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精选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精选

《中国散文五十年》是一本由林贤治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50元,页数:1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一):当谈论散文时,我们谈论什么

本书盘点中国当代散文的现状与特质,纵横捭阖、势如破竹。

作者眼里,散文是一种自由文体,也是坚守文学立场的最后防线,散文兴则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思想自由勃兴、言论蔚为大潮。

其推崇的是张中晓的无梦随笔、筱敏的灵思慧想、王小波的理性反讽、苇岸的自然文学、刘亮程的乡土哲思;对王蒙的政治情结,张承志的圣战情怀,余秋雨、贾平凹的文人雅趣则有褒有贬。

立论精当、脉络清晰,诚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二):散文,自由的精神

这本五年前读过的书,再次翻阅仍感到韵味无穷。散文与人类自由的精神,从其《跋》中可看出整部书所表达的思想。作者以根、干、枝叶为题顺序展开来写,联糸到古今中外的诸多作家与作品,可以说是五十年来的文学简述,可贵在于其的批判精神与对作品透彻的剖析。既使有人认为其观点有偏颇之处,但见解犀利,不管作者名声大小,不留情面,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思想脉络和特点。 文中引用周作人的话说,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说汪曾祺的意义为“在革命中丧失的人性,在文学中获得了复活”。书中对王小波、邵燕祥与余秋雨、索尔仁雪琴的评价颇有特色。联想到江弱水在一篇谈诗的文章中讲,诗歌是唤起你对日常事物所拥有的魅力的重新发现,读诗多了,让我们拥有更多情盛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就会体会别人在某种事件中情感的力量,读散文同样如此。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三):散文,自由的精神

这本五年前读过的书,再次翻阅仍感到韵味无穷。散文与人类自由的精神,从其《跋》中可看出整部书所表达的思想。作者以根、干、枝叶为题顺序展开来写,联糸到古今中外的诸多作家与作品,可以说是五十年来的文学简述,可贵在于其的批判精神与对作品透彻的剖析。既使有人认为其观点有偏颇之处,但见解犀利,不管作者名声大小,不留情面,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思想脉络和特点。 文中引用周作人的话说,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说汪曾祺的意义为“在革命中丧失的人性,在文学中获得了复活”。书中对王小波、邵燕祥与余秋雨、索尔仁雪琴的评价颇有特色。联想到江弱水在一篇谈诗的文章中讲,诗歌是唤起你对日常事物所拥有的魅力的重新发现,读诗多了,让我们拥有更多情盛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就会体会别人在某种事件中情感的力量,进而令会作者思想的深度和强度。读散文同样如此。

《中国散文五十年》读后感(四):时代有限文人可为

坐在书斋里,也能阅尽世态看透人心,那就是天分。以文心识人,我猜想,林贤治有此天分。《中国散文五十年》聪明犀利,洞悉世情。如果说《中国诗歌五十年》写得紧张严肃,那么,《中国散文五十年》就表现得放松自如。 中土散文,无论后人怎么为之辩护,她也难逃其尴尬历史。她虽明雅巧丽,但也曾是附庸之物、堆砌之物。可惜,长久以来,后世研究者以审美性掩盖了辞赋迎世奉世的事实。评价辞赋或散文,“审美”一词通用于古典,“自由”一词通用于现当代。至于这些词是否真的那么合身,可争议。所以,其实散文是不好评议的。好坏、真假,这些标准,在散文面前,几乎都是无效的语词。《中国散文五十年》能写到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步,实属不易。

林贤治对贾平凹散文的评说,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他先对贾平凹的“活法”及其全身披挂概说一番,以解释何以贾平凹前后判若两人。贾平凹出身农家,与书香无缘,后来,“他怎么竟进入‘废都’,以善玩书画石头的名士风度而名满天下”。现在,“他(贾)可以过一种诗意而有禅趣的日子了。他曾为自己取一法号曰‘抱散居士’,胸前佩一块象征‘大人’的石头做护身符;为居所命名为‘凤凰阁’‘虚静村’,参禅打坐,有研究相书的余闲。又自称‘花奴’,将室内枯树根称作‘残美人’,题诗曰:”千古寂寂事,独弦觅知道。‘别人索书,常以’禅静‘’禅悟‘等见赠。此等活法,在农夫野老看来,固然是神仙境界,连一般知识分子都不敢企慕“。一个严肃的人,一个文字里随时会飞出小刀的人,突然忍不住幽默起来,怕也是怒极反笑吧———”笑“果甚好。不过,笑过之后,刀子真飞出来了。林贤治认为,贾平凹”发现了性、怪、力、神“。”在他的作品中,是不可能没有性的“。”他对女性作为人的阶级缺乏敏感,所见便统一为色和性了“,林贤治没有夸大这位”名士“的风流,他确实”不放过每一个字的描写“。”贾平凹,就是这样一个在阴影下写作的作家。在那里,光愈来愈暗“———林贤治说出了多少人想说而未说的话?!

《中国散文五十年》不仅能断人,更能识人。作者对王小波、筱敏等散文家,不吝赞美之辞,也不言过其实。作者虽锋利,但识大体,胜在所说有理。

尽管林贤治的“政治意识”过于强烈,但这也是他捍卫精神的办法之一。绝大多数高校人、圈子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因为,他们连最后一块阵地———精神自由,都拱手相送了。林贤治告诉你我,独立很重要,自由很重要,灵魂很重要。

时代虽有限,但亦可有所作为。这是《中国散文五十年》带给我的读感。

2012-02-05 《南方都市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