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读后感锦集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读后感锦集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是一本由杨昊鸥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读后感(一):文字 世相 人生

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近代所谓散文则是对应西方的随笔(Essay)。古今散文相通之处,则是其篇幅短小、语言通俗,记录了真实经历或思考。在我看来,就是以寻常语言凝练地描摹人生与人心之作。先秦诸子、唐宋大家、明清雅士,乃至白话文运动以来的近现代作家,古今文章妙手甚多,佳作不知几许。杨昊鸥先生的《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借鉴《二十四诗品》,将中国古今散文梳理为古质、劲健、萧散、醇厚、锐利等24种格调,以之涵摄中国散文的传统与气质,并分别加以述评。

书中24篇赏析文章,从文章选择看,先秦4篇、汉魏5篇、唐宋4篇、明清3篇、现代4篇、当代4篇。每篇先概述其时代和写作背景,继而翻译讲解,分析其笔法,加以点评,并介绍其传承影响,进而引申开来,提炼出蕴含在其中的格调。对象虽是名篇,但书中讲解并不刻意追求高雅,有时还会联系当下。如在解读《庄子•大宗师》结尾“霖雨十日”的故事时,认为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唱出了内心真实的困顿,它象征了有局限的人类面对永恒时空的囚禁注定无法突破。接着书中举了电影《守望者》中小丑的故事,作者写道:“在我眼中,庄子就是这个小丑。”这让我们看到了经典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碰撞,不仅生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人的境况。

其中一些赏析更多着眼文章写作技法本身。如对归有光《先妣事略》的赏析,讲述了古代散文由司马迁——韩愈——欧阳修——归有光的谱系,并辨析了归有光得《史记》神髓这一说法,指出其将《史记》专注于叙事的写法从史学领域引入日常散文写作,影响了许多现当代文学界,进而将其启发总结为三点:

1.高度重视叙事。

2.语言简淡、质朴。

3.写作内容与自己的生命紧密相连。

再如对桐城派古文的赏析,对比了戴明世《左忠毅公传》、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和明史中《左光斗传》三个文本对左光斗事迹的描写,以此展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观念和技法,并分析其利弊,评价其与远祧的《史记》文风的区别。

这些赏析类似写作课,提炼了名家行文的技法,足可取法借鉴,以此提升散文写作水平。

不过,大体而言,书中解读往往不限于行文本身,而是兼及背后的世相与文化。譬如《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作者将其风格提炼为“辞达”,这出自《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即其行文风格言约义丰、平实厚重,但后面的文字更多是对《论语》蕴含的儒学精神的解读,并以践行“学而时习之”为儒学真精神,含蓄地批评了当代一些对儒家精神的庸俗化解读。再如《世说新语》中所引几篇,冠以“自重”,但这与其说是讲《世说新语》的格调,不如说是强调汉魏士人自重身份的贵族气质和这个时代尚文的风气。

其中一些解读别开生面,勾连古今,可谓精当。举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书中对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文的赏析,认为其在结构上有意模仿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并盛赞其最可贵之处在于表达了一种超越传统英雄的划时代精神,并由此生发出对书斋审美的反思和批评,指出“书斋之外,广阔无边的社会人生才是文学真正的家园。古往今来一些珍稀的文学作品绝非池中之物,它们的宝贵价值远远超出饤饾琐屑的修辞技巧,或者故作深沉的无病玄想,它们剖肝沥胆,浩气四塞,光焰万丈”。这就使文学鉴赏的趣味超越了纯文学的范畴,由个人的感受上升到民族的精神,其情感之强烈真挚又非局限于个人体验可比。据此,作者提炼出了“赤诚”这一格调。

24篇佳作,24种格调。涵泳其间,这些文字是文学的书写,也是生活的写照,其中有愁苦,也有豁达;有刚劲,也有安适;有人生,也有家国。以点带面,这些文章大体也反映了中国人自古至今的文化气质。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读后感(二):一本书读懂中国散文

当我读到《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时,浮上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我当时在高中时候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

能够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历代散文,并且对每一位散文大家都能给出准确的评价,并且能化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以知人论世的方式探讨他们的作品与经历,并非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在每一章的开头,作者会给这一张所述的作品或人物提出一个关键词,如《尚书》是古质,《史记》是劲健,王羲之是悲欣,柳宗元则是峻洁……二十四章下来,每章都有一个关键词,不仅是对文人气质的概括,也代表了一种中国散文的风格。全书读下来,基本上就能对中国散文从古到今的发展脉络与风格全貌形成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如果你对初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还有印象,那么对于其中所选用的许多篇目都不会陌生。比如《曹刿论战》《兰亭集序》《逍遥游》等,都是曾经熟读背诵,至今仍然没有忘光的古代文学名篇。作者以非常细致的方式对他所选择的每一篇文章都做了阐释,堪比曾经学习时用的教辅书。但是与教辅书不同的是,文中既有阐释,更有许多细察与发散。

知人论世,是中国人治学代代相传的方法论。能将人物履历、文章创作背景与文章解析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此外,不得不说说作者对本书结构的一大创新,就是谈论散文,不需要给古今一个特别分明的界限,它们是可以融汇到一起的。虽然古文和白话文在行文上已经有了很大区别,但是而汉语和汉字作为从未断代和失传的一大语种,其用以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核始终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在解读方志敏和《可爱的中国》时,作者还给出了很多其他的参考文章互相对照,认为《可爱的中国》在结构形式上有意识地模仿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在分析文章气质时,又提供了陆游和陈毅二人的诗歌作为对比。《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学习语文,了解中国文学史甚至是中国历史,无论是由今溯古还是由古及今,都是可以行得通的路径。

