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书的“风景”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书的“风景”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书的“风景”》是一本由陈平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一):祝君了解大学史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陈平原先生的著作。陈平原的文字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引用的都很美。书中他写了老北大的精神,清华研究所的历史,还花了较大篇幅记录了“应叫史上留新篇”的西南联大。后几篇谈了人文学科的困境和当代教授的浮躁(相对于一开始他写70年代王瑶,季羡林等散步北大的风景),相当值得一看的作品,读罢你会对民国,70年代,当代的大学办学形态,教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风气都会有所了解。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二):風景舊曾諳

7月最後一天的午後,雨歇。從快遞哥手上接過陳平原先生此書,便放下了手邊讀得有些沉重的台版《尋路中國》,也算換了個心情。

陳平原其人其文對我並不陌生,十年前還曾報考陳老師研究生未遂,既有針對性地讀過陳老師相關著作,也算是親身經歷過北大中文系考研專業課題目的“存在與虛無”。後來雖不再集中閱讀和關注,但也斷續讀過如三聯《當年遊俠人》、《看圖說書》,山東畫報《大英博物館日記》等書,不是紀念,也是習慣了,畢竟是“風景舊曾諳”。

本書所集文字以陳老師近年來各類演講為主,雜以期間幾篇重要著述和篇目,因此半數以上從未收錄,但也曾散見于各類報刊雜誌。縱觀全書,名為“讀書的‘風景’”,但實際上關於狹義的讀書文字只有首尾三篇,重點仍在作者近年最為關注的“大學之大”和“人文之學”上。故而大半篇幅都從大學談起,觸角伸至北大、清華、西南聯大這三個大學史上的標杆,以及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事之謂也”中所言之大師,直至當代中國大學的發展之道等,這也是本書中最為好讀的部份。剩餘幾篇從人文之學談到海外漢學乃至治學之道,既有當年陳顧之爭的硝煙散盡,也有當今中國治人文學之步履維艱。當然,從廣義上講,讀某一本書、某類書是讀書,在大學中求學也是讀書,做學問更是讀書中的讀書了。

軟皮簡精的裝幀和淡雅懷舊的封面是本書外觀上的特色,但最令人稱道的是書中插圖的編配。全書幾乎每一幅歷史圖片、人物肖像或書影的編配均與文字所言相符,沒有出現“聲東擊西”或圖不及意的場景,算是讀圖時代編輯的認真態度和讀者的額外福利了。唯一的瑕疵是極個別書影圖片像素不夠,應是網上現成素材所致,其實蠻可以自己取實物拍下再用,更顯風格。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三):陈平原的习惯

梁文道对陈平原的著作曾有过这么一句总结:“陈平原教授的书啊,一般来讲是一个版本比较杂乱的状态,有时候,同一些文章会收录在不同的书里面;有时候,同一本书也会有好几个版本。”于我心有戚戚焉。

即便在2010年北大出版社推出了“陈平原著作系列”后,市面上依然可见复旦、北师大、三联版的陈平原新书不断涌现。一个治人文学的教授能这般受到各家出版社的青睐,都想分一杯羹,着实不易。

如此一来,陈固然可以加快著作等身的进程,而对读者来说,却要多花一些分析比较鉴别的功夫。同一个书名,换了家出版社,新版和旧版有多大区别?出了一本“新书”,内容果真是全新的吗?

陈一直以“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自勉,而上述的问题恰恰在随笔著述中最为明显。

于是,听说北大出版社又有一本陈平原新著问世,不由地提高了警惕。书名叫做《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应又是一本随笔集(事后得知是由一些演说稿整理而成)。看看目录呢,都是似曾相识。

还入不入手呢?犹豫再三,一来卜居徐州,手边无书可读;二来,没挡住孔网毛边本的蛊惑,还是下了单。

书到手,翻看《小引》,果不其然,陈自述:“书中文字,一半以上从未入集;其余的,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老北大的故事》(增订本)、《大学何为》、《大学精神》、《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以及三联书店的《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案:陈如此自白,想必也是明白自家的问题)

其实,那“一半以上从未入集”的文字,也大多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形式“广为流传”了。是故对于陈粉来说,非要入手此书,权做纪念吧。

既然“内容”多已熟稔,看的时候多留意了下“形式”。总结了几条陈平原的的行文习惯,因为集中文字恰选自不同时期,说是“风格”应还有点说服力。

一、喜欢用的词汇:自家、他/她;

二、喜欢用的句式:复句,联合、偏正兼有。

三、喜欢自我引用:常常就是“我当时说了一句颇为煽情的话”(页54)、“关于……,我曾有过如此表述”(页150)、“几年前,我写过一篇谈老北大的文章,流传很广”(页213),翻看本书的注释,“参见陈平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难为他还记得那么清楚。

p.s.

