,这感觉像极了嗑瓜子,我总是手抓一把瓜子,心里嘀咕,就这一把嗑完就行,嗑着嗑着就打破了规律,于是一把又一把,瓜子实在太香了,而陈的书就像瓜子一样香,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我还是克制自己不要多读,我需要回味一下,就像吃东西,狼吞虎咽,却失去了味道的品尝。

这本书有别于一般的通史,它既没有教科书式的条条框框,从农业,经济,典章制度等章节分门别类的入手,又不像蔡东藩的历史演义,用小说式的手法去讲述历史故事,它是按照历史发生的顺序,把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事件,穿成一条线,在这条线上延伸出一些历史的细节,即便信息量大,也不会让人云里雾里。

一般的史书对于先秦史的记述大抵是参照史记,左传,国语,尚书,吕氏春秋等,还有那部以不见真本的竹书纪年,而这部书陈在借助史料的前提下,大量的运用了甲骨文,金文等近代的考古发现,加上自身严谨,周密的推理,还原出一个更为合理,更为真实的历史,而作者的这种推理,并不是不着痕迹,有意的去影响你,他是开门见山的告诉你,他从发现的考古工作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去分析,也可以另辟蹊径,在他所罗列的材料中进行自己大胆的分析,我想这正是读史的乐趣,也是读史的意义,如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胡适之从杜威的实验主义中总结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理论非常的适应历史研究。

正是得益于陈舜臣不是历史学家,往往能跳出历史的怪圈,不去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过多的拘泥,有的历史学家,穷尽一生的著作,要可读性,没可读性,要论专业性,很值得商榷,不如陈,能从容洒脱的去写历史,这本书通篇是诗经里的诗,还有史记的话,以前读诗经的诗感触不大,而如今这些诗被陈还原在本来的历史背景里,突然感觉富有了生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玫玉佩”看到秦人对重耳的崇敬,那些不常见于史书的话,让我眼前一亮,周宣王杀功臣杜伯,陈舜臣说宣王恐怕是长颈鸟啄一流之人,原来这个典故是范蠡说勾践,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不知道朱元璋是否也是这样的长相,陈认为周是故意丑化纣,并引用明李卓吾的话,纣之母乃圣母,太史乃闲太史,此天亡商,可奈何。这些拓宽视野的旁征引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虽然第一本书稍显的没有中国历史风云录读的顺畅,恐怕是这段时期的史料过少,作者加入一些考古的发现和自我的见解有关,但是读起来,感觉不仅是在读史,还是在读文学,读典故,陈舜臣丰富了,立体了中国历史,让中国历史在伴着诗经中的精美诗句与史记等著作中精妙的篇章时,变得美轮美奂,瑰丽璀璨。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四):《中国的历史》之从神话到历史

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中写道:“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显然是有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陈舜臣著《中国的历史》就是从这里讲起。

周以前的历史既复杂又简单。其复杂之处在于,时间跨度很长而资料太少,不可能弄清楚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而简单之处在于,其距离现在十分遥远,不必像编年史一样弄清楚每年每月发生了什么。我们只需要梳理脉络,得其大概即可。

夏王朝以前是五帝,五帝之前的历史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神话的,始于盘古开天地,到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第二种是考古的,有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等等。神农即炎帝,黄帝在阪泉之野打败神农氏的后裔,又在涿鹿之野打败了蚩尤,成为部落首领。后传位于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为五帝。

禹治水有功,舜让位于禹;禹让位于大臣益,益让位于启(禹的儿子),到桀亡国共十七王十三代约472年。夏亡,殷取而代之,从汤立国到帝辛亡国共三十王十七代约496年。殷亡,周取而代之。

中国的历史从神话开始,除了盘古开天辟地是纯粹的神话,之后的三皇五帝都介于神话与历史之间。一般而言神话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用来构建民族、国家和皇室的起源;西方与日本的神话均保持首位一致性,中国则经常重复和碎片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太古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每个政权都有各自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加以杂糅时不能很好地纳入同一体系,因此出现重复;改朝换代时也会有意地修改,但原始的版本仍保留在先民心中。另外由于文字和书写不发达,后世抄写时也会有选择地简省。

