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末世之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末世之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末世之家》是一本由(美)迈克尔·坎宁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68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末世之家》读后感(一):我的书

当克莱尔驾着车,准备离开她曾经幻想的生活,离开这两个脆弱的害怕有谁会突然离去而自己承受不了的男人时,我心里好难过。

这就是戏剧。可这就是生活。没有人会永远留在原地。总会有人需要离去。被动或者主动。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归处。一个有温度的家。可以让肉体和心灵都得到安歇。当然这种地方几乎是不存在的。

可这个念头是那么执着地困扰着所有人。

就像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要去爱一样。可爱谁呢?有谁要我们的爱呢?

这本书全部用了第一人称,我,每个角色都从我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Cunningham惊人地把这故事里所有的人都用第一人称写了一遍。他需要住进这么多的人的心里,用这么多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这需要很多的经验甚至勇气。当然也不见得每个人,他都写得特别令人信服。但他总归写出那些让人心碎的时刻,让人沉默的情节。它无疑已经成功了。

不过那几段GAY做爱的情节,Cunningham没有写出令人真实的场景。有些文字真需要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得出来。

这是我的书。哈哈。有些书真的就是这种感觉,你会觉得它是你的,它属于你。

《末世之家》读后感(二):离装模作样就差一点点

坎宁安的处女作好的让人妒忌,出版《末世之家》的时候他38岁,对于大多数小说家而言是最好的年纪,不会太担心幼稚。那惯有的,会在年轻作家身上出现的,诸如生活,体验,认识之类的混乱无措也一定会少很多。

于是只需要展示才华本身即可,于是即使是这样的题材,这种故事,这些不着地的人物,坎宁安行文中所体现出的娴熟,让人感觉不到作者哪怕一点点的不自信。(反正就是很动人,即使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全书的第二部分,也觉得第三部分有些仓促,但因为那个足够好的结尾又弥补了这中间因为仓促而流露出的虚假。)信手捏来的描述和结论都异为准确,而这份准确也一点不像是硬挤出来的,这真的是了不起的才华,一语中的的频率相当高。对情绪和细节的把握让人惊呼:坎宁安文字是活的,情感是有气味的,人物都足够优雅。但也有那么一点问题,坎宁安好像和笔下角色走得太近,使得本应该是三个迥异的人,却由于作者过分着笔于内心刻画(这些内心描写虽然细腻动人毫不刻板却未免有些大同小异)而让人会怀疑小说本身的某种可信度,以及坎宁安的虚构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满足。

抛开这些不谈,我是真的喜欢坎宁安的文字,他感受世界的方式足够细致,书中最让我动容的部分是全书第一部,也即博比和乔纳森小时候分别同家人一起的那些片段,尤其是乔纳森对父亲的复杂情感,以及博比和乔纳森相识时的那些部分,坎宁安洗练地写出了那些最细微的情绪,而那些情绪,实际上是很容易写的装模作样,坎宁安每次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那种你觉得行了,到此为止的时候,他也真的就到此为止了。

可惜的是,在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没这么漂亮,第二部冗长以及刻意,第三部仓促,不过结尾又瞬间拉回分数。我真是喜欢书中所有描写冬泳的文字,所以当结尾坎宁安笔锋一转,让年龄上三个已经中年的“少年”站在冰冷的湖水中央(呃,好像听我这么一描述又有点。。。。但相信我,坎宁安写的相当妙!)我是真的有被打动。其实读罢后想起托宾,坎宁安和托宾有一些类似的气质,但我一直觉得托宾的长篇不够好,而坎宁安又好像没怎么写短篇。

