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彼得·潘》读后感锦集

《彼得·潘》读后感锦集

《彼得·潘》是一本由【英】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著作,猫头鹰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读后感(一):迈着步子,接近幸福

你可以选择长大,但长大不是唯一的途径——通向幸福。你可能想象着这样的生活:和小伙伴成天地玩耍、滚泥潭、堆沙堡、飞行,不用去担心其他的什么,比如海盗、美人鱼、小精灵,等等这些。

《彼得·潘》读后感(二):谁的心里不曾住着一个不肯长大的孩子

童年,是我们生命中最单纯美好的时光。世界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超大型的游乐场,唯一的用途就是冒险。我们驰骋在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里,从那些充满未知的人和物身上,渐渐获得了长大的勇气、成熟的情感和广阔的视野。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这些都是成长的代价和收获。因此,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永无岛,可以从中汲取能量,以期未来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彼得潘》是著名小说家和戏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充满了冒险和魔幻色彩的经典儿童文学巨著,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并受到全世界小孩子的喜爱。故事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永无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们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纯朴、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是淋漓尽致地呼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彼得·潘》读后感(三):长不大的故事,长大的人

《彼得潘》是一个十分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曾影响过全世界大部分的孩子,也包括我。这本中英对照给孩子看十分适合学习英语,并且对于翻译的作品很多人总是不信任,所以英文原版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这个故事更加能够深入人心,因为它的故事不简单,你只看一个开头是看不明白的。这个故事也很值得回味,童话故事中这是少有的能够让人们学习到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的机会。

彼特潘是个会飞并且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他没心没肺,面对人和事都能笑出声来。故事中的三个孩子也一样,他们保持着童真,大人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然而面对即将长大这样一件现实的事,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对于这样三个相信彼得潘存在的孩子来说,彼得潘更会影响他们。当得知彼得潘要带自己去那座“永无岛”时,三个孩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并且还学会了飞行。

其实彼特潘这样的性格如果没了超能力和好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不知道母亲是什么,三个孩子正因为有父母、有家庭,所以他们注定不可能永远跟彼得潘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天真无邪的保护伞,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这不是父母没有义务保护孩子了,而是父母也会老,这时就需要孩子去呵护父母。如果永远像彼得潘一样,相信父母早就被饿死了。这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虽然在故事中没有直观的体现出来,长大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想想你长大是为了给你的孩子去营造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那就不会去抱怨什么了。

这个故事就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也长不大,其实所有的故事都一样,长大的只有那些读者。这些影响一生的故事,在不同时期温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小的时候羡慕彼得潘,总想着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长大了同情彼得潘,这样的角色只能是伴随我们成长,我们并不会真的想过他那样的生活。

很多人误解了长大的定义,有的人觉得长大就意味着人心变得虚伪,社会变得物质。其实只要自己的内心保持不变,长大了的只会是我们的外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不去成为儿时讨厌的那种人,只不过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

《彼得·潘》读后感(四):长大后的我们,都想做长不大的彼得潘

之前我一直在找一部电影,之所以难找,是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电影叫什么,具体情节也忘记了,但是看完电影的那种感觉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我找了许久,真的是许久许久,因为我记得看那部电影的时候我弟弟还没出生,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电脑和网络,只是守着一台彩色电视来消磨我的童年

这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写这些文字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喻,因为我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当时在我心中深深烙印的那个角色,那个我童年里一直想要成为的角色,就是彼得潘。

故事大概讲的就是达林先生的三个孩子,温迪,约翰,和迈克,他们遇到了会飞的彼得潘,并跟着他一起学会了飞,一起去了梦幻岛,一起做了许多冒险的故事,最后温迪意识到自己想家了,于是和大家一起回了家,只留下了永远也长不大的彼得潘 书里最温暖的一句话是“只要孩子们是欢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就可以飞向梦幻岛去。”我当时就觉得,如果我们可以一直做无忧无虑的孩子,该多好啊。想完之后又觉得自己可笑,做孩子的时候盼着长大,每个生日都在许愿快快长大吧长大了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可长大之后的我们,又在一步一回头,唏嘘感慨,如果能变回小孩子该有多好啊,无忧无虑的。

