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摘抄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摘抄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是一本由奥斯卡·马丁内斯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一):通往历史的门

我们常常忽略那些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虽然这种忽视在很多时候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倘若我们愿意细细的去审视它们,则会发现一番新的天地。

最近我读了《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本书是一篇篇叙事性文章,也是对于历史的回顾,对于建筑的欣赏,它们打开了许多门,通过文化和艺术,历史和秘密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段旅程。

门,既可以指现实意义上的那个实体门,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时候,也可能给你打开一扇窗。

有人说,门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之间的通道,它联结着已知与未知、光明与黑暗、富足与贫瘠。门通往的是神秘之处。当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走向那一扇扇通往历史的门,我们也不仅仅是在了解一种建筑,更是通过那个门来了解其中的艺术,了解一段历史,或者领悟一段精神。

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建筑无疑是用来供奉神灵的。因此,在庙宇和圣所中发现一些特别古老的大门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我不是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但也确实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当我们靠近一个伟大的建筑的时候,往往最先看到的便是它的大门。大门的外观会带给我们第一印象,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建筑只会有一些小小的门,这本身就是极不协调的。我们会在不经意间通过一扇门来揣测这座建筑,而当我们真正越过这扇门,才能够细细的去观察,去发现这建筑的全貌。

“门是敏感脆弱之地。它是此界去往彼界的通路,是两种确定状态之间的穿梭,是边缘,是界限。一扇开启的门就是一次巡游的开端,同样,一本书的第一章节也是整个阅读旅程的起始。”

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官宦人家的府邸门前都会有两个体型巨大的石狮子,就象征着一种威严,一种权势。在门前往往还有守卫,这也充分了说明门(作为入口)的重要性。

门或许确实是敏感脆弱的,我们可以轻易的穿过它。但有些时候我觉得门的存在反而意味着一种巨大的鸿沟,会让我觉得很有距离感。就像当一个人对你关闭了他的心门,那你就很难真正去靠近他,了解他,也很难真正被他接纳。

作者说,经由这扇门,我们暂时脱离了那种我们生活其中的自然状态,被传送到另一个不同的界域。这些门存在于这些著名的建筑外观上,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自己建筑的一部分。

当我们跨过这些门,我们不仅能够更加全面的去观察这些建筑,还靠近了一段历史,接近了艺术的真谛,而我们需要做的则是用心去感受。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二):西方建筑艺术

门是一种界限,是一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很多故事中门是有着守卫者的,她们因为某种原因守卫着门,并以性命为代价。小的时候看《美少女战士》,时空守门人冥王星雪奈是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她是智慧与力量并存的实力战士,而关于守门人在很多故事里都是一个很好的设定。门是建筑的一部分,而不同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这本《通往历史的门》中,我们去了解一下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建筑,它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艺术审美呢?

《通往历史的门》是由奥斯卡.马丁内斯所著,为我们讲述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令人向往的建筑,它们或是建造于远古时代,也有一些近代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建筑承载着文明的意义,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明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源于未知,人类亲手造就了神与恶魔,因为崇拜和厌恶,也给他们设置了一些限制。在西方的古建筑中,建筑有着神圣的意义,而很多建筑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神庙、教堂,即使在现代也承载着很多人的故事。作者非常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建筑的由来和特色,对其形状也有着较为细致的描写。其中也穿插这一些人文历史,让你对这些建筑有着更深层的了解。

在每一座建筑介绍的开篇,作者都会引用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有着建筑的一些解读。很多时候,一座建筑也是一段历史。尤其是那些遗址、神庙和陵墓,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令人神往的传说,也让它们成为旅游的热点。尤其是文明古国,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拉美西斯三世陵庙并并非是埃及的著名景点,甚至并非旅游必到的地方,作者对它的描述非常的细致,这样的一座建筑在作者的笔下也得知它的宏伟辉煌。

