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的读后感大全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的读后感大全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是一本由[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读后感(一):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提法

在安德森那里,民族主义还是镀上了一层玫瑰色彩。对民族主义无感的人,比如我,在读到一些地方的时候可能会一脸问号。

“为一个通常不是出于自己选择的国家而死,带有一种…难以匹敌的道德崇高性。”(???) 这是我读到的让人最不适的一段。能自由选择退出但仍为之战斗,这不是更难得吗? “种族主义不是民族主义的产物,而是阶级观念的产物。”(???) 很难想象那些种族主义狂热分子,在喊口号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阶级……喊的不都是民族、血统吗?结果安德森跟择菜一样把民族主义的干系择得干干净净……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读后感(二):第十章

归纳起来,作者所阐述的近代以来“民族”这个共同体的诞生和固定不是真的像书名所写一样得自于凭空捏造,胡诌乱言。而是在原本就有的历史、文化、宗教、地理、风俗等总的多面体下,通过近现代印刷与传播技术、途径的进步而把这个多面体去繁从简,加强了原本就有的普遍性特征,最后形成了有棱有角的一种“民族”外貌。因为民族、地区间交流范围与频率的迅速扩张,人势必也要与此同时给自己找到归属感的身份,主动融入这个被塑造出来的“民族”外貌。一如,在近代收到各方屈辱,“中华民族”的概念被整合出来统一战线,塑造一种共同体。印刷语言不是真的重新发明了一种语言,而是使语言表达的标准化,写作的标准化、传播的标准化、阅读的标准化,使得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能为所有人掌握,减少个人主观发挥的空间,于是人的认知与想象在跨时间、跨空间的联系中被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文版书名“Die Erfindung der Nation”(民族的发明)更清晰明了。本书成书已经有半世纪有余,此后发展又变化颇多。推而广之,这种加强或认可某一群体的普遍特征而达到塑造某一“共同体”的目的,或是借此方式加入某一“共同体”,是否可运用到其他社会生活事务中呢?今天的信息交流方式巨变,不得不大胆的说,得益于通过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而极大加强了虚拟世界的丰富程度,在世界性范围中催生了一个规模庞大而又跨民族的共同体想象。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读后感(三):共同体得来不易!

容我先抱怨两句,安德森在书中的文笔实在是不好理解,或许这个锅也可以甩给台湾译者。当然,主要还是我学识浅薄,很多各国典故,即使译者都很努力的加上了中国化的译注,依然会将阅读过程打碎成一句一句的。不过话说回来,正文中注解那么多,有些不停下来看注解还不行,真是让人气沮。

共同体在近代社会开始后的流行,以及以民族为蓝本的共同体的拓展,是作者在主要章节所描绘的内容。那些看似熟悉的历史片段,听来耳熟的概念名词,作者梳理成了四种民族主义发展模式,不完全是递进式发展,但时间上的后者有以前者为借鉴的倾向。

比较熟悉的是语言民族主义与官方民族主义,比较不熟的则是早期移民式殖民地民族主义和现代土著独立式的第三世界民族主义。不管哪种,细看作者找来的各种史料,都是看似熟悉的国家的新鲜事。光是生僻国家史料探奇,就充满了大英帝国独有的全球研究眼光,何况加上论证组织的也算新鲜结论。

有这样一句理解印在我脑中:与你一同受教育的人来自多广泛的区域,你们所共享的共同体基础就有多大(作者用法属西非,西属美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等地反复论证);你的同学的就业去向与晋升天花板有多广多高,就勾勒出你们可能真正从属的共同体空间有多大(同样的,上述例子加上英伦本部、奥匈二元帝国、沙俄都能说明这点)。

做不到这些,共同体迟早会在外界强制变化的时机,散落成早已潜在形成的小共同体;做到了这些,也就只是个必要条件,还要经受政权、语言、经济基础、战争、传统、种族差异等多个关口,共同体才有可能稳定存在。共同体的形成是有多么不易!

同文同种与人员求学就业晋升一样,都只是个共同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如对待港台,只倚强力当然是不行,可躺在历史与同文同种上睡觉,更是远远不够。经济让利远远不如真实的人员来往有力量,而以境外人员而非内地相同方式的任何一种区分待遇,都会产生共同体的区分效果,而不是大共同体的认同。港台去则不易,那何不展开怀抱,让他们的中学生一并参加高考可以在内地上学,毕业后就业,对香港,参军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此混合,方是维护中华共同体的长策。一两代人真正在一起的不区别对待生活,才能构成共同体的心理体验基础。

梁文道推荐这本想象的共同体,大概也是想到了这点的,必竟他是个大中华认同的人。但他又不愿说破,必竟他不认同斯大林体制,尽管他依然是个左派。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读后感(四):民族意识是如何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读后

人类社会往往存在分层分类,比如阶级、宗教、种族、民族、性别、地域,乃至年龄、职业等。不同的分类会形成不同的共同体。设想一个“城管打商贩”的场景,如果这个商贩碰巧是个“来自西北农村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维族女性90后”,那么你可以从职业之外作出更多的解读。商贩跟你的相同的元素越多,越容易让你认为她与你心心相连,抱有同情。这种“类我”和“非我”的区别,就是建构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

按照本书的观点,民族正是一种建构的共同体(community),基于想象而非客观实际。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理解:

“想象”。按照作者的观点,民族的“想象”体现在“即使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大多数的同胞…然而它们互相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有限的”。民族是对地球上人类的区分,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把自己等同为全人类。

“主权”。民族与政治是高度相关的,民族“梦想着成为自由的象征”,衡量自由的尺度就是主权国家。

“共同体”。尽管每个民族内部存在不平等和剥削,但民族总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之爱。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驱使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去屠杀他族或被屠杀。

