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彼得·潘经典读后感有感

彼得·潘经典读后感有感

《彼得·潘》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马修·巴里/著 / [法] 雷吉·勒容克/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读后感(一):孩子认为的快乐

时间不曾征求过每个孩子的意愿,长大成了必然。有些孩子愿意接纳成长,有些则躲避开来。这里的故事,是孩子们的逻辑与快乐,也可能是为人父母的担心。或者说,是一种选择,在于你更愿意做出哪一种选择。

正如开篇简介所言,《彼得·潘》是难得的一篇老少皆宜的童话,关于成长,关于母爱,关于选择,关于憧憬……

看过有关小飞侠的影视作品,而真正坐下来读一读《彼得·潘》这本书确属偶然。虽然许多地方有些许改动,尤其是那个发福的小仙女叮叮铃的样貌,与影视中苗条纤细的形象有所出入。不过,读纸质书倒是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里面的人物、情节和情感。

书中插图截取

《彼得·潘》这部带着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有着各种贴近真实的角色,尽管有时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略显幼稚天真,谁叫这是给孩子们的童话呢?彼得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就像许多令家长头疼的孩子一样,彼得有时候真是叫人又爱又恨,但这绝对与好孩子坏孩子无关。他只是由着孩子的天性去做事,像孩子那般去思考,他讨厌被母亲丢弃,怒视任何不公平,贪玩又爱有小脾气,同时也需要母爱。在永无岛上,严禁提到母亲,尤其是母亲的好,却总是到处寻找小女孩作为她和其他岛上孩子的母亲。

故事中的温迪就是被彼得带到岛上的女主人。在成人看来,或许这个故事中的孩子们在延续过家家的旧游戏,又或者是她们精彩幻想杜撰出的某一情节。反正,故事就是这样,跟着孩子们一起飞起来了。

书中插图截取

你会看到一个与大人世界不同的永无岛,那里的规则完全符合孩子们的逻辑与观念。那里有坏人(海盗),也有猛兽(像鳄鱼),有朴实的代表(印第安人),有神话同荒谬的结合(举动不定的人鱼族),当然还出现了只滑稽的怪鸟(永无鸟,说它滑稽是因为它的行为在现在孩子中恐怕会称之为笨了吧)。各种新奇的事件也穿插其中,鳄鱼肚子里有滴答声,海盗怕鳄鱼,美人鱼有时候自私得很,小仙女也会嫉妒人而做坏事。这些都是孩子头脑中无厘头,却藏满奇趣的世界,而最重要的,也是故事中不自觉提到的因素——守恒与公平。这一点很令人惊讶,原来,在他们的头脑中,公平居然占据那么重要的位置。以至于永无乡里的好坏,都是相互守恒,它们彼此以同样的速度在追逐,却永远都追不上对方。是不是很有趣的逻辑?

书中插图截取

从孩子的视角切换到成人的视角,又无法摆脱温迪和温迪妈妈这两个角色的影响。或许这就是成人可读的理由之一。从孩子们的历险到最后的回归,不时流露出的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尽管那些依恋会被某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冲淡,甚至被诱导和歪曲,只要孩子们安静下来,甚至遇到危险,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求都会流露无遗。温迪以孩子的角色去扮演另一群孩子的母亲,唤醒的是孩子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意识,温迪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对丈夫强烈自尊下表现的严肃、不通情理的宽容,刺激的是每个成年人的内心。

母亲,是那么善良、端庄宽顺的慈爱形象。

母亲,亦是那个维系一家的纽带。

读《彼得·潘》,有时候无需知道太多,故事里自然而然会收获颇多共鸣与感悟。在那遥远的永无乡,住着一位叫做彼得·潘的小男孩,他和其他无忧无虑的孩子一样,都会飞翔。他是大人曾经梦中的伙伴,他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书中插图截取

《彼得·潘》读后感(二):给我一个吻吧!让成长之路不再有遗憾

有人说儿童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简单又没有压力。可是,如果永远是一个孩子,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在英国的童话故事中,有一个经典的人物,叫做彼得·潘。他是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生活在远离英国本土的一个海岛——永无乡。这里虽然陌生,其实也熟悉,因为它就存在于儿童的梦境中。

