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的历史》是一本由陈舜臣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一):先读中国历史风云录

第二本同样是非常精彩,文字洗练,既不晦涩,也不流于庸俗,真正的做到雅俗共赏,我想这也是易中天等追求的境界,奈何实力所限,先拔个高度,自然难于上青天,但是做到通俗也不易,写着写着便庸俗了,同样是华人,为何差别如此之大,一方面和作者的气质,秉性,智力有关,另一方面我认为和文化土壤密不可分,日本人的专研精神孕育出了一片内容丰富,虔诚朴实的文化氛围,而中国的当下,学者和专家已经是变了味道的词,他们很难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搞学问,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争名争利,再也没法静下心来去研究,也没时间用心去做一件事。

我建议多读读顺臣的书,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书很自然的穿插着古语,让人读过,瞬间古韵盎然,第二本书从秦统一六国到东西汉末年,尊重史实基础上,引用一些罕见的资料,让人读过,耳目一新,但是相比他的中国历史风云录来说,这本书的跳跃性有些大,比如说在秦孝公的时候就提到秦始皇,这样的写作手法,对于对历史懵懂的人来说着实晕头转向,但是好在我捋顺了历史的脉络去读反而觉得有种时空穿越的对比,这种时空交错的写法确实不利于理清脉络,但是却能对有历史基础的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我觉得先读陈舜臣的历史风云录再读这套书,前者树立历史框架,后者历史体系升华。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二):《中国的历史》之汉王朝的光和影

前情提要:

《中国的历史》之从神话到历史

《中国的历史》之中华的摇篮

《中国的历史》之大统一时代

公元前202年,项羽战败,死于乌江。刘邦称帝,史称汉高祖。高祖殁,太子刘盈(惠帝)即位,吕太后把持朝政。惠帝去世之后,文帝即位之前,史称“高后X年”;高后八年,吕太后去世,陈平、周勃等诛灭吕氏,立刘恒为文帝。

文帝与之后的景帝,在汉朝是休养生息的时代,对外采取和亲政策,对内则发展经济。景帝时发生过“吴楚七国之乱”,但很快就被平息;景帝去世后,皇太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汉武帝充满活力,在位五十多年,远征匈奴,沟通西域,平定百越和朝鲜。武帝不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信奉黄老,而开始奉行儒家思想,不仅大兴土木,而且在泰山举行了封禅。武帝晚年是黑暗的年代,他祈求长生,恐惧巫蛊,错杀了很多人。

武帝死后,汉王朝开始没落。首先,汉昭帝刘弗陵即位,由霍光、金日、上官桀三人辅佐;虽然帝位已尘埃落定,但权力斗争并未平息,燕王谋反,不过很快就被镇压,霍光开始一手掌握朝政。昭帝早逝,霍光选择昌邑王刘贺即位,还没举行即位大典就因为荒淫无道被废黜。霍光找来了流落民间的皇室成员刘病己,也就是后来的宣帝。昭帝、宣帝时代是武帝之后的又一次休养生息。

霍光死后,宣帝开始夺权;霍氏一族发动政变,失败,被诛。宣帝之后是元帝,之后是成帝,之后是哀帝,之后是平帝。此时汉朝皇室已经一落千丈,外戚崛起,其中王莽权势最大。哀帝死后,王莽摄政,并最终篡位,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或许想要成为圣天子,因此大力改革,但百姓却不堪其苦,人民纷纷起义。叛军杀死王莽,刘秀即位,史称光武帝。东汉创立。

景帝时,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相当大的实权,连景帝本人都避让三分。长公主(窦太后之女、景帝的姐姐)将女儿阿娇许配给刘彻,进而刘彻被立为皇太子。刘彻十六岁即位,即汉武帝。武帝年轻时,祖母窦太后一直干预朝政;窦太后去世,就到了武帝大展拳脚的时候。

武帝最重要的一个功绩表现在军事方面。武帝派人征讨了闽越、朝鲜,但最重要的是匈奴;因为自建国以来,匈奴就是汉王朝的重大威胁。王恢首先提议远征匈奴,他在马邑诈降,引单于深入,并设下三十万汉军埋伏;不料计谋败露,单于撤退,汉军空等一场,王恢也没有追击。武帝震怒,王恢自尽。马邑之战成为汉朝的奇耻大辱。

四年以后,车骑将军卫青为之报仇雪恨。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卫子夫曾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现在已入宫当了皇后;卫青曾是平阳公主家中的骑奴,后来成为平阳公主的丈夫。卫青连战连胜,封为长平侯。卫子夫姐姐的儿子霍去病也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大放异彩。卫青与霍去病都是汉武帝的亲信,因此往往率领最精锐的部队,这是他们战功显赫的原因之一。武帝希望他们能立下战功,进而封侯;他们也没有使武帝失望,成功将匈奴赶到漠北,此后大约二十年汉朝与匈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武帝奉行儒家思想,崇信神仙,他决定举行封禅。封禅在泰山举行,武帝只带了霍去病之子霍子侯一人,霍子侯很快去世,因此没有人知道封禅仪式究竟是怎样的。后来写《史记》的司马迁也不得而知。武帝封禅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为太史令,但没有被选上与武帝同去,因此愤恨而死,感叹“是命也夫,命也夫!”

