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100字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100字

《斯坦纳回忆录》是一本由(美)乔治·斯坦纳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一):挑衅

对于整本书的感受,在封底的一句评论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一个词语“这是一部具有挑衅性和深刻性的著作,是对公共和大学文化的建议。”

书中很多学术性的内容其实我不感兴趣,即使看懂了也是转眼就忘的,毕竟,我不在作者所研究的领域里。但是从头至尾,又有某种东西可以将人吸引,却又说不出。直到看到了“挑衅性”这个词,恍然大悟,就是这种感觉,一种不是那么剑拔弩张、一种不是绝然叫嚣式的挑衅,却也是并没有被刻意隐藏的挑衅性。这种状态,表面看起来是指向作者身处其中的大学教育环境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但实际上,如同他在开篇是对阴郁而迷人的乡村度假中隐约的不祥感的描述一样,这种挑衅最深的来源是在于对命运、对一个大时代所造成的流亡漂泊的无可奈何的遵从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仍然消解不尽的抗争感。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二):审视《勘误集》

Errata:勘误集。读过斯坦纳几本代表作后再翻阅此书,与其说像论点精要+背景补足,倒不如将其视为人站在终点时面对上帝对珍视与坚持之物的快速检阅(而必朽感和对最高实在的逼近与敬畏,或可算作全书的一个主题)。回溯的视角牵连出不少柔软的细节。由此,我们可以洞悉这位老派学者诸般见解生长的纹路和内在联系;而这些琐碎的回忆和观点,也汇聚成一幅上了色的批评家画像。

翻开这本书是在对纯文学几近丧失热爱的夜晚,我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坚持做文学研究的理由。斯氏童年夏末在散发着腐朽气息欧洲宅院里的雨声,不免让人想到贡布雷,想到本雅明的柏林童年,想到里尔克在布拉格,字里行间是阴云笼罩下那个孕育了人文精魄的旧欧洲。我心中的斯坦纳该如一位玉石般萤萤透出克里斯玛的老先生,渊博细腻,机敏保守。仰之弥高,那样的机遇和禀赋难再有;前浪已逝,斯氏在理论、作品口味、乃至教育体系上的断论今日来看相当保守。我的叹息于是乎应和着书里斯坦纳的窸窣叹息,古典学科体系与浑厚欧洲文明磨砺出的老派人文主义,终究是渐行渐远了。我被他启迪、被他感动。但他没能说服我。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三):一次完美的邂逅

大学第一年冬天,刚刚听说南门外万圣书园的大名,我怀着一种莫名的激情,外出寻找这家书店,当时万圣书园才迁址不久,我按着手机地图的指引,找了好久才找到,凛冽的北风吹得我一阵恍惚,到了店里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些什么,于是在那里,在那时我邂逅了这本斯坦纳的回忆录,今天又随手翻起,关于这书的来历的记忆又涌上心头。

我并非从那时第一次知道斯坦纳其人,高中时的我深深的沉迷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而我正是通过斯坦纳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批评家。在那本书里,斯坦纳的洞察力打动了我,可以想象,一个才读过《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高中生,还未从阅读这样伟大作品的极端喜悦中完全恢复过来,读到斯坦纳的极具穿透力的评论会有多么的兴奋,书中关于托尔斯泰的部分几乎全部被我略过,而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部分却被我读了不止一遍。而我,竟然也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与斯坦纳结缘。

虽然基本上遵循了时间顺序,这本回忆录的叙述却远非是自传式的,对文学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辨塞满了这本书,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被压缩到了角落里,而这本书打动我最深的正是这些被作者的哲学的文学的思辨挤到角落的生活经历。斯坦纳书中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似乎都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不管是蒂罗尔州滴滴答答的雨,还是幼年的斯坦纳手中的纹章学,或是大学时代斯坦纳为同窗们解读乔伊斯的《死者》,这些场景于我,都是那样迷人,那样令人神往。仿佛斯坦纳所写的是某种存在于我的体内的遗传自先祖的共同记忆,古老却又亲切。

愿我的生命中也能有一个雪花飘落的夜晚,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乔伊斯的《死者》,直到雪花一片一片的穿过宇宙虚空,穿过云层倾斜而下,落满整个华北平原。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四):为什么要阅读(倾听)经典

伊哈布·哈桑认为文学是沉默的,文学作品正在消失。我认为语言是沉默的,语言由文字组成,语言表达人的所思所想,但更多的时候,语言无法准确表达人的思维。由此触发一个观点:可以写一部聋哑人的爱情故事,只通过眼神表达爱;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个体认知差异会引发误会,而眼神却不会。可另外一点,这寂静中的寂静真的能体会到爱吗?普鲁斯特最后将人生转向对艺术的追求,这是因为他年轻时过多的体会过了情爱。而多数人处于相反的状态。其实不论哪种,都是在寻找心灵的愉悦。正如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的共同主张——心灵的宁静至高无比。显然我们外在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灵的宁静,其中包括对对财富的猎取、性欲的追求、对女人的猎奇、对爱情的渴望、甚至婚姻,都是在变动的大千世界(包括政治的变动)中寻得心灵的宁静。

