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精选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精选

《相爱的日子》是一本由毕飞宇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一):甜蜜的刺痒

有的像微电影,有的像小品,好像总能挠到心窝最软的地方,语调诱人,篇篇精彩,一气读穿。在这本书里我没有看到多少南京,却看出一种很亲很亲的感觉。以下感触和此书无关:

人在变得过于复杂、麻烦之前能找到一份确定的感情,拼的是智商,也是运气。当然,那种时刻活在自省和自嘲的五维空间网格里自得其乐的人,靠的主要还是智商,因为在他们看来,高智商的"游戏",不能靠运气。

借此书余兴记了上面文字,谢谢毕飞宇。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二):戛然而止(结尾都很精彩)

短篇小说,很见功力,用最少的字,完成最一个故事,完成铺垫、叙事、转折、结尾。需要精炼、构思、描述。这本书里精彩的短篇里面有很多

《相爱的日子》

”两侧的路灯拉出了浩荡的透视.“

”他们的目光穿过了一大堆高级的或幸运的脑袋,彼此都在打量对方,开心了。他们不再寂寞,似乎也恢复自信。“

《家事》

他漫长的身躯是那样的空洞,只有两条没有内容的衣袖,还有两条没有内容的裤管。

这些描写让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故事都是在转折之后,戛然而止。像网友的评论一样”有小小的粗暴,像突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的拳头,疼过之后有小小的肿胀闷在心里! “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三):爱了就好,有爱就好,无爱更好

与以往不同的是,每次看完,我都会自问,这是爱情吗?而这次,小说的名字即已告訴我們,他們确实在爱着,而又为爱而分离。。。我没有悲伤,因為他們曾經拥有相愛的日子。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会观察那些所謂小人物的情感,因為,我也是很早就认为,爱情并不高尚,或者是说,越是高端的人士越是没有爱情、没有资格谈论爱情,或许只在他們功成名就之前曾經拥有。

别说男人因性而生爱,其动机皆不纯,其实,只要是爱就好,是博爱也好,父兄之爱更好。总比那些为了其他目的而自称爱你的要好几万倍,而且,这些人又以爱你为名与你有了性。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四):卑微记录者

毕飞宇的短篇集,能看到他的触角,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根拐杖,他去探索,也去敲打,更多的是记忆,是对世态人情的解剖。

他关注那些弱势的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漂泊的青年)和卑微的人事和情事(情妇村),但不是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里面有小说家的视角和浪漫,残忍的残忍,但不残酷,温情的温情,但不煽情,更多的是无助的悲凉,是为小说的底色,也是人生的底色。

尤喜欢他描写那些时代中的孩子(小青,白夜,蛐蛐蛐蛐)和老人(婶娘,祖宗),也就是关乎未来和历史,他们的际遇是我们的病症之所在,也是我们的未来之所忧。

看完整部短篇小说集,半部留下印象,已经是优秀之作了。掩卷发现,毕飞宇不止在进行文学创作,他也在为世态人情照相,捕捉那些卑微的人及卑微的喜怒哀乐。

《相爱的日子》读后感(五):《相爱的日子》评论-8分

毕飞宇,我钟爱的国内当代作家,我的新偶像。这种感触是从《推拿》开始的,这次的《相爱的日子》是部短篇集,先前的感触持续不断,继续着,还要绵延不绝。我在当当的购物车里放上了毕飞宇的大多数的代表作品,一个都不能放过。

五六十年代的作家是中国现代作家的主要支柱,也是现在中国文学的主要生产者,中国文学也随着莫言的诺贝尔奖项,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认可。莫言作品高产且涉猎题材和故事时代跨度很大,大家风范当仁不让。路遥《平凡的世界》是消耗我眼泪最多的一部长篇,记忆深刻,是务必珍藏于心的激励和颤动。余华苦涩当中有胆敢于直指对错,值得敬佩。贾平凹高产,乡土地域气息厚重,而且很黄很暴力。刘震云风格幽默逗趣,嬉笑之中浸透生活,只是近两年有些匿迹了,应该是在酝酿大作吧。

毕飞宇恐怕不能出于其右,与以上重量级作家比较,也是年纪最轻的,作品数量不算高产,要说特点,应该叫做:平淡见真知,每次的入手点恰到好处,都点中了我的要害呀。

他不算现代的高楼大厦,不算地标建筑,不算历史古迹或特色景点,他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筑起鳞次栉比的平层住宅楼。这正是我所关注和需要的贴切、温暖的感觉。足够用。

这是我的新偶像,毕飞宇。以上谈论仅是我个人的读书体会,当然也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提及的优秀作家。今年有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十分期待,待我继续看书,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深刻体会,也一定会与现在不同。

今天是好听的生日,九岁,希望它继续茁壮成长。

以上是一篇书评,这不像是一篇书评,也不仅仅是一篇书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