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拯救乳房》读后感摘抄

《拯救乳房》读后感摘抄

《拯救乳房》是一本由毕淑敏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拯救乳房》读后感(一):关于死亡

最后的死亡描写给我很大触动,我们都把“看一个人安详的死亡”这件事情给奢侈化了,大家都害怕死亡,于是拼命的抢救死亡,殊不知一个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最希望看见的其实是自己的亲人,而不是被一群陌生人和冰冷的机器包围。他们害怕孤独。 还有,要把一个临死的人当成一个正常人,是的,死亡是正常的。是啊,以前我们都把死亡看成一件很可怕和伤心的事情,但那的确是人类人生的终点呀,当我们能够接受死亡是正常的,那么也许我们就可以接受弥留之际的人是一个正常人了吧。

《拯救乳房》读后感(二):果然是一剂心灵缓冲剂

这是给自己定的任务,看完一本书就随便写点什么。前天晚上正式读完了毕淑敏的这本《拯救乳房》,那晚我激动地噼里啪啦跟上铺说了许多这书的种种。现在想来,凑单买的这几本书里,这本是我的意外之喜呢。最近收拾出毕淑敏老师的一本散文集《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以前我关注的少,没想过她还出了许多本小说,这样看来,我是喜欢她的小说大于她的散文的。

如果要有一点剧透的呢,如果思维定式地认为它跟怎么保护乳房有关那就错啦!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心理治疗小说,而不是工具书。所以,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心理小组的故事,“癌症会心小组”,是一位女心理博士、一位男助手、几位乳腺癌患者组成的心理小组。以小组的活动为线索,穿插着这几个患者不同的人生故事,非常丰富,有启迪性的、

最令我称赞的是毕淑敏老师的文笔,酣畅淋漓!整本书语言风格算是朴素的,淡然、平静,可是有些遣词用字造句就是那么地眼前一亮、恰当到直击你的内心形成共鸣,一路读过来我不知感叹过几次“啊,这就是我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的”。嘿嘿,当然,通篇是以对话为主,那些大放异彩的地方才能出乎意料冒出来呀~~

小组成员有;程远青、楮强、花岚、鹿路、成慕梅、安疆、应春草、岳评、卜珍梅这些人。

我个人思考最多的一部分是卜珍梅那块儿。作为一个官场上的女人,她的优秀、她的努力令我开眼界。如果你想当一个小小公务员,你的态度你的能力你端的起这碗饭吗,看了许多像是《侯卫东官场》《第二首长》这类官场书,那里所写的博弈总觉得有点沉重略显恶心与不真实,没有太大的正面教育启发意义,反而卜珍梅的这儿简单带过的那段故事,帮我驱散了些迷雾,让我反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待人接物,我仍然不够独立成熟,竟然被情绪所掌控,难以做到不抱怨。

呀,挺想每个人物写写的,也想把里面喜欢的话语摘录出来,这些就下次做吧。结尾处有段儿虽美则美矣,却也不乏让我有享受到的地方,奉上:

“天蓝似海,树直参天。路灯暖的孤独凄凉,雪地也被渲染成棕色。水凝成雪,走过那么遥远崎岖的路。在酷暑中蒸发,在严寒中链接。被无数乌云折磨和裹挟,被风暴鞭笞和戏耍。雪花会心一笑,自九天降下,把如玉的花瓣自枯枝上粉碎了,粉末溅落在人们的发丝上。死亡欢欣地协助了生命的诞生。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壮丽,如此的波澜壮阔,它漫无边际的涌动过来,淹没了落叶漂浮的残息。

雪化了,变成了泪。泪被温暖的风吹干了,雪就变成了春天”。

《拯救乳房》读后感(三):不动声响的发力才是真的有分量。

很早以前,大概早到念大学的时候,我就想看这本书,当时的想法,确切的说,压根就没什么想法,实在简单得很(当然也很没主见,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是这么想的)。

那时,我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么一个作家,叫毕淑敏,名气还挺大,会开膛破肚给人治病,还会洋洋洒洒地写一整本书,在我当时的世界观里,这样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是人物。

