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自去野读后感精选

独自去野读后感精选

《独自去野》是一本由丽江贱公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去野》读后感(一):对于体验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实用的

对于体验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实用的,但是作为一本文学性读物这本书的文笔确实有够流水的。

不针对作者,只是单单评价这本书。

13年在丽江见过作者,一个朋友(左左)请我和作者一起去吃三文鱼,并没有感觉到他如书中那般健谈,所以到现在他也不记得我是谁了。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但生活都会把我们不同的理解变成现实的残酷。旅行并不能解决生活的温饱,选择温饱又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去旅行。

怎么样才能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其实有很多方法,至少我做到了,也正是我在路上认识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使我一直勇敢前进。

书中有一段一个叫“三爷”的姑娘写给作者的一封信,是书中文字最好的部分。

《独自去野》读后感(二):每个行者都应该写一本这样的书

最近几月由于各方压力无奈中只好在家乡安定的生活着。少了旅行,总觉得少了很多乐趣。

于是。翻开了这本书,通过别人的旅程来安慰自己。

作者从云南到拉萨再到漠河最后南下。这一路上提到的城市都总能让我回想起我曾经也自己背包到这些地方。

提到云南,提到丽江,我想起了三次去丽江的不同心境,想起了再窗边的小黑猫,还有无数个独自背着相机在丽江散步的时光。那时候我只是个小女孩,却一直有着背包的梦想。

后来的拉萨,羊卓雍错,羊八井,那都是我以前曾踏足的角落。若不是看这本书我都会慢慢的遗忘那里曾给过我的感动。

还有去年曾去过的敦煌,祁连,青海湖。我每翻一页都像是在回味什么。

很谢谢作者的文笔,不紧不慢,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也温暖的。

日记形式的文字,文字之中有着作者最真实的想法。

文中提到作者对于搭车的看法。自从《搭车去柏林》出现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搭车,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一股子的热情,他们完全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曾经搭过车。

搭车这种生活方式没错,可是不应该作为你炫耀的资本。在青旅里面很多的人会像别人夸夸其谈自己去过哪儿做过什么。我其实一直在劝身边的人,旅行要的是平淡的心态,好奇但不浮夸。

最后,其实还是挺喜欢作者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子执拗,很多事情不坚持一下,你看不到最完美的结局

《独自去野》读后感(三):最精彩的旅行是找回自己

搭车旅行,这种流行于欧美的旅行方式,近几年也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渐渐认识和体验,尤其是深受年轻的自助游者追捧。本书的作者无疑就是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拥有在路上的勇气,坚定奉行穷游的方针,主张“花最少的钱,走更多的路”,从一个纯粹的徒步爱好者,变成了搭车族的一员。他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搭车131辆,而在其背后却隐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国内搭车旅行的过程,以及他的内心感悟。在轻松质朴的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搭车族最真实的一面,也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信任与无私的帮助。

为什么要去旅行?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是为了到达某一个城市,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有人说是为了去见自己想见的人,看到TA过得安好就心满意足;更有人说是为了享受孤独,一个人自由地行走,只跟自己对话……关于旅行的意义,这本书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一位司机说:“我们到拉萨感受最大的就是藏民的热情和纯朴,他们会对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如同亲人一样给予帮助,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毫不吝啬地将这份美德延续下去。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旅行的意义。”也许只有走在路上的人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所以作者认为这一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真正明白了旅行的意义,那就是将旅途中得到的爱传递下去。

最精彩的旅行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发掘内在的自己。这次旅行让作者学会了爱与宽容,懂得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很庆幸在生活的苦难中我选择了逃避,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丽,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只要热爱生活,自然生活也会爱你,上天也会眷顾你。不出去走这么一趟,我就不会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也不会知道原来我的内心可以如此强大。”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旅行是值得的,同时也是精彩的。

《独自去野》读后感(四):搭车与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

读到一本书,《独自去野》。还没有读完,谈不上完整的读后感。读的过程中零星想到的一些东西,自己偶尔做点梳理记录。比如,近来多少有点热议的搭车穷游问题。

作为习惯,先界定思考的范围,以免混淆。

首先,关于旅途的安全问题,不在本题讨论之列。那事实上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或可另外开题。为免存疑,本题的讨论中大可假定仅限于基本安全的旅行环境。

