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汤因比论汤因比读后感锦集

汤因比论汤因比读后感锦集

《汤因比论汤因比》是一本由[英]阿诺德·J.汤因比 / [英]G.R.厄本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汤因比论汤因比》读后感(一):掷地有声

“我在给贝利奥尔学院专攻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们讲授修昔底德的著作时,恰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我茅塞顿开,我们此刻、现在、现时、现世的所有体验已经被修昔底德在他那个世界体验过了(修昔底德,经历了公元前4世纪初的罗伯奔尼撒战争)。那时我带着一种新的理解,领悟他文字的含义和其语言内涵的情感,重读了他的作品,在我遇到那些曾启发他写出其著作的历史转折点之前,我对上述含义和感情是毫无体会的。

现在看来修昔底德早已涉足过这个领域,他和他同时代的人先于我及我的同代人早就处在我们各自业已达到的历史经验时期,究其实质它的现在已是我的未来,但,这却使按照年代次序记载历史的方法失去了意义,这种记载方法。把我们的世界称为现代,而把修昔底德生活的世界当做古代,无论年代表如何表达,修昔底德的世界和我的世界,已被证明在哲学意义上是同时代的,如果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真实的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已知的所有文明之间的关系难道不将被证明是完全一样的吗??!”

——阿诺德·汤因比

《汤因比论汤因比》读后感(二):《汤因比论汤因比》

我很偏爱那些生于十九世纪末、见证过一战二战、卒于二战后的知识人(我写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想象的空间仅仅是欧洲),我认为我能在他们那里找到最深刻最多样的思路,我不认为如果最恐怖的运动曾经出现过,我们还能凭什么对当下的社会保持乐观。阿诺德·汤因比说他自幼接受的希腊-罗马古典教育给予他一种保护,就是不会太过被当下的社会表象所左右,因为他在希腊-罗马史中已经知道过一种文明的完整历史。文明的衰落并非非人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文明的衰落恰恰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就像文明的生长一样,战争、奴役摧毁着前文明所赖以的社会管理和合作和农业。我想从阿诺德·汤因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斯蒂芬·茨威格、马丁·海德格尔等人那里读出他们究竟是怎么度过这些可怕并还留下深刻的思考文字的。当然,他们是各异的,海德格尔曾是纳粹,茨威格1942年便自杀了,因而,确切地说,我是在寻找一战和二战之间的他们。一战前的欧洲和一战后的欧洲,他们的青年时代。他们为什么从一个地方去了另一个地方,为什么那另一个地方吸引着他们,他们去那儿寻找什么。我常想象着自己在北欧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因而寂静,我在温暖的房间里读书,这便是维特根斯坦给我的影响,与海德格尔在黑森林里的木屋相似,与博尔赫斯对斯堪的纳维亚和冰岛的神话兴趣相似,和贝斯顿在科德角的遥远房屋相似。我怕冷,在学会读书之后,我更怕冷了,因为读书要求的舒适条件更甚,在寒冷环境下,手握不稳笔和书,脑袋被寒冷感吵个不停。可那极地,那北方,那峡湾,还是隐约吸引着我。我不能等待。我想知道茨威格怎么去巴西自杀,博尔赫斯怎么去瑞士等待死亡,我一定要去那吸引我去生活在那里的地方。

尽管雷蒙·阿隆说萨特首先是道德家,我还是认为人一定要是道德家,并且这一点要求极高,道德家必须具备天才和高度的爱,两者都是普通人一个都没有的。道德这个词被用坏了,也许是因为道德太在于个人了,而个人的自由意志又并不稳定,于是道德被加入了许多群体的成分,用来限制和稳住个人。但从我的内心深处来说,我抗拒非个人的东西,抗拒群体的东西,于是我抗拒政治、军事和可能的科技,马克思主义无视个人,大概就是我本能地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我所感到亲近的,是那关照个人精神世界的第一流的哲学、小说、诗歌、音乐和绘画等,不是来自范式。人生是虚无的,人如果有自由意志,那就是用来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的,自己给自己意义,这就是艺术一直在坚持的事。尹珊珊老师说的对,我个人和世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行系统,我的身体迫使我需要和世界打交道,我的精神却是另一个相斥的世界,我的自由意志能做的,就是在体面地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同时,尽力滋养内心世界。这个过程,就像呼吸。

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不能丢下的行李的话,那就是父母。这周末其实我真的挺想回家和爸爸钓两天鱼的,也想和妈妈聊聊她在高中毕业到自己找小学校长表示要去当老师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我心里明白,妈妈那时比现在的我勇敢多了。给自己定了五国,德国、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我没想到我对荷兰瑞士是那么不感兴趣,不过挪威竟然不是欧盟国家,不知道是不是申根国家。

