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彼得·潘的读后感大全

彼得·潘的读后感大全

《彼得·潘》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马修·巴利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读后感(一):留念

因为上回春光乍泄的影评又去看了一遍彼得潘,发现我可能已经不适合看童话书了,我真是一点都不可爱,一点童心都没有,我就适合看东野圭吾,适合看一些乱七八糟悲伤的东西,讨厌我自己。

“很久以前,”彼得说,“我也和你们一样,相信我的母亲会永远开着窗子等我;所以,我在外面呆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才飞回去;可是,窗子已经上了拴,因为母亲已经把我全忘了,另有一个小男孩睡在了我的床上。”

彼得喊到:“妈妈!妈妈!”可是她听不见。他用小拳头捶打着铁护栏,可是无济于事。他只得抽泣着,飞回公园,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亲人。本来,他想给母亲当一个多么神气的儿子啊!唉,彼得呀!我们这些往往铸成大错的人,当第二次机会到来时,我们会有多么不同的做法啊!然而所罗门是对的——对我们多数人来说,第二次机会是不存在的。我们来到窗前时,已经是“闭门”的时候了。铁护栏永远封闭了窗口。

2017.04.11

《彼得·潘》读后感(二):小飞侠的另一面

我想象中的彼得·潘,大抵还是郭小四当年作品中,作为自身另一面的符号而存在,包含了天真、童稚、纯洁与勇气等等美好特质。但是当我在阅读的时候,彼得·潘所展现的是一个被抛弃的形象,混杂着对母亲的渴求、对父权的认可以及不可言喻的暴力。这样的混杂,与作者并未控制好的文本描述之间,有一种节奏上的脱节。

我不否认关于飞行、孩子、仙女、梦幻岛等等意象是与童话故事相关联。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疑惑,《彼得·潘》显示的是一种纯真与恐怖的结合,是以一种断裂的形式去展示,而不像童年阅读的《一千零一夜》《镜花缘》一般本身与恐惧并存;或者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总是圆满结局。

这种断裂给我带来的直观感受是这并非是儿童童话,而是关于成人的寓言。是一种年轻的殖民者,与本身为“贵族”的海盗以及大批印第安人之间为了成为“伟大的白人父亲”所呈现的战斗。

在这一层级上,或许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殖民战争的侧写。那么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随着温蒂这样随着年月增长不断成长、怀孕、生女再被接走并还回的姑娘,在“父亲”本身的缺失之下,成为一种“繁衍”的符号。而彼得·潘则成为她们唯一的“父亲”。

考虑到本书作为经典,目标读者是孩子们,就更难掩我的困惑。只是作为我个人选择,我不会推荐此书给孩子们阅读。

《彼得·潘》读后感(三):后来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

巨大的月亮表面掠过阴影,迎着风飞行,困了就卧眠在柔软的云层中的孩子们,在彼得潘的带领下到达真实的梦幻岛,差点被叮叮嫉妒之心害死的温蒂,扮演起了妈妈。男孩子们一边玩着玩过家家游戏,一边对着阴险狡诈胡克带领的海盗团斗智斗勇。印第安人被海盗消灭,海盗们被男孩们灭掉,大BOSS胡克葬身他的噩梦之源,男孩们回到了社会。

后来呢?

梦幻岛上为数不多的人类都离开了,仙子们与美人鱼会感到无聊吗?