岛上住着很多童话故事中才会有的人物。有各种野兽、人鱼和小仙女,还有一群凶恶的海盗和善良的印第安人。当然,还有我们的主人公,彼得·潘和他的一群小伙伴。

故事是从小女孩温迪帮助彼得·潘缝影子开始的。彼得·潘的影子被狗保姆娜娜撕扯了下来,小男孩为自己无法连接自己的影子而痛哭流涕,这时,他遇到了女孩温迪。温迪不但帮他缝合了影子,还因为他的感谢给了他一个吻。

男孩喜欢上了女孩,不是情爱而是母爱。为了能够让温迪成为照顾自己生活的“小妈妈”,彼得·潘诱惑温迪去了他的家乡永无岛。

在那里他们住进了通过树干才能进入的地下房屋,四周是都是梦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永无岛的生活简单而快乐,在奇幻的自然环境中,每天上演着野兽、印第安人、海盗和小伙伴们四批人的相互追逐和嬉戏。最终,在和海盗进行了终极决斗后,彼得·潘把温迪送回了家中。

永无岛

《彼得·潘》的作者巴里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剧作家。曾被爱登堡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并获得荣誉勋章,还被英王赐予从男爵的贵族称号。他曾和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合写过剧本,现在其成名作《彼得·潘》已经成为了英国不朽的文学名著。

在书中,巴里以超越常人的感受力,从儿童思维出发,运用娴熟优雅的写作技法,创造了一个奇幻逼真的童话世界。永无岛上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更没有作业,甚至连吃饭都是在假装,一切事情都变成了玩乐。作为一本儿童文学,故事不但好玩儿好看,而且意蕴悠长。

一、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

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在《彼得·潘》中,作者的想象力喷薄而出,随处都能采撷到不可思议,闪闪发光的意象。只要你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几乎相信什么,什么就会成真。女主角温迪相信自己可以飞,果真就飞了起来。飞行中,饿了可以和飞鸟夺食,累了可以在北风上睡觉;无聊了去拨弄拨弄海面鲨鱼的尾巴,也可以在晚间去听听人鱼唱月;既可以纯粹为了喜好和海盗决斗,也可以在用蘑菇做烟囱的房间里玩过家家。书中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画面一步步诱发儿童对世界的想象,即便是成年人在阅读时也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入那个无忧无虑的世界。

二、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

虽然是一本儿童文学,作者却通过婉转的情节对每个人物都进行了精致的刻画。难能可贵的是角色突破了童书中人物过于扁平化的缺点,在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后,每个人物都尽量表现出了复杂的人性。

彼得·潘会在危险来临时舍身救人,同时也会因为少年特有的任性而伤害伙伴。一方面他希望可以和邪恶公平决斗,另一方面也会利用诡计去打击敌人。

书中对反面人物海盗头子胡克船长的刻画尤其出彩,他会利用反侦察挫败印第安人的伏击,也会聪明地识破孩子因为偷懒而扩大的树洞。但是这一切冲突的背后原因,却是胡克船长对彼得·潘纯真风度的懊恼。

他看不惯这种风度是因为他曾经也具有这种风度,故事隐喻着成长必然要牺牲童真作为代价,而我们又对这种代价依依不舍甚至野蛮打压。

虽然胡克船长最后命丧鳄鱼之口,但他仍然为彼得·潘踢他而破坏了风度而感到欣喜。这种复杂的人物心理刻画使本书脱离了一般儿童读物的层次,它促使小读者在一片喧闹的悬念中思考背后深刻的原由,这种思考无疑对写作和阅读都大有裨益。

丢掉风度

三、对童年、成长、爱的反思

彼得·潘的特殊就在于他是永远长不大的,这种长不大来自与他的内心,他不想长大。书中说人一旦长大,就忘了怎么飞,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自己会飞。那样的成人也就不再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地活着了。