武帝是有资格封禅的,但封禅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是封禅前后的两场战争,平定南越和朝鲜,虽然都最终胜利,但也劳民伤财;卫青在战争结束不久死去。封禅的目的是敬天,敬天则必然大兴土木,这也是损害国本的一个源头。

武帝到了晚年十分偏激,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巫蛊之祸”。武帝相信有人用巫蛊诅咒自己,但凡有嫌疑之人,抓住即处死,其家人也往往连坐。最著名的是第二次巫蛊之祸,首当其冲的是皇太子刘据。太子被诬之后发动政变,最后自杀。过了几年,武帝也去世了。

汉初有许多名臣良将,其中最具戏剧性的应该是韩信。韩信本在项羽军中,被萧何挖掘而“跳槽”,后来在楚汉决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曾临阵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王”,刘邦则承诺封真王。但天下初定之时,韩信很快就被剥夺军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后来又贬为淮阴侯。再之后,高祖远征,吕后诱杀韩信。这是汉初的一个典型例子。

文帝时的贾谊、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的董仲舒都是有名的文臣。前两者试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后来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晁错正是在这个时候被杀。董仲舒确定了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基调。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对汉朝远征匈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司马迁是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李广之子)辩护,武帝震怒,要将他处死。汉代死囚可以花钱赎命,但司马迁没有足够的财富,只好自请宫刑。出狱后他继续担任太史令,并完成了《史记》。

武帝是一个强势的君主,武帝之后开始走向君弱臣强的态势。霍光、王莽纷纷崛起,最终还是汉王朝走向了终结。

汉王朝的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女性扮演非常重要的地位。最开始自然是吕雉,她几乎篡夺了皇位;之后窦太后对朝政也十分有影响力,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去世。武帝的即位受窦太后女儿、景帝姐姐的扶持,他本人也一直受到窦太后牵制。

武帝时期,武帝的妃嫔也起到了戏剧性的作用。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都是因为裙带关系才成为将军,后来的确战功显著。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几乎是一样的情形,但他能力稍逊,不足以为将。由于高祖遗训,无功者不能封侯,因此武帝有心提拔外戚,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对武帝来说,天下事都是家事,旁人无权置喙。

在大多时候,汉朝对外都采取和亲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昭君,当时是元帝。元帝的皇后是王氏,这也是一个有名的外戚家族,王莽就出身于此。

《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三):《中国的历史》之大统一时代

前情提要:

《中国的历史》之从神话到历史

《中国的历史》之中华的摇篮

前已说过,春秋与战国有非常清晰的差别:春秋时代,尽管王室衰微,诸侯在名义上仍然承认其权威性;战国时代,诸侯已不再承认周王室的宗主地位,变得礼仪丧失、弱肉强食。《论语·阳货》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天下纷乱多年,以至于秦始皇即位后想去泰山封禅,却根本不知道封禅的礼仪。

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以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前往泰山封禅。他很可能根据秦礼自创了一套封禅礼仪,因此当时的记录秘而不传。后来的司马迁对此也一筹莫展,他在《史记·封禅书》中写道:“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从血统关系可见一斑。最著名的例子是秦始皇嬴政,他很可能是“仲父”吕不韦的私生子;此外楚幽王的生父也可能是楚国宰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后者将怀着他孩子的美女送给楚考烈王。这未必就是历史真相,但至少反映了当时人对那段历史的期待,觉得这种事情在战国很有可能发生。

大凡乱世,总是英雄辈出,三国、隋唐、元末,皆是如此。或许是人心思变,思想也跟着变化,各种思潮开始涌动。战国时期的学术争鸣非常激烈,那些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学者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观点、阐述思想,评论对方的学说和主张,这就是百家争鸣。