其次,出于炒作之类动机的穷游,不在本题讨论之列。这方面暂没有什么感想,包括赞成或反对的感想,所以无评论可发表。本题的讨论仅限于出于单纯动机的搭车穷游。

最后说明下,仅仅是记录下思考而已,不代表赞成或鼓励,更不代表老夫要发少年狂了,朋友们大可放心。

把上面前两条的边界划定之后,似乎剩下的主要话题就是:搭车旅行和乘班车、包车等有偿交通有何区别?搭车该不该付钱?说白了吧,就是一个“钱”字,正如关于穷游的争议也正是在一个“穷”字。

为了给我招牌式的枯燥逻辑好歹添点趣味,我细想了下,竟然也能挖掘出自己曾有过屈指可数的几次搭车经历,不过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机缘巧合、随遇而安。插入花絮:

第一次是十多年前一个国庆节,受不了城市里人潮汹涌,约了个小伙伴去郊区躲一躲。当时我根据全部的旅游阅历,用这个攻略说动了他:“在城里憋得都快吐了,想找一个有农田、有草垛、晚上有星星、早上有鸡叫的地方过一夜。”因为只是去郊区散心而已,所以没有做任何准备,也什么都没带。于是乘了个去奉贤的班车,在大概是快到终点的地方一处荒野下车,开始漫无方向地闲逛。那时候手机好象还是大哥大,更没有GPS,兜兜转转不知到了哪里,太阳落山了,周围还没看见村庄。真没想到上海郊区还有这样的地方。两人合计一下,只能碰运气拦车。等了大约快一小时吧,拦了辆卡车,开车的小伙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镇上,我当时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那个镇叫什么名字。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问明了去城里的班车的时间和停靠点,一次青涩隽永的穷游宣告结束。

第二次是几年前去神农架。晚上到达,问了客栈老板去哪里乘班车,顺便请老板留意下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包车。第二天一早老板说不必去乘班车了,昨晚后来又来了一对自驾来的夫妇,可以请他们把我捎过去。客栈里当时另外还住着一男一女两个驴友,一起搭车玩了大约两天的时间才分手道别,那也是我成年以后唯一一次和陌生年轻女子纯洁地同居一室,留下了美好回忆。

第三次基本谈不上搭车。那次是和蚂蚁一起,他打小农村长大,那里搭个车带个人什么的都是寻常事,他也看不上我那些浪漫的乡村情结旅行情结。他好心陪我徒步徽杭古道新安江段,不过有一小段我带错路了,时间有点晚了,还没看见村子。他看我虎着脸怕赶不上末班公交回镇上,同时估计也是实在没搞明白为啥要走路遭罪,就小心翼翼地说搭个车吧,还拦了个骑摩托路过的少年。少年说上两个人没问题,于是三个人在摩托上串成糖葫芦赶到了村里的车站。要是再晚一点还真赶不上末班车了。

再一次就更谈不上了,因为其实是个营运的黑车。这次是和常年焦虑年假用不完的夏同学一起。去年国庆结束时从陕西吴堡返程,高铁站在离县城挺远的山里,攻略里都说打车去。但是我们在县城里把沿着黄河的景观大道上各种垃圾都快踩遍了之后,时间仍然很宽裕。分析了公交站牌之后,一个乘车加精华段徒步的完美攻略出台。乘车出县城后进到山里,到了一个路口下车,徒步一会儿就到了旁边一个山村,打算转乘另一路公交去高铁站。等了半天,倒是看到有类似公交车来停下,可是问了才知道这里就是终点、要折返县城了,去高铁站的线路暂未开行。带着随遇而安的心态,觉得不如趁此机会在山里徒步吧。但走了20分钟心里就开始打鼓了。秋日午后的黄土高原上干燥且阳光炽烈,更糟的是不时有运煤车队在轰鸣中掀起冲天黑雾,水也喝完了嗓子里开始冒烟。走了几个上坡,觉得应该已经快到了的时候,终于过来一辆不是运煤的但颜色也差不多的两厢小车。司机说是营运的,已经坐满了但可以挤一挤——价格和从县城里打车过来似乎便宜不了多少。在这次“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经典案例中,略有洁癖的夏同学不仅忍气吞声,还吞进了不少黄土粉尘和煤灰,表现很赞。

花絮结束,回到正题。搭车其实是普通人生活中都会偶尔遭遇的事,但是有意识地搭车、甚至一路环游中国,就是在日常体验之外的了。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搭车的记述,都令人觉得真实可信,也属于前文说的以体验为单纯目的的搭车,因此也就产生了相关的感想和思考。

