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锦集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锦集

《有闲阶级论》是一本由伦勃朗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一):振聋发聩,对2019年的中国也一样适用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是 凡勃伦,不是伦勃朗。

其次,作为北京出版社2012年的这套书的其中一本,是“编译本”,不是全本,对于普通读者比较友好亲切,但如果出于学术研究目的当然还是找商务出版社那个版本(309页)比较好。程猛的版本我觉得读起来很容易,他自述也是有加一些小标题什么的。 书也薄一点(150页左右,17万字)。

内容真的很让人震惊。 对社会做了冷静的剖析。 读了这本书,你会对于中国目前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消费主义的泛滥,奢侈品营销,以及妇女在历史长河里一直作为炫耀性消费的存在,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屡屡想起唐顿庄园。 还有西方国家的繁复装饰庄严的教堂(包括伊斯兰清真寺等)。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二):鄙视链中的品味表演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互联网鄙视链的公然挑衅,用谷歌的鄙视用百度的,看美剧的鄙视看国产剧的,听独立音乐的鄙视听流行音乐的,读《时代周刊》的鄙视读《知音》的……

这是《南方都市报》在2012年推出的互联网鄙视链大全,沿用至今仍然适用。

然而有没有考虑过,这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品味表演到底是起源于怎样的一种心理?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所处的鄙视链的位置?我们精心构建的鄙视链又能否承受起时间的考量?

早在1899年,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有闲阶级的概念。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群,就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拥有大量财富,身份地位显赫,不事生产和劳动。并且在他们看来,消费是光荣的,劳动是可耻的。

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的产生往往和私有制关系紧密。当私有财产出现以后,人们为了满足其虚荣心和自尊心便展开了一场商品和金钱的竞赛。毕竟,财富是成就和优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依据。而有闲阶级就偏偏热衷于明显有闲、明显消费和明显浪费。

比如,消费行为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消费者在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感的同时,也更大程度上获得了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换句话说,就是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称之为炫耀性消费。

这就不难想象为何有人省吃俭用而只为购买一套昂贵的奢侈品。当然,他们在凡勃伦看来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有闲阶级,而是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稍低级的表现方式。因为,“世上没有一个阶级,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完全不顾面子”。

往往,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等级中处于最上层,这也就成了下层阶级评价事物荣誉性的标准。下层阶级以为用中层阶级的生活标准来约束自己便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中层阶级也以上层阶级的生活标准为目标,而“看不见的顶层”则希望别人不要注意自己,和“看不见的底层”一样隐匿在这个社会中。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位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不一定是金钱,“暴发户”便是绝佳的隐喻。在《格调》一书中,他将社会等级分为九类并用辛辣尖刻的语言归纳了这九个等级在生活品味的差异。

书中大部分篇幅都在阐释一个道理,你的品味格调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完全暴露。无论你穿什么衣服,家中怎么摆设,开什么车,平常爱喝什么,用什么杯子喝,看什么电视和书,喜欢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将这些列出一笔清单,我们自然会将自己的社会等级对号入座。

这种分类并非说我们无法摆脱社会等级困境,福塞尔在全书最后介绍了“另类”阶层,也就是思考与生活方式能够不受阶层出身羁绊并且自由地做出选择的人。他们在自由和权利方面和上层人物相似,只是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作者调侃称他们为“没钱的贵族”。

再谈起互联网鄙视链,大概我们已经对此心知肚明。好不容易爬到由上层阶级衍生出来的鄙视链顶端,却发现自己又已经被别人踩在了脚下,这样看来鄙视链就像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庞然大物。在这场物质主义的游戏中,长时间保持领先地位非常困难。时尚风格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跟上潮流就不得不付出代价,除非十分富有。

金钱可以创造生产,但是也可以毁掉一切。在贫民化趋势一节中,福塞尔发出了令人沉沦的悲叹,“然而,时间却表明,事实上贫民原地未动,并没有侵略任何阶级,倒是社会顶层自动下滑来使自己适应他们的需求,因为购买力越来越集中到平民阶层手中”。这大概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娱乐至死的怪圈。

鄙视链像是一个被公开的社会等级,虽然在互联网上我们有了更多的文本表演的机会,有了可以用金钱来粉饰自己高贵的气质,但是自己的格调却伪装不得。因为你一经出现、一开口,便会暴露出来。

我估计很多人看到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夺得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新闻后,可能都会对此惊讶不已。从两者社会地位来看,外卖小哥的确和北大硕士差之千里。但是,当我们用外卖小哥的标签来评价他的时候,这就已经显示了我们自己的格调。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三):《有闲阶级论》

