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刀锋的读后感大全

刀锋的读后感大全

《刀锋》是一本由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7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圣徒

如何成圣, 怎样成佛。

1) 毛姆对西方的描写。西方文化的自信在一战后轰然倒下, 10年后的经济危机更是对仅存的世外桃源的美国进行了新一轮打击。出路在哪里?文化, 政治还是商业。 更难的是,如何在一个日益混乱的社会中成为圣徒?

主人公 Larry是个圣徒的例子。必须是孤儿,没有特别的社会关系, 没有家庭的累赘。 有足够生活的钱, 可以上路。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寻求真理的直觉。在世俗的社会里保持清醒和足够的自制, 有着接受知识的头脑和胸怀。路途中, Larry去了印度, 但是他想要成为的圣徒绝对不是印度和东方的模式。 如果看的足够仔细, 全是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希腊的影子。

2) 毛姆对人生的描述。

毛姆先生最经典的对人性描述出现在《月亮和六便士》当中:Human nature is a nuisance, isn't it? 这种毛姆式的重重反问, 对性对天性束缚的不满没有出现在《刀锋》中。 刀锋中的人们个性张扬, 而又各得其所。正如结尾,For all the persons with whom I have concerned got what they wanted.

3) 毛姆对女性的描写.

毛姆的魅力在于故事的讲述, 对人物的描绘, 而其中对女性的描述更是生动深刻,形象各异,又不乏生趣。 他笔下的年轻的Isabel: a pear, golden and luscious, perfectly ripe and simply asking to be eaten. 这个梨的比喻,其中的甜美远远超出了村上春树笔下的“绿子就象春天的小鹿一样迎着阳光在草地上撒欢” 。而对Isabel的perfect taste和ruthless determination(并非是褒义词)的欣赏, 即使有这些缺点,毛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欣赏态度, 只是很直接指出,她缺少了关键的一种品质:Tenderness. 对于工业时代的万千女性,是个十分地道的剖析。

4) 毛姆对哲学的描写。

毛姆在1938年到过印度,他笔下的印度宗教归于神秘主义。主人公Larry的开始不过是想弄明白人生和善恶的由来,"I want to make up my mind whether God is or God is not. I want to find out why evil exists. I want to know whether I have an immortal soul or whether when I die it is the end" 。印度教义的神带有轮回的概念, 于是善恶是前生的积累,有了理性的源头。于是理性和神性一起被挖掘,人们不再需要一个世俗的神来完成拯救,而是“ look for comfort and encourgament in their own souls", 于是“ God is within me or nowhere"。刀锋过后, 人变成自己的神。 成就于今生, 眼光落于来世。 世俗的超越就是这样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神秘主义赋予了主人公某些超人的能力, 来证明这种个人的神性。完成的途径?毛姆的答案是知识。 "Salvation...through the hardest, is the way for knowledge", 在完成升华之后" I had a sense that a knowledge more than a human possessed me"。 这是毛姆在刀锋这本书中露出了唯一”狐狸尾巴“, 毕竟涉及真正的人生哲学不是西方人的特长。西方文化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希腊和罗马。

5) 译者的文笔

前面的三十来页周煦良先生翻译的《刀锋》真实难以下咽,决定还是去读毛姆的原著。句如劈柴, 味同嚼蜡。而傅惟慈先生翻译的《月亮和六便士》则完全不同, 傅先生笔下的毛姆自然流畅, 人物丰满,毫无生顿。其实周先生的翻译相当有功力, 特别是论述(论理)的部分。 但是描写的部分则缺乏生气,老气横秋。也许是年纪, 也许是心态。

《刀锋》读后感(二):各得其所

我从来都不是无神主义者,我相信这世上存有鬼魂,有些人具有预知的能力,而另一些人则可以追溯并非亲眼所见的历史。我相信有一些人生来具有灵性,他们比别人更容易顿悟,更超然于世。

我还相信,人们生来具有的天赋和资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远非他们的后天环境所能够改造的。

一些人生来就具有成为首领、长老、或者被人供奉之人的天资,这甚至是他们的使命。

最简单来说,我认为即使给艾略特和拉里一模一样的人生,他也不会想到去印度寻求真理。

所以究竟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它,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以及目标。

毛姆在本书的结尾处写道:“书中和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儿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华的社会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有一笔财产做靠山;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上班;苏珊鲁维埃得到生活保障;索菲获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

