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彼得·潘》的读后感大全

《彼得·潘》的读后感大全

《彼得·潘》是一本由(英)詹姆斯·巴里 著 / (澳大利亚)罗伯特·英潘 绘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20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读后感(一):精美插图,值得收藏

名著名译名绘版就是这样的一套经典图书,所收录图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彼得·潘》等均为传世百余年的儿童文学奠基之作,而且由“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得主罗伯特·英潘精工手绘一百余幅精美插画,这是国内众多名著版本难以比拟的。

这套书是精装,大开本,纸张挺厚的。装帧、画面印制的效果都很棒。都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不错,英潘的插画自然没得说,而且数量很多,精装的大厚本,适合家庭收藏,大人小孩都可以阅读。

每本都翻了翻,下面是我的总结,大家可以参考:

1.文字量,图书是全译本,所以文字量比较大,但每本书也不同,故事有长有短,读过书的麻麻们应该都了解。

2.页数,4本页数在220-250之间,每本稍有差别。

3.插图,每本不一样的,爱丽丝的跨页图比较多,每章至少有1-2个大的跨页图,然后每1个跨页会至少再有1张图,这样整本书的图量估计有100多;绿野仙踪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彼得潘和金银岛是大的跨页图相对少些,小图和单页图多一些,算下来估计每本由70张图。 建议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由妈妈带着看图,小学中年级开始基本就可以自主阅读了。喜爱童话的大人(我自己就是)也可以在大师的插画中重温经典。

《彼得·潘》读后感(二):让美丽可以传播,也可以延续

下面是在网上读到的童书推广人 王林 对本书的评论,很喜欢,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的童书市场,长久以来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那些认真创作、认真设计、认真翻译、认真出版的书,往往没有很好的市场回报。因为一认真,成本会高,书价会高,书价高后就处于竞争劣势——特别是在童书领域,因为掌握话语权和经济权的往往是大人,大人决定了孩子看什么样水准的书。

如今有些家长宁愿把钱使用在服装、电器、食品上,也不愿使用在书籍上。因为,他们的逻辑是:小孩子能看多少,有本书“哄”着就行了,有这个时间,多做点练习题多好。如若不信,可以到当地书店去看看,每天会上演多少孩子要买好书被家长阻拦的“情景剧”。孩子对美丽有天生的直觉,看到那些装帧漂亮、插图优美的书就不肯撒手,而大人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在选书这个问题上,应该学习的往往是大人。

因此,我们要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改变家长的购买观念,希望大人能为美丽付费我指的是美丽的童书,比如“名著名译名绘本”。

这套书选择的都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留名的“经典中的经典”:《爱丽丝漫游奇境》被公认为现代童话的奠基之作,它的出现改变了童话的发展方向;《彼得·潘》中的主人公形象几乎成了童年的象征;《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被称为“美国童话之父”;《金银岛》被认为是史上最有名的海盗小说,也是最值得孩子阅读的历险小说。可是,正因为它们是经典名著,很多作品又过了版权保护期,必然成为粗制滥造的“重灾区”。网络书店上一搜,同名的书数不胜数。价格便宜到几块钱,谁还愿意为经典的美丽付费呢?

这套书的译者王永年、杨静远、马爱农、荣如德都是在翻译界赫赫有名的大家。有的人轻视儿童文学的翻译,认为儿童的作品必然用词简单,含义浅显。殊不知恰好相反,且不说译笔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就是原著本身也“深不可测”。当年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翻译过《爱丽丝漫游奇境》,大叹艰难,直言本书“几不可译”,翻译过《博尔赫斯全集》的王永年先生,翻译本书时也觉得比起其他成人书来,本书“难度颇大”。可是,去网上看看这些书的翻译,乱象丛生,署名各异,偷工减料,胡改乱造。不用正式购买译稿,当然价格就便宜了,谁还愿意为译文的美丽付费呢?

丛书的插画家罗伯·英潘是安徒生插画奖得主。罗伯·英潘的插图总有一种梦幻迷离的气质,用铅笔打造出的稳重色彩,尤其吻合经典的氛围。可是,国内的童书一贯是不重视插画的,请看看那些造型拙劣、色彩混乱的同名作品。一天能画几十幅,当然价格便宜了,谁还愿意为插画的美丽付费呢?

