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尼采传》读后感精选

《尼采传》读后感精选

《尼采传》是一本由[法]丹尼尔·哈列维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0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传》读后感(一):一个哲学家的故事

尼采出生在一个基督传统家庭,父亲早亡,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早年的尼采就在语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而他的思想却选择与宗教背道而驰。他早年追随叔本华,奉为精神导师,年纪轻轻便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后来遇到瓦格纳这位亦师亦友的精神支柱。尼采身体孱弱,经常病的无法工作,无法正常生活,赖有妹妹照顾于他。后来,思想上的对立让尼采选择了远离瓦格纳,从此两人势同水火。他追逐过爱情,却因女方更青睐其弟子而让他备受打击。他放纵过亲情,母亲不理解他的思想,妹妹忠于瓦格纳,让他恼羞成怒。他获得过友情,但朋友弟子如过眼云烟一个个逝离去。尼采是孤独的,他把一切寄希望于写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得不到当时的认可,他辗转于欧洲多个城市却永远呆不下。病情加重,孤苦伶仃,经济窘困,就在他的创作迎来高峰,陆续有人开始欣赏他、研究他的时候,他疯了。一疯就是10年,直到死去。

尼采的思想,一开始是悲观的,感觉世界没救了一样,后来自己也迷茫了,或者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开始研究轮回思想和超人,并借助创造的查拉图斯特拉宣扬了自由与理想。他早年决心不谈政治,晚期却表现出民族主义的思想,为德国乃至全欧洲感到悲观。他承认人民大众创造万物的历史地位,也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影响大众。

尼采就像是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独行人。无法揣测是他的生理上的痛苦影响了他精神上的深沉,或是精神上的深沉加重生理上的痛苦。推而广之,是痛苦逼出了哲学家,还是哲学家天生痛苦。

尼采思想的伟大贡献我还尚未体会,但是最大感触竟然是,不要成为尼采这样的人,不要被病痛折磨,不要孤苦伶仃,因为我们没有他那样的语言才华和深邃思想,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活在当下,珍惜幸福。

《尼采传》读后感(二):最早批判西方社会的哲学家

为什么会读这本《尼采传》,是因为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1889年,都灵的一个广场,马车夫用鞭子抽打一匹老马。尼采走向那匹被主人鞭打的老马,失声痛哭。据说就是在这一天,尼采疯了。 . 然后我就在网上找到了这本由丹尼尔·哈列维所写的《尼采传》,这本传记里有大量尼采的日记和文章。从这些日记和文章里能感受到尼采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内心提出疑问的人。 . 尼采在15岁的日记里记录了他的一次出游,那天尼采沐浴在金色的霞光里,云彩闪耀着玫瑰色的光芒,夜晚的和风轻轻吹拂着。尼采对他的朋友说:“还有什么事情比我们结伴漫游全世界更令人感到快乐呢?”就在那一刻,路旁的疯人院内传出了一声尖锐的叫喊,将他们的耳朵都撕裂。他们感到好像有某个恶魔正在扇动着邪恶的翅膀触及到他们。 尼采在当天的日记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即使是在如此美丽的世界里,依然还存在着痛苦的灵魂!但是痛苦究竟是什么呢? . 是呀,痛苦是什么呢? 我欢乐时,有人痛苦。我痛苦时,有人欢乐。 好像没有答案,只有不断的审问自己。 . 尼采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四岁父亲就去世了,又过了两年弟弟也因病去世。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 欢乐与痛苦,死亡与活着,内心的道德与未知的宇宙。 尼采就是这样不断的向自己的内心提出疑问的人,正是尼采对这些疑问的思考,才留给我们这么多思想上的遗产。

《尼采传》读后感(三):尼采

他一直不能平静。他要么狂喜,要么忧郁。最愉悦的时光是在特里伯森和瓦格纳相互欣赏,思想碰撞的生活。最宁静的日子还是在瑙姆堡的小镇,所以晚年他又回到了那里。

他活着的时候出书无人欣赏,他对此十分愤慨。可是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我最欣赏他的童年。10岁我还在和小伙伴跳皮筋,玩纸牌的时候,他已经会谱曲演奏钢琴,写诗歌,起草论文,还创办了艺术剧院。我那个年纪做的最有创造力的事情,可能是给歌曲重新填词。我觉得和中外文化也有关系,德国那个时候是不是接受并且鼓励人民从小开始就可以不断创作来表达自己呢。