怕是会的,毕竟没有人给她们恶作剧了,幸好还有永远不会变的彼得潘陪着她们。

故事到此完结了吗?不,彼得潘的故事永远不会完结。

温蒂长大了,跟她的妈妈达林夫人很像,听从一家之主的话。

她有了一个女儿,叫简。

简从娃娃开始就听着妈妈的梦幻岛故事睡着,所以当某一天晚上彼得来了,简很顺其自然地去完成妈妈与他的约定。周而复始,只要彼得记得。

让我们猜猜岛上会有男孩们吗?估计没有了,因为没有敌人。这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男孩们在岛上只能是无所事事,长大,违反规则,然后被彼得潘丢弃。

上天的宠爱孩子,只有永远长不大并且健忘的彼得。

回归现实

成人的社会充满了算计,只要你开始有了烦恼,服从于理性,你就可以去参加儿童毕业典礼了。人人都想成为彼得潘,一个充满风度拥有勇敢之心的家伙。但真的把这个选择放在你面前的时候,怕是都会犹豫很久吧!矫情虚伪?不,只是需要思考得失利弊,看看是否性价比最高。

毕竟幻想是不用代价并且没有困难的,真实的面对就意味着抛弃现有。谁拥有这种大无畏不害怕的精神呢?调皮捣蛋的小屁孩,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创造了彼得潘,你看,詹姆斯也点头赞同。

《彼得·潘》读后感(四):我们不是彼得潘

每个人都有长大的一天,长大的标志并不单单是你换了乳牙,长了身体,长大真正的含义是你开始被生活逼迫去做一些自己不认同的事,你开始对生活妥协。

近日看完了童话《彼得潘》,我想起了五月天写的一句歌词,我们都曾是小孩。是的,我们都曾经是小孩,是一个可以飞翔的孩子,可是我们不是彼得潘。彼得潘可以拒绝成长,我们不可以。在我们懂事伊始,父母和老师就开始教导我们如何去竞争,年龄小小的我们在父母的教导下明白了物竞天择这个残酷的法则,可是当我们懂得了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知道了这个世界有着战争和犯罪,我们就不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了。年岁渐长,烦恼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曾经因为捡到一颗漂亮的鹅卵石而开心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复,每天兜兜转转地为生活,为工作而奔波,如何能无忧无虑?然而,只有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才能飞翔,满腹烦恼市侩和忧愁的我们,早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了。

《彼得潘》这本书很童真,也很简单,基本都是一些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故事,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打斗。但却很温馨。

彼得潘是一个小孩,他的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每天追逐快乐,对人,事,时间都不放在心上。文中经常出现她忘记了谁谁谁的事,但这不就是一个孩子吗?虽然他打败了海盗,但他依然是一个小孩,如果说彼得潘和别的小孩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彼得潘有一幅永远不会长大的身体和飞翔的能力。

平淡直走的全文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已为人母的温迪和仍旧是小孩的彼得潘的见面。彼得潘激烈的反应让我潸然泪流,我们是否有勇气正视我们长大的样子?看看长大后的自己是否让孩提时代的你满意?还是我们只能像彼得潘一样,拒绝成长?但是彼得潘可以一直是个孩子?我们却只能慢慢变成一个大人。

《彼得·潘》读后感(五):编辑手记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叫做《丹麦诗人》的动画短片,那是部美好的作品。在动画片的开头,一个温柔又不失感性的女性声音给我们讲述了她一直以来对生命的理解,她说:“小时候,我以为大家都来自外太空。呱呱坠地之前,我们只是飘在空中的小种子,等着被某人领走。选择过程是任意的,父母是谁也无从所知。”接下来她又说:“我其实没错,因为我们的出生几率和父母的相遇息息相关。”动画片其实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位丹麦诗人偶然但又历经千辛万苦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故事。但这个开头让我一直难忘。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它揭示了某种宇宙的奥秘,同时又那么浪漫、奇幻,对成人来说,我们听到这样的话语会觉得熟悉,但好像又不能真正完全地理解,因为这是对孩子说的话,只有孩子才能心领神会,一下子就抓住其中的要义。

对孩子说的话,就是“童话”。

多年来,我一直对童话充满兴趣,相对于成年人世界的现实复杂,我更喜欢那些故事里有星空,有花朵,有宝剑,有毒药的故事。我关注每年的奥斯卡动画短片的入围和获奖作品,因为在那里总能发现好故事。我也喜欢略带神经质的非好莱坞式动画长片,那里总有我不知道的各国民间传说和我们平时不能发现动人情感,因为孩子的神经是最敏感纤细的,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你一定听过那句话:有些事物,我们长大了就看不见了。