说起百家争鸣,不得不提“稷下学士”。齐国君主在都城临淄的西门建造了一批宅邸,网罗天下学者在此居住、议论。这些学者在齐国享有“副部级”待遇,但并不担任官职,也不直接参与政治,而是纯粹地研究学问、开展讨论。然而,讨论之后的结果却可能用于实际政治,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这种形式也极大地笼络了人才。齐桓公有了管仲才成为春秋霸主,战国时代的君主已经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史记》中记载,稷下学士的初期负责人是淳于髡,他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主人公之一。齐威王沉湎于饮宴,不理朝政,以至于“百官荒乱,诸侯并侵”。淳于髡前往劝谏齐威王,打了一个谜语:“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齐威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赏善罚恶,收复失地,威震四方。淳于髡没有归在百家当中的任何一家,《史记》把他放在《滑稽列传》中;“滑稽”,口才好的意思。

稷下学士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主张“仁义”。他最著名的观点有两点,首先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其次是“无恒产者无恒心”,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孟子本人估计不太愿意被归入稷下学士之中,因为他认为没有固定职务却领着君主的赐予,是不诚实的。他本人也有些清高,不愿意被君主传唤,之后离开齐国。

荀子是稷下学士中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观点大概就是性恶论;通过后天的善可以改造本性的恶,从而成为圣人。荀子很广博,对诸子之学均有吸收;他主张贤人政治,后来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斗争,亡命楚国。

稷下学术的主流是道家,当时道家的一流人物基本上都在齐国;但最著名的庄子却不在,因为根据无为自然的道家理想,权势气息浓厚的稷下并不合适。儒家与道家互有批驳,孟子抨击的对象是杨朱,《老子》一书则有针对《孟子》的观点,后人据此推论《老子》成书时间晚于《孟子》。

除此以外还有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墨翟),热衷辩术的名家(公孙龙),提倡严刑峻法的法家(李斯、韩非),擅长权谋的纵横家(张仪、苏秦),以及用兵如神的兵家(吴起、孙膑)。

孙膑据说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同门。庞涓仕于魏,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他将更优秀的同门孙膑诱至魏国,诬陷并处以膑刑(切去胫骨,这是他名字的来源)。齐国使者将他救回,成为将军田忌的宾客。之后魏国攻赵,赵向齐求救;孙膑担任军师,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解了邯郸之围。十年后,魏、赵联合伐韩,韩向齐国求援,孙膑同样进军魏国,并采取“增兵减灶”的计谋打败魏军,在马陵杀死魏将庞涓。马陵之战有四个参战国(魏、赵、韩、齐),这也是战国时代的典型特征:战争更趋于国际化。

战国时有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此外还有鲁、宋、卫、中山等小国。

秦孝公时,商鞅在国内积极施行政治改革,发展经济,开垦荒田,充实军队,使秦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商鞅的强硬做派遭到国内许多人嫉恨,于是他在孝公去世后下台、被诛、车裂,牵连全族。太子惠文君即位十三年后称王,即秦惠王;惠王九年时伐蜀,蜀地经治理变成“天府之国”。秦始皇继承了这比巨大的遗产,并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

战国七雄中最早灭亡的是韩;韩与秦接壤,国力又最弱,因此首当其冲。

第二个是赵。赵武灵王崇尚“胡服骑射”,是一位务实的君主,国力有极大提高;但此时赵国已经衰弱,秦将王翦攻破邯郸(公元前228年)。

第三个是魏。魏国与齐国一样求贤若渴,齐国设立稷下学宫很可能借鉴了魏国的做法;《孟子》中的“梁惠王”实际上就是魏惠王。魏国也同样是被王翦攻陷。

第四个是楚。楚国曾在亲秦与远秦(亲齐)之间摇摆不定,遭受了很大损失;屈原正是在这种政治斗争之际被流放。秦国灭楚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指挥这场战争的仍然是王翦,他打败楚将项燕。楚王被俘,楚国灭亡。

第五个是燕。秦国统一天下中最戏剧的事情应该就是“荆轲刺秦王”,策划者就是燕太子丹;刺秦失败,五年后燕灭亡。这一次的主将是王翦之子王贲。

最后一个是齐。公元前221年,王贲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天下统一。

我曾看到有人将秦灭六国的顺序总结为“喊赵薇去演戏”,这是纯粹应试的办法,好记但没有意义。

灭六国之后,秦将君主的称呼改为“皇帝”,将“朕”、“玺”等字专用,改分封为郡县,取消谥法,用“二世”、“三世”代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焚书坑儒,修建长城,采取严刑峻法。秦始皇去世后,秦国很快就灭亡。

秦国是“成也专制,败也专制”。繁重的劳役是人民负重不堪,严酷的刑罚则让他们敢于冒险,最早起来反抗的是陈胜吴广;他们举兵之后,很多地方的人纷纷响应到后来最强大的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出身低贱,是沛县地痞;项羽出身名门,是楚将项燕之后。

楚汉相争的结果是,项羽失败,在乌江自刎;刘邦获得天下,即汉高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