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精选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精选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是一本由沙沙心语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一):笔记

注意力要从婴儿时培养,喝奶的时候不要和他讲话或逗他。

用几个杯子装水,让孩子倒来倒去,不可以撒出水。

想象力的玩具:硬币,勺子,皮筋,锡箔纸,果皮,调料,冰块,手电筒

观察力强的孩子,智力高很多

五岁前的孩子,掌握两种语言极其容易。五岁前主要是培养情商,但要训练语言和阅读两种能力。

每天给孩子三本绘本:一本中文,英文,数字

锻炼孩子讲故事,改编故事

阅读是每天固定的事

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尽量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观察孩子的偏好,真正的选择

一起买东西 他的自己拿

美国六月到九月暑假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二):莎莎心语的“美式”育儿经

在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之后,国民开始了对孩子基础教育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将孩子送出国留学锻炼,而且年龄越来越小,有一部分是出于规避高考的考虑,也有一部分是出于见世面学习外语的单纯思考,但无论何种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子曰:因材施教。不无道理,有些教育方式虽然对一些学生不奏效,但是换一个环境和情景可能就会很好的接受和改变,这也是湖南台的《变形记》节目的一个本质。说的有点远了,这次要分享的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关于学前教育的图书《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这个书名有2个点吸引我,一个是美国,这书中必定有很多美式的教育思维值得学习和研究,另外一点就是“养”字,我想跟中国不同,美国人在学前教育阶段可能跟多的是在“养”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细看本书之后,本书其实是一本理论加时间的结合体。本书的作者莎莎是2个角色,一方面是本书的作者,另一方面她自己也是一位母亲,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母亲,她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育儿观念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并将这些心路历程集结成册,分享给读者。我觉得书中的内容无论是国内和国外的家长都会有所收获。

教育孩子,对家长来说,首先是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其次是利用育儿思维和方法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给与他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其实我们现在成年人的社会里经常会有一些心理辅导类的书,还有很多心理咨询的分析都会说很多事情源自于你的原生家庭,很多性格习惯是因为你的基因里带的,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只有父母的修养提高了,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

书中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或者说信条,我觉得每一位家长都应该铭记,或者这句话能在为人父母迷茫的时候给出光和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关于知识和品德的轻重就很显而易见了。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用心去体会感恩,学会给与、接受和分享,对于成人世界也许约定俗成,但是对于喜欢什么都是“我的”的小朋友们来说,这些都是难题。

我身边很多人是丁克,觉得孩子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我倒是觉得有个孩子是一种很棒的人生体验,很宝贵,应该珍惜,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成长的一个过程,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会更多一个层次。只要学会很好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教育出一个好孩子也许没有那么难。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三):硅谷妈妈的育儿手记

“每一个家庭,每一双父母,除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利用科学育儿思维,交给孩子们独立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给予他们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这段话是来自沙沙心语《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作者是一名从事幼儿教育十多年的知名育儿专家,是海豚幼儿园的创始人,所办的幼儿园服务于硅谷当地跨文化家庭。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前教育实践和亲子阅读推广。

虽然个人觉得这本书里一些场景在我们国家不是很实用,但是书里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在这个应试教育为主的环境下,重视起来。

1、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乐观

父母的言传和身教,是给孩子最直接的范本。文中的豪爸在临睡前会教豪豪说感恩词。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犯错了不要去批评,而是告诉他错在哪里,多肯定孩子的长处。

孩子有负面情绪,无理取闹时,就让他哭,哭出心里的委屈。哭过之后的眼睛会更亮。才能笑着面对生活。

培养孩子面对生活的抗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

2、找到孩子的天赋

我们都希望找到孩子自己的天赋,让他在人生的路上走起来更顺畅,但是却总是随波逐流,别人学什么我们学什么,不曾真正在意孩子真实的感受。

文中教给了五点来观察孩子的天赋,分别是观察孩子平日里的玩耍,通过玩耍发现孩子的偏好、观察孩子真正的选择,看孩子脸部的表情是否开心、验证孩子兴趣所在的细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而非限制,合理安排比限制很有用、忘记我的存在,请家长忘记自己的喜好,不要为孩子做主。