彼得·潘选择了永远快乐,但是他却失去了成长的能力,顺带着还失去了母亲的爱。这成了彼得·潘一生最大的痛,也是记性不好的他一直忘不掉温迪的原因。

书中说,他原来也一直以为妈妈会一直开着窗子等他,于是他就在外面玩了两个月,又玩了两个月,再玩了两个月,然后当飞回家时,窗户已经栓住了,妈妈已经把他全忘记了,他的床上睡着一个小不点。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从咿呀学语到繁重的学业,最后在社会中负重前行。

彼得·潘就是每个成年人心中那个纯真的孩子,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我们不再相信童话,不再相信简单的美好。这种成长带来的失去给全书染上了淡淡的忧伤。

我们在一片安谧中快乐长大,转眼就被投进这大千世界。最后作者巴里让彼得·潘又把温迪的女儿带去了永无岛,同时温迪的妈妈也把自己唯一的吻给了彼得·潘。也许作者也相信,只有爱的守护才能让人在成长中保有一份童真吧!

《彼得·潘》读后感(三):因为有爱,我们不再害怕长大

小时候,看过一次《彼得·潘》,印象中这是一个小男孩拒绝长大的故事。文字里有淡淡的悲伤,但始终不知道悲伤的原因是什么。

直到这次重新又看到《彼得·潘》,才恍然没有妈妈的爱,是悲伤的源头。在彼得的永无乡里,他始终走在寻找妈妈的路上。整个故事剔除情节,只余下骨架的话,有点像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只是,小蝌蚪最后找到了妈妈,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而彼得·潘周而复始地重复寻找的动作,于他而言,已是幸福;于我而言,却是悲伤。

尤其是结尾时,他每年春季都会来温迪的家,带温迪的孩子去永无乡,假扮他的妈妈,做温迪曾经做过的事。一切都是假的,但在彼得的眼中,假的和真的是一样,他在贪恋好不容易找到的母爱。

看到这里,真的很心疼。如果没有当初的不计后果,可能故事的结局不会这样。

彼得·潘

评价人数不足

[英] 詹姆斯·马修·巴里/著 [法] 雷吉·勒容克/绘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他喜欢冒险,喜欢飞出窗户,去看外面的世界,喜欢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不曾想,当他回来时,窗户上了闩,床上躺了小弟弟,妈妈已经忘记他了。

彼得就是有如此的自信,才一次又一次地跑出去。只是他从来都不知道,跑出去的后果是如此严重,严重到他得到了世界上所有的快乐,却唯独少了妈妈的爱。

当温迪一家人团聚时,只有彼得·潘一个人悄悄躲在窗外。窗户里的一切,与他无关。詹姆斯·马修·巴里说,他隔窗看到的那种快乐,他却被关在了外面,永远也得不到。我想他是羡慕的,羡慕有爸爸妈妈的疼爱,羡慕家人都在身边,羡慕温迪拥有的幸福。

幸好,他带走了达林夫人的吻,那个连结婚多年的达林先生和孩子们都没有得到的吻,彼得却轻易得到了。这是妈妈温柔的爱。

与海盗胡克在礁湖的战争后,他还得到了永无鸟妈妈的爱,因为它救了他。

迈克尔带来的风筝只能承载一个人的力量,他把机会给了温迪,自己留在礁湖上。大概是看他可怜,永无鸟动了恻隐之心,拼尽全力把鸟巢划到他的身边后,丢下两个卵,飞走了。

我们的小男孩并没有恩将仇报,把两个卵丢到海里,反而把他们放进了帽子里,永无鸟又飞回来了。后来,所有永无鸟的巢都筑成了帽子的样子,就边缘有宽边的,方便孩子们散步。

你看啊,彼得是懂得如何回报爱的,只是身边人没有教他罢了。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对一些小事加以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学会爱别人,学会感恩。

话又说回来,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温迪能做他的妈妈,精灵叮叮铃和印第安人虎莲公主就不能呢。大概有三个原因吧,不知道对错,且听我说一说。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温迪和他一样都是孩子,都有一颗纯粹的心。他们相信有永无乡,相信有仙人,相信自己会飞,对很多大人表示怀疑的事情,他们都是相信的。