我认为作者在本书中安排的人物角色存在某种从物质到精神追求循序渐进的关系,艾略特无疑是十足的物质主义者,他爱慕虚荣,一心想成为社会名流,把毕生热情都献给了宴会,甚至没有娶妻生子,奄奄一息之时还忘不了请毛姆代笔写一封宴会邀请函的回执。

格雷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当他失掉财产和工作后染上了头疾,痛不欲生。但他怀着最忠诚和最谦卑的心爱着伊莎贝儿,他有着对爱情最原始的追求。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多多少少具有一些精神追求。

而伊莎贝儿,在精神层面她比格雷更进一步,虽然她也热爱珠宝和豪宅,认为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就过不下去,但是她毕竟爱上了拉里这样一个超然的人,如果他不是一意孤行想要“晃膀子”,她会嫁给这个比格雷要穷得多的小子。再者,在格雷遭破产变得一文不值之时,她丝毫没有动过离他而去的念头,而是在他左右给他鼓励和无微不至地照顾。这对于很多女子并非易事。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伊莎贝儿对毛姆说:“看见格雷这样一个大块头被这样纯洁、这样美的感受提到这样高的境界,叫人简直要哭出来。如果天上有个上帝的话,那么格雷是非常接近上帝的。”无论如何,伊莎贝儿欣赏具有精神追求的人,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丈夫美化或想象成这样的人。

接下来便是苏珊,她虽是个模特兼妓女,却对艺术具有一种天生的领悟力,她从给画家收拾屋子,到学会辨别画家品质的好坏,到自己变为画家并没有用去多少年,这无法单纯靠和画家睡觉睡出来。她身上具有对美的洞察力,使她最终接近了艺术。

索菲虽然自甘堕落,却被拉里认为是唯一可能与其结婚的人。书中描写年少的索菲和拉里一起在榆树下读诗的文字很感动人。按照拉里的话说,索菲“蕴藏着灵魂美的种子”,之后她变得堕落,正是因为她爱得执着,又富有灵性。

当然,最后是拉里,他无限度地向精神世界倾斜,最大程度上地抛弃了物质和生理需求。当人们不得不面对所爱之人的死亡时,都会觉得痛苦甚至心灰意冷,但并没有多少人会因此想到善与恶、生与死这些超越生活经验层面的哲学问题。然而拉里却因此饱读诗书、遍游世界去寻找答案,最终接受了爱与恨、醉与恶、美与丑是无法分隔的一物两面。

我想,毛姆向我们展示了生而为人的各种形态,我们大体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说得出自己是伊莎贝儿还是索菲,我们都在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矛盾平衡中,选择着适合自己的配比额。无疑,我们钦佩、甚至羡慕像拉里那样追求纯精神生活的人,然而我们无法追随他。就如同毛姆在书中所说:“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敬慕,没法步他的后尘。”如果连毛姆这样的人都不能,我想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人都不能。这种不能不是虚指。追求精神生活,并非只需要强烈的态度和意愿,它更需要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宿命。拉里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贵人,考斯第、恩夏姆神父、印度长老、漂流的财务部长、西里甘乃夏等等,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寻常之事,如果不能遇到这些人,想必他无法获得那些真理与顿悟。就如同拉里所说,也许这些都不是他偶然碰到的,冥冥中自有安排。又或许像神父所说,他是被上帝选中的人。

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被上帝选中,我们的智慧和悟性都过于短浅,无法领会“绝对”的超凡含义,我们的心中没有“灵魂美”的种子。作者在本书中,并没有故意贬低任何一个角色,你甚至看得出,他爱伊莎贝儿的美丽,赞赏格雷的忠厚,甚至怜悯艾略特的虚荣,他给了他们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归宿。也许我们也是一样,既然我们无法脱俗,完全摆脱掉物质欲求的束缚,那么就让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天赋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丰腴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自己的灵魂,奋力给自己的故事编写出相对而言最好的结局。

