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100字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100字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一本由何炳棣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一):人生倏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读人物传记,总是难免兴衰之感。何柄棣这本自传,读后给人的感觉,总是带有一种浓浓的骄傲之情,何在极小的时候,即将出国留学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在何兆武的《上学记》中,提到何柄棣不好相处,常常让它们难堪,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很有意思,将两人对比起来看,何兆武始终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看整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际遇;但何柄棣则始终一种入世的态度,不断的追求晋身。至于哪一种人生态度更让偏好,则见仁见智。而唯有时间,无语东流。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二):恐惧的反映……

书读完了,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作者内心怀有巨大的恐惧,他害怕被遗忘,他害怕寂寞,所以他通篇都在不厌其烦的自我表扬,拉来中外各路知名学人为自己垫背,也许他写过不错的论文,基本功也还扎实,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完全不能正视自己的内心——他只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什么什么。不要说令名永垂,现在如果不是搞那些偏辟而狭隘的研究,谁会有兴趣知道他呢?作者晚年仍不知疲倦地大搞翻案文章,其实追求的已经不是真知,而是热闹,那种害怕被人遗忘的感觉洋溢在字里行间……历史学家做到这份儿上,只有被人鄙视而已了。想与二司马比肩更是妄想,属于历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找到了新的自欺之道——科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只有寂寞可以消遣,别无其他,选择这条荆棘路,是光荣的,也是绝望的,更是孤寂的……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三):自恋的资本

书的作者很自恋也很傲娇,这是不可置疑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各种自我认同。虽然有些时候不喜欢人家自恋,但当别人有资本自恋的时候,就只能是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了。

作者确实很厉害,即使他有自夸的成分,但也不能否认他的成果,他治学的态度,他一步一步慢慢打基础,积累的坚韧毅力。从他在讲自己家事的过程中写到自己怎么帮助家人,跟谁又拉了关系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话爱直说的人。

作为读者从中得到的便是干什么都要好好打基础,在一行里能够做出成就,永远离不开踏实的态度与坚韧的努力。另,自己不努力,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可能会伴随着许多的机会。

与本书作者的自恋与傲娇相对应的是其在书中偶次提到的余英时,何认为余自视甚高,但看《余英时访谈录》的时候,发现余是一个很谦逊的人,在谈话中便能看出余对他人的尊敬与认可。当然,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另当别论。所以,我想,虽然何有自恋和傲娇的资本,他的自恋与傲娇也并未影响我对他的敬仰,但我想,若能稍稍谦逊一些,我就会更加喜欢。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四):治学

我知道何炳棣是从《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开始的。这本书我还在看,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理解中国的人口问题,我认为是理解中国近代落后的关键。

在很多有关中国问题的领域中,做出最大贡献的往往是外国人。唯独在人口学这个领域里,何炳棣的这本小册子是长期以来的标准参考。

这本自传写了很多事情,家族历史和大环境的交相辉映。也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但是对我来说,这本书最有意义的地方是理解何炳棣的治学之道。

其一是费正清所说得话(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用词):博士论文的选题可以窄和深,但是问得问题一定要大。不要害怕问大得问题。

其二是何炳棣对于考证考据的重视程度。他说,很多社会科学家写的东西看上去故事非常的有趣,这个时候要警惕他们有没有认真仔细的考证。

其三即使研究中国的问题,也要使用西方的工具和方法。

何炳棣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学者,从读他的自传就可以感觉到。开始读得时候,他的一些非常强烈的表达爱恨的方式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

他的身上也让我看到了很多中国文化的优和劣。

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强烈推荐。

《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五):没有文献举略好可惜

1、我西史学徒最后阶段业已初窥西方近现代以前史料之五色缤纷异常丰富,更不要说西欧诸国地方、都市、教会及工商组织所藏未刊的原档,我实在不敢同意我国学人一向认为中国史籍浩如烟海的自豪。初入哥大书库即深深感到作为华人,切切不可再轻易地顺口夸张中国史籍浩如烟海。

2、黄土高原是在长期半干旱状况下累成的。为黄河翻案。历史上对黄河的记载描述,何时何段开始变黄。

3、青铜技术起源与传播。

4、北魏洛阳城。

《中国人口研究(1368—1953)》,考定明清赋役制度的“丁”与“亩”为纳税单位,而非实际的人口数字及田亩面积,由此重建中国人口史的基础。

《明清社会史论》,依靠丰富的科举文献作数字统计,更藉正史、地方志、笔记甚至小说以作参证,综论士人阶层的社会流动。

《中国会馆史论》,重考会馆制度的起源年代,并一反旧说,指出其“促进轸域观念的消融”的独特作用。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自东亚大陆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入手,论证中国农业发生于干旱的北方黄土地带;

《东方的摇篮:新石器时代及有史早期中国技术和理念本土起源的探讨(公元前5000—1000年)》,从物质技术到精神文化,综论中国文明的原始阶段。

人名索引很好用。

蒋廷黻:治史必须兼重社会科学,先读西洋史,采取西方史学方法和观点的长处,再分析综合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课题。

杨连升:渊博的汉学家。104篇论文,3/4实系书评。《汉学书评》。最得意弟子余英时。史料独揽不与人共之。治史诀窍之一是先以日本人著述为目录索引,不时加上自己穷检翻遍所获的心得。

陈寅恪:亚欧古代语言具有阅读能力,中古史实制度考订精辟,诗文与社会史相互阐发清新深广。隋唐史,起步读物是《资治通鉴》的“唐纪”。魏晋南北朝史。

胡适:你必须了解,我在康奈尔头两年是念农科,后两年才改为文科,在哥大研究院念哲学也不过只有两年,我根本就不懂多少西洋史和社会科学,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怎能要求史语所做到?

张光直:坚持华北古环境比较湿润多沼泽富林木,原始耕作方式是游耕(砍烧法),错误至老不改。人极聪敏,而实学不足(古文献和自然科学工具),长于初步综合,缺乏原创性研究。

雷海宗:历史学家只有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对人类和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总的理解,才能对某些专门领域进行精深研究,得出真正有意思的认识。真正的史学不是烦琐的考证或者事实的堆砌,于事实外须求道理。分析历史基础,综合史学主体,艺术叙述历史表现。讲授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