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的历史读后感摘抄

美的历史读后感摘抄

《美的历史》是一本由(意大利)翁贝托•艾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的历史》读后感(一):我读不懂的美的历史

这是我最近买的最贵的一本书,可惜我却进入不了它的世界……

是因为台湾翻译的表述问题,还是我真的不懂艺术的内在逻辑,明明写的是汉字,但是我却读不懂它究竟想说明个什么问题、介绍的是什么样的历史?读这本书的文字真是很头疼,幸好是全彩页的,还可以翻翻画,然后以自己朴素的审美观检阅美与丑,最后我还故我,还是被挡在“美”的门外!我追求艺术的小小热情就这么被无情的打压了……

其实买这本书,我就想知道那些我看不懂的画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为什么值那么多钱呢???尽管没有找到答案,比如我还是不明白梵高的画的精神世界究竟指向何方,但是我从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格,看到比较安静的画,我就很舒服,很想多看两眼。也许欣赏画这个东西不是需要别人告诉你该怎么欣赏的吧,自己喜欢就好,看起来舒服就好,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这派那派、哪年生哪年产,为什么一定要去追着名画欣赏、一定要弄明白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美在哪里呢?

《美的历史》读后感(二):《美的历史》:美没有纯粹的定义

《美的历史》先写于《丑的历史》,但为满足我个人的猎奇心理,先看的《丑的历史》。《美的历史》相较于《丑的历史》,材料更为充足,文风更加严肃,作者的主观情感降为零,是一本非常冷峻的史书。而主题“美”,也比“丑”,更为受到正统和大众的关注,因此无论是流派,还是作品,都比“丑”更需要篇幅来诉说,阅读的难度对我来说,也确实上来了。

全书在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具体来说是,存不存在专属于“美”的一个定义或是一套标准?

答案是没有。作者在本书开头就这样酷地解释道:“如此说来,本书可能招来相对主义之讥,仿佛我们认为美随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转移。我们正是此意。”

在正文第一章,作者一语道破,美在古希腊并没有独立地位;事实上,阅读完全书后,我觉得美一直没有独立地位,总是有各种各样、各个时代、各个流派与之简单粗暴地划等号的概念,却没有一个独属于“美”的定义、地位和标准。

美是正义?美是平衡?美是比例?美是和谐?美是秩序?美是对称?美是光线色彩的清明?美是道德?美是救赎?美是模仿自然?美是象征?美是风格?美是死亡?美是废墟?美是真实?美是浪漫?美是颓废?美是实用主义?美是机器?……

往往说要“毕生追求美”,阅读本书之后,我发现,没有属于“美”的纯粹的定义。今日所追求之美,对于结尾作者打趣说道的“面对这全然的异同宽容、彻底的混合主义、绝对而莫之可遏的美的美的多神教的未来访客”来说,又是什么呢?

《丑的历史》饱有希望,而《美的历史》留下了一个迷茫的问题。

2015-11-7

《美的历史》读后感(三):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太差了

平心而论,其实书本身的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翻译很有问题,一是没有把书本身的几条主线用统一的语言反复强化,让读者更容易抓住书的主要内容;二是作为一本半科普的书,语言完全没考虑到读者群体,很晦涩;三是有部分人名画作等翻译没有遵循常规翻法。

我自己觉得这本书有几条线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条是美本身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它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美的物体是本身就具有某些特质,比如比例、色彩等等,才是“美”呢?还是由于欣赏的人心中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情感,所以才是“美”的?在不同的年代中,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而随着知识阶层的人数不停扩大,审美群体更加多样化,原本比较统一的时代认识会越来越多元,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更加偏主观。

二是对美的看法和时代整体的状况和思潮,以及上一个时代的思潮息息相关。美在某个时代的认识无法脱离当时典型的哲学思想,或者是顺应与表现,或者是对抗与反动。而某个时代的思想又与其中的人群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思想特点、生活方式和审美特点。但有趣的是每个时代的观点都在对抗上一个时代最权威的观点。

最后贴几张说明翻译的有多么烂的图吧……

《美的历史》读后感(四):有点难,但也先读下来了

一些摘抄小笔记

德尔斐神庙的四则圭臬:至美即至公,遵守界限,毋骄傲,毋过度

阿波罗:秩序的守护神

戴奥尼索斯:不受羁绊,破坏一切规则的混沌之神

尼采《悲剧的诞生》——阿波罗式的美,戴奥尼索斯式的美

希腊人审美观念的问题意识

- 美与感官感觉之间的对立

- 声音与视像之间的对立

P102

清晰审美观念的一个来源,当然是许多文化都把上帝等同于光:闪族的神“巴尔”、埃及的神“拉”,以及波斯神“Ahura Mazda”,都是太阳或光的人格化。

Robert Grosseteste 光的宇宙论

宇宙由单一光能所形成,这光能同时是美与存在的来源。经由一个程度渐进的纯化与浓缩过程,天体与自然元素源于这单一的光。因此,世界的比例就是光在其具有创造力的散布之中依照物质的各种阻力而具体化的数学程序。

“光的美不像其他东西那样在于数学、长度或重量,而在于其面貌。使世界值得赞美的,是光本身。”