我觉得,这种类型的搭车穷游,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左翼知识分子”的语汇来说的话,是想在弥漫全球的商品社会的笼罩下寻找一个喘息的空隙,甚至也可说是对于商品社会的“等价交换原则”、“经济原则”、乃至“理性原则”等一系列既有规则(establishment)的一个小小的反叛。

商品社会并非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关系的统治原则,而把一切产品、服务、体验都视为可进行货币化交换的商品的观念则更是在近一两个世纪才开始蔓延全球。在人类历史上更长的时期,远至游牧民族、近至我们父母这一辈的乡村社会,以货币形式的商品交换都只是社会秩序的形式之一,也就是说只是在一定范围的局部、作为工具理性发挥着功能。而在今天,它俨然已成为价值理性了,乃至于早些年曾被视为颇具浪漫色彩的搭车穷游等,竟时而会有道德质疑之声,这其实反映了社会思潮在近十年间还在进一步右转。

社会思潮的右转并不仅体现在结论上,而是体现在整个逻辑体系和预设等等,这些和社会现实也会相互映衬和促进。比如,性恶论被强调,质疑搭车人的动机、夸大世道的险恶等等。回头看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理想主义渐次退潮,中产阶级社会的织体越来越致密,都没有减弱的趋势。

这里谈到了理想主义这个词。它并不一定是褒义的。同样,商品社会和物质主义这些词,也不一定是贬义的。人类历史上一些重大的灾难,以及一些黑暗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和理想主义狂热不受遏制的泛滥相关。商品社会的机制,除了个别特例外,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成熟、最为和平、最少血腥的机制。从平民主义的视角,商品社会的确立是人道主义的伟大胜利。因此,以商品社会为内核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为各民族内生的需求,才会成为不可遏止的趋势;尽管我们对于消失的多元文明有无穷的眷恋和乡愁,但若一味以审美需求来否定物质需求的话,在道德和实践上都是无法成立的。

所以,这里想说的,是一种平衡。在对理想主义泛滥的反思之后,商品社会为人们带来了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在商品社会无孔不入地侵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后,人类心中理想主义的情怀也会倔强地反抗。比如,“垮掉的一代”的经典《在路上》;比如,西方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五月风暴”、嬉皮运动、民权运动;比如,近年仍然风靡的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中国的、“大串联”等更不必说了,尽管一些人为的经营难辞其咎,但它们无疑也煽动和利用了社会大众对于理想主义的心理需求。再之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水轮流转,全球右转,直至今日。

说到《在路上》,也就该回来谈谈这次的正题了。关于穷游。如果我的理解正确,搭车穷游是对于以货币形式的交换原则的一次逃离。它的精神是反货币。所以,如果穷游的心态是津津乐道于省了多少钱,它就从理论上陷入了悖论、在现实中就只能被人批评为占了便宜还卖乖。穷游并非只是索取而不予回报,但它是一种对于原始淳朴的社团互助的向往,不象货币交换那样即时完成、对象明确,而是“爱心和互助的传递”。这些都明显地具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反叛风潮的特征。每一次成功的搭车,其实都是见证了这种向往也存在于那些提供帮助者的心中。

还是要说到平衡。商品社会是当今的基本秩序,但是,它应该是人类的工具而不是把人类变成它的工具。在个人的生活和交往领域里,理想主义永远会有一席之地。比如搭车去野一下,只要如上述说的是诚意正心,那么其中的互助故事,都会长久地散发着感召力。

同时,对于怀揣着理想主义的青年而言,今天社会浓重的保守主义会带来孤独感乃至对自己的质疑。但是不要忘了,理想主义也曾是席卷全球的风潮,它不需要接受商品社会的评判,如萨特所说,人们永远是可以选择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参照历史上理想主义泛滥所带来的灾难,我在《独自去野》中读到的自省精神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更为可贵。毕竟,理想主义需要和商品社会并行共生,正是在商品社会令人厌倦的面目之下、在许多日常枯燥的异化劳动之上,技术才日益进步,产品才日益丰富,才生产出了这么多可以搭乘的汽车,机票价格才降到让普通人也可以去远方穷游。对于商品社会,在拒绝被动地被其控制的同时,也主动地认可与感恩其价值,这可能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中道”之路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