10岁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说出“成为自己的主人”,还会经常隐藏起来,审视自己的行为。这个少年老成的孩子。

他思维的变化我觉得主要发生在普尔塔学习时期。他从一个严肃有才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傲忧郁的少年。尼采心灵上的忧郁和他的身体不无关系,他继承了自己体弱父亲的基因,病痛总是折磨着他。这样的他更是觉得与常人不同,他隔离众人,独自思考。他的书后来卖不出去,我觉得是因为内容和大众生活脱节,写的都是大众到达不了的高度。这是大众不能理解的哲学领域,所以他不能祈求大众的信任。他一直在找寻一个可以真正教导自己的老师。直到他遇到瓦格纳。

他和瓦格纳的友谊可以说是更久弥新。他们也是经历了一个磨合周期,从开始的相互欣赏,到双方略有微词,有些嫌弃,到后来时代变迁发现真爱。尼采这一生有很多朋友,可是他永远都是孤独的。年轻的时候,他经常会想要不要离开朋友去独自思索,他在离开和靠近上面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他的一生都是高傲的,他是一个表达自己的天才,一直在思考真理。他需要的聆听不是每个人都能长久地给他的。

这是一点点这本尼采传的思考。尼采的作品没有好好读过,但我知道他的思想经常被强权解读,他的一些句子广为流传。

尼采的深度语录:

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强大。

《尼采传》读后感(四):尼采:乌云中的那道闪电!

我要同创造者、收获者、欢庆者结伴:我要让他们看看彩虹和超人的全部阶梯。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9世纪,欧洲知识分子批判工业革命的噪音,纷纷逃入森林,凿池为海,引泉为湖,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有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人,迎风而立,凝视着杂乱的世界。最后,孤独的走向城市的阴霾。

1944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牧师家庭里。四岁之前,尼采过着诗意般的生活。牧师父亲万般宠爱尼采,时常带着他漫步在广袤的平原上,凝视落日的晚霞,聆听教堂的钟声。沉默与安静是尼采性格的雏形。但好景不长,尼采的悲剧从四岁开始,父亲的意外离世,给他的性格笼罩了一层悲痛的阴影,并且贯穿了他的一生。十四岁时,他在一篇日记里写到:

欢乐向鸟儿一样离开了我们的心灵,只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悲哀。

在梦里,我听到忧伤的风琴声在远处飘荡,这和父亲葬礼上的声音一模一样。

与大多数人相比,尼采童年的经历并不稀奇,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类似的经历。我清楚的记得父母某一次争吵,亲眼目睹发生在学校门口的车祸,看到过老师把一个学生殴打地昏死过去,听到一个同学的父亲自杀的消息等。

马尔库塞认为,人类文明属于压抑性文明。因此,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悲剧是注定发生的。而尼采的超人精神是乌云中的一道闪电,将悲剧击碎。悲剧是尼采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如何看待和解答人生的悲剧,让他成为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

人类是一个笑柄或者是一个痛苦的耻辱,尼采首先肯定了悲剧的存在,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次勇敢的突破。无论是精神的智慧还是生存的智慧,一切都源于如何克服悲剧的方法。他所提倡的超人精神,就是回归大地,忠实于大地,让乌云一样的悲剧被超人精神击碎,化为瓢泼的大雨,洒落人间,润泽万物。

尼采让人们结束了所谓的美好,这种美好来自于对悲剧的逃避或视而不见。尼采却发现了悲剧能激发内心深处的超人精神。在悲剧中,隐含着最深刻人生,体验一次悲剧,仿佛经历了一次宗教般的洗礼。一次深刻的悲剧,要比一次浅薄的快乐会带给你更多的人生体验。但人们天性中所包含的懦弱与惰性会放弃体验悲剧的机会,永远不会激发出乌云中的那道闪电。

尼采没有像当时的欧洲知识分子那样,去寻找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他写到:

“我们往往本应直面我们命运之门时,服从于上帝的意志或是服从于谦卑的态度,这不是信仰,只是懦弱和胆小的借口。”

