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精选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精选

《一眼看懂小孩子》是一本由王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一):了解孩子的一扇窗户

书写的很流畅,不长,很快就能看完。大部分是以故事、事例等方式来写,是一本写给耳朵的书。定价30多,感觉有些小贵。

作者从弗洛伊德的儿童发展阶段的角度,剖析儿童心理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别样的视角,反思自己、孩子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其中鲜活的事例,不无启示。

不过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心理学很难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作者所做的大多是利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他的经验加以主观解释,很难说有坚实的科学依据。让我们感到深以为然的同时,又不由得问一句:“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二):作者的理论部分尚不成熟

在幼儿园蹲点,实地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爱心的对待孩子们、善意的看待孩子们的各种行为......这些方面都非常好,看了后我自己也深受启发。因为之前我都是一个人带孩子,所以特别渴望能看到如何读懂婴幼儿行为方面的指导书。

这本书在幼儿心理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因为这本书,还特地去找来了纪录片《小人国》观摩,非常敬佩片中的教育实践者大李老师。可惜这样的教育工作真的少之又少,哪怕她的追随者也做不到她那么优秀。十分担忧自己的娃儿将来能不能适应幼儿园...........

关于作者的理论部分个人觉得尚不成熟,大概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涉及到作者的理论研究。但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即便我不是学者,也觉得这样就发表出来有点粗糙。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买,幼儿生活方面的章节引人深思。衷心祝愿作者早日修成正果,为幼儿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三):梦回童年

“童年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二十年前在周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这句话,被语文老师批:“人生不是梦,生命也不是简单的过程。。。。。”连抄冰心都被提点,为了抵抗这深深的挫败感,我固执地营造自己脆弱温馨的梦境,再不肯长大。

直到遇到这本书。在那些关于小孩子的故事里,听作者解读他们的内心,我第一次感到被听见被注视。所有的抵抗、防御如鳞片般片片脱落。成长路上所有的惊奇、兴奋、怀疑、彷徨、孤独、绝望、折磨都成为动力,带我向光明世界走去。

作者用类似释梦的方式,揭示幼儿行为中隐含着的心理指向。读书的过程很像是和他一起工作,跟着他一起窥视和探察幼儿心理学的秘密,听他分享发现的过程、结论甚至难题。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小故事被讲得惊心动魂,弄得你直想跳起来和作者对质。哦,真相往往有很多层,别急着下结论。

我们不断赞美、怀念、追忆童年,因为在戴上一个又一个面具之后,在变成蝴蝶之后,已经忘记了毛毛虫和蛹的感受。好在所有的过去其实都没有真正的逝去,它就隐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梦境是在自我休眠状态下,超我与本我之间矛盾状态的表现;而童年,是在超我和本我力量冲突之间,自我的成长和发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童年是我们人类的梦。

让我们一起梦回童年吧。和这个世界和解,不仅要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自己。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四):幼儿心理学系列,这本和敏感期都还不错,值得看一看

明显作者是用了心写的。用人类进化学的理论来解释幼儿心理,挺有新意的,看起来也很自然。也较为符合敏感期理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孩童的行为特征。

但是,就像文中提到的:“其实心理学永远都不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描述”、“分析”和“观察”。最好的心理学可以带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理解这个世界,但不能规定和揭示某种必然性的心理规律。”

最近看了一系列幼儿心理学的书,发现几个关键词通用的。基本均遵循要沟通、交流、爱的贯注、倾听、平等、自由~~~

而从基础科研的对比看,有看过几篇文章都在提,爱与自由的美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比中国有多差,而且因此越来越差。因为幼儿,特别是3岁以前的幼儿,正如作者所写,她关注的仅仅是家庭。即我和爸爸妈妈。等到了基础教育阶段,就到了社会阶段。

我看到一个分类。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而如何从3岁前,爱的贯注过渡到小学阶段,逐步建立社会秩序的权威型父母,我觉得是一个比目前汗牛充栋的只强调爱的哲学的幼儿心理更有意义的课题。

《一眼看懂小孩子》读后感(五):看懂小孩子,看懂自己

这是之前老板出的书,他带我走上少儿传媒这条路,一晃五六年。

听说老板要出书,本以为是尼采神马的大作,没想到竟然他蹲守幼儿园一年半的心血之作。本来只是想说说好话,捧捧销量,结果真被内容吸引了。那么,我所说的,就不全是恭维的话语了。

首先,现在的社会浮躁,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图书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是,有些作者和编辑甚至没有最起码的职业素养和文字功底,因而让书本读起来空洞、无趣,甚至不乏语法和文字的错误。那么这本书呢,会让你从文字中感觉到作者和编辑的认真,语句通畅,有娓娓道来的舒服感。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

第二,从装帧就能知道这本书不是经文般的假正经、大部头,而是轻松、清新的亲近之文。不摆臭架子,让家长觉得亲,就有读下去的意愿。

第三,说到内容,我们有孩子一族现在基本上是“照着书本养孩子”,可专家学者甚多,其文章多以艰涩、专业和繁冗为特点。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专业类著作。而本书不然,把那些所谓的理论就像肉松拌米饭一样,让读者在大肆咀嚼的时候,轻松获取营养。看看孩子在幼儿园、家庭中的具体表现,听听别的爸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的不同想法、办法,就把养孩子这件事情具体化了,具体到吃喝拉撒睡的每一个环节中。

第四,能从文章中看到我们自己。比如说到宝宝的口唇期,作者会说“为什么喜欢打人喜欢亲吻?因为这能带来仅次于嘿咻的快感。”人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连续的,因此从小孩子看到成人,从成人的现状去反观小孩子,都能相互照应,看到不一样的孩子和自己。

最不擅长写评论,但是真心想说这本书真的不错,适合爸妈轻松看、轻松读,就算对养孩子没有帮助,也能得到些许开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