尽管神话只能片段地反映历史,也成为解读历史的重要参考。但神话毕竟不等于历史,因此在写历史和读历史的过程中必须甄别真伪。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时候是从《五帝本纪》开始,他舍去“三皇”,很可能就是认为后者是神话而不是历史;即使是五帝,他也要“择其言尤雅者”,去掉荒诞无稽的记述。

神话的情节经常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女娲是抟土造人的造物主,而女娲又是人首蛇“身”,那么女娲的身体是谁创造的呢?再如尧时射落九个太阳的羿,又出现在四代以后的夏朝,并夺去了大禹之孙太康的政权。

“矛盾”一词出自《韩非子》,楚国商人推销无比锋利的矛和无比坚固的盾,却无法回答“矛刺盾”的问题。韩非子的本意是在讽刺儒家的尧舜,尧舜皆圣王,舜为尧臣子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纷争、渔民的渔场纠纷以及工匠的产品粗制滥造等问题——如果尧真的是圣人,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纠纷?

陈舜臣认为,儒家的圣人只有舜一个人,尧不过是起衬托作用:尧命令鲧治水而失败,舜推荐禹治水而成功;尧乃黄帝后代,舜出身贫寒,后者更符合古人对圣贤的预期。尧与舜未必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很有可能是后人塑造,因为《诗经》中有禹而无尧舜;但尧舜的出现应当在儒家之前,因为孔子对二人笃信不疑。

夏、商、周这三个王朝都建立在黄河边上,夏在中游,商在下游,周在上游,分别成为文明的创建者。夏的始祖是禹、商的始祖是契、周的始祖是后稷,三人曾一同治水,他们的后裔分别成为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创建者。

这三个王朝的历史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桀与纣是齐名的暴君,桀讨伐有施氏得到美女妹喜,纣讨伐有苏氏得到美女妲己;妹喜与妲己不仅读音相似,结局也相似,后世也一同被归为亡国的“祸水”。周幽王宠溺褒姒,为求每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也是西周灭亡的原因。

商与周建国的历程也非常相似。桀抓捕汤于夏台,后释放,汤夺取政权;纣囚禁文王于羑里,后赦免,文王之子武王夺取政权。商夺取政权依靠贤相伊尹,周夺取政权依靠尚父吕望。汤与文王都是至德之人,汤的仁德惠及禽兽,文王的仁德使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但无论是前朝的暴虐还是后朝的仁德,都存在相当的水分。)

这几段历史实在太过相似,因此经常有人怀疑是一分为二的故事。有人据此推断,夏王朝并没有真实存在过。历史学家也的确拿不出公认的直接的证据,最接近的是河南、山西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但没有文字记载,只能靠推测。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之前,商朝的真实性也一度受到怀疑。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甲骨文能够大致判断商朝的历史,发现与司马迁在《殷本纪》中的记述惊人地吻合,这极大增强了《史记》的可信度,因此《夏本纪》也同样值得相信。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没有明确的证据,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夏王朝存在过。

1899年,王懿荣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刘鹗(即《老残游记》的作者)为其幕僚,两人均对金石学有研究。王懿荣患有疟疾,当时没有奎宁,人们相信龙骨可以治疗,王家下人从药店买来龙骨,刘鹗偶然发现上面刻有看似文字的图案。刘鹗将其告诉王懿荣,两人开始研究,这就是甲骨文。几乎同一年,湖北巡抚端方也发现了甲骨文。北京的刘鹗与湖北的端方分购买甲骨片,并收集了大量文字。甲骨也就从药材变成了古董,时人争相收购,其中也出现了造假和毁坏。

药材商为了保守“龙骨”的秘密,谎称龟板出土于河南汤阴,但其真实的产地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罗振玉于1910年确定了这个消息,但由于辛亥革命及后来的长期战乱,现场调查很晚才开始。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此发掘,并确认这里就是商朝首都的遗址,殷墟。除了大量的甲骨片,人们还发觉了巨大的陵墓,其中有精致的玉器、青铜器等随葬品。

商朝出现青铜器,而且是“突然”出现非常精致的青铜器。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商朝的青铜器几乎没有成熟的过程,它从一开始就非常成熟,人们据此推论,商王朝是西方民族入侵后建立起来的征服王朝,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就是由此而引进。这种观点未必准确,一个更可能的理由是,商朝迁都安阳小屯村之前曾多次改变首都,此时已是青铜文化比较繁荣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发达的,之后的周王朝尽管数量更多,但水平却远远不如。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较少用于战争(武器)和农业(农具),而战国以后才开始出现铜镜。