两处订讹

页143注释[3]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迁 江始末》……也只是大致勾勒中大师生奔赴 江的几条路线”

三峡案:缺了两个“澂”字。

页211行14 上网主要是聊天和“打贴”

三峡案:”打贴“应为”打帖“。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四):人生的修行——观景有感

春芽吐露之时,院前槐花随风飘曳,混合着泥土的芳香,轻轻拍打柔嫩的脸颊。家中小弟弟乖巧地坐在石桌旁,听我诵诗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听得他咯咯笑。此时我便在想:连年幼的孩童都能从诗中体会到欢乐,那这词该是多么令人神往! 而后,遇到朱自清先生曾作的《春》一文,将春景,春人描画得生动形象。那时正处初中的我们还是幼稚少年,对先生笔下的画面喜欢不已;时不时幻想着在草地上打个滚,转个圈,回忆童年。也幻想着春雨花飘落之际,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小巷青石板,聆听飘雨之音。还幻想着待到中年或者老年,能如文中所写般,精神矍铄。于是老师教导我们:蕴含深刻含义的美文会令你领悟不一样的人生之境。我们深以为然。 那之后,我便视书文为天人之境。我迫切地希望阅读更多美文,渴望过目不忘的才能,但我明白这不过是寻常人的美好幻想。我们期望熟记文章,便只能多读多记;就像前进路上,试图得到成功,便需付出代价,或时间,或精力;就像人生在世,有舍才有得。 黑幕将至,雨打风摇。老槐树早已没有了纯白的花的果实,只剩下青绿的叶,细劲的枝,在乌云满满之时,傲然挺立。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梅尧臣的惜春之心,恰恰我与其同。不日春已去,还未来得及好好欣赏,便如流沙泻于指间。再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诚斋先生于最美的时光,最美的地点,目睹了最美的荷风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去时,才晓得古语无妄。 时间煮雨,小火慢蒸,不觉已热。世间总有诸多人,只等失去才知其珍贵;却也存在许多人,明得事理,珍惜今日,铭记今昔,收藏今朝。 落叶萧萧,花与叶虽入尘土,可枝干仍旧贪心地享受自然之风;轻轻依偎着树干,还能感受到淡淡的五月花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于此中,我读到了刘梦得以不同常人的角度道出了秋日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人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仅仅二十八字,即清晰地表达出超常的人生领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赋予人生以美娆的姿态,赋予心灵以宽广的海洋;然而,悲哀消极的心态则会拖累前进的步伐,使你滞留于狭隘的空间,不暖不舒。 春去春又来。再次捧一书卷,倚于槐树下,品品花香之际,却有了不一般的心境。一载时光逝,部部书卷开,万里佛光珆。读书,一次心灵的历练;读书,一场人生的修行。

《读书的“风景”》读后感(五):不一样的读书风景

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讲两个方面﹕读书和读大学。

因为是和自己息息相关,所以分外在意。

很多人都写过关于读书的书,很多人都喜欢谈论读书,也有很多人愿意教人读书。不管怎样,在这个尊重知识、创造的社会,“读书”就自然而然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有时我会怀疑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真的有用吗?不读书的人活的也不挺好吗?我能够把我的所学应用在生活吗?通过读书,我能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好吗?这些功利的想法经常搅乱我的思绪。我想在生活和读书中找到一种平衡,又极度渴望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创造自我的价值。可往往达不到自己要求的目标,越是渴望,越是难以做到。好多人跟我说,你不必抱着这么大的心理负担,读书嘛,顺其自然就好,不必急于将所学应用,不能太极端,太功利了。我想这可能也是自己一直不能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原因。

当然,陈平原老师在书里面也讲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感受还有建议。但是我感觉陈老师把读书和教育结合,侧重讲了如何在教育中倡导读书,这些都是很现实、很直接的观点。目前的高等教育面临诸多诟病,如何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找到高等教育的出路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所以关注现代中国命运,理解其过往的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期待未来能更上一层楼的读书人,都应该关注大学的命运。”他这样呼吁。

书,这么奇妙的东西,透过纸背,传递出大量的信息。所以在三流的城市,在闭塞的空间,我竟有幸读到这样的一段话。这样的幸运有多少人错过,有多少人从未遇到?

这里,陈平原老师还提出来“读大学”这一新概念。他认为,大学是个有血肉、有生命的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把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加以反省,而不是盲目接受或拒斥。这样一种柔软和细腻放在大学身上格外温情。大学,不是我们眼中冷冰冰的建筑,不是冷漠无语的过客,不是冷语相向的敌人。我们的大学应当是极具人文情怀,温暖又不失底蕴。

“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大鱼领着小鱼不断地游,游着游着,小鱼就变成大鱼,这就是大学。”北大的前校长梅贻琦说道。看今日的大学校园,我们就该共同思索一下这句话,现在还是这样吗?那么我们现在要怎样做呢?我们就会想很多直面的问题,这大概也算是读书带来的好处吧。

他还谈到关于大学传统的延续。在他眼中,大学传统的延续,不是靠校史馆,也不是靠校长演说,而是靠熄灯后学生们躺在床上聊天,或者饭桌上的口耳相传。很形象也很具体,反正我理想中的大学就是这样子的,非常自由又亲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必须直面你的精神氛围和文化环境。”读到这里,我很惭愧,因为我确实不曾细心留意过我周围的环境,更没有从这样一个角度思考过。大时代下的自己,似乎变的麻木,冷漠。这难道是一个鲜活生命应有的姿态?

写的是自己的一些小感受,夹杂对书的理解,混混然汇成一段段话。正如序里说道,“对于人生来说,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怎么打预防针也没有用﹔某种意义上,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现在在走弯路吗?现在的我又怎么会知道呢?以后的事情就全托付给以后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