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言》读后感精选

《流言》读后感精选

《流言》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言》读后感(一):散文是精神上的小吃食

散文像是精神上的小吃食,不时地想要找出一些符合自己语感口味的来品尝咂摸一番,这种需要接近生理本能。

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人生互资互用,无论是对于她本人还是对于读者。这本书展示的是从她的第一视角的人生,《私语》一篇可视为个人的小传,文首说是因编辑先生催逼而仓促写成的,但我认为其中的场景是常年围绕Eileen心头的。正如她的写作的方式,明明是露骨的内容,有时在文辞上做些隐曲。

全书金句颇多,边看边划,边划边念,边念边品,实在是很有读书的乐趣。有一句印象比较深“只顾一时,便是乱世”,若想一想,恐怕现在也算不得治世。

2016.8.11

《流言》读后感(二):流言

之前有看过白落梅写的张爱玲自传。是有种高处不胜寒,难以接近的性格刻画在她的一言一行里。对比起张爱玲的一些著作,我更愿意通过她写的散文集来了解她。

“你对我的百般注解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张爱玲是理智的,机敏的。她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有美的身体,以身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有几个女人是为了她灵魂的美而被爱” 讽刺但无奈。

张爱玲也是可爱的,只是独属于她的可爱。

《流言》读后感(三):爱玲

我不喜欢国恨家仇,不喜欢童话故事,不喜欢装腔作势。爱玲也是。

所以我喜欢爱玲。

爱玲喜欢炎樱,我也喜欢炎樱。

爱玲喜欢钱,我也喜欢钱。

爱玲喜欢兰成,抱歉,我不喜欢兰成。

爱玲不知道她为什么成了汉奸,我也不知道。

等等,我好像知道了。

《流言》读后感(四):品人生百态

如果张爱玲生在今天,她会有什么头衔呢?她又会干什么呢?

除了作家,她大概还会成为社会活动家、服装收藏家、也许还会写上一两本专著,谈论女权、民俗、爱。

说到“爱”,那句广为流传的名句,原来竟出自那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被亲眷拐去,卖到他乡做妾,几经奔波,老了的时候,依旧记得那么一回事,就这么错过了。

而那个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如今这样,一个女人,一辈子都围着一个男人转,永远永远。

而张爱玲对孩子,是尊敬且恐惧的,不得不说,小孩子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有作为小孩子的局限,也有自己的哲学。

最后以一句我喜欢的话作为结尾:“偶尔天真一下还不要紧,那样有系统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太好。”

《流言》读后感(五):张爱玲的另一副表情

读张爱玲的小说,写男男女女,家长里短都觉得里面有一股凉薄之感。偏偏是要把那些一团和气的故事掰开了,揉碎了,把人内心的那一点欲望和私情都展现给你看。呶,就是这样的,你看罢。有的时候想想固然确实是如此,但何必讲出来呢。

读《流言》,是张爱玲的另一副表情,都是短篇的随笔,零零碎碎的在别处看过。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日夜》一篇,写两首诗,一种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又不是她在小说中不同的生活,原来作家也买菜,也这样温情的看市井的生活,读着就像她写的冬日的阳光,一下让人松懈下来。人生在世,吃饭穿衣,就是这样。

另一篇追溯了她自己的早年,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种种。爱玲的姑姑和她生活在一起,似乎是最亲近的人,然而打破了一块玻璃,还是要赔的,你的我的,分的清清楚楚,想来也很痛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