书里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最初,心里满满都是被好奇和冒险占据,正如书里说的“在他们看来,没有妈妈照样可以过得很愉快。只有当妈妈的才认为,孩子离开了妈妈便不能生活。”我小时候也这样觉得,觉得妈妈的一切规矩都是阻挠,在妈妈的羽翼下我无法探险无法自由玩闹,于是就想着快快长大吧,快点脱离束缚。所以那个时候,我是多么的羡慕温迪啊,我做梦都想着有一个彼得潘飞进我的窗子把我带到外面去。所以那时,这个彼得潘的形象在我心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他胜过洋娃娃胜过王子,因为他代表了自由,一种属于孩子的自由

想成为长不大的彼得潘,大概是很多人的愿望吧,烦躁时,困难时,迷茫时,多希望也能有个彼得潘飞来把我们带到梦幻岛。可能,长大了的我们都想做长不大的彼得潘吧!可我们终还是长大了,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不失掉自己的童心,变成了大人之后,不要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对我们的孩子,不以相同的模式来实施教育,和孩子一起重新长大一遍,这大概就是我们能做的事了吧

(后记:后来上网查了一下,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是小飞侠彼得潘,03年上映的,看完书后我特意又看了一遍电影,以此,向我逝去的童年致敬,希望看过此书的人,都能重新拾回童心)

《彼得·潘》读后感(五):会飞的彼得·潘

有个故事你可能现在不记得了:很久以前,有一个英俊的小男孩,穿着用仅剩叶脉的叶子和树上流出的汁液做成的衣服,他总是在夜晚时从远处飞来,从窗口飞进育婴室里,像一颗滑落的流星,带着星光悄悄落在婴儿床旁,若是他笑起来,那是最好看,因为你会看到他满口的珍珠般的乳牙,他叫彼得·潘。

彼得在某一年的春季大扫除来临时很开心,因为他找到了会讲故事的温蒂,并成功的教给她和她的两个弟弟怎样飞行,哦,就是像小孩子一样只想着开心的事情,就可以飞啦!他们一起回到了永无岛,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们。

彼得告诉温蒂,自己是这些男孩们的“爸爸”,你可以做他们的“妈妈”吗?每天给他们讲故事。温蒂很快就适应了“妈妈”的生活,彼得告诉她只要不长大,就能一直这样快乐下去。

但是他们遭遇了海盗虎克船长的袭击,这是一个凶狠、臭名昭著的海盗,他嫉妒彼得能开心的飞来飞去,生气那群不知畏惧的小孩们捣乱。在抵抗虎克的袭击时,彼得有些烦躁和不解了,而温蒂因为想念自己的妈妈,也对彼得有些伤心,开始决定回到自己的家,决定自己不能逃避长大。

彼得很受伤,他更小的时候听到爸爸妈妈说自己会长大,于是逃离了家,跑到永无岛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快乐的小男孩,但当他某次悄悄飞回自己的家时,却发现那扇本留给自己的窗户已经关上了,他的爱被关在了那扇窗外。现在被自己带来的温蒂也要回去,回去忙着长大,忙着忘记童年,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丢失的爱,却发现只不过是又一次的背叛。只有做一个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孩子才会快乐,为什么他们一定要长大呢?

彼得不明白,却只装作毫不在意的留在房间里没心没肺的吹笛子,当他看到温蒂带着其他男孩重回妈妈的怀抱,自己仍然骄傲的坚持不要长大,只有不长大,才能避过那些烦恼,才能永远开心,才能看到大人们看不到也不相信存在的精灵们。

可是温蒂却在长大,她一直记得自己和彼得的故事,直到自己变成二十几岁的女孩,直到自己结婚生了女儿,她才发现,自己竟忘了怎么飞,果然长成大人就失去了飞的能力么?还是说失去了开心的能力?

一个执着的守着内心的小孩,一个接受年龄的增长却守不住内心的童真的大人,彼得渴望爱,更渴望自由自在的飞,两者不可兼得,他只能失去爱。温蒂想要像彼得一样,可不能拒绝长大。两个矛盾的选择,两个悲伤的处境,大人们看这个故事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小孩们看这个故事迷恋于彼得的梦境。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感情,读着读着这个故事,总要停一下,想起那个时候的自己。

现在,你想起来了么?小时候坚信存在的仙子们的故事,如今想来,才发现长大竟然这么快,像飞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忘了一些事。

可能春天的某个晚上,会有一个带着星光的身影飞进你的窗户,你要相信,那不是梦境,请轻轻地走上前,与他认识一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