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宁静乐园读后感1000字

宁静乐园读后感1000字

《宁静乐园》是一本由马慧元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宁静乐园》读后感(一):排版太怪了,无法接受

这书每一自然段下一行都是用一整行的".................................................."作为分隔,看着实在影响阅读。真不知排版是怎么想的???

《宁静乐园》读后感(二):宁静乐园与汹涌港湾

作为一个早已过了入门阶段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已经很难得有这种既通俗易懂又能让人有所思有所得的音乐随笔了。作者本身就是一个跨界者,对于她在文中的一个观点我无比认同:这个世界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音乐家,但在其他领域活跃的人有更多的爱乐者无疑是一件好事与幸事。文科教育(包括历史、文学、美术与音乐)与理科教育从来不应该是割裂的。文科学者懂理科常识才不会走火入魔,理科学者通文科常识才会心怀慈悲。从这个意义而言,读她的书格外有意思。

本人弹琴从幼时就偏爱肖邦,最近几年开始听拉赫并重新回归巴赫,对所有的创新其实都是从古典的顺序而来这一观点深以为然。只是十年前不能理解的巴赫现在才能逐渐听懂,现在始终不得其要领的马勒是否也要再增添几分人生的阅历,才能真正听懂并热爱呢?

西方古典音乐如果从巴赫开始算,从巴洛克时期,到德奥乐派的古典时期,从德奥中心和意大利中心扩散到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由盛转衰,直到一战后式微。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其实已经足够长寿,任何艺术形式都如同自然体生命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从早期的重结构,浪漫主义时期的重旋律,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拆解,浩浩荡荡,汹涌澎拜,从如山如海的音乐诗篇中找到自己欣赏的,不就如同在人生的暴风雨中,寻觅到属于自己宁静港湾吗?

其实通篇读毕,最让我惊讶的还是West Side Story的作曲居然是指挥兼作曲的Leonard Bernstein。艺术的表达形式在变,但人类对美的高品质追求是不会变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莎士比亚与贝多芬,学习与聆听古典音乐让我们在赞叹历史的同时,也不必羡煞故人。我辈自有我辈的天才来书写新的故事。

《宁静乐园》读后感(三):宁静阅读

读过马慧元的三本书,《写意巴洛克》、《书生活》和《宁静乐园》,对于作者的才学无需多说,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读书什么的,作者对知识的孜孜追求,严谨态度,书中的文字便是最好的诠释。

三本书中,我最爱读的还是《宁静乐园》这本,作者听的海量曲目,读的海量资料,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成就了本书。从结构上,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对音乐家、唱片的介绍、对音乐的感悟,及其他书籍的读后感。

四百多页的一本厚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也看到一个资深的音乐爱好者是如何勤勤恳恳的为了获取这些信息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由于自身音乐知识的匮乏,作者写的很多东西我都无法产生共鸣,比如很多唱片,我没有听过;对于某些音乐家,虽然听说过名字,但认识不深。书读起来真是越读越惭愧,平时说自己喜欢音乐,原来对音乐的认识这样肤浅。“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自己也不过是个看热闹的。但很庆幸,这本书唤起了我恶补知识的决心,并引发出一系列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古典音乐?应该如何欣赏?为什么这么多的音乐家会为音乐如此痴迷?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如果按“装腔指南”的风格,达到高级B格的标准,那必定是音乐响起,高级Bier们就能说出这是谁谁演奏的谁谁的作品,这一定是谁谁公司19XX年发行的唱片,blablabla……骨灰级是否还应当拥有某某母版唱片呢?

回到本书,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由于很多知识点陌生,读起来很慢。读完后,我问自己,这里面写的什么可曾记得清楚?记得清的真没多少,没有共识的音乐,我无法产生深刻记忆。但是,我要好好收着这本书,待我听完那些唱片,对古典音乐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一定重新阅读这本书。它带给我的启发是无穷的。

《宁静乐园》读后感(四):很受用的启发【 跳离演奏者 回归音乐】

纵观各种评论,往往都会跳过对经典作品本身的讨论,直接奔向对演奏者的评论。他们对大众听音乐的角度和态度做了很坏的榜样。多数听众在李云迪的音乐会后往往都是对他的挑剔和指责,我无法相信的是,难道多数观众对肖邦已经熟悉到这种程度,没有任何新信息可以接受。只剩李云迪可以品头论足了?

