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精选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精选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由辜鸿铭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2018.4.10 第一次读辜鸿铭的作品,感觉像在群山之中换了一座山来看这群山,角度完全不一样,对错我是评论不了的,水平差太远,有些说法我倒是比较倾向的。想写写读后感,可无从梳理,无力梳理。 全书四成的篇幅是《中国人的精神》,也作《春秋大义》,是主要内容,至于后面的《中国的妇女》、《中国领域的约翰·史密斯》以及《中国学》,后两篇比较学术向,看看就过了,女人篇的观念还可以理解,求同存异吧。 《中国人的精神》写得还是不错的,青年人总是会想到“做人”的话题,那么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我感觉辜鸿铭的说法我可以较大程度接受,“君子”,这种儒雅的、温顺的、精神充盈的状态,令人神往。另,辜鸿铭对孔子的解读也是我以前没接触过的类型版本,当然我才疏学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勾起我对四书五经的好奇和欲望,看看别人是怎么解读的吧,前提最好是读过原著有一定理解。 读书治学,不因声名而先入为主,不因立场而偏颇评价,吾心往之,时刻自省。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二):“缺少精确”的中国人

距离本书出版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一百年过去了。一百年后,中国人仍然“缺少精确”(P7)。这点感受,主要来自对本人从事的汽车行业的体会。

这本书买了三年多,因为标题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一直没有掀开读一页。偶然翻着看了看,瞬间被吸引了。作者的许多观点有失偏颇,甚至在今天看来有点迂腐、守旧,不过作者的博学和严谨,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的翻译确实有些糟糕,因为本书是辜鸿铭先生用英文写作,再由后人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所以很多词不达意的地方,比如P17中“老子对中国人说:“离开一切很随我,随我到群山,到群山中隐士的小屋,在那儿过真正的生活——一种心灵生活,一种不朽的生活。””很想知道这段话的原文是什么。

摘录精彩:

P17 比如老子,他当时在中国的地位类似于今日托尔斯泰在欧洲的地位。

P18 ......“五经”。我认为,这就是孔子为中华民族所作的伟大贡献——他为他们挽救了文明的图纸和设计。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三):不是完全认同,但是却是思考问题的一个方向

辜鸿铭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我们国人所最不愿意去回首的时期。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愚昧,朽木不可雕。拿起这本《中国人的精神》,便是想了解下,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果真如我们现在所言,自大到不知天高地厚吗?看完辜老写的这本书,才明白,当时的人们,思考的深度一点都不见得比我们现在低,虽然受限于时代,但是仍然能在这样的文字中读到完整的逻辑,对中国人精神的解释,辜老的写作手法也相当的老练,可能是沿袭了八股文的文风,非常的有逻辑和说服力。

在辜老看来,中国人的精神,便是因为具备良民的信仰。也就是我们都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仁慈的力量。虽然良民这个词不太好听。在资本横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还能继续秉承这种精神,真诚,守信和忠诚。《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吴家,秉承的也是诚信的法则,想来的确是那个年代大家都认同和付诸实践去遵守的法则。

我们现在争论的几个点,这本书里都已经有讨论了,比如说中国和日本的礼仪,在辜老看来,中国人的利益,是一种心灵的礼仪,是发自内心的彼此尊重,而日本的呢,虽然精致周全,却更像是排练过的,没有办法让人心生愉悦。再比如说,书中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了中国人的宗教,因为我们拥有了儒家学说这样兼顾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这是一个可以取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宗教的意义便是给予众生安全感和永恒感,而儒家不仅仅满足了这两个需求,还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在现代民主看来,君权神授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但是却没有办法忽视他存在的合理性,不然,统治阶层的存在,就是一个可笑的错误。现在都说民族感是正确的,可是环顾世界上仍然存在战乱的地方,大多是因为种族的冲突,能说这种民族自豪感是正确的吗?未必就比君权神授好到哪里去吧。

当然辜老的文章中也存在很多逻辑上的问题,底层的价值观有些也不敢苟同,但是至少,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也更好的理解了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意义。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四):直视历史,呼唤自由

首先,我看了两遍这本书。“温故而知新”是很对的,第二遍读下来,觉得能够分享的实在很多。虽然本书作者和我们相差近百年。

1.讲到政府的欺诈行为,他写到“如今在现代社会所看到的‘普遍的苦难·反抗·错乱·激进的起义的狂热,暴政复辟的寒流·无数人的兽性退化和个体的过度轻率。’“我觉得讲的很对,倘若一个政府无下限的欺诈着自己的百姓,冥冥中就导致了各种的社会问题,自己的行为打垮了自己。难道不是一种悲哀么?

2.此书写的时候正是世界一战时刻。欧洲整个乱的不行,于是辜老先生就觉得欧洲这样,就怪你们自由过度!看看我们中国,孔子教授《春秋》就是教中国人要绝对的效忠君主。所以,两千五百年来,我们中国都没有像你们欧洲一样乱成了一个毛线!