前几天还了三本书,扣了5.8元的超期费,最早借的一本超了28天,现在手头上还有一本超了20天的。看来近段时间智商确实有点不够用,老是忘事,双百案例连续两次忘记去上,看书的目标也没有很好的完成。虽然这是大学生活的常态,大部分人都过得浑浑噩噩。为了显示不像他们那么“有闲”,我也就只能写点东西聊以慰藉了。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得分个好坏、对错。“有闲”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每个人的“舒适区”不一样,有人喜欢忙碌,觉得充实,有人喜欢休闲,觉得这才是生命的常态——自由的状态。

想要了解本书的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可以自己去看书。在这里我只想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基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也不一定是对的。

凡勃伦指出有闲阶级是指那一批拥有足够多的财富而又不用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大学生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足够的钱,不用从事生产性劳动,却又显示出足够多的“有闲”的特征。然而他们也不像家庭主妇或者奴仆那样是依附于他人的一种代理性有闲。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依附于家庭的代理性有闲,是为了显示一个家庭的地位或者是增加一个家庭的荣耀。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种目的的存在,其本质都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过程本身就包含着目的。“有闲”意味着荣耀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显示有钱的方式,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有钱不一定“有闲”,但“有闲”确实是有钱人或者说是上层阶级所主导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而没钱却也主张“有闲”的人大多是受了上层阶级主导的意识流的影响,大多是为了向上层阶级靠拢。

现代大学生的有闲。现在的校园里确实流行着一股“有闲”的风气(这里所说的有闲也许和凡勃伦所论述的不太一样)。“有闲”是一件能增加人的“荣耀”和自豪感的事情。所以你会经常看到各种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各种到哪儿去玩、到哪儿去吃、到哪儿去购物、到哪儿去消费的照片,而绝不会看到今天又认认真真地听了一节课或者是又啃完了一本书之类的照片或者动态。大多数涉及到课堂、老师的内容除了吐槽还是吐槽,除了抱怨还是抱怨。当然,还有一些涉及到学习或者是工作的内容,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些内容也不过是“终于干完某一项任务或工作了”,言外之意,还是炫耀即将有大把大把“有闲”的时间了。

大学里的“有闲”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有钱的“有闲”,或者说是基于“态度”的有闲,另一种则是基于能力的“有闲”。所谓的基于有钱的有闲是指这个人家里面很有钱,足以支持他现在和未来的消费,家里已经给他安排好了一切,或者是退一步说,他有啃老的资本。所以这些人,打的就是一种“混张文凭”的态度在消磨时光。显然这种“有闲”是为了增加家庭的荣耀,不管他承不承认,他从小就受着这样的一种家庭和社会的教化。基于能力的有闲则显得有些不同,他不是为了增加家庭的荣耀,而是为了增加自身的荣耀。我们身边总会有这么一些人,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平时也不怎么表现,觉得他们还很是悠闲或者说是“有闲”。但是他们总是能够轻松地取得好成绩,甚至是名列前茅。无疑这种人是比较自信和有着较强的自豪感的。也许会有人称这种人为“学神”,比“学霸”更高级的生物。当一个人的能力足以支撑他轻松地完成任何与他相关的任务,而他又不指望去完成更多额外的任务的时候,他总是会显得那么“有闲”。这种能力一是基于先天的因素,二是靠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现代大学生还有一种有闲的方式。叫做代理性有闲颇有不妥,因为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关系。也许应该叫做替代性有闲或者转移性有闲。这种替代性有闲表现为替别人上课,替别人答到,替别人开会,替别人带饭,替别人签到等。这样做,显然增加了被替代者的有闲时间,而替代者则会相应地损失一部分有闲时间。当然,这种损失是有所补偿的。一是物质方面的补偿,请吃饭之类的。二是人情方面的补偿,欠别人一个人情,人情总归是要还的。三是这种替代关系是相互的和可转移的,也就是这次的被替代者会成为下次的替代者,替代者则相反。

“有闲”的风气是如此的盛行,以至于人们宁愿说自己早上十点钟起床也不愿意说自己六点钟起床;说自己已经很久没去上过课的人比说自己每天都去上课的人显得更有底气和自豪感;说这个假期出去旅游的人比说这个假期呆在图书馆学习的人要骄傲百倍。

基于物质基础和能力的有闲似乎显得无可厚非,而盲目效仿的有闲则显得有些不可取。

y/2015.5.2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