2015年3月我加入果麦,终于达成了自己多年来想从事出版的心愿。5月份开始独立做项目之后,我第一批选的两个项目中,就有一个是童话,而且我觉得它是“童话中的童话”。

它叫《彼得·潘》。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但如果提到迪士尼的“小飞侠”,大家一定有印象。他就是那个带着小仙子和一帮孩子打海盗的绿衣小飞侠。可惜的是,迪士尼的形象虽然深入人心,却并不符合原著的气质。原著是什么气质呢?是那种略带伤感的奇幻、浪漫故事。它的感伤气质堪比《小王子》,却比《小王子》故事性更强;它的奇幻感可以说是《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它们都是英国的童话),但感情线却比《哈利·波特》更精彩。中国人或许对这部童话略感陌生,但是它在英国却是国民级和骨灰级的童话作品。

但这些名头都不是最重要的。

当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当男主角彼得·潘和女主角温蒂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个孩子相谈甚欢,聊得可带劲儿了。欢乐之余,还在上小学的温蒂对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说她可以给他一个吻。但彼得从小就在梦幻岛生活,他不知道什么是吻。温蒂问他:“你不会连吻是什么都不知道吧?”彼得说,你把它给了我,我不就知道了。他以为“吻”是一种实在的东西。他就把手伸出来,等着温蒂把“吻”给他。而善良的温蒂为了不伤害彼得的自尊心,就在他手里放了一枚顶针,并告诉他这个就是“吻”。

在我心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和浪漫的细节,而且也只有善良无邪的小孩子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才会这样思考问题。这是它打动我的原因,也是我决定选择并制作这个项目的原因。

转眼一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也完成了另外一个项目的制作和上市,经常带着作者参加各种活动,等待着市场对自己产品的检验。有时工作忙起来,我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夜晚在冻得干枯的美术馆后街上行走,我围紧围巾,呼出一口白气,不免觉得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则真是赤裸裸的现实,而讨生活也真是艰辛,不能有一丝松懈。我常常在疲惫、劳累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感觉,而童话的项目就是我的调剂品。除了《彼得·潘》之外,我也负责公司童书的一些项目研发工作,每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形象、温暖的故事,我的阴郁变会一扫而光。

这世上或许有许多人,对童话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小孩子看的玩意儿。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我相信总有人像我一样,依然喜欢美好和单纯的事物,愿意看冒险故事,并在一切的冒险都结束之后,合上书,心里生出无限感慨,然后睡一觉做个好梦。这难道不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最好的安慰和放松吗?

但话虽这么说,《彼得·潘》这本书却不是那么好做的。作者詹姆斯·马修·巴利出生于苏格兰中东部的一个小镇奇利缪尔,而这部作品则是他在伦敦写就的。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英国人句子结构复杂的特征,而且作者还非常喜欢用典和写各种隐喻,笔触在现实和幻想世界之间跳来跳去,无缝衔接。可以说,虽然这是一部童话作品,但翻译的工作却并不容易。在整个项目制作过程中,我一直希望最终呈现的效果保留住原著中的美感,我希望翻译出来的文字是准确而优美的。所以我找到了靳锦。靳锦是我的朋友,本科毕业于北大,研究生在瑞典隆德大学就读。她曾在童话的故乡北欧留学,非常能体会童话应有的气质。而她本人的中文沉静、内敛又充满了文字本身的活力,时常有让人惊艳的修辞和字句。作为一个青年作者,靳锦以往的作品《维京号》、《失业之旅》等让我对她的文字充满了期待。