《汤因比论汤因比》读后感(三):历史、宗教与先知——《汤因比论汤因比》读书笔记

《汤因比论汤因比》是1972至1973年汤因比和自由欧洲电台读书节目主持人厄本的广播谈话录,分为《论方法》、《论型式》两篇,主题分别为“汤因比博士探究史实的方法”和“由此产生的历史架构”。《论方法》谈话内容集中在“《历史研究》中某些难以捉摸的玄奥部分上”,而《论型式》谈话内容集中在汤因比文明史研究的基本主题。全书均为对话的形式,篇幅较短,书后同时附有《我的历史观》和《我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追求》两篇附文,它们以较为成体系的形式对略显零散的对话录进行了补充。在对话中,汤因比本人对其《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尤其是他贯穿《历史研究》全书的宗教态度和先知式的历史观念,正是这两者促成了他看待西方文明前景时的深切关怀和悲观、乐观交加的矛盾心态。

在《论方法》中,厄本和汤因比首先探讨了历史的客观性问题——“历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汤因比承认历史记载是有偏袒的——他认为,任何认知的事实都已经被心灵加工过了,即使使用计算机处理史料历史依然会带有心灵加工的偏见。讨论历史的客观性之后,厄本还就同时代其他历史学家对汤因比《历史研究》历史观的批评进行了发问,这些批评直指汤因比作为先知的历史观和宗教态度,如以下两例:

批评:汤因比有着上帝般的历史观,将不同文明、国家、阶级等直接相比较。

回应:汤因比在自己学习古希腊罗马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的规律性,或者说,历史在时空上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相同性。

批评:《历史研究》是一座“上帝之城”,用取自历史的事实超越历史,汤因比是圣者身份的历史学家。

回应:汤因比向其解释自身宗教态度的由来:1. 从小接受古希腊罗马教育,同时也接受基督教教育,二者使他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自我毁灭性;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龄人的身亡,使他对人类事物产生宗教态度。

在汤因比看来,科学家要从现象中挖掘出真实,历史学家也要透过人类现象洞察背后的东西——上帝,即所谓“终极精神真实”,他把历史看作是进入宇宙并试图理解宇宙的途径。这是汤因比历史观念的根基所在,也是汤因比宗教观念的直接体现——历史的背后就是上帝,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历史逐步靠近上帝。这种认为经验事实背后暗含着更高存在的上帝的观念,与作为物理学家和神学家的牛顿对待自然科学的观念颇具相似性——“牛顿深信,人人都能觉察到的某些经验事实绝对地暗含着一个具有某种特定本性和功能的上帝的存在……事实上,自然哲学中每一个真正的步骤都使我们更加接近对第一因的认识。”[1]

汤因比认为大多数人实际上没有历史意识,这导致了很多不明智的举动。他认为,忽视历史是一种傲气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物质力量越大也越危险,因此我们更需要做到谦和。这种看法来源于高级宗教,高级宗教认为精神先于物质、人类应该自我控制。这种想法在《论型式》同样有所体现:在与厄本谈论挑战-应战模型中艰苦环境对于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性时,汤因比引用了神学中的“幸运的灾难”(felix culpa)概念,并由此出发,对拯救西方文明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灾难降低物质生活标准;禁欲和节制。汤因比认为节制才是防止灾难的唯一途径,可见他给西方文明开出的药方正是来自宗教。

汤因比从宗教角度出发,对于马克思主义持有负面的态度,他批评马克思主义没有涉及个体灵魂的拯救,认为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旧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局限于对十九世纪西欧某一特殊而短暂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教条式的解释”。但汤因比也认为社会激进主义如果和高级宗教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有价值的东西。二人还讨论了当代西方国家的无产者和高级宗教,并从汤因比的历史观出发分析了当下的世界形势。

但汤因比对于先知式的历史观念也有着复杂矛盾的态度。他一方面对西方文明的前景忧心忡忡,并试图在宗教中寻找诊疗的药方,另一方面却又在《论型式》中否认历史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认为人们无法预测哪种力量能为创造性制造最佳条件,因为所需要考虑的变量或经验过于庞大。这种带有矛盾的乐观或许可以归结于古典教育和宗教情感给他带来的乐观信念——尽管如汤因比所言,这种乐观信念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正在逐年减退。

总的来看,宗教信念和古典教育对汤因比的历史观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最终促成了他作为先知的历史学家对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1] 埃德温·阿瑟·伯特, 伯特, 张卜天.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