15世纪 意大利透视法

透视法使用于绘画,实为发明与模仿之合一;现实之再现既精准,兼又依照观察者之主观观点而来,就某层次而言,观察者可说是精确再现物体,又“加上”他静观所得之美

风格主义

风格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背后也是这类动能;艺术家无法拒斥前一代的艺术遗产,又意识到自己和文艺复兴了无关涉,于是感到不安,他们因此将适才依照古典圭臬建立的形式掏空,终至古典主义解散,犹如一个高卷击岸的浪峰朝四面八方散裂。

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巴洛克-哥特主义-浪漫主义

工业革命之后,美成为宗教

一个地道的美学宗教由此形成。在“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之下,美成为一种要不计代价实现的价值,洵至许多人认为生命本身也应该过得像艺术作品。

现成艺术

这类挑选,底下当然有其挑激的意图,但其中也有个信念,说一切事物(甚至最底下之物)都有我们难得留意的形式层面。这些事物一旦被挑出,被“聚焦”,呈现于我们注意力之前,就有了美学意义,仿佛受过一位作者之手操纵。

这些例子里,艺术家针对我们周遭的工业化世界,展开充满嘲讽的辩难,将一天天消耗的世界像考古出土物般展出,让我们每天看见的东西在他的反讽博物馆里日益变僵,有如变成化石。

《美的历史》读后感(五):《美的历史》阅读心得

美是什么?环肥燕瘦都是美,现代机器也可以很美,铁与玻璃也是新的美,怪物也可能是某一时代以美丽观点刻画出来的。闻名国际的意大利小说家安伯托‧艾可编著的第一部图文书《美的历史》,对亘古迄今多元的、各种的美,深入整理与阐述,告诉大家,今天的审美世界是宽容、综纳百川的多神世界。

“艺术在于表现美”这一个古典观念,在浪漫主义以丑怪惊怖为艺术的表现蔚为风潮之前,曾经支配着艺术创造与美学理论。艺术与美,在许多情形下可以是同义词,但美和艺术到底不同以《玫瑰的名字》走红文学界的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回到他文哲的学术领域,编写出《美的历史》,试图给“美”一个说法时,我们一方面抱着久候大师出手的期盼之情,另一方面也小心翼翼地,不让这份小说迷的兴奋之情蒙蔽了身为艺术读者的阅读策略。

《美的历史》是一本“艺术的历史”(艺术史)吗?还是美的观念史?宽松地说,如果说身为编者的艾可大量引用古今名家之言,以呈现他的概念来源,那这可以算是一本美的观念史。但这些彼此之间并不具备必然关联的文献,并不“直接”担任文本佐证的编写形式,却令人联想到艾可似乎已一家之言的企图。可以确定的是,他编写本书倚重图像的形式,已宣告放弃抽象思维的纯美学角色。导论中“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来人类视为美的事物”的立场,似乎有偏向艺术史研究(作品)图像先行的观点,但本书书名的“历史”除了意味对美的透视角度之外,正文中也排除了美术史所应有的艺术家、作品、时、事、地等大量信息的历史因素。

艾可“美的书写策略”,是以大量的图像集合和文史哲经典文献引用的图文方式,书写类似艺术史年代排序的主题篇章。这种形式对美学和美术史兼具兴趣的读者而言,恰恰形成一个颇具启发,但也启人疑问的印象:艾可这本“图文并美”的《美的历史》是在图文不精确印证的并置(Juxtaposition)中呈现他的书写策略。而在图像的编年序列中,也同时对照出风格无关却纷繁多样的作品图像并置现象。一本艺术的图文书动人之处,本应建立在图与文“例与证”的必要性之上,图文相得的佳例,我们已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擅长诠释(作品)图像以阐述艺术意义的文字光彩中见识到。本书图不随文走、文不诠释图的并置对照,这种书写策略凸显对美的观念差异,的确是作者谋篇独特之处。从本书一开始希腊艺术的美善和谐观,到现代艺术之为众型兼陈并列的多神教所指涉“美向来并非绝对,而随时代与地域而异”之说,虽然亦不脱老生常谈之论,但其概念却是由这互不从属的图文并置的独特形式来推论的。

艾可避开“直接”举用图例以阐述理论的策略,让这图文二元“并置”而并不“直接”互为例证的同时,并以类似脚注的引用带出文本的另一部分──经典“文献”,构成本书的第三个部分。这个文献引用一方面有着“六经皆我注脚”的宏肆气派,一方面这文献并不“直接”印证正文文本,也不印证图像的地位,似乎成了美的观念史的真正内容而非作者论述。

或许在这个书写形式下,艾可刺激了自足于抽象思维的美学家重视形象的感知、提醒了艺术史学者博学的边界无限、鼓励文学家别具只眼解读艺术,并参与美的历史的建立。

作者学识瞻丰、探触知识的深度令人叹服,本书除了值得有兴趣扩展西方文史哲艺经典阅读的爱艺者一探,也是适合本地西方语文系、哲学系、艺术院系、艺术史系的标准大专读物。爱好艺术的读者,在感受质地精美的这一本美书(Beau livre)的初步印象后,恐怕不可小觑本书知识的密度,要花时间与心力细细浏览,才得入殿堂一窥美的奥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