因此,喝了毒药的叮叮铃,没有死去,反而得救了。长大后的温迪,就不这么幸运了。她反复问女儿,自己是不是真的会飞,在永无乡的冒险经历是不是存在,她再也不是那个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孩子了。

看到这里,我很难过。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个永无乡,我们都曾是彼得,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现在却成了温迪,总是怀疑曾经相信过的事,心中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肩上多了很多责任。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得必有失。

第二个原因是,他不愿意长成父母期望的样子,宁愿做个小孩,老是玩。与其说不愿意,不如说是害怕吧。害怕成年人冷冰冰的世界,害怕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更害怕失去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有多害怕长大呢。有三个细节足以证明。其一,不允许永无乡的孩子长大,所以岛上孩子的数目时常变动;其二,不允许孩子的模样有一点点像他;其三,他害怕见到长大后温迪的样子,据巴里所写,这是彼得第一次害怕。

他应该是恐惧的,恐惧的是原本的好友,竟然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有他还是他。真的替彼得感到高兴。所有人都会失去最美好的童年,只有他在时光深处永远不老,快快乐乐地做着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让孩子像彼得一样,拥有一个无忧的童年,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不要让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变成孩子心里最重的负担。孩子本就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力,但人生只有一回,就让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去生活就好。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爱。爱有多么重要。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疯传的,中国弃婴因为在爱中长大,两年后变成美国小公主的事就足以证明。

其实,打心眼里,除了温迪,他从来瞧不起母亲,是怨恨大人的。永无乡有个传说,每呼吸一次,就会有一个大人死去。他的恨就是这样严重。

但这不代表彼得心中只有恨,没有爱了。在温迪面前,他像个孩子,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温迪要一间漂亮的房子,要华丽的窗、玫瑰花和小婴儿,他带着其他孩子,立马去做。

在孩子们面前,他像个成熟的父亲,教他们森林里的防身技巧,不能质疑他的任何决定,勇敢地把温迪和孩子们从海盗胡克手中救出来,最后还成功地打败了胡克。

他并不是会爱,因为没有人教,他都是凭着孩子的本能去爱的。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爱而来,只是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做出伤害孩子的举动而不自知。如果能像达林先生那样,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好了。

达林夫人负责照顾家里和孩子,达林先生负责赚钱养家。他是个爱面子的人,邻居都请了保姆照顾孩子,他也请了,只是这个保姆是一条名叫娜娜的狗。

娜娜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孩子,可达林先生觉得自己的家庭地位,没有一只狗来得高。不仅让娜娜喝下像牛奶的药,还把她拴在院子里,不让她进育儿室。

此后就发生了三个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达林先生非常懊悔,把所有的错误都怪在自己身上。他觉得,要不是他把娜娜栓在院子里,以娜娜的警觉性和聪明是能够阻止的。

所以他发誓,只要孩子们一天没有回家,他就一天不出狗舍。每天早上,他坐着狗舍上班。要知道,一个爱面子的人,能做到这样的程度,那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而且,从此以后,他不让娜娜进狗舍,还无条件地听从娜娜的意见。

说实话,看到达林先生的做法,虽然觉得有些极端,但真的很开心。这样一个举动,变相在告诉孩子,爸爸是个普通人,也会做错事,但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就好了。给孩子一种我们是平等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起初觉得这是个童话故事,孩子们来读会更加合适。现在想想,成年人可能会更有共鸣,收获更大。因为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度过的,更知道什么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摩登家庭》里演大姐海莉的萨拉·海蓝德,在28年的人生中,做过大大小小手术共有16次。其中接受过两次肾脏移植,期间还抑郁到想自杀,因为第一次父亲的肾脏,在她身体里,出现了排异。她说,是家人和朋友的爱,是支撑她坚持下来的动力。

这与詹姆斯·马修·巴里借用《彼得·潘》,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如出一辙。人生从来不是康庄大道,可能会遇到高山,遇到河流,但我们可以像彼得·潘一样,勇敢地面对每一次冒险,而且爱也会让我们奋勇直前,做自己人生的英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