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遗忘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被遗忘的灵魂》读后感100字

《被遗忘的灵魂》是一本由[美] 吴帆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34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遗忘的灵魂》读后感(一):无名之辈的荣耀

提到历史总会嗅到丝丝的血腥味儿,战争是历史的一部分,有古至今战争到底能带来什么呢?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是英雄的个人荣耀?是寸土必争的强硬还是强盗霸占他人领土的快感? 发起战争的理由总是络绎不绝,那些真相我们或许无从查证,可是我们知道作为胜者会让自己的利益蕞大化,然而在一战中我们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受到战胜国应有的荣耀,还换来一份耻辱的合约,每次在书中看到巴黎和会都觉得心痛,心痛在会议上据理力争的外交官,心痛我们的土地却要听外国人安排,更心痛14万远赴异国战场的中国劳工,他们对协约国的取得胜利有着巨大影响,可是没有人记得他们,甚至很多英国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应有的尊重和勋章都被涂抹的干干净净。 中英⽂双语作家吴帆,并从事翻译、书评写作及⽂化交流⼯作。他撰写的《被遗忘的灵魂》就是讲述14万中国劳工经历的书籍,那些被选择遗忘的灵hun偏偏是蕞不能磨灭的存在。 故事开始于1917年的北方小镇子,张德伦不满婚姻的包办,连夜逃离了熟悉的村落,踏上了赴欧的中国劳工团。他上万人里其中的一个,没有波澜壮阔的建功立业,每天高强度的从事枯燥又危险的工作,疲惫不堪的身心,还要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而备受7视,是他的人生经历,我们虽不是参与者,却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如果我们都记不清他们的存在,那这不灭的灵hun真的就消失了。 书中没有夸张勇敢和坚强的定义,生而为人张德论有着自己的懦弱,也重新定义了勇敢,有着矛盾和纠结,也有他对不起的人,被他抛弃的新婚妻子,也有在异国他乡怦然心动的女子,双视角多条主线复线的展开叙述,历史无情生活却偶尔温柔。普通的生活映照着历史,普通人还原着真相,我们都在向前看,曾经的卑微也不该忘记,如今我们挺起胸膛,是因为有强大的国家在背后支撑着我们。 这本书让我很难过,那时候太难了,很多时候我并不敢看清末建国前这段时期的历史,满目疮痍的大地,任何一点动荡都足以毁灭这方土地,是很多人的守护很多人的义无反顾,才让这片土地得以安稳。 我们热爱和平,是因为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期待未来,却也一直记得过去的故事,那些存在的历史激励着我们前行,那些英灵也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突然想到一句团长说的话,上敬战si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这敬,人世间的良心。

《被遗忘的灵魂》读后感(二):一段选择性遗忘的历史

一支特殊的劳工大军,替中国赢得一战战胜国地位,他们和国内民众遥相呼应,使中国拒签了巴黎和约,他们与北京上海的青年们同样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 ——CCTV《华工军团》纪录片的开场白。

《被遗忘的灵魂》是本难得的小说,以小人物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一战中华工真实情况,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17岁的张德伦,新婚当夜逃婚,因为不满包婚姻,因为新娘是三寸金莲,撇下病重的父亲,撇下刚过门的新婚妻子。看到在招工,加入了英国人招募的赴欧中国劳工军团,想着去欧洲当一年劳工,等回来后就会解除婚约,天真的他报名当了劳工,当戴上铜手镯后,他就不再是富家少爷,只有编号“58909”。从那刻起,他在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说,他不是张德伦,而是“58909”。他和其他劳工历尽艰辛从中国赶赴英国,又到了战时的法国。