让孩子自己选择,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所爱,激发最大的能量。

3、温柔的坚持原则

孩子为了要玩具哭个不停,你是不是也是大声呵斥或者屁股上啪啪俩巴掌。

那么对待哭闹事件时,我们要怎么样来处理才能更好一点。作者举了三岁女孩的穿别人裤子的事情,老师不让她穿别人裤子,她就大声哭闹,老师坚持让她穿自己的裤子,女孩一直哭,直到她穿上自己的裤子,在午饭时给她分到她最喜欢的橘子来鼓励他,最后还表扬她今天的行为,孩子再也没有穿过别人的裤子。

面对哭闹,放下面子,温柔的坚持,适当的鼓励,也可以达到目的。

在我们给孩子一个力所能及好的环境下,我们用我们学习到的人生经验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做不一样的自己。

这本书里涉及的很全面,从学习能力到兴趣的培养,从品行到潜能,从方法到规则。如果你是个爱学习的妈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家庭教育,先从自我提升开始。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四):让你的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的作者是一位在美国从事幼儿教育的中国妈妈。所以毫无疑问,本书内容既有对中式育儿方式的讨论,也有对西式教育的思考。

然而,无论中西教育的环境如何不同,作者都坚定地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经历他们的人生,而只能用我们学习到的人生经验,去引导他们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意味着父母允许孩子做自己。这样的父母会很自然地相信孩子,而不是总对孩子有着无尽的担忧和控制欲;被信任的孩子则会在一次次的生活挑战中,自由发挥与生俱来的适应力,逐渐拥有创造力、独立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使用诸如“你看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能学着点儿”的句式,意在给孩子提供一个“榜样”,以便按照某种“好孩子”的固定模式来做人做事。其实仔细想一想,给成长中的他们设定一个“好”标准,真的不科学。

一般来说,所谓别人家的“好孩子”是什么样呢?不外乎学习成绩好、性格好、有礼貌。成绩好就不多说了,因为无论在家长还是在大部分老师口中,经常念叨的就是“成绩就是学生的资本”、“考试分数不行,其它都等于零”。

至于说到性格和讲礼貌,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点儿。幼儿园的时候能够在一众亲戚朋友面前无拘无束地背唐诗、跳舞才是“好孩子”;见到叔叔阿姨能够主动问好,才叫“懂礼貌”。

而有些内向的孩子,从小就不愿意跟人多说话,喜欢自己静静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却被视为“没礼貌,长大不会有出息”。实际上,能够自觉保持安静的孩子,可能更早慧,长大后也更能体谅人和具有同理心。

所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刀切地要孩子向“别人”看齐,很不明智。要知道,人类幸福的本源在于“做自己”,强迫他做一个连自己本性都排斥的人,能保持心理健康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成长与进步?

当然,允许孩子做自己,并不是说要对他们进行无原则地放养,而是“适时引导,适当放手”。何为适时引导?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懂得从错误中寻找最佳教育时机,而不是劈头盖脸一顿猛批甚至体罚孩子。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遭遇,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一切都是必经的锻炼。身为父母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急着去批评和惩罚孩子。事实上,试图杜绝孩子犯错是不可能的,想办法让孩子不犯同样的错才是正道。

同样,练习“适当放手”也是为人父母者的必经之路。父母总是照顾孩子,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些父母会在这种“被孩子需要和依赖”的感觉中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但是要知道,从小到大,孩子每学习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与实践。别的不说,就拿用筷子吃饭这件事来说吧,孩子的小手如果不多次练习,恐怕很难灵活地使用筷子。

我们放手得越多,孩子的锻炼机会就越多,学到的经验越多。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依靠父母出主意的孩子,长大后能变成独立自主的优秀个体。“懂得放手,是父母成长的最高境界”,本书作者如是说。个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也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相信孩子并赋予孩子做自己的权力。