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变动来源于各种app的开发与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无限“拉近”。表面上看似在拉近,实际上呢,却是把个体进行无限的隔离,将人心进行某种扭曲。并把这归功于大环境的发展。

然而我要试问,为什么我们在“洪流”中任由冲刷呢?如果我们作为一块石头、一根树枝被扔入洪流中顺势而为是可以理解的。

科技的发展,某种角度上是在对人进行掠夺。掠夺我们的听觉、视觉以及想象力。由此可以写一部以《掠夺》为名的反应当下的小说。

社会发展的越快,我们更应该慢一点。慢一点获得财富,慢一点确认爱情。包括健身的成果,也应该慢一点。

在此基础上,读经典作品,听古典乐也许可以实现慢。甚至看一场歌剧,听一场音乐剧都是慢的形式。

那么经典是什么。

斯坦纳将经典定义为:一种可以“解读”我们的表意形式。它解读我们远胜过我们去解读它。我们每次读经典,经典都会来质问我们。它挑战我们的意识和知识来源,心灵和身体的来源(最基本的美学,甚至智性上的反应都是来自于身体的反应。)

经典作品是四周有着丰富无穷、生生不息的空间。它质疑我们,要求我们再试一次;它造成我们的误解,引起我们的偏狭与岐见。不是相对式的混乱,也不是一种“什么都可以的”态度,而是一种深化。

关于为什么要读(听、看)经典。斯坦纳认为:所有的信息,所有意义的形成,语文的、再现的和以最广义的意义来看,音乐确实“对我们明显地意有所图”。它们要求被聆听,它们要求了解,而且没有任何接受或诠释是中立的。“对我们意有所图”可能像广告、庸俗小说、色情刊物或是傍晚舞会的乐曲一样细琐浮夸。它也可能有教育意义,从最谦卑的手册和小祷告书,到苏格拉底的答辩词或是“登山宝训”,范围几乎毫无限制。信息可能是有意的劝说(修辞),伦理、政治、意识形态宣传及改变立场。哲学的“明白企图”是厘清,对心灵杂物间做系统的大扫除。指导、痛苦、安慰,这些都是从文学和艺术中产生,这些都是企图,或许属于次级,但是和逻辑学家、律师和神职人员所设想的一样,具有明确的目的。经典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它对我们的要求和疑问,即是最细微的,也是最迫切的。

艺术的魅力在于以“正典方式”来读柏拉图或是帕斯卡或托尔斯泰,便是尝试过崭新的生活。就像是但丁明白指出的,这是进入了一种新生活。在大部分的艺术和文学里,这种召唤是非系统化的。它是暗示性的,或是在形式里发生。戏剧、小说、塞尚的静物写生,使得陈腐平庸变的如此复杂,如此错置混乱,如此加快了我们的内在运动(但丁所说的精神运动),使我们加速面对世界,使得我们从此判若两人,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认知的不同层次和景致,巨细靡遗地或是如地震后一般,经过了重新排列。——这一点深有体会。

与此同时,音乐与文学都可能为暴政歌功颂德。文学用文字,音乐用声音。双重夹击下,人会在暴政里体会到某种美感。正如卢卡奇认为音乐会被政治所滥用,成为表达本质邪恶的工具。(文艺工作者应该进行某种反抗)

严肃文学、思想以及音乐往往在暴政下产生。乔伊斯说:“挤压我们,我们是橄榄。”博尔赫斯说:“检查制度是隐喻之母。”

斯坦纳认为相同的媒体可能使知识与经验、意义与形式更加琐碎。网络可能充满垃圾和刺激,它可能使感知变的麻木不仁,如前面所说掠夺。(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沙发马铃薯”。)

斯坦纳自认为没有理由反对通俗文化,因为不论哲学或是科学最终都有可能为政治服务。同时他认为最好的社会政治政权是将以诱发及培养无法预测的英才为教育职责,立基于尊严价值的信念,亦即我们此物种在这个星球的有效性,是由创造精神逸脱出动物性的无私进化所构成。

关于创作者、思想者的偏执,斯坦纳认为这是精神之癌,既然是癌症,就不可医治,因而我们可以理解多数思想家、艺术创作者将创作融入生命的可贵品质。「任何严肃思想的尝试,不管是数学、科学、形而上学或形式,在最广泛的创作—诗意的思路下,都是一种志业,这尝试占据一个人的心思,就像是不请自来切往往不受欢迎的传票。即使身为一名缺乏创作天才但有志于呈现于永存真正杰作的老师、阐述者、批评家;其实我也是感染上帝病的存在。纯粹思想、分析冲动、知性力比多驱使意识和反省朝向抽象、孤单与异端发展,这些都是精神之癌。」

人类历史是沉睡的神的一个噩梦。

一个梦。19楼与6楼,电梯里,你和我。半是真切半是虚幻。

一位长者向陌生人说:“这是我们单位的人。”冉冉之光升起,在这沙砾横飞的古城。半是阴郁半是火光。

灯塔,在每天清晨的左上方,某种启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