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1000字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1000字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本由丁玲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一):莎菲女士的日记

这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著名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外,还收录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以及《阿毛姑娘》、《过年》、《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之一)》和《一九三零年春上海(之二)》几部短篇小说。丁玲以女性的视角描述了一个个敏感脆弱但又倔强勇敢的女性角色,将她们内心的欢喜与忧伤,纠结与忐忑十分细腻地描写了出来。女性内心的渴望不再被压抑,她们勇敢地追逐爱,表达爱,结局可能并不美好,但也不能阻止她们不顾一切地挣脱世俗的枷锁。

尽管女性在表达诉求后,可能并不一定会被重视,但在她们勇于表达的时候,就已经进步了一大步。作为一个女性,丁玲让女性不再沉默,她笔下的女性不再屈从于男性,而是勇于正视内心的声音,执着于追求自己内心的热爱,也会拒绝和自己内心渴望背道而驰的东西。

丁玲笔下从少女到女人,每个年龄段所呈现的女性的特点是不同的,从内向羞涩到倔强勇敢,从优柔寡断到热情决绝,你会发现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也是丁玲作品迷人之所在。我其实特别建议女生读一读丁玲,因为你会发现她将女性种种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内心的纠结与期盼,描写得是非常生动形象的,是特别适合女生阅读的,因为读起来会莫名有种共情。其实丁玲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女作家,她也有很多好的作品,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慢慢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二):还好,孤独的我认识了孤独的你

因为听说这本书就像女版《沉沦》,便抱着十分好奇的心情读完,果然不失所望,那些敏感的,如触角一般灵敏而又细小的情绪被作者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那些没由来的悲伤,纠结,对这个世界怀抱着巨大的失望,就像一场大雨让人无所遁形,在全身湿透的时候却仍然秉承着本性希冀一个温暖的怀抱,希望有一份温暖的爱替自己抵挡这世界的风暴。可是世界上哪里会有那么好的事情,会有几份恰如其分的无可挑剔的爱像诱人的甜点一样,就那么正好的摆在眼前,等着你品尝。很多人说感情是需要磨合的,你包容他一分,他谦让你一分,张爱玲说这世间没有一份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于是多少人就这样得过且过,但是,总有如莎菲这样的人,想要假装视而不见,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份骄傲而又敏感的心性,一面深爱,一面深恶,如手心手背,无法隔断。曾觉得爱是解药,也是毒药,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薄唇,他的深深凹进去的嘴角梨涡,如一朵红玫瑰,娇艳欲滴,只想让人捧在手心,可是若花蕊早已腐烂,那又如何能让人欣赏的起来呢。红玫瑰成了蚊子血,而那一粒衣服上的饭黏子却如此忠厚老实,实在无法令人遐想为床前明月光。朱砂痣不得,月光也无法欣赏,这样的苦闷,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得到呢,尤其是一位生病已久的人。生活对她来说,本就少了一些该有的真实,活在别人的细心呵护和友好相待中固然美好,但是同时也缺失了一份真正的理解和交流,那么多寂寥无人的夜,没有一人可以相伴,没有一人可以诉苦衷肠,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捱着心里的难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向他人诉说,却总是得到反面的结果,也不是没有表露内心的愤懑,但最终还是化作了嘴角的一抹苦笑。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也许每个人都认为开心的时候应该要笑,伤心的时候应该要哭,小孩子便是如此,可是慢慢当我们长大,就要学会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所以哭是不能哭了,只能开心的笑着骗过世人的眼睛。你越笑,旁人越觉得你开心,便越无言。这使我不得不联想到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朋友圈里,他们往往被当做最乐观的那群人,最后自己无法消化那些悲伤的情绪,最终自杀时引起唏嘘,引起惊叹,人们在面对死掉的人时总是宽容,但假若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样坦白,决计是要被当做疯子看待的,一如莎菲写的日记一般,在苇弟看来只能看出莎菲不爱他,爱的是凌吉士,看不出莎菲内心的两难与忧郁,这不能责怪他的不理解,只能责怪自己的悲观与敏感。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作家兼导演自杀身亡,令人扼腕的同时更是引起深深的思考,因为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观察和更加敏感的神经,所以承受着更多的悲伤,作为一个同样敏感的人,我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越敏感,越悲伤,莎菲觉得自己是没有朋友的,我多想走到她的身边去,轻轻的擦去她眼角的泪水,告诉她,我就是她的朋友。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三):如果略去时代的大潮

现代高校的人文教育领域,有人提倡一种“原典教育”,即是说回归阅读经典作品的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多注重研究和理论阐释。修习两年多汉语言文学与历史的双学位,感触尤深。

对于丁玲及其作品,先前接触过的数次交集都不过是一种笼统的印象,高中老师的讲解、别人文集中的偶尔涉及、朋友的推荐,甚至经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和考试,这种印象仍是标签化的。而这种对原文本的疏距,加上被人凌乱变迁的阐释,于自己就更难以辨识了。

所以,读《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过程是完全不同想象的阅读体验。

下雨夜,同朋友吃完饭,一同冒雨而归,静坐桌前,人生鼎沸的环境中,仍不掩阅读的乐趣。

读了三篇莎菲的日记,难抑掩面而笑。感觉丁玲笔下吐露的莎菲心理,和安妮宝贝等现代作家部分作品中的矫情、纠结、悲观主义相差无几。女性面临疾病时的悲观,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质疑,对爱和亲密关系的热望与推拒,对两性关系本质的深刻认识和怀疑与个人遭遇时矛盾的态度······不过是后者语言越发精细和雕琢,心理分析越发着笔加多。

读毕,心有一触,既是关于作品的时代因素对作品价值本身的影响,是一种还原,还是过度阐释?

《莎菲日记》的篇章中,的确有对现实的悲观否定,女性自我意识和解放意识觉醒的反映,但这种意味并不明显或是主要的。后人为了突出这一作品的意义或者丁玲作家的地位,总是冠之“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效果”等等时代标签。从后人研究和认识远去的20世纪历史来看,标签和归类自然与时代浪潮关系紧密,但由作家的创作动机来看,这些说法却不免对作家的创作自觉性揣测过度了。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没有强烈感觉到时代大潮在作品中具有主体的地位。主体的是一种女性作家笔下窥测女性生命机遇和生命意识的尝试,仅此而已,却又比时代大潮的标签更为宏阔,这种宏阔通汇古今,对生命意识的关怀使作品的魅力不朽。

例如作品中人面临疾病时的生活状态,那种因身体上的弱势,导致了自我的自卑与同情,对别人关爱充满热切渴望;另一方面,也因别人难以真正感同身受的理解而不免有所失望。这种难以理解的困境,以及个体与他人感情上的亲密与安慰的需求,除却疾病,其他方面更多有体现。说到底,人与人的个体差异,与人类基本情感的共性之间的矛盾,能否调和,如何体现,是文学不断呈现和探索的主题之一。

再如作品中莎菲对凌吉士的爱情,含有对外在身体丰仪美态的迷恋,以及对内在卑劣灵魂的不屑。人类在爱情上的追求,审美的差异和矛盾性如何冲突?又将如何解决?这些都是跨越时代的对话基础。她对云霖和毓云爱情的冷眼旁观,何尝又不是相互的自以为是和不能理解呢,现在的读者读来,则是又一层对话了。

因此,经历近百年的日换星移,作品中反映的女性困境和生命意识仍能打动人心,引发跨越时代的对话和思考。

文学阅读,大可不必多度进行史学阐述。那样,只会损害生命关怀的重量。

——读《莎菲女士的日记》有感,落笔不久,当提笔参加期末考试科目。加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