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艺术面孔》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面孔》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面孔》是一本由高宇倩著作,98.0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457,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艺术面孔》读后感(一):生命需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5月,收到上海三联出版,由高同学编著的艺术家访谈《中国艺术面孔》,从里到外,装帧设计,图文并茂,制作精良,更令我惊讶的是高同学屈指可数的中文学习年限呈现的文字功力。《中国艺术面孔》以最强的艺术家阵容和最专业的态度向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家成功的来龙去脉,无论你是否懂得艺术,初阅便可由此鸟瞰艺术要义,稳妥入门;再次观想要义,持续精进便能找到自己心中的艺术城。只要你为它付出了执念,付诸了坚持,简单的目标,揣怀的梦想,那是一种生命力的由来,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味道。阅毕,快速翻回自己的理想,看看是不是一直叫坚持。推荐给所有热爱艺术及坚持梦想的年轻人。

《中国艺术面孔》读后感(二):深刻珍贵的诉说,揭开中国当代艺术的面纱

一直以来 对中国当代艺术 我都是充满好奇和渴望的。

在英国读Master,开始接触西方艺术史和文化政策学,内心深处一直在告诉自己,尽管80年代中国迎来一波向西方艺术学习的热潮,但并不同意中国因此没有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这一观点。

当然,过分的凸显地域,会让当代艺术显得颇为狭隘。不过,或许在我们的骨子里,历史车轮里沉浮的碎片和片状就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时间的线条里,反复进行着思维的接触和碰撞。或许抽象,亦或是浅薄和深刻,但它存在的意义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苦苦找寻的。

我并不喜欢 艺术具有太强的政治性,即使我理解政治思潮的确对艺术创作是有一些思考上的影响的,但这不足以说明每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具是以政治性为出发点,更不足以说明艺术的功能性仅仅体现在政治上。如是理解,似乎浅薄了一些。

在英国读书的时期,和英国一些朋友聊到中国当代艺术家,大家的直观印象停留在艾未未的粗俗和大胆上,那些让人不太舒服,充满政治隐喻和色彩的艺术作品。 这里我并没有任何针对艾未未老师的意味,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创作和思考方式。但我始终认为中国的传统艺术里是有一种优雅和美感在的,彰显着东方的气质,人与自然的哲思。

而颇感失落的是,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普遍认知是单一的,有些居高临下,有些片面和偏见。也是出于这样的不服气,我把研究生课题定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传播和研究上。

书中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主要采访了八九十年代一批新兴的当代艺术家,如今他们已为人师,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着广续的影响力,但是鲜有人去真正了解和透视这些当代艺术思潮幕后的故事。在书中一篇篇的采访中,作者与艺术家们讨论了什么是艺术,艺术与商业化,艺术资本,艺术与艺术自生性,艺术与权力,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公民意识,艺术与情感,艺术与自我认同,艺术与文化多样性, 艺术与社会融合(全球化),艺术与女性身份。作者并没有专业的艺术学科背景,却系统的讨论了关于当代艺术的种种议题。而我对这些议题的系统性梳理,是在Master西方艺术理论中学到的。虽然之前学习中对理论框架了熟于心,却始终以西方艺术案例为背景,此书正好填补了我心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容空白。许多疑惑也渐渐有了轮廓,虽还有待研究,但开始有了方向和雏形去解开。正如作者在后述中讲到的,似乎站在当代艺术的门口努力张望,看到了很多,但似乎却还是停留在门口,许多疑惑好像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此书完成了对艺术家创作心路历程的数篇采访,也记录了作者与艺术家进行博弈的过程。新闻学出身的我,深谙作为采访者,有时候要打开受访者的心结是不容易的,可见作者不仅对艺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在采访过程中也足以睿智和敏锐。其中,与汪建伟老师的采访对谈,十分有趣,管奎窥豹,可见一斑。

书中,真实的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之所以说是问题,是因为这些经历具有历史的独特性,在盲目浮躁和追求价值的浪潮中,也有一些乱象和嘈杂,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但是,国内的艺术环境是否也能为新生代的艺术家提供土壤和水分,国内的经济和政策体系是否也能为当代艺术的未来提供日照和养料,又要如何提供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去进一步深思的。

三天,读毕,忍不住先记下一些心得,之后深思,或许还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一篇篇采访生动有趣,充满哲思,玩味,不失幽默。层层抽丝,剥茧,或许也能体悟几分艺术的魅力。从感官和思辨中去理解不同。