法国传记作家丹尼尔·哈列维认为,这几句话可以囊括尼采的全部哲学。我把尼采哲学再次浓缩:“尊重自己的命运,让人生悲剧与超人精神擦出生命的火花。”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精神的三种变形: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狮子如何变成婴儿。三种生命形态构成了尼采的超人精神。

首先,骆驼是悲苦的象征,它必须下跪,载满生活的重量,孤独的走进荒芜的沙漠。这是上帝的意志,西方宗教中称为赎罪。如果脱去宗教的外壳,仅剩人生的本真,骆驼的精神就是一种生活的责任,应在孤独中完成,而且是我们心甘情愿的选择。

1867年,普鲁士由于政治上的扩张,急需大量的士兵,尼采被招入炮兵团。在别人看来,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冒险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但对于尼采而言,这是一次成为“骆驼”的机会。他认为,为国效力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即使危险重重,但这也是自己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

这只“骆驼”心甘情愿的接受的命运的安排,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短暂的时间中,我的感受十分深刻,服兵役对人的精神活力有着持久的影响,进入兵营之后,从前软弱无能的怀疑主义就会完全消失,从这一点来说,服兵役具有至高的价值。”

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无疑是必要的历练。有时候我们刻意去躲避一些看似残酷的现实,就会错过一些体验生活的机会。骆驼精神就是让人学会接受,学会忍耐。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一切抗争、怀疑都毫无意义。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抱怨的话:“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情。”然后是一张抱怨现实的脸。其背后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很不幸福,因为这个世界不能让我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的生活是不幸的,这个世界是可憎的。

世界上的一切如愿以偿,都必须有先决条件。在做想做的事情之前,必须完成敢做的事情。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就是一片沙漠,只有骆驼这种动物才能有目的性的生存。在求生的过程中,你会了解沙漠中的生存法则,会辨别出生命之源藏于何处。这时,你的精神在孤寂的沙漠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狮子。

在尼采的思想中,狮子是自由的象征。它不再像骆驼一样听从“你应该”,而是咆哮出“我要”。

超人精神从狮子开始。“上帝死了!”是尼采这头狮子对宗教权威发出咆哮。尼采并非怀疑信仰本身,而是针对堕落的人间。

尼采曾向妹妹伊丽莎白袒露心曲:

“难道我们应该恢复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关于上帝、现世、与赎罪的种种观念吗?对于真正的探索者,他辛勤努力的结果难道不会显现出全然不同的东西吗?我们寻求的是什么?是安宁和幸福吗?不,除了真理,什么也不是,尽管他也许是痛苦的、可怕的。”

此时的尼采,已经不再相信现实的教会。安宁与幸福只是“狮子”嗤之以鼻事情,真理才是“探索者”坚定的追求。当狮子统治了整个沙漠的时候,它不再忍让、妥协。那些掩盖悲剧的存在,臆造虚假幸福的权威开始动摇。

“创立新的价值——甚至连狮子都做不到:但是为自己创立新的自由——这却是狮子力所能及的。”

创立新的价值、新的自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遥不可及,因为人们只停留在“骆驼”阶段。这不一定是幸福的,但绝对是安宁的。狮子需要突破一些常规,需要用自身的野性求得有尊严的生存。而骆驼习惯在他人的的指令下行走,长期的心甘情愿培养出一种奴性。

人的奴性,并不是本性问题,而是习惯问题。尼采在二十世纪之所以影响巨大,是因为他的哲学是一种“行动哲学”,提倡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培养出自主能动性。尼采也用自己的行动创立了新的价值,基本上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将人性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尼采:“尼采之所以希冀,则意力绝世,几近神明之超人也。”

尼采的精神经历了骆驼的悲苦,获得了狮子的自由,在他的最后10年间,完成了婴儿精神的变形。

1889年,尼采在都灵的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受虐待的马失声痛哭。很多人认为这是他精神分裂的开始,但我却觉得这是他精神变形成婴儿的起点,因为对人间苦难的敏感反应永远属于晶莹剔透的心灵。婴儿的精神世界,恰似东方哲学中的“无念”境界,超然于眼前的世俗,人类在婴儿时期最接近宇宙的本质。

晚年的尼采没有疯,而是回归本质,我的这个观点虽然没有任何学术考证和支撑,但我愿意这样认为。有时候感性的直觉比理性的思维更加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