作者将那些远古且有着神秘意义的建筑称之为神圣之门,而有一些称之为私域之门,这并非是完整的概念分别,更多的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建筑。作者介绍着建筑,介绍着它的地理位置,起源,外貌,建筑风格,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建筑也有更为全面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的几何美学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城堡是人类权利的象征,在那里发生着重大事件,城堡多数时候也是私有的,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每一座城堡都有着一段历史,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古典文化在这里被记录。这本书讲述的是西方建筑,古堡似乎是是更为什么的地方。

《通往历史的门》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建筑之书,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穿插建筑的图片,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这些建筑,以第三视角去看它存在的过程。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文明的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打来了建筑的门,去看一看它们的存在。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三):看了《通往历史的门》了解了一本关于建筑与艺术的史诗

看了《通往历史的门》了解了一本关于建筑与艺术的史诗 这是一本关于门的书。 打开《通往历史的门》一书,就像打开了一道大门,就像我开头说到这是一本关于门的书。 全书通过作者用自己的视角与认知和感受,解读20多扇不同的门,穿越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神秘旅程。 每一扇门的打开,就像是打开了一段历史,打开一段你从未知晓的历史故事。 故事里的门有的是史前圣所,有的来自埃及,有的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神庙,还有中世纪教堂,宫殿和别墅的入口。 作者将每一道门的历史跨越东西方,像是带着读者进入到一个历史的世界,通过一扇门打开另一个历史文化的通路一样。 比如说就算你去过威尼斯,但是,从未去了解过当地的文化与吸引你的工艺是来自全世界的四面八方。 比如说你去过某个欧洲的广场,某一个雕像从这里搬到那里,是的,你是记不清的,但是作者源于对历史的热爱,带领读者进入到了一个关乎门的建筑变化和进化的关系,连带着的历史故事。 如果将这本书理解为对建筑关于门的演化,更融合了一张通往了解跨越西方建筑与历史的艺术之门。 门,在本书里并不是单纯的门,只是安全和封闭的含义,或是单纯的建筑的意义,而是有着历史轨迹的依托在里面。 书中还有手绘插图形象绘制了门的特征,还附有名信片式的小周边,都令人爱不释手,满满的文艺味儿。 就像书中的文字一样,也是布满了艺术与梦想的联合,有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也有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串联,如果不是通过一扇门来了解,就算你到过欧洲,或许也没办法了解到这么丰富的故事。 历史就像一个文化史的发展一样,看着这本关于跨越西方的建筑与艺术的文字,里面有许多门,或许在抵达欧洲时曾经路过,或是曾经耳闻,或是曾在那扇门前驻足,但是在书中却是分不清哪扇门是自己曾经抵达过的地方。 哪怕是巴黎的珠宝店门,能想起的也是艾菲尔铁塔和老佛爷,这就是人们在认知上的差异。 倾心于作者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来搜集这些关于门的历史与故事,也让认知提升了一个LEVEL,因为每个人有时候的旅行更像是打卡,到此一游,而深度的了解文化和历史,更多的还是要从一个重点出发,从而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建筑与文化。 这样多维度的了解将别有一番风味。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四):足不出户游世界,透过大门,看历史与现实的轮回

1.会“说话”的门

人类的眼睛很奇怪,总是对很多重要的事物,熟视无睹,却又格外地关注某些奇特的存在。“门”,这一事物,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它似乎除了自身的功能,别无其他值得我们格外关注的理由。

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现代艺术的乏味,我们所到之处,大门敞开,和建筑物里面的金碧辉煌相比,大门就显得有点太过简约了。我们去各大商场购物,最有可能的,就是忽视那两扇起到隔离作用的巨型玻璃门。而且,它们实在是太透亮了,也便更加没有存在感了。

直到我发现,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大门敞开,一旦它们被关上,似乎时间之门,就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透过夕阳,那有着岁月沉淀的建筑,只把大门紧锁。它的知心话,只对有缘人说。