于是,每每有了看书的激情,在书架前装模作样地踱步时,脑子里专门负责搜罗库存信息(其实也就那么一丢丢儿而已)的功能就会打开,一眯眼的功夫,“拯救乳房”这几个大字就会像变戏法一样跳了出来,把你团团围住,那叫一个躲闪不及,像未完成的任务一样,直勾勾地提醒着你,“快来啊,快来拿我啊。”

可是,碍于自己始终不愿啃长篇大论的缘故,我却迟迟未能向前迈半步。

“我为什么不愿意啃篇幅长的文章呢?”看着身旁的人,就算踮着脚尖、弓着身子,甚至不惜冒袒露皮肉之嫌从书架上拿上拿下那些我连碰都不敢碰的“大部头”时,总会这么问自己。

直到后来,在接二连三、一片飘红的语文试卷中,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端倪,也总结出这么一个道理: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差,就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差(其实,这番话的真实版本完全来自于高中时期、那个号称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语文老师所言,而她说的其他话,我都没记住,唯独记住了这句)。我想:语文课,不就是跟阅读理解能力有关?语文考试,不就是考这方面的能力吗?我为自己的学以致用感到骄傲,更是把语文老师的狗屁逻辑忘到了脑后。

但是,骄傲归骄傲,得意归得意,在这种所谓的现象与本质的影响下,这么多来,我竟然默默地愣是硬生生地把这种阅读障碍视为了我的一个顽疾,甚至看成是成长路上的一个污点,跟谁也不提,跟谁也不讲。一个人藏着掖着。我装。

弹指一挥间,眼看着十好几年过去了,这一顽疾好像加了酵母一样,愈发愈大,愈发愈强。我依然书,书,读不好,理解,理解不对,结果到头来,还是读不下去。

不过,就在我誓把这一切当作烂掉的苹果,任其从内坏到外,自生自灭的时候,一个偶然,让我与这本书再次因缘际会。

这一次,我反倒痛痛快快地接纳了自己的顽疾,也没有因脸皮薄而羞于跟人说,当晚,在和LG对这段往事的絮叨中,我极其自然地翻开了这本书,这一翻就翻到了尾。阖上书的那瞬间,我好像一下子如梦初醒,浑身倍觉轻松。

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治了我的顽疾,还圆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说说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和感觉了。

故事刚一开始,就是一个计划周密的自杀事件,从小就胆小如鼠的脑细胞实在是容不得这类惊心动魄的灵异事件进行自我摧残,就算是强忍着捡起支离破碎的片段,还是感觉像一个人闷在下雨的阴暗房子里看超级恐怖、超级恐怖的狗血片,情节还没展开,整个人就软塌了,不是因为跟不上这样的节奏而心生畏惧,而是实在招架不住自己吓唬自己的那个怂样。

就在我想躲也没法儿躲,这可以堪称世纪长河的功夫,竟然翻篇了,谢天谢地,躲过一劫啊。

再接着进入我心中界定的正题,那就是围绕乳房展开的一场生死搏斗。

说实话,对于像我这样的女性读者,之所以看这种书,恐怕绝非因为“乳房”二字那赤裸裸的诱惑。而男性读者则不敢恭维了。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亲如手足的乳房,在我眼里,实在是太熟悉了,甚至还会因为莫须多聊的亲近感而倍受冷落。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来自身体一部分的部位也好,器官也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敏感点。

然而,就是这个亲密度极高但又敏感度极高的乳房,一直以来却争议不断。其实,在这场看似与每位读者(当然也包括我)无关的生死搏斗中,谁都不能说与己无关的话,看着情节扑朔迷离的展开,人物个性一个个的鲜活起来,一种难以抗拒的保护自己的本能愈发强烈,甚至于,一个冲动就想躲进昏黄的卫生间,给自己来个三百六十度的大检查。我想,这才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没有有板有眼地提溜着每个人的耳朵,手拿大喇叭冲你再三嘱咐,这种在暗处不动声响的发力才是真的有分量。

最后,再来说说在几次再版的作品中,我最心仪的那个封面,自然是我叫不上名的蓝色花的那个,都说女人如花,花如女人,姹紫嫣红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如此若隐若现的清新淡雅的格调中,仿佛透着对生命里最卑微的绝望最期待的愿景。而那些如花的女人自然也是极美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