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阁寺读后感1000字

金阁寺读后感1000字

《金阁寺》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阁寺》读后感(一):好在哪里??

莫名其妙的人物和情节,明显凑数交差的翻译,竟然有这么多人追捧,着实不解。真的想问,那些好评如潮的读者们,你们真的看了这本书吗(尤其是这个版本)?你们真的认为这是本杰作吗?

看我村上春树再看三岛,我只能说,日本文学非我的小脑袋能欣赏的了。

《金阁寺》读后感(二):压抑的人生

由于是绝版了,好不容易在淘宝买的影印版。因为此书有很多景物描写和心理解读,很考验翻译功力,翻译的确实很好,很多细节描写堪称经典。其实这并不是小说,而是蕴含了哲学佛学心理学等等的书,所以看不懂!因为是第一人称写的,所以一直以为是自传,到了最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才明白不懂部分的是阴暗的思想,日本人很擅长描写这种压抑的感觉。后面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今年轰动一时的保姆纵火案,或许有些人无论经历了什么事都会往坏的地方暗示自己,永远拒绝真正的美好,所以他烧了金阁寺。幸好有译后记才明白了一些:人类总是向往美,然而,面对邪恶,美,不堪一击,这是人生的悲剧!

《金阁寺》读后感(三):读不懂的金阁

童年沟口因丑陋的外貌和结巴被同学孤立于团体之外,而他因为心中有金阁的美而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俗人不了解金阁,也感受不到金阁的美,金阁的美是童年沟口富足的内心。

在战争的阴霾之下,金阁同沟口一样,脆弱而任人摆布。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危机的解除。沟口依然是“任人摆布”的人,而金阁却变成了永恒。

进入大学的沟口,遇见了与鹤川完全不同的柏木。如果鹤川是将沟口心中的恶化成明朗的话,柏木是将恶合理化的那个人。同时沟口开始对“生(现实)”有了追求,然而每次在他走向“生”的时候,金阁都会突兀的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不能摆脱金阁,也不能顺理成章的走向“生”。

必须烧掉金阁。

《金阁寺》读后感(四):三岛的矛盾与美学

据说《金阁寺》是三岛美学之极致,其实三岛这厮长相算美型了,在旧时代的日本还搞过人体写真,他的自恋和阴柔之美可见一般。但他又绝不是一个只会矫情的GAY,内心残存着变态的反抗情绪和武士精神,所以最终的剖腹自尽也不奇怪了。这本书断断续续啃了半年,似懂非懂,行文华美晦涩,翻译上也颇多不适。参悟10%的美学:有一种美,转瞬即逝,虚假外壳长存于人世,美的意义早已殆尽;另一种美,千古不朽,通过破坏获得永恒的精神,将实物幻化为象征意义。有一种美,平和的与人相处,否决一切引起的纷争,作为人与“生”之间的纽带;另一种美,阻挡在人与“生”之间,将一切世俗的人生追求变的虚无空洞。有一种美,好似白昼的金阁寺,壮观、精致,触手可及,却缺乏想象力;另一种美,好似黑夜的金阁寺,黑暗、神秘,模糊的结构,可肆意描绘的细节,完成了梦想和现实的合二为一~

《金阁寺》读后感(五):1

我买刀和药是备万一寻死用的。不过,这种采购像行将建立新家庭的男子汉按照制定的某种生活设计而采购一样,使我心旷神仙。回到寺庙之后,我对这两件东西百看不厌。我从刀鞘把刀拔了出来,舔了舔小刀的刀刃。刀刃立即蒙上一层烟云,舌头明显地感觉一阵冰凉,随后又感到一段隐隐的甘甜。这股甘甜是从这薄薄的钢的深处,从无法到达的钢的本质,隐约地透出来,传到了舌头上。这种明确的形状,这种似深海湛蓝的铁的光泽……它和唾液一起具有一种永远缠绕在舌尖上的清凉的甘甜。不久,这种甘甜也消去了。我愉快地思考着:有朝一日,我的肉体将陶醉在这种甘甜的飞泳中。死的天空十分明亮,犹如生的天空一样。于是,我忘却了这种阴暗的思想。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苦痛。

死并不是什么英勇无畏的做法,死是懦夫的表现。

因为体面的活着比难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