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锦集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锦集

《亲历中国革命》是一本由(英)埃德温•J•丁格尔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一):城头变换了大王旗

有敏感字 需要审核 就发张图代替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二):辛亥革命第三视角珍贵纪实

多抓鱼上买的二手书,据说已经绝版了。说说内容吧,这本书是一位叫丁乐梅的老外在亲历辛亥革命后写下的深度报道,难得可贵的是作者在革命发生时就在汉口,亲历了武昌起义的整个经过,期间也利用自己外国报人的身份,游离于清政府、革命军之间,采访了多位重要人士,是第一位采访黎元洪的外国人,书是从“第三视角”写的,少了国内亲历者的主观色彩,但也难免带有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些偏见,整体而言不影响其史料价值。书中纪实部分难得珍贵,尤其是叙述“两湖内讧,汉口失守”这一章,对当时局势转变有了清晰的记录,后两章更多发表了一些对中国革命后续发展的看法,其中在“改革”、“教育”层面的分析也较有价值。作者辩证的考虑到了革命派新兴主体在教育上的激进和偏激性,强调“一定要把西方人提供的教育方法和那些通过多少个世纪的辉煌历史证明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教育方法充分结合起来才行”,“仅仅在教学中灌输西方的知识,不仅不能保持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中断了它的延续性”。这种观点其实是为后续中国寻求自身改革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也正如其是,中国最终并未实行君主立宪制,也未构建多党制的共和制,而是走了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这也是在几十年的内外动荡中,不断摸索出来的。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三):城头变换了大王旗

外国人眼中的1911——1912,从武昌起义的枪声与炮火中开始,到宣统帝退位与共和国成立。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城头变换了大王旗。身处20世纪的第一个辛亥年里的人们,无论是革命和被革命的,无论是吃瓜的和打酱油的,何曾想到之后的历史会更加纷纷扰扰、脚下的土地会更加坎坎坷坷,几乎到世纪末才有了拨云见日出、坎坷变大道的苗头。

在这个英国记者的文字中,大人物是黎元洪、是袁世凯,甚至端方。孙逸仙究竟领导了辛亥革命没有?想在这本著作中寻找答案,恐怕找到的也不够说服力。毕竟是西方人的视角,毕竟那时孙逸仙在逃亡,要时刻关注一个不受当时政府待见的人物,国人都在偷偷摸摸的关注,不要讲一个外国人了。相信当时国父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已渗透到革命者的骨子里、血液里。

书中提到起义中革命党里的湘鄂内讧,并导致汉阳失守,这内讧仔细想想也是真实。近代星光闪耀的湖南人与古时“绝秦必楚”的九头鸟,这两个群体联袂PK袁世凯新军,顺则亲如手足,逆则祸起萧墙。六十年后,又上演了一起震惊中外更悲壮的湘鄂内讧事件,有个湖南人很器重另一个湖北人,这湖北人本是要接他的班的,结果当中某个人起了异心,湖北人就夜遁逃,并且“大火自焚烧”。

这本百年前的著作里的照片很有价值,能看到共和军与新军战士,能看到有城墙的武昌与南京。翻译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后几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