这里,我就想说,其实不能说儒家思想不好,其实他还是有好的地方,比如孝。到今天社会,孝还是中国道德品质中重要的一点。这是我们整个名族需要流传下去的点。但是,教我们完全服从君主,到现在就不能再这样了。完全服从,甚至盲目崇拜领导人的那是朝鲜。那是,世界人民当笑话看的朝鲜。的确,朝鲜是很稳定,也许它永远不会内战,不会游行,也不会公开批评政府。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所以只能一个原地踏步。辜先生说,如果一个人忘记了他忠于皇帝或君主的神圣的责任,那他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让我又喜又忧。忧的是现在的我们都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了,喜的是还好我们现在很自由。而不像朝鲜人那样。

3.辜先生讲到了中国的妇女。他说道三从四德。其实四德还能接受,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现代妇女也能做到的。但是三从就不是好的了。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能要求你必须为谁而活。当然,如果你不是一个内心独立,追求自己生活的人,你也可以做到一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其实,这也是不是鄙视为他人而活的那些人,只是我们的思想不同,见解不同而已。百花齐放自然是好的。

接着,他讲到了中国的纳妾,说这是中国女人的一种”忘我教“下所容许的。男人也有”忠诚教“,但我不同意。不是生理条件下不允许的纳妾,凭什么还说这个男的忠诚呢?现代社会,纳妾简直是荒诞至极。因为,男人已经不再忠诚了,凭什么要求女的忘我。不要忘了,无论男女,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4.辜先生把欧洲战局形成归因为无知但有极具力量的乌合之众。他觉得是他们的无知导致他们不停的向政府施压,政府hold不住他们了,所以就听他们的无知的言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我们要承认,普遍的群众水平真的不是很高,高到可以来掌控国家方向那个地步。大部分的群众都是一边惊恐着一边大叫着。并且还不能完全知道自己是在叫个啥。这是目光的短浅。但是,辜先生给的建议真的不行!叫人家欧洲收回民众的自由,像我们中国一样,一起崇拜统治者,哎哟喂!这不是让人家的思想倒退一百年么?取消,否定人民自己的权利,是一种思想上,文化上的倒退,是让一个名族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不要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倘若我们都不敢发出自己声音,只知道崇拜统治者。儒家思想怎么出来的?伟大的其他思想怎么出来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着,有些快,有些慢。中国人的精神也是一样,实话说,有些美德在现在已经快消亡殆尽了。我们该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我们该保留,什么我们该丢弃。当然了,前提是我们都还有正常的判断力,没有左也没有右。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五):被驯服的敌意

辜老的观点确实带着浓厚的儒家纲常思想在里面,想来大多数人不会去认真思考其所言所想,更不会去认可,被贴上被视为封建余毒的标签也是“应然”。

诚然,封建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在现在看来并不自由也不民主的问题,女性失去社会影响力而逐步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即使是恩爱的夫妻,也很难彻底摆脱这种不平等的地位,究其根本,在于妇女无法得到教育的平等,无法获得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洗礼。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的良民信仰,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自然是一种懦弱的形象,这一方面是侵华日军挪用了“良民”一词,另一方面则与如今追求自由的现代社会性有关。自由,意味着摆脱束缚,不受限制,这与良民的安分和顺从自然是截然不同。人类生来就不自由,因为社会上的种种羁绊不断给予我们灵魂以束缚,这种感觉沉闷而又恶心,曾经一度让人窒息到昏睡过去,但濒死感到来的那一刻,求生的本能让一部分人苏醒过来,他们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挣脱一切的锁链,却忘记了其中有一根是维持生命的文明脐带。

追求自由,实现人性的救赎和解脱,并不等同和意味着必须放弃规则,社会的不平等需要去解决,制度需要不断地改革,浮躁的灵魂对规则和道德的肆意践踏只是在摧毁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暴徒与革命家的界限谁又真的可以区分开?战争本应是意外,以暴制暴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这种现象成为了主流,那么给民众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苦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唯一可能的得益者,就是那些或遗臭万年或流芳百世的人物。

妇女毋须忠于丈夫,民众也毋须忠于国家,因为他们本就是命运共同体,无论是男主外女主内还是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最终目的都是更好的生存下去,大家与小家的道理也是同样。社会是否文明,生产力是否更加先进,这些并不总是最重要的,当作为人类本体的自身感受被忽略和牺牲之时,被科学造福的那个“人类”成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形象,与上帝又有何异?

文中直言“女性没有自我”,这种说话在现代社会中自然是比“没有灵魂”更加异端。

但平复下愤懑的情绪,你也许会发现,这种论调的出发点在于从整个社会乃至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女性的没有自我并非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被剥削,而应当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社会契约模式,也就是一种合乎当时社会现状的社会合作模式。只不过,这种契约往往被某些人利用并且肆意破坏,从此走上扭曲之路。

现如今,或许这条古老的社会契约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但我们需要去思考和警惕的从来不是这些契约内容,而是契约因何被屡屡破坏,成为了束缚女性的枷锁。而这些,恰好正是现代性所不具备的,是中国人以及全世界正在丢失的精神,又或者说,这正是我们重蹈覆辙的前兆,新的契约不代表一定会带来美好的未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毁灭总是与希望共生。

先论中国人的精神,再谈西方乌合之众崇拜的肆虐,辜老爷子所指出的正是现代人的劣根性。也许,能够平心静气地读完这篇文章,从中思索出如今正在被我们丢失的东西,学会相互印证,一种总是饱含善意而非敌意的理性,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