换句话说,我们能否稍稍改变一下视角,对演奏家少一点依赖和期待,把更多的关注留给音乐本身。

回到音乐本身,如何听懂音乐?

主要看是否满足这么几个指标。

一,识别出旋律。

二,听出重复,也就意味着你听出打着结构,因为结构就是由重复体现的(不一定是完全重复,可以是围绕主题的回顾)。

三,有点难度,如果能捕捉到那么一点气氛色彩的变化,这很重要。这才是作曲家非常想传达的东西。他围绕这么一点调性的游离或者跳跃,小心的做了很多铺垫。那么我们能把注意力调整到“准备呼应”变化的状态,才算对得起他的苦心。

做个乐评人门槛很低,手上揣着一些上世纪的经典大师级音源和要评价的演奏者做对比,挑出不同就可以打缺点了。而且有大师做后盾,说话底气特别足。但研读音乐文本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演奏的处理可能只有演奏过的人自己心里才清楚。

略略为演奏者叫屈,有可能的话应该在专辑里附送一个册子,第一部分解读音乐,第二部分演奏者讲解自己的处理,为什么。这也给听乐者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宁静乐园》读后感(五):风趣有味又好玩的音乐

原以为有关音乐的事,作者会讲得比较高深玄妙,其实不然,我读着倒是一口的风趣有味,很好玩。

马慧元从事IT职业,却对音乐及乐评情有独衷,并精于此道。大音乐家们的奇闻逸事信手拈来,不同乐理观念的明争暗斗,八卦诽闻,隐蔽往事的桥段,也都是张口即来的侃侃而谈,真怀疑她本人曾经是个追星族,赶着趟查缺补漏。IT人向来给人沉默严谨不善言辞之感,马慧元的文字全然没有这个印象,她的文字有时抒情,但不会长篇累牍,片言只语之后,调子马上转台,或反思或感概,但绝不会感痛伤怀。马慧元眼光独到,笔下总有亮点,萌点。比如,作为痛苦的聋音乐家,贝多芬也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榜样。马慧元点评“音乐是彼此的纪念”,他的“想象世界,正是由他自己和他的音乐打开的。他的意志和野心,才是他痛苦的源泉----尽管有时他被迫陷于困境,但你要阻止贝多芬成为贝多芬,仍然办不到”,贝多芬“用自身的强大说服历史记住他,并让研究者划分出他的时期,以求一种圆满的描述。他不太知情他,活在历史的峰巅之间”。一生抗争,在痛苦中涅磐。

以前听人提起古典音乐一词,总是不由自主地正经危坐有点紧张,乍看马慧元“供音乐学院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抬杠和骂街,这样的音乐才算真经典”的古典音乐魅力之说,颇有些意外,这大约也是她和她的音乐好友们正在做的事,当然也如她的文中所叨念的那些事。舒曼、巴赫、阿尔康、斯卡拉蒂等人不过是她那些穿越时空损友或益友们的化身,可以勾肩搭背地海聊胡侃,也可以在琴艺上一较高低。马慧元的《宁静乐园》分明不宁静,演奏者里外不宁静,听者亦是。而她的犀利干脆也活生生把那些总被小心供奉着的古典音乐从神坛上一把扯了下来。音乐之外,多了许多的烟火气---并不让人遗憾生厌,反而更加欢喜。

除了闲话音乐人,文中还介绍了许多管风琴的历史沿革、学琴故事、阅读感悟,还有新旧音乐、好坏音乐、倾听演奏等方面的探讨,虽然故事性稍弱,多了些乐理知识,不过,因为文字俏皮诙谐并没有使用高深的大道理,还有插画作辅助,也蛮易理解不枯燥,不知不觉一大厚本书就看完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