商朝的高水平文字也是“突然”出现的。这些文字刻在甲骨上,因此较多地保存下来,今天我们很难看得到《史记》乃至唐代的文字真迹。可以说,选择甲骨刻字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幸运。甲骨文距离今天大约有三千年历史,今天的文字仍然可以和甲骨文翻译对照,是不是意味着今人与古人仍然息息相通呢,我们又是否可以从正在阅读的文字中感觉到历史的厚重呢?所以,陈舜臣说:古代史不仅仅是古董。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五):《中国的历史》之中华的摇篮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比较雷同,至少在外行看来如此;建国时都有过筚路蓝缕,衰亡时无一例外归结于祸水红颜。由于时代久远,这三朝的故事不如后世那么多,但其中也有不少颇值一提,在夏为少康中兴,在商为盘庚迁都,在周则为“共和”。陈舜臣讲春秋时代,就是从“共和”开始的。

公元前1050年武王灭殷,定都镐。成王镇压东方之乱,确定分封制。周厉王时,“王行暴虐侈傲”,国人都十分不满;但厉王手段强硬,国人不敢轻易说话,朋友之间也不能随意打招呼,只能靠眼神交流(“道路以目”)。厉王对此很得意,召公回答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三年后,大乱爆发,厉王流亡到彘地,周开始“共和”时代。

所谓“共和”,《史记》中的说法是,周公与召公两个宰相共同和谐地执政;但《竹书纪年》中的说法与此不同:“共伯和干王位”,王国维认为“干”是代理执政的意思。《竹书纪年》比《史记》更早,因此可能更可信。

厉王死后,其子宣王即位,宣王之后是幽王,幽王之后是平王。公元前722年是平王四十九年,也是鲁隐公元年,孔子的《春秋》就是从这一年讲起。一般也认为这就是春秋时代的源头,但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春秋的特征。

公元前481年,鲁哀公西狩获麟,孔子搁笔,《春秋》结束(之后的内容是孔子弟子续作)。但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端各有争议,司马迁大概支持以吴越之战结束、吴国灭亡为战国开端(公元前473年),司马光则认为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

虽然分界见仁见智,但特征是清晰的:春秋时代,尽管王室衰微,但诸侯在名义上仍然承认其权威性;战国时代,诸侯已不再承认周王室的宗主地位,变成礼仪丧失、弱肉强食的时代。

春秋是一个霸主交替的时代,最著名的是春秋五霸;分别是哪几位说法不一,但有几个人是公认的,一个是齐桓公,一个是晋文公,楚庄王也往往名列其中。(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一般称“公”,楚国是最早称王的,因为楚国地处边缘,自称“我乃蛮夷”。吴越后来也称王。)除此之外,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都在不同的版本里被纳入其中。

要当霸主,就必然需要扩张,需要开疆辟土。一般而言,开疆辟土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中原政权将诸侯分封在过去视为边境的地方,第二种是边界地区吸收中原文化的影响,第三种是分封在外的诸侯开拓边境。春秋战国之所以长期分裂,可能就是天下扩大到中原政权这个容器无法容纳。

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宰相郑桓公与他命运与共。平王即位后,国都迁至洛阳,郑桓公之子郑武公追随平王。郑武公与周幽王是堂兄弟,因此他实际上是周平王的叔叔;在春秋初期,郑国与王室血缘关系最浓,周平王也最信任郑国。周是宗主国,有“我乃王也”的自尊;郑是诸侯国,觉得王依赖自己的辅佐。

周平王之子周桓王即为三年时,郑武公之子郑庄公入朝,受到冷遇。郑庄公不满。周桓王重用虢公,以对抗郑庄公;郑庄公立即报复,与鲁国交换领地,以示对周王室的侵权。

郑国不再入朝,周王室认为这是背叛,率陈、蔡、虢、卫讨伐,失败而回,周桓王胳膊中箭。郑国军队中有人主张追击,郑庄公阻止:“犯长且难之,况敢凌天子乎?”意思是还承认对方是天子,赶回去就可以了,不能继续欺凌。