作者指出,民族是社会近现代化转型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印刷资本主义”。从某种意义来说,中世纪历史是说拉丁语的一群王公贵族带领一盘散沙的说各种语言大多数底层人民的历史。拉丁语是一门死去的语言,但是和天主教结合,变成王公贵族的“官方语言”。到了近代社会,带有神性的拉丁语逐渐被“去魅化”,出版商为了销量需要迎合本地语言,于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逐渐统一规范,伴随着平民识字率的提高,第一次让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产生了一种共同体意识。

作者历数了民族建构的几种途径(我的理解)。

一是殖民地民族主义,比如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值得注意的是,宗主国的同一块殖民地可能会分裂成多个民族国家,比如西班牙曾经占据了几乎巴西外的整个拉美,但是并没有形成“拉丁美洲合众国”,而是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印度支那从法国独立后形成了现在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二是古老王朝的自我转型。比如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但是这种转型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共同的语言。作者提到了一个案例,就是占据西班牙、奥地利、匈牙利等地区哈布斯堡王朝,为什么没有转型为一个民族国家。

三是国家层面的主动构建,既所谓的“官方民族主义”。以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为例,推行“俄罗斯化(Russification)”,无论境内的是鞑靼人、日尔曼人、芬兰人、亚美尼亚人、俄罗斯人,都是“大俄罗斯人”。俄语第一次作为官方语言推行到全国,这个过程伴随着强制和暴力。以至于有人认为1905年革命既是阶级革命,也是“非俄罗斯人反抗俄罗斯化的革命”。

既然民族本身是建构的概念,那么自我建构为一种不同于宗主国的民族,往往是新独立国家保证其合法性的必要手段。泰国人,从国王到平民,可能都有一些华人血统。比如客家人(红衫军、他信)、福建人(阿披实、黄衫军)、海南人(素帖及其反政府团体)、潮州人(国王)。但是他们似乎并不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族裔或文化共同体不可能上升为政治共同体,即民族。民族是政治思潮(民族主义)的产物。

因为水平、能力有限,对本书的理解不是十分透彻。但是我觉得有几个例子值得继续观察,可以佐证(或反驳)本书观点:一是西部少数民族治理问题;二是台独问题;三是印度政府对境内多民族的整合。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读后感(五):《想象的共同体》脉络

一、概念

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p6)

二、起源

1.宗教共同体(religious community)

1)由神圣语言所结合起来的古典的共同体。(p12)“文明的精液”。(p13)

2)文人作为一个向心而阶层式的战略地位。(p14)

3)衰退。大发现带来的宗教信仰的相对主义(p16);拉丁文的衰亡。(p17)

2.王朝。

君主制在一战时的衰亡。(p20)

3.时间的概念。本雅明“弥赛亚时间”(p22):过去和未来汇聚于瞬息即逝的现在的同时性。

1)小说:一个社会学的有机体遵循时历规定的节奏,穿越同质而空洞的时间的想法,恰恰是民族这一理念的准确类比。(p24)

2)报纸:新闻之间的关联是被建构出来的(p30);创造了超乎寻常的群众仪式。(p31)

4.“印刷资本主义”(p33)。

1)拉丁文固步自封,新交和印刷资本注意的结盟,对人们进行了政治或宗教目的的动员。(p40)

2)专制君主利用行政方言进行集权。在中世纪的西欧,拉丁文的普遍性从未与一个普遍的政治体系相重合。(p41)

3)印刷语言塑造了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p43),固定了语言的现代形式(p44)。创造了和就得行政方言不同的权力语言。

三、阶段

1.美洲的民族主义建构。

1)专制主义下,世俗的朝圣之旅确定了民族共同体的边界。(p53)

2)地方性的报纸在特定读者中创造了一个共同归属的、想象的共同体——穿越时间的稳定的、坚实的同时行simultaneity。(p59)

2.欧陆民族主义的出现。

1)地理大发现先是作为存在于已知世界系谱之外的奇迹(p67),而后暗示了欧洲只是许多文明中的一个(p68)。

2)拉丁文降级。双语词典促成了语言之间的平等主义(p69)

3)民族语言的发展增强了政治凝聚力。奈伦“民族主义的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必须邀请群众进入历史之中那个,而且这张邀请卡得要用他们看得懂的语言写才行”(p77)。

3.官方民族主义

“把民族那既短又紧的皮肤撑大到足以覆盖帝国庞大的身躯的手段”(p83)。

当一个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正在浮现时,面临将要从这个共同体之中被便计划或被排除在外威胁的支配集团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性的先期策略。(p96)是以群众民族主义为模式改造成的保守变体。(p103)

1)俄:俄语强制作为官方语言。(p84)斯拉夫族群间的历史、政治、宗教和经济有着密切关系。(p88)

2)苏格兰:在通往伦敦的朝圣者之路上没有任何障碍。(p87)

3)热带殖民地:麦考利主义造成帝国与民族内在的互不相容。(p90)

4.殖民地民族主义

1)朝圣之旅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双语基层官员的增多;知识分子在受教育大众中影响力增加。(p112)

2)瑞士:内部叛乱促成寡头政权间充分的统一(p128);瑞士有强烈的亲德国传统(p130),而毗邻法国、意大利促成了瑞士的政治中立。

两点补充

1.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反思:

1)最坚决的基金革命家也在某一程度上从被推翻的政权继承国家。苏联共产党——克里姆林宫。(p156)

2)后革命政权的马基雅维利主义。(p157)

2.对“美洲的双重性”的认识:

1)革命家梦想重新安排帝国内部的权力分配,守护新旧伦敦之间持续的平行存在关系。(p186)

2)“亲戚之间的战争。”(p187)

3.米什莱:民族主义中遗忘的必要性。(p19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