她没让我失望。她笔下的《彼得·潘》不是那种俗气的儿童读物。我和靳锦都秉持着一种理念,就是孩子是知道什么是美的,不需要成人对故事做不必要的“美化”,因为那其实往往才是丑的。所以我们不会把“温蒂”翻成“小温蒂”,也不会把“两岁是童年终结的开端”翻译成不知所以然的“两岁是个开始,也是个结束。”我们相信孩子们懂得什么是“终结”,什么是“开端”,并能从这个更有力的句子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靳锦在翻译中尽量避免啰嗦,句子因此既优美又不失逻辑感,最大程度上保留住了原汁原味。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彼得·潘这个人物,我们还首次独家翻译了完整版的故事前传《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在这个前传故事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彼得·潘是如何从一个普通小男孩变成了永远也不会长大的“小飞侠”。但由于全六章故事中的第一、第五、第六章在翻译上难度很大,虚实转换和隐喻、典故非常多,所以国内历来不翻译这一部分。但这部分其实对于我们理解英国文化和彼得·潘这个形象的关系非常重要,是绝对不应该被抛弃掉的部分。但相应的,这部分对译者翻译的水准也要求很高。我们弥补了国内出版界的这个缺失,经过仔细研读原文五到六遍、查阅伦敦地图、请教翻译专家,我们最终呈现了准确而完整的前传故事给读者。

但我心里仍然觉得似乎还缺少什么。

是插画和视觉冲击。

一个最美妙的童话怎么少得了精美的插图和吸引人的视觉系封面呢?

经过我的苦苦寻觅,我最终在国内外的众多插画师中找到了伦敦艺术大学毕业的Grace Suen。Grace以往设计的作品“屁股脸”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她是一个对欧美插画风格非常熟悉并有很好创造力的艺术家。Grace多年来在英国学习艺术的经历对这本书的插图制作很有帮助。在创作手札里她说:“不论是绘制室内还是室外场景,大到植被类型、建筑风格,小到室内装饰、人物服装,都是参考和吸收英国本土真实的事物和场景。英国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英国人还很喜欢古董商店和复古集市,很多老房子的室内风格还保留着英国传统的装饰风格,只要多出去走一走,就能找到很多20世纪初的缩影,这对绘制插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确如此,Grace绘制的插画细节极其丰富,画面中的随便一角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人设方面,为了创造出足够经典的形象,Grace既参考了美国迪斯尼的经典人物形象,又搜集了很多来自东方的作品,比如宫崎骏的人设形象和韩国插画师的人设作品,最后又结合了一些英国本土的绘画风格。所以说创造出的一系列人设应该说是以英美风格为主,同时借鉴和糅合了东西方的各类绘画元素。

相对于插画师Grace的周到细致,负责书籍整体装帧的设计师芸哥的理念相对更简单、专注。她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是抓住了“童话”的这个概念。芸哥对我说,她就是想要做一本“纯粹的童话”。我问她:“啥叫‘纯粹的童话’?”她在QQ上打来一串字符:干净的、直接的,孩子一看就明白的,通过天马行空的手法反映纯洁的故事,传达对美好的向往。这不就是“童话”吗?

没错,这就是童话。所以芸哥用她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场景做了封面设计的灵感:在静谧的夜空下,彼得·潘和小伙伴及小仙子一起飞升,飞过月球,飞向找不到却一直存在在那里的梦幻岛(Neverland),那里只有自由的风声和无休止的嬉戏声。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这本书的封面有看3D大片的感受。我想这就是童话需要的视觉冲击力。

我、靳锦、Grace、芸哥,我们是分别住在北京、伦敦、上海的四个女孩,为了一个共同喜爱的童话故事,我们跨越了一年的时间和半个地球的空间距离来完成这个图书产品。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像一部“童话”一样奇妙,因为“童话”就总能给人带来奇迹对吗?

我们真心爱这个故事,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类永恒的情怀——对童年的怀念、对童真的向往。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将失去的东西,只有在童话中,它们才能复活;只有在文字中,它们才能重新闪烁起那神奇的光芒。

听一个童话故事,可以让人对抗现实的不堪;而做一本童话故事书,便足以让人忘却时间和成长让我们付出的代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