当晚,郑庄公派大臣祭仲慰问受伤的周桓王。

关于郑庄公的故事还不少。郑庄公的弟弟段于庄公二十二年攻郑,两人共同的生母武姜作为内应。庄公击退弟弟后,不忍心杀母亲,将其软禁在城颖,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庄公非常思念母亲,因此听从建议掘地,地下流出黄色泉水,庄公才与母亲见面。

陈舜臣感叹道,令人感觉牧歌般的温馨,这大概就是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之处吧。

郑庄公亡后,郑国发生了内讧。原因是太子忽(后称为昭公)继位,宋国则希望突能继承王位,因为突的祖父是宋的重臣。宋将郑的大臣祭仲诱骗至宋国,并威胁祭仲帮突夺位。郑昭公害怕,逃亡的卫国,突即位成为郑厉公。

祭仲是扶持厉公的重臣,厉公凡事仰赖,处处受制,因此很厌恶。他想要除掉祭仲,便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纠。雍纠左右为难之际,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祭仲的女儿),他的妻子却与母亲商量。《史记》中记载,她问她的母亲,父亲与丈夫谁更重要;母亲回答:“父一而已,人尽夫也。”于是祭仲的女儿坦白了整件事。祭仲怒不可遏,杀死雍纠;厉公逃亡,祭仲迎回亡命的昭公。厉公则在宋的支持下在异地自立为君主。

郑昭公与郑厉公开始斗争。大臣高渠弥与昭公不和,因为昭公还是太子时,曾反对父亲庄公重用他。高渠弥担心忽得势对己不利,于是在狩猎时射死昭公。昭公死后,祭仲、高渠弥两大臣都反对接回厉公,于是拥立三公子子亶为君主。子亶曾得罪过(年轻时的)齐襄公,此时齐为霸主,在卫国会盟,子亶被杀死,因此没有谥号。

高渠弥与祭仲又找回公子婴,成为郑子。十二年后,祭仲去世,郑厉公开始复辟,他在郑大臣的协助下夺得王位。七年后,厉公去世。

周王室逐渐式微,家庭斗争频繁,重臣左右君主,这就是春秋时期经常上演的戏码。

晋文公原名重耳,他在国内面临着相似的政治斗争。他从四十三岁开始逃亡,经过狄、卫、齐、宋、郑、楚等多个国家。重耳在楚国受到优待。楚成王曾问重耳如何报答自己,重耳许以金银玉帛;楚成王暗示可以用土地回报,重耳承诺,如果两军交战,他愿意后退(大约)三十六公里作为报答。

重耳六十二岁继承王位,即晋文公。晋文公四年,晋国与楚国果然交战,晋文公也遵守承诺“退避三舍”,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的结果是楚军败北。

另外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是“卧薪藏胆”。

越王勾践即位当年,吴王阖闾进攻越国;吴军大败,吴王阖闾负伤去世。太子夫差继位,发誓三年之内一定报仇。越王勾践听说吴正在备战,打算先发制人,结果大败而回,吴军包围会稽。勾践贿赂吴王,勉强保住性命,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吴王夫差为了提醒自己不忘仇恨,曾睡在柴草上;越王勾践则将苦胆放在身边,饮食之前都要先尝一尝。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来源。

十四年后,越军趁吴王夫差会盟黄池,进攻吴国。吴军与越军讲和。四年后,越军再次讨伐吴国,大破吴军,包围吴国首都。三年后,吴王夫差投降,自尽。越取代吴成为新的霸主,功臣范蠡悄然退场,据说得道成仙、据说更名改姓,总之民间传说很多。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太像小说了。有铺垫有照应,有渲染有高潮,因此很有可能是后人改编。在“卧薪藏胆”这个故事中,民间传说还有西施这个人,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被勾践献给夫差,后随着范蠡“乘舟浮于海”;但正史中没有这个人物。很有可能,这些故事都有一定程度的增添,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愿望改编各种版本的故事,这些改编散落在历史中,有些也被正史收录了。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两个故事都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退避三舍”说的是诚信,“卧薪尝胆”说的是奋发图强,都有各自的价值。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喜欢左右对称的性格,强调前后呼应,有始有终。

但我仍然相信,古人不会为了编造故事而歪曲史实,而很有可能是在史实的框架内进行改编,比如再怎么改编都不会说楚成王打败了晋文公,这样就成架空历史了。

《中国的历史》之从神话到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