如果在婚礼前他能坚决退婚,对陆文佳的伤害会比新婚当晚被丢要下好吧?把她一个丢下面对难堪的局面。张德伦为夫不义,为子不孝。 陆文佳在和张德伦离婚后没有再婚,办起孤儿院。一位拥有大爱的女士,大半生坎坷,好在晚年养子一家孝敬有加。 张德伦,法国名戴维,和法国姑娘玛格丽特恩爱一生。但是他远离故土亲人,十七岁离家后再也没有见过父母和三个弟妹。受伤的大腿根一入秋总是时不时犯疼,提醒他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那么渺小,陆文佳的一生是悲剧,张德伦的一生也不见得就是出大团圆的喜剧。 张德伦和数十万中国劳工一样,他们对一战的奉献和牺牲,很长一段时间里被选择性遗忘。他们为中国争取到一战战胜国地位。华工对一战的进程和结果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招工合同写着不从事任何类型军事行动,实际上,他们被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路、装卸弹药、收集尸体以及其他许多经常危及生命的任务。他们不仅是没有姓名只有编号的苦力,也没有人身自由。同时他们还⾯对种族歧视和虐待。他们同样上前线,受伤不给打麻药直接手术。他们书写了历史,却长久以来没有被载入史册,他们获得了胜利,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中,大概有11万左右的人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劳工,大约有2万名劳工渺无音讯,埋骨异乡。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年。

《被遗忘的灵魂》读后感(三):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遗忘。仅凭个人的记忆又能持续多久? 人去如灯灭,再过三五代,没有人会提起曾经先辈们的故事,我们现在也不了解祖辈的一些事件。可喜的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遇事写下来,各种各样的记事,借由他人记忆书写成书,或是我们不停的翻找历史的记事簿与物品。这是他们的记忆,也是我们了解他们的途径。 书中说历史是寻找者和埋葬者之间的游戏,我不太认同。与其说是一场游戏,不如说是牵绊和传承,是打破世人对原有认知的重要凭证。 有的书,我们可以以史为鉴,知得失,识荣辱。有的书,我们可以推翻记载,找到我们先辈们真正的生活,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付出是有人见证的,也正是因为有他们,才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张德伦,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他。作为觉醒的一代人,他为了心中的追求冲破传统社会的束缚,远离家乡,在更遥远的地方扎根生活,确实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情。可是他的离去更像是不愿意承担未来的风险而去,为了逃避新婚妻子,逃避所谓的压迫远洋不归。自以为会在一段时间后收到和新婚妻子分道扬镳的信封,以为家族会在他的离去后安排好他造成烂摊子,以为一切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我喜欢陆小姐,喜欢她敢为人先,敢于斗争的精神,创办育儿堂照顾失去父母的儿童,把他们抚养长大,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她怎么做到力排众议,在张少爷离开时怎么面对外人的指指点点,自己坚持下去的。 后来我看完这本书沉默了很久,作者选择张德伦作为本书的重要人物,可能是看中他敢于反抗的力量。他是如此的重要,一战后的胜利也有他们这一类人的贡献,挖沟壑造列车,在远方建设新的国家。他也是如此懦弱,不敢自己站出来承担一些事情的后果,不敢自己面对新婚妻子,在新婚之夜逃离家乡,不敢反击对他咄咄逼人的外国人,甚至也不敢和玛格丽特的父亲承诺未来,反而让玛格丽特站出来为他付出。可是,人是复杂的,有果敢也有弱点,正是这样一个带有缺陷的人反而能够真实的反应当时的社会现象。 这是以他为例子,写的是他,但不仅仅是他。是站在他背后,和他一样,千千万万为一战做出贡献的中国人。在历史上我们的先辈也曾出过一份力,不是所谓的一无所有,也不是毫无建树。陆小姐也不只是陆小姐,是女性中的佼佼者,陆小姐是这样,安妮也是这样。 书中我自己觉得有三条线,一条线讲的是安妮的人生和对未来的选择,直面历史,剥开迷津的选择,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条是以张少爷为代表的中国人在他国的人生,默默无闻但是意义非凡的人生;最后一条是陆小姐的,一条作为女性意识的独立与反抗,身虽有残缺,心却越发坚韧。 书一开始是现实与父辈回忆一章一章交叉而来,后来慢慢的变成两章、三章相互交叉,和我们相互联系,恍惚间和他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不是看客,是历史滚轮中的见证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