我喜欢旅行,尤其喜欢各种古建筑。

故宫的恢弘大气,苏州园林的精巧别致,乌镇西塘的江南诗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在古建筑群中,我仿佛获得了一次与历史对话的契机。哪怕是青石板上的苔藓,它们都似乎在无声地倾诉着自己的命运,更何况是那些有着明确图案的雕龙画栋,它们更是被赋予了很多传奇。

故事很多,但这些故事,都由大门开启。也正因此,“门”才显得格外神秘。

不仅仅是中国,外国的很多建筑,它们的“门”,也在无声地透露着很多有趣的信息。就比如,我最近读到的中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它让我足不出户,领略了这个世界“门”的神奇。

之所以会看这本书,实在是因为长久地闷在家里,连心情都跟着受潮。我想要到处走走,晒晒太阳,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竟开启了一次神游。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阅读有关建筑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建筑物的“门”作为整合的视角,带领着读者游览于各大知名的、亦或是神秘的场所。

在这里,“门”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它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叩开门的那一刻,我们从此便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旅途漫漫,打开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全新的探险。

一个有灵魂的建筑,作为它的“门”,也常常被赋予一些特殊的象征意义。《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穿梭于各大名“门”,西班牙艺术领域的扛鼎人物奥斯卡·马丁内斯,他尤其喜欢用文学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艺术见解。

如果你对故事感兴趣,那《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不会让你失望。从这本书里,我们不仅仅走近建筑物的门,同时,我们也探索了整个建筑物的灵魂。

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门”有着特殊的功效。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通道,更重要的是,它作为连接两个世界的边界,常常有着混合空间的特点。除此之外,门上的图案,也常常有着历史的渊源。曾经的很多故事、神话和传说,它们的一些元素,被呈现在“门”上,从此以后,这些符号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这本书,它以庞贝古城的维蒂之家为起点,带我们去领略古老艺术的不凡。这个被毁于维苏威火山灰下的城市,曾经,也有着很多辉煌的故事。当我们拂去维蒂之家大门上的尘埃,大门的图画表示了人们的信仰。这信仰最初却遭到了人们的误解,直到人们“破解”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密语,才终于得以理解其形象背后的内涵。

普里阿普斯的出现,意味着建筑主人想要以此来对抗“邪恶之眼”。大门关上的时候,建筑物因为有了神灵的守护而格外安全。这是人类古老的诉求,却通过“门”的艺术,使之流传。

从史前时代到中世纪,这些寄托着人类神圣心愿的建筑,它们的大门,带领我们通向神奇的领地。

卡尔·荣格说,“不仅从外向内看,也要从内向外看。”门加支石墓,作为巨石阵的代表,如今,它已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世纪晚期的传奇爱情故事还在流传,门加支石墓为我们提供一种视觉和概念上的反转。它是如此地威严,以至于我们把艺术与建筑同自然共谈。跨过门加支石墓的门槛,就是跨过了人类的5000年。回首望去,门外的世界仿佛与我们无关。

圣福瓦修道院、哈德良万神庙、圣马可大教堂,我们透过这些建筑的大门,走进一个个奇幻的世界。

私域的入口,这些住宅、要塞亦或是城堡的大门,它们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奥斯卡·马丁内斯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想要了解西方的文化,《通往历史的门》这本书,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除此之外,奥斯卡·马丁内斯还引领我们关注另外一个视角的建筑,那些“通往世界其他的入口”,这些“入口”,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有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正是这部分内容,升华了整本书的主旨。

我们不必要囿于“有形的门”,我们更可以关注无形的“艺术之门”。这些“门”,需要我们有很好的的鉴赏力,同时,它们也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内心。

正如在“终点”,奥斯卡·马丁内斯引用的一句话所说,“每一种思想都会飞翔”。在不能出门游历的日子里,我们通过阅读《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来完成穿梭世界的想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