请为美丽付费,也让美丽可以传播,也可以延续。

王林(儿童文学工作者)

《彼得·潘》读后感(三):一本书背后也有一个星系——网络时代的读者力量

在寻找译文时,除了听取专家的建议,我还从一开始就到热门的亲子阅读论坛发帖征求读者的意见。这一行动意外地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强大的读者群。

在论坛上,我把图书的信息尽量完整地贴上去,又加上自己初选的译本的信息,每本书还附了部分对比的段落,很快就有了上千的点击量,有提意见的,有表示支持丛书的,还有的妈妈们都已经购买过此书的英文原版,很快壹个征集意见的帖子就成了图书出版的交流基地。后来关于图书的形式、赠品等我也通过这里与大家沟通,出版的每一点进展也必然在这里向大家汇报。

所谓“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高手真的是在民间,论坛里的很多家长都是资深的屯书者,他们挑书的眼光恐怕有些资深的编辑都比不上。这眼光背后蕴含的自然是知识,网络将如此多的知识汇聚在一起,只要编辑善于去倾听,不难碰撞出火花来。初来时,我只知在网上查现成的资料,在成书后去发布信息,把好好的一个“专家库”闲置一旁,纯属低级的浪费。有往有来才是良性的沟通,与读者随时随地的交流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误打误撞弄明白了这个道理。

最初找译者时,家长们不仅提建议,还自己拍照上传译文,有的妈妈甚至正好有译者的联系方式,让我着实感到了这个群体的强大。后来因为《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疯帽子先生的帽子,我又吃惊了一把。这本书最早的插图版中,插画家在帽子上写了一句英文:IN this style 10/6,英潘插画的版本也采用了同样的话。我们的原则当然是把英文翻译过来,可这句话该怎么翻呢,文中没有,我查了之前出版的所有插图版本都只是保留了英文,而专家也无正解,问外方的话一时又没有回复。

我把这个问题也贴了出来,没想到很快就有了极富含金量的回答:“In this style 10/6”这句话多数人认为是价签,翻译过来就是:“此款售价10先令6便士”。因为这幅插画,后来渐渐产生了一个“Mad Hatter Day”,是一年中除了四月一日之外,第二个愚人节的意思吧,日子呢?在美国就是10月6日。网上有关的资讯还是挺多的,我之前竟未查到。后来这位提供意见的妈妈还进一步建议我做图释,而不要在帽子上加中文,以免破坏原图的意境。这实在是帮了大忙,并且,此书出版后,外方终于有了回复,所给的翻译也与上面的建议译法相同。

网友的智慧加起来真的比任何一部字典都要强大,不要小看那一个叫做某某妈的家伙,他们中的许许多多在悄悄从事着童书推广的工作,开博客、发帖,开办电子杂志,圈子,这些都是宝贵、极有专业价值的资源。

这个帖子从去年8月份开始,开了近一年。看帖子时,除了欣喜和感激外,我最常有的心情却是战战兢兢,网络之大,意见万有,有好,自然也不乏批评和质疑。最终确定的译者公布时,第一回挫折来了。很多跟帖都在质问我的选择为什么不是当初他们推荐的,我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一个回帖解释。但哪怕是现在我也不觉得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时圆满的,译本的确定确实是众口难调,再加上版权问题,着实成为了头一桩憾事。但真诚始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虽然仍有不满的声音,但有很多家长理解并支持了我,共同推动着丛书的出版。

另外,因为一点一滴的沟通,渐渐汇集起来的对书的期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每走一步,背后都有这么多的眼神,欣喜之余,压力也更大,编辑这套书的责任感也就更重。所以,图书最后留下的每一点遗憾,在我的心里都被加倍地放大,以至于成书后竟满心愧疚,毫无喜悦感,想起一个跟帖说“虽然结果并不完全如所愿,但努力过也无愧于心了。世上哪有完美的事情”,聊觉宽慰。出版这套书,我最需要感谢的,正是他们的宽容、支持和耐心等待。他们和我在帖子里留下的足迹,共同见证了这本书的诞生。

《彼得·潘》读后感(四):也谈经典——名家翻译的传承

名家译文不难寻找,可好译文的定义却各有高见。有人看中名气,有人依靠读者口碑。语言上,有人爱文点的,有人偏好白话的。具体到已经流行多年的译本,考量时,细节和译文阅读的整体感觉都不能忽略。而在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个版权因素。译文归属向来不统一,现在多数翻译都是一次性将所有权归于出版社,作为竞争对手,得到授权的困难可以想见。所以,即便确定下来,要联系上这些好的译者要付出的努力也比预料的要多得多,最好一开始就列出至少3个备选。

这套书出版一百多年,中文的译者多已届高龄,退休在家,少人问津。最直接的联系方式当然是那些曾经出版过此译本的出版社,但同样是利益关系,全部婉拒。我两眼一抹黑,只能先把度娘的相关页面翻个遍,然后穷尽各种资源:微博、博客、作协、出版交流群......《彼得·潘》杨静远先生的译本是唯一一个专家与读者所公认的,我偶然在网上看到某位同行的帖子,言说新近获得了杨老师的授权。大喜。联系他求联系方式,不想对方傲慢地说已经签给他们,让我另寻其他译文。后来往杨老师曾经的工作单位几次三番打电话,才辗转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与她的女儿严女士约定时间前去拜访。