应该还会再读几本他的小说。

《末世之家》读后感(三):记下的一些句子

他似乎很相信从那些面粉、起酥油以及一层层酵母之类微不足道、毫无生气的东西中,生命本身可以被制造出来

相信未来是一种差劲的美德,有点像闭门造车,精神可嘉,但方式却不敢让人恭维

我不愿去想任何一种选择------动荡而危险的生活或挣钱糊口的舒适生活------最终都会导致一种相同的模糊不清的热望,都会使我相信下一代人必须要改善自己的命运

在这世界上你不一定要认识很多人,特别是当你总沉浸在听音乐和消磨时光中时。

他是她的一次冒险。她再也没有要过第二次

二十岁我曾怀疑过如果你剥去我的外表、习惯和五六个有点分量的观点,你会发现本来还有自我的地方却是空空如也。

赤条条地站在万物中间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有一种兴奋和既刺激又愉快的恐惧

我们总在计划着什么。我们以此来释放情感上的危机,否则它就会越积越多。两个人相爱却无肌肤之亲是很奇怪的

我们寄希望于一种不同的爱,一种能理解并宽容我们人类的弱点,却不贬低我们关于自身更崇高地想法的爱。这似乎是可能的。如果我们不横冲直撞,不巧取豪夺,如果我们不慌不忙的话,一种既考验人又能滋养人的爱就有可能会出现。

我第一次明白了人原来可以用新名字在陌生的都市里找一份工作和一间屋子,毫无恐惧和羞惭地走在这个城市的街上。

如果我曾想象过追悼的仪式,那便是一种不受约束的交换过程,像自来水一样在人群间自由地流淌,那些人要么是毫无保留地相爱着,要么在痛失亲人的哀伤中捐弃了前嫌。

求你别对我这么小心。我想最后再被人不那么谨小慎微地拥抱一次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从自己的初恋中走出来。也许,在可以肆意挥霍青春的时候,我们轻易且几乎是随意地付出了自己的感情,因为我们错误地以为我们总是有更多的情感可以付出。

我开始能理解年少的和年长之间真正的区别。年轻人有时间去计划、想新点子。年纪大一些的得用全部的气力去跟上已经在运转的生活节拍

三是个奇数。当有三个人时,通常有一个要给挤出去。

我们俩都依恋活人世界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把我们和克莱尔和其他人分开的原因;那就是按常理我们应该长大成人、各奔东西时我们还抱成一团的原因。

《末世之家》读后感(四):用不同频率一块儿成长

乔纳森,克莱尔,博比三个人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频率成长着。几乎像在一个家庭中,可是他们成熟度又还不至于让他们像一个正常家庭中的爸妈和小孩。

博比早熟,早就知道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是一场折腾,充其量不过是煮菜,一起看电视以及开个餐厅养活家人。他爱乔纳森和博比,所以对他们有无底限的耐心。

克莱尔像我们很多人一样,在成长时希望她的爱情故事能赋予她尊严,为她指引方向。可是啊,在二十岁的时候,以为青春和感情是用不完的,向爱人们献出了所有柔顺,甜美的态度,再也变不成那些一本正经追逐名利的中产阶级成功女人。四十岁终于来临的时候,异类的孤独压过了一切。对在更大的自我中发展出一种更博大的骄傲感的渴望逐渐把克莱尔变成笑一切鸡毛蒜皮讨厌事情的怪人。她在青春结束的那一刻就知道再无法容忍自己一生这样的荒唐可笑。

完全衰老之前丽贝卡从她腹中出生,新生命带给了她,他,他毫不犹豫的亲情,克莱尔温暖而带香水味的气息平稳下来,再也不把适应生活等价为世俗的安逸。故事结尾,克莱尔终于为自己和自己女儿的未来生活做出了最初的选择。因为此刻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所以没有理由放任它保持让自己不能安心的状态。要知道命运的安排很少有完全不如人意的,总给我们留了个哪怕蹩脚到可怕的选择。

那么乔纳森呢?

我跟艾利斯一样,想抓住他肩膀说:你得更拼命地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你要更固执些,更苛刻些,否则你永远休想缔造一个能发挥你才干的生活!除了克莱尔和博比,乔纳森对其他人疏远而谦恭,他从没准备跟谁要成为爱人,正相反,他总是躲在性关系中,让性伙伴漂浮着,自己则一个人等待真爱,等待自己眼中真正的生活。

痛苦了一遍有一遍,才意识到:“我想我们在等待真正的生活开始,我想我们大概错了。” 以后还会这么不习惯失去吗?还相信生活会越来越美满吗?再也不了。因为我们除了此刻以外,什么都没有呀。