真心希望此书也能有英文译本,在此致敬作者团队和书中参与采访的艺术家们。

《中国艺术面孔》读后感(三):高宇倩和她的《中国艺术面孔》

早上收到快递,终于看到了高宇倩的这本《中国艺术面孔》。

认识小高同学是在三年前,那时候和广告圈的朋友有打交道,小高的父亲算是国内广告界的前辈泰斗,她自己则刚从英国读书回来,朋友介绍认识后大家偶尔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后来知道她除了在父亲的公司兼职帮忙,在田子坊还有个画廊。我一向对设计、创意之类的东西颇有关注,但对“开画廊”这种事并无任何兴趣,心里甚至觉得开画廊这种事和富二代玩跑车其实并无两样。虽然我确是心存有偏激,但好在高小姐不但美丽大方,且活泼有趣,每次吃饭聊天总能让我这个很闷的摩羯开怀大笑,所以也慢慢熟络起来,渐成好友。但每次说起来她的画廊,我总是不无嘲讽一番,无外乎说她开个不赚钱的画廊瞎折腾什么的,总之尽显毒舌本色,但小高同学每每也并不以为意,说那是她喜欢的,想做就去做了云云...这倒让我渐渐觉得,她并非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直到忽然有一天,她跟我说:“我想写一本书。”

她说她要写一本“艺术家访谈录”,且不以偏激的观点说现在所谓的“艺术”和“装逼”二字都快画等号了,至少我觉得其中很多人确实是装模作样哗众取宠绝对有之,所以我对她要写书的事,一点都没兴趣更无支持和鼓励,并且我听到很多人都说自己要写本书,最后都不了了之。但是,小高表现的很坚决,并且“失踪”了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有大半年没见过她,后来再见的时候告诉我:“那本书已经在写了。”我还是没太在意,因为那时候我一直在打自己的“塔山”,早已无暇他顾了。

再后来,一次宴会上遇到为她出书的上海三联的人,知道书已经快收尾了,她还找我写了关于“年轻一代对当代艺术的印象”,我还是不改辛辣说了些“所谓的当代艺术,没有传承、少有创新、没有灵魂、故作另类”之类的胡话...直到前几天,她从北京回来找我喝酒,给我看了手机里几张排好的版式demo,我一下子竟有些惊讶和后悔:不是惊讶小高的书终于要出了,而是居然做的那么的用心和出彩!12个艺术家,500多页的采访,全彩色的印刷图文并茂——我很难想象一直被我认为大大咧咧不拘细节的高大小姐,居然出了这样一本内容和版式都非常精致精彩的书!我有些后悔之前说的那些偏激的话,同时也不禁在心里为小高同学鼓掌喝彩!

小高后来短信我说:“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有些改变。”事实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为自己之前的偏激有些报赧了。

说完这本书,再说点八卦。

认识小高的时候,差不多正是我准备开打“塔山”的时候,这两三年当中,听到过各种各样的说法,也得到身边诸多好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而让我意外的是,小高同学和我认识时间并不长,却一直对我鼓励有加,用她的话说:“我从小跟着我爸见过那么多人,我知道你一定可以的!”是的,小高同学跟很多人不一样,她不看表面的那些东西,她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包括找男朋友。小高同学生在南方却很像北方姑娘,直爽豪迈且很仗义,不追求物质也没什么大小姐脾气,并且生活上很独立,我听她说起过N个富二代追她,可是她却一直不为所动,直到遇到了Richard同学。我记得第一次她带Richard同学出来我们在新天地吃饭,我见面就忍不住夸赞说她有眼光,我说一看就知道Richard同学人很好,很靠谱,高宇倩你这次赚到了,小高不服气的说:“难道我不好么?”我说我少有看到身边男生女生能真的找到很般配的,你绝对算一个。没有什么比看到身边的好朋友能遇到一个合适在一起的爱人,更让人欣慰的了。

在收到新书之前,收到了小高和Richard的婚礼请帖——婚礼就在这个周末。看看他们拍的婚纱照,就知道两个人绝对不拘一格:小高穿着婚纱,Richard穿着牛仔裤白衬衣,和他们的儿子(那只哈士奇)一起在上海街头的留影,那是他们对幸福最好的诠释。

这个周末,去参加小高和Richard同学的婚礼。

这篇blog,祝贺高宇倩同学新书上市,新婚大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