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知日的风景》读后感摘抄

《知日的风景》读后感摘抄

《知日的风景》是一本由汪涌豪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日的风景》读后感(一):其实书名应叫做<文艺作品中的日本风景>

其实书名应叫做<文艺作品中的日本风景>。不是说文中所述观点现象不真实--当然有失真的部分,仅仅是说,其论述多筑于文学作品而非直接观察,引用的社会研究性作品还是本地批评类的--你知道社会批评家的描述难免有不少夸张的演绎的成分。

不过,大赞作者的认真用心,此书述语丰富,简洁有力,叙达不张,游刃有余,偶尔颇具画面感。

《知日的风景》读后感(二):多面的文化,多面的日本

日本文化像是千载泱泱中华的一个变调,一改原调之豁亮洒落。它是物哀美学,是对自然的礼敬,是对粹美极致的渴求,是用垂死的目光看待一切欣欣向荣的东西,是纯粹到超越道德伦理,又不带一丝猥亵污秽的感情。 日本文化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纯粹、哀伤、洁净、无根。 因为纯粹,所以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做得极致透彻;因为哀伤,所以落樱的垂死之美比枝头盛放的更动人;因为洁净,所以对万事万物都抱有天然的礼敬;因为无根,所以一切外来事物又都可以涵容。 这种文化很美,但同时,它也是极度慕强的,而这种慕强又建立在一个脆薄的,摇摇欲坠的是非观上。这很致命。 日本会把强者对它的每一次碾压,当成对它的“恩惠”,一次学习的宝贵教训,只要能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无论输得多惨都无所谓。 当它面对强者时,心里想的可能不是交流互鉴以求美美与共,更多的会是极致的艳羡、暴戾与野心,是“我要死死攀附你,榨干你的养分,然后用最残忍的方式击败你。” 这种不择手段的渴望,是中日两国文化最根本的分歧。中华文化追求的是入而复出的广博,是看遍“流水落花春去也”却依然能拥抱生活的胸怀,中国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野心,或者说不屑于有。 这渴望扩张的野心属于岛国,它为绮丽哀美的日本文化铺上了一层危险的底色,像月球不可告人的暗面。这底色使得日本民族一边疯狂向上生长,一边无时无刻不走在悬崖摇摇欲坠的边沿,只要有一步略微倾斜,就会踏入无底深渊,或者说,滑向某个危险的极端,然后一去难返。 但话说回来,也恰恰是这种偏僻甚至扭曲的思维,让日本承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无论状况是多么惨烈多么七零八落,它都能一次又一次地复苏,而且复苏地比原来还要好,还要强大。而与这种强大相对应的就是,它会在这个复苏的过程中一遍遍地自证,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这种发展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这相当可怕。你看看明治维新的日本、对弱势民族犯下的累累暴行的日本、野心勃勃的日本,再看看现在跻身于发达国家、光鲜亮丽表面温顺的那个日本,唯有长叹。你很难说它错了,但也确实很难说它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或许分对错是小孩子的事吧,那太幼稚。残忍点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哪有什么对错呢。 (最后,其实我不是很喜欢作者高高在上的男性中心视角和那个高考满分作文的调调,但看看作者的年龄与背景,又觉得这是可以忍受的。总得来说观点不错,不失为了解日本的科普读物,但也仅仅只是科普读物了。)

《知日的风景》读后感(三):别具会心的日本观察——读《知日的风景》 顾文豪/文

周作人在《日本与中国》中说过:“中国在他特殊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大家都轻蔑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是模仿中国,现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所谓特殊地位,想必是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为近邻,文化勾连紧密,彼此知之甚深。然而诚如谚语所说,“脸对脸,看不清”,有时恰恰因为如此,反倒使彼此对对方的认知不能深入。

如此来看这本《知日的风景》,就觉得非常的难能可贵。所谓“知日”,并非日本百事通的意思,而是由日本社会的种种世相,切入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想学一学老一辈的知识人,他们就是想去了解一个民族,然后去摆正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关系”。因为有此追求,所以作者观物诚,落笔正,自相扑、能乐到宅男腐女,物哀、粹美到可爱风尚,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日本人事与风物,在书中皆有详尽生动的评述。而许多长久以来未被理解和述及的历史文化,也大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日本社会的整体认识。许多读者的阅读感受是,经由本书的介绍,他们第一次比较深入地走进了日本。

何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作者不满足于对日本的岁时习俗与民情风物作面上的介绍,因为这样的介绍已经不少。他关注的始终是如何由具体琐碎的日常,进入到文化的内里,对日本社会每一处肌理褶皱所隐伏的知识传统,进行全面的追索与深入的发扬。譬如指出日本能乐之所以能于单一漠然中透发出“寂灭之美”,是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它“能体认万物寂灭的本性,是建成真实人生的基础”。同时才有可能明白,为什么它的文学多体贴自我,并垂注于枯淡死亡之美,乃至世人多以为罪恶的“自杀”,也能被他们用来恰好地呈示自己“精神构造”的严酷和冷峻。至于称其多为人夸赞的“职人”传统,更深处是将一己手艺“视作一种可终身以之的精神修行”,并从中“获得安身立命的快意”;其多为人钦佩的临大难而不慌的冷静自制,与其说是因为多礼和守法,毋宁说是因信奉了“世事无常”的规训,故而能“平静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在万物流转中找到向死而生的道路等等,可谓既切情,又入理,让人对日本人与日本的历史文化,平添了一重理解,获得了一份可以彼此感通的独到的会心。

如此就异文化中的日常世相,作不避琐细的历史深描,让人想起马克思的名言:“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时才取得的。”显然,此处所谓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不仅指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应从政治、军事、经济,转移扩大到为人所轻忽的其他方面,更要紧的是,它启发了人们,应通过对诸如语言、服饰、游艺、信仰及种种生活方式的分析,深入到背后的历史文化,并发现其内在的精神构造与范式意义。又记得赫伊津哈说:“如果我们看不到生活在其中的人,怎么能形成对那个时代的想法呢?假如只能给出一些概括的描述,我们只不过造就了一片荒漠并把它叫做历史而已。”由此观之,作者所致力的毋宁就是从对日本社会种种世相的描绘中见出“其中的人”,并进而形成“对那个时代的想法”。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观看之道,就其根本意义而言并非针对日本,而恰恰在我们自身。因为当我们对异文化了无兴趣,抑或自以为是地对着这种文化指指点点,最严重的结果并非造成对这种文化的无知,因为任何一种别的文化,都不会因我们的无知或误解而有所损失。相反,倒是因自身视野的狭窄并方法的陈旧,将会使我们无法真正认识自己,并进而无法做到如作者所说的,摆正与别的民族国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日本历史文化的诠释与分析,可用为我们作异文化观察的佳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