裸体立在冰水中让某种东西突然在乔纳森心中爆裂,这个奇特家庭中最后一个不肯变老的中年人终于明白自己拥有的只有此刻,细微而无所不在的空虚早就占领了我们荒唐可笑的一生。于是一场持久的爱情,愤怒与受挫的期望的风暴归于平息。

坎宁安让书中所有角色都完成成长之后才结尾,没让几个完成救赎,几个被永远关在幸福的门外,是我这个夜晚最欣慰的事情。

《末世之家》读后感(五):陪伴温柔

怎么会知道在图书馆里随意找到的一本书会让人如此喜欢,在最开始读时以为这本书会和之前那些经过自己手里的书一样,放置很久,然后在快到归还日期的时候还回去。读的时候会觉得得到了一个老朋友,他知道我在想什么,他明白我,就好像有个异域之外的陌生人冥冥之中和自己产生了联系,在某个孤独得恰到好处的时候,来安慰你。

要怎样精简地概括这本书呢?大概就是记录了两个人,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再精准一点的话,就是两个男孩近三十年的岁月里匆匆流过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伴着情欲、理智、梦想而逐渐由新鲜变为日常。

尽管这本成书于1990年,2001年才在中国出版,但它里面所包含的那种深刻的对生活的质疑和前卫的思想在现在看来都似乎显得十分出格。光是里面暧昧的同性描写都已经会让人觉得尴尬,怎么能想象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号称彼此相爱并可以组成一个家庭,永远地生活在一起(虽然作者用一个人的离开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这样的设定呢?但好像,坎宁安并不是要表达这种非主流的“爱”,他所做的,是把生活的细节缓缓地像堆积木一样的建造起来,你知道这当中的虚妄和不真实,但你不可否认在这样的过程中倒映出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因为是多视角,几个主角分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所以几乎能体会到作者想给我们描述的那种性格差异。但读到一半的时候,大概就又明白,这本书里所有人物,都是一个人。坎宁安没有刻意地去塑造几个人物有怎样的不同,每一次对话,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性格差异。作者大概是想告诉我们“孤独总是相似的”。

这本书和它的题名一样,带着一种温柔的沉默。主角们缓慢地走向中年,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却缓慢地增加。在对抗这些不确定中他们相依为命,互相给与慰藉和陪伴,不管是怎样的一种捉襟见肘的生活似乎都可以在庞大的绝望中慢慢地发出些光。书里让我记忆最深的情节是博比和乔纳森在天台不带任何情色的相互抚摸,还有在大峡谷观景同时被震撼时的相互依偎。那些琐碎的温暖感总是让人着迷的。

当然,这本书让人着迷的还有它所透露出的时代感,时间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狂放的日子到达尾声,一切又将被归入新的秩序中。纽约和克利夫兰的都住着生活在琐碎的平凡与绝望中的人,有人创业,有人潦倒。艾滋病开始被视作对同性恋的惩罚迅速地扩张开来并持续制造恐惧……这些某个特定时代才有的景致像琥珀,不管里面有什么样的昆虫,都值得被人大量一番。有批评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本书怎样地透露了资本主义下造成人的堕落和空虚,随他们去吧。但我知道,它和时代若有若无地那种距离造就了独特的美——时代是变幻的,孤独是永恒的——哈德良建造了古罗马壮观的长城和浴场,在抱着情人安提诺乌斯的那一刻,也是孤独的吧。

关于亘古不变的永恒的对孤独的排斥和敬畏,那些琐碎生活里默默的绝望和欣喜。人类恨自己不能控制的一切,但也正是这才造就所谓人性中的美好,人类取得种种,总有一份功劳属于贪婪。我们贪婪地汲取着身边的人能给予的温柔和陪伴,然后在某个时刻发现无边的孤独感可以不动声色的一瞬间吞噬掉一个人。我们贪婪地给予爱人温暖的怀抱,然后再某个时刻发现那种难以言说的陌生。

这些沉默而绝望的时刻像是神,俯瞰着众生,操控着万物,嘲笑着一切,然后不可救药地爱着世人——因为它们总是会在某刻送上一些温柔作为漫长岁月里如星光的点缀。坎宁安是那个窥见这些的人,然后用笔,刻下这些我们普通人无法言说的时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