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读后感1000字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读后感1000字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是一本由(美) 肯尼思·J. 格根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读后感(一):比起关系性存在,我更倾向多孔的存在

看起来很累,可能是作者这个写作方式不太适应,后面用速读的方式来看就轻松很多。

前半本(真的是前一半)都在意欲阐述清楚有界存在和关系性存在的区别,并将与关系性存在有关的几个概念——汇流、多重存在、联合行动——讲清楚,但讲得很啰嗦,其实如果大概知道作者想要阐述的关系性存在是什么,我感觉直接看后半本——关于对话实践、知识创造、教育变革、心理治疗、组织形态的内容——就好。

简单来说有界存在是我们当前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将他人和自己都视作独立的个体,并都有或应有一个内在统一的「自我」。而关系性存在就想打破这种认知方式带来的很多社会问题,而是它更愿意将人看作一种多重存在,在不同的环境、周围因素的汇流中,表现出不同的存在方式,关系是一切概念的前提。

但其实比起这两种方式,我更喜欢之前看到的「多孔自我」的概念——自我既有其坚固的部分,又保有空隙给带有感情的物件、珍视的关系、重要的经历……而这种自我的孔洞又可以是流动的,也即意味着,自我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同时不断的变化,而不用非要去找一个所谓完整的「内核」,或是在形成「总和」的经历碎片中迷失。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读后感(二):转当当书评,有待进一步讨论

这是一本奢侈的书,不只价格,而且内容。

作者格根之所以推崇“关系”,是因为西方社会过于强调个体权利以至于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书中一味贬斥个体主义传统,却并没有指出这种传统是如保障了西方社会民众的巨大福利,更不可能指出,这种福利中的大部分都是依靠后殖民主义的资本输出换得的,即,依靠不发达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创造出来的。实际上,格根所谓的关系主义只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奢侈品,一种精致闲适的温情脉脉,她只适合存在于高扬个体主义的发达社会之中,作为对于个体主义的一种补充,一种改良。

对不发达地区输出关系主义理论,如此做的意图也很明确:抑制当地方兴未艾、尚不成熟的个体主义思潮,使这些地区的住民安于注重私交、注重集体的传统人际关系,进而抑制这些地区的发展,防止它们升级为“民主”“科学”的现代化国家,进而对西方的地位构成威胁。司马昭之心,不过如此。

用书中关系主义的术语来讲:没有单方面的阴谋,只有双方的共谋。这本书的翻译出版也是欧美与中国之间那些为数众多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共谋”之 一。

毫无疑问,这可以是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对于世道、人心皆有探微索隠之效﹣﹣关键是看你如何读它。

本人观点:

这位书友认为格根所谓的关系主义只能是个人主义的补充。

而个人主义才能令一个国家发家致富。格根宣扬这个意识形态就是为了让我们发展中国家永远富不起来。

我买的书还在路上,但我觉得这位书友对于格根太过于信任、又太过于不信任。

信任在于,认为个人主义或关系主义能影响并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否。

不信任在于,把格根的关系主义只聚焦在此一点。我是讨厌这样狭隘的阴谋论的。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读后感(三):让关系照见更多可能性

自启蒙运动起,对“有界存在”的宣扬对于个体、关系以及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和压迫。个体边界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催生出“人与人之间无法互通”的想法,导致意义感的丧失以及自尊(评价)体系的崩塌。

从个人角度,有界的说法导向无法克服的孤独感,生存基础的价值被工具理性消解;

从关系角度,各自为营将会加重猜忌、怀疑,动摇关系的基石;

从社会角度,自由个人主义指向了人的商品化和公共道德的败坏;

【将视点聚焦于关系而非个体】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思路。“关系汇流”的假设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多可能性。

要理解这种思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有可被理解的行动都无法脱离关系的土壤,经验无法孤立地存在。悬置因果、超越自由论和决定论的拉扯、抛弃对于innerself的解释,这之上存在着一个更加广阔光明的空间,而理解这些需要我们对于语境(关系总和)的关注。

理解行动:可以将人的一切行为都试想为微型表演。习得语境、社会效用、惯习等因素环环相扣,建构起舞台。这些行为的合理性也同样离不开关系中的他者,单向的表演无法构成交流(何况单向表演也是不存在的)。

对内在心理的驳斥:对情感的判断分辨缺乏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根基。

一种替代性视角由此诞生:情感发源于关系,服务于关系,并且在被人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参与社会脚本的建构程序。

(先写这么多,有空继续更新)

保持敏感,相信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