《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读后感(五):弯下腰,手牵手,和孩子一起成长

文 | 海蓝蒲雨

干货多多

需要反复学习

没有当妈妈前,觉得养一个孩子挺容易的,只要吃好喝好照顾好,就能让孩子顺顺利利地长大。当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当妈妈真心不容易,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需要照顾,还要关注她的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交流、人际关系等等,真的应了“生娃容易,养娃难”的老话。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妈妈对于孩子的关注度就会越来越多,思考的程度也会越来越深,如何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聪明惹人爱的孩子,想必是每个妈妈都会思考的问题。沙沙心语的《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给了我很多启迪,她用她多年的育儿经验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的教学积累,给我们写下了实用又富有操作的七节育儿课,让我们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的状况可以轻松应对。

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跟着怎么做。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里面的家长会做出一些非常不好的行为,比如抽烟、乱扔垃圾、骂人、打人等行为,他们的孩子在家长行为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养成了同样的坏习惯。这个视频看得让人触目惊心,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犹如一张白纸,而我们是在白纸上挥毫泼墨的第一人,往往需要仔细斟酌自我的行为。所以,当沙沙心语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从模仿开始他们人生第一步的”,而我们是他们身边最亲近最贴心的人,也是他们最注意最容易模仿的对象,都要规范好自身的行为,成为引领孩子前进的启明星,而不是糟糕的垃圾桶。

孩子在年纪尚小的时候,需要家长更多地陪伴,当面对一项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退缩或者打退堂鼓,一旦她克服了困难勇往直前,作为妈妈就会对孩子进行鼓励,而我常常会竖起大拇指给女儿,表示对她的称赞。沙沙心语就指出,“杜绝空泛的表扬”,应该把表扬具体化,让孩子知道她做了什么样的行为得到了家长的夸赞,也需要明白这样的行为是好的,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当女儿下次做对了的时候,我就立即把表扬的具体内容加了进去,告诉她这样做是值得赞扬的。潜移默化中,给她的行为举止更多地延伸和规范。

孩子喜欢玩乐,喜欢进行互动的游戏,如何把游戏纳入到枯燥的学习中,沙沙心语给了很多非常好的提示和建议。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和她一起进行食物分享,不仅传达了分享的理念,还能够让孩子在玩乐中品尝到了分享的快乐,并且学会分享,也愿意分享。可以从最亲近的家人开始,家人可以和孩子互相分享手里的食物,把分享当成主食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和她在餐厅里阅读菜单、学习账单上的加减法、实践餐厅礼仪等,在日常生活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让快乐游戏丰富她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妈妈,我个人极其关注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主要是汉语和英语,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我的期望所在,而沙沙心语在语言方面有着极强的发言权,她的儿子豪豪可是会说三国语言,她建议“最佳学习语言的时间是零至五岁”,即使让孩子听一门陌生的语言,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时候也会很快融入到这个语言环境中的。想让女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我有了莫大的信心,准备大展拳脚给孩子听英语儿歌和故事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对方法,找对了方法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比如孩子不爱收拾玩具,我们可以跟宝宝玩“比谁收拾得快”的游戏,让她心甘情愿地把乱糟糟的玩具收起来。比如孩子爱磨叽爱拖延时间,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让她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比如她不想写数学作业,我们可以让她选择先吃点小点心把其他作业先做完,最后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数学作业;或者今天晚上先不做了,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完成作业),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进去”并愿意做家长的“建议”。

沙沙心语结合自己孩子的例子,和接触到幼儿园孩子的事例,再加上她多年的育儿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了很多干货,让刚成为新手妈妈的我非常喜爱,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能够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最重要的是,沙沙心语让我懂得,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孩子作为一个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塑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待孩子,一定要弯下腰来,手牵手,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我们都要记住,我们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都是一边成长,一边长大,我们需要的是一起快乐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