《刀锋》读后感(三):生存还是毁灭

毛姆的小说时常是在探寻一种人生的意义。对于《刀锋》来说,主要是拉里在承担这个使命,尽管并不是说其他人物的人生就没有意义。

拉里所探寻的人生意义,是和恶的存在的问题相关联的。在一战中,他最好的朋友为了救他而牺牲,”The dead look so terribly dead when they’re dead.”(p416)生命因此好像显得没有意义,只是偶然地诞生,又偶然地消亡,“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p67)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是和善与恶的问题相关联的,因为生命是最大的善,而死亡是最大的恶。所以拉里真正的关注点并不是单单在于生命的意义,而是在于恶何以存在。在基督教神学里,也就是神义论的问题,它是许多宗教都要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而与之相对,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却好像根本不构成一个问题,无论是恶或者死亡(最大的恶)都是自然而然可以接受的,或者出于人的本性,或者出于这个世界的本性。但这种“自然而然”往往是可疑的,宗教就是对于这种“自然”的进一步解释,而拉里作为”a deeply religious man who doesn’t believe in God”,(p643)后来正是在天主教、神秘主义、印度教之中寻求一种能够使他的“身心”(忘了原文是什么,以及出现在哪里了)都得到安慰与满足的理论,这个理论要能够解释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恶,为什么全能全善的造物主,如果他存在的话,会在世界上创造出恶。只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死亡才可能让人可以接受,人生的意义好像才有了安顿。

拉里最后接受了印度教的轮回学说。尽管他认为“我们西方人不可能像东方人那样从心眼里相信。这和他们是血肉相连的;而对我们说来,只能是种见解。我既不相信,又不不相信。”(P310)但他毕竟以神秘体验的方式看到了自己的前世,经验了”illumination”,并且在此后的生活中也实践着教义。有趣的是,最后拉里并没有很好地回答恶之存在的问题,“也许就没有什么答案,也许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p324)他自己提出的一个“最好设想”是,”when the Absolute manifested itself in the world evil was the natural correlation of good…….Isn’t it possible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values we cherish in the world can only exist in combination with evil?”(p669)恶的存在没有办法被消解,被还原,死亡也是如此,尽管如此,善与生命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拉里最初看到好友之死的困惑正在于,恶与死亡的存在似乎使得善与生命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只能接受一个纯善的世界,善与生命是不需要解释的,是自身就有意义的,而如果恶与死亡存在的话,就必须去解释它们,用善与生命去还原它们,消解它们,因为它们自身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它们自身就有意义,那就是不可接受的了。但这种还原与消解都不是成功的,对于拉里这样一个追求“知识”与“理性”的人来说是有缺陷的,(p314)因而他最终选择接受恶与死亡的存在,承认它们的存在并不使得善与生命失去意义,”the best to be said for it is that when you’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omething is inevitable all you can do is to make the best of it.”(p669)恶与死亡,善与生命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前者并没有使后者失去意义,我们可以在接受前者的前提下,继续赋予后者意义,好好地生活。

想起来另外一种观点,不是像拉里曾经那样怀疑死亡使生命失去意义,而是反过来认为,正是死亡使生命有了意义。假想我们真的能够避免死亡,永远地活下去,那么生活可能会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急着去做,反正今天不做的话,可以留给以后去做,我们永远都有“以后”,所以今天永远不用去做什么,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直到永远,这样的每一天都没有意义,整个人生虽然是永恒的,但也是没有意义的。我曾经也为这种观点所惑,确实死亡作为一个终点,使得过程成为了“过程”,每一天、每一件事都有了紧迫性,错过了什么就可能永远再回不来。但细想之下,即使是永恒的生命,也依旧会有一些事情是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的,时间在永恒延展,但并不意味着其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情一定会重复发生,如果它是只有一次的,或者至少是可能只有一次的,那么它就是值得去把握的,是有意义的。而且,即使我们今天想象那种永恒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我们真的活在那种情况下的话,我们依旧会赋予那种生活以意义的,因为我们需要“意义”去活下去,如那个曾经为政治家的托钵僧所说,“如果我不相信灵魂转世,生命对我将会毫无意义。”(p310)我们需要意义,如果它不存在,就要去创造它。(这像是当年伏尔泰论述上帝的话语,因为上帝就是意义的寄托,至少在不信神者看来是这样的)所以并不是死亡使得生命有了意义,而是生命本身就有意义,或者说被我们赋予了意义。

说这是“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的态度,只是因为我直觉上这样觉得。欧洲的中世纪里,宗教弥漫在生活的所有部分,死亡并没有和生命分开;在更早的时代,我不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大多数人好像也是不会去考虑死亡的。我并不确定,只是随便说一说。

附:之所以引文有时用中文有时用英文,是因为我觉得有一些翻译并不好。这不一定是译者的本事不好,也可能是作者的原文就很难翻译。不过确实,中文翻译有漏译一句话,乃至一段话,数段话的现象,我不知道是译者的粗心,还是编辑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