我到清华杨老师家中去,竟见严女士搀着老人在门口迎我,他们的热情让随后的交谈都顺利许多。杨老师年近九旬,眼睛不好使,耳朵也背,我们说话得用喊的。严女士倒像是我们的翻译,慢慢道出杨家人的许多故事。杨老师当年翻译《彼得·潘》几乎是在熬夜中完成,并且因为眼睛抱恙,竟要由先生念出,她口头翻译后再由人记录下来,然后再念给她听,如此一遍遍改正。因为这个,杨老师还不止一次对我说要好好把关修改。因为当年熬夜的习惯,杨老师夜里往往难以入睡,广播就成了她夜间的陪伴。谈话间,她一个人站起去找证件,颤巍巍地走了好久,后来又说起时家中往事,一桩桩于她似在昨日。离开时,杨老师又送我到门口,紧握住我的手,望我下次再来。她女儿和我一起离开,说起杨老师近来还在忙着整理自己和父母(其父为经济学家杨端六,其母为作家袁昌英)的作品,虽劳累却不肯终止。

关于《彼得·潘》译文的版权,杨老师请我一定联系下浙大的宋兆麟先生。原来,当年宋先生主编了世界儿童文学精选集,将多位名家的翻译首次集结出版,首先是在浙少社,其后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光明版、长春出版社的指导阅读版所使用的也多为这些译文。没有所谓的契约,译者都将译文的版权交托给宋先生,由他全权处置。就这样,一个依靠纯粹的信任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维系着编辑与译者的关系,越是名家,越是如此。

我回去查阅宋兆麟先生的资料,却得知,就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他因病猝然离世。

没料到,我接下来寻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译文时,又绕到了这条线上。这本书的张友松译本颇受推崇,并且也正是宋先生主编丛书中的一本。可我辗转联系,浙少、宋先生的家人均不知这套书的版权如何处置。而张先生本人于十多年前去世,看了一位海外华人采访张友松老先生的稿子,才了解到这位一生笔耕不辍的翻译家,在成都郊外凄凉地度过了晚年。

关于他的后人也没有半点消息,我看张先生的介绍中说他是作协成员,便试着去联系,却被生硬地告知查无此人。我通过微博发动四川的朋友寻找也无果,甚至有人建议我采取一种古老的方式,在报纸上发寻人启事,或者直接声明要人来认领版权,逾期就默认已经授权。

没曾想过,一次拜访,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知道,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有许许多多值得记述的故事。希望,老一辈的翻译家、出版工作者们还有人惦念。 寻找另一本书《金银岛》的译者荣如德老师也是一个故事(后来才知道他也认识宋兆麟先生)。荣老师是唯一一个联系上又跟我直接多次交流的译者,他较其他译者年轻些(其实也已近八十),也已退休。我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处找到他家里的电话,头一回就是他本人接听的。听我说明来意,他很高兴,但还要把他的版权情况一五一十地跟我讲得清清楚楚,然后关于稿酬,期限,样书要多少本,都一一过问,很有上海人精细的特点。等这些清楚了,他还特意跟我叮嘱版本问题,说要把上海译文版与《化身博士》合出版的序言给改下。合同签后不久,果然就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信(这年头能收到贴邮票的信可不容易),打开来,薄薄的作文纸上,是他手写的序言,把如何修改如何使用一一交待。一位八旬老者如此认真和配合,让人难免感喟。这样的信我还收到了第二回,因为英文新版本中有新的序言,我就请荣老师翻译,他没有拒绝,只请我寄复印件过去。过段时间后再收到信,他在信中却先是道歉,因为感冒而拖了交稿时间。这更让我过意不去。

关于某些译名我们还交流过几次,每次的通话时间都不短,荣老师看起来颇有兴致,总会跟我谈些他做翻译的往事。他主攻的是俄国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部作品几乎都译过,他大学机缘巧合提前一年毕业,当了老师,利用第一个假期翻译了第一部作品,是俄文版的波兰文学,本是随性的练习,却真给出版了。那时他才17岁。有回联系时说到正在读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荣老师就认真地许诺说要送我一套。后来还再次提起。

荣老师为人严谨,译文在严谨中却不失活泼,最早读他译的《罪与罚》,与俄语之契合,读来真是一种享受。校对《金银岛》的同事一天很郑重地对我说“好久没读过这么好的译文”了。对于常常出版引进图书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感叹确实发自肺腑。在一切都追求速度和利益的时代,翻译也难以幸免,当老一辈的翻译家离去,他们执着于文字的传统是否真要无人传承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