后面从第17章开始,目光开始走向近现代,作者选择了鲁迅、傅雷、方志敏、张爱玲、制铁生、王小波、《南方周末》与李娟,作为下笔的对象。其中不乏许多击中我心的段落,李娟是我最爱的当代作家之一,能在一本文学解析类的书上读到分析我喜欢的作家,感到十分惊喜。

《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作为一个带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文学、新闻的综合性产物,能够被书所记载,被人所讨论,就说明了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即使那个时代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总有人记得它曾经释放出不可抵挡的光芒,曾经照亮和温暖过许许多多的读者。

说回到本书的最后一章,谈的是李娟。作者给出的关键词是“苍茫”。今年2月末,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第一次去了新疆,目的地正是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当我在微博发照片时,同为书友的网友问:是因为李娟去的吗?看着他的疑问,我不由得会心一笑。是的,当我踏上阿勒泰的土地,一个念头真真切切地飘荡在我的心中:我来到了李娟生活过的地方!

对于当代文坛而言,李娟是很特别的存在,特别到每个读者和文章评论家都得对她侧目,或是在她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目光。王德威主持编辑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都有李娟的一席之地。而李娟到底怎么好,我喜欢看不同人给出不同的回答。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李娟的一篇作品《狗带稻种》下功夫做了文本细读,通过他的解析,我更能感受到李娟在行文过程中“无招胜有招”的背后,恰恰是对于文章用心地铺排搭建,以及对生活投入地体验和吸收。写作散文,不仅需要高超的写作功力,更必要的是永远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而李娟就是那个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阅读审美体验中距离最近又十分耀眼的一颗星星。

《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读后感(三):四十岁,不自由的巅峰,需要读书,给自己鼓劲

这不是书评。论文体只能称之为读后感。但随便吧,我现在是个远离学术圈的中年妇女,想到哪就写到哪。

就像作者在书中极其推崇傅雷先生的文艺评论那样,我也是傅雷的忠实读者,我很想写一篇不带私人感情色彩的书评,客观评价这本书,但我肯定是做不到。我与作者一起在康乐园读书五年,从研究生到博士,我们学同一个专业(古代文学),晚饭后和另外一个当时已经工作的朋友一起逛学校附近的二手书店,买学术书籍,讨论问题。他在买书上很舍得砸钱,《经典释文》《史记》等等。我见他买了这些书,心想自己肯定是不会打开看的,但又不太甘心,于是在另一朋友的建议下,顺手买了小而价廉的《经典释文索引》《史记索引》等等,可以说,我从实践中体会到目录学乃治学门径之道,为我本人后来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后来作者觉得读古代文学专业应该从更本质的方面入手,连基本的读书写字都不会,空谈学理又有什么价值。于是他开始自学书法,鼓励我也一起。我买了比他更好的纸、笔,和一个很小很精致很贵的端砚,并且选了更符合自己人设的字帖(便于他日练成之后在学术谱系上溯源更加体面),但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每次都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虽然和字帖一点也不像。那时候每次去他宿舍玩,他书桌上都铺着练字的羊毛毡,电脑屏幕上是放大倍数正在研读的字帖,笔砚都是湿润的,他也从不介意墨汁会把洗手池的水槽弄脏之类的小节,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练字,哪怕随便写写。尤其是那位已经工作的朋友,一直靠写字打发业余略为抑郁的时间,可以一边写一边和他讨论书法技法问题。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对我们说出心里话:“你们写得都是**什么玩意儿。”我们都为他的率直忍俊不禁。我后来彻底荒废了,他则取法乎正,坚持至今。

本书作者在广州一所高校担任写作课教师。我几乎可以说是因为本书作者,很早就放弃了对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准备以及追求。要知道,十年前读文科博士的人,大部分人的职业方向都是在高校任教。本书作者在学生时代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具体表现为,他总是突如其来随心所欲地在课堂上“怼”老师。他提问题很尖锐,很不客气,如果反应慢或者积累不够的话,很容易恼羞成怒。我当时就设身处地替自己想,如果我成为老师,又遇到这样的学生,我肯定会恼羞成怒。这个职业根本不是在象牙塔里,而是在火山口上。但后来我们博士期间做助教,我发现和我想象的不同,年轻的学生们非常平静,好像根本没有在听你说什么,也不会提什么尖锐的问题,他们更关心考试题,以及这么课到底好不好通过。这又让我觉得非常没意思。所以最终,我选择了别的职业。

读这本新书的最后一篇讲李娟散文的文章,我意外地发现作者对他的学生是颇为细心观察,颇为尊重,并且十分在意他们的感受的。他之所以在课堂上选讲李娟的散文,就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和县城,而且都是家境普通的女生,李娟这样的当代作者,又常年生活在边远的阿勒泰地区,她的文章比起那些同样也需要讲解的文章大作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果然,李娟散文中那种真诚同时又广袤旷达的气息不仅让课堂上的学生流下了泪水,连作为读者的我,也在一个遥远的南半球的深夜,在读罢全书后,难以成眠。

全书以李娟的散文评论收束,是很有深意的。尤其是结尾“面对永恒的孤独,生而有幸为人,能够所思所感,便是自由自在。”

本书从《尚书》谈起,以二十四种文体风格提纲挈领,贯穿古今,一直讲到当下。其内容主旨既是作者本人的常年研究和真实兴趣所在,也是他作为写作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纪要。同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寄托。

本书的前传,被选为大学通识课本的《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导读》,是在我辞职准备出国的那一年出版的。当时他特意北上,和我其他一些朋友们一起,为我送行,作为礼物,他送给我新出版的作品,还用毛笔给我题了字。题赠内容写得比较诙谐:“希望此书能让你想起我吹牛逼的样子。”那本书我一天就读完了,可以说,阅读的过程就像以前在广州下渡路的小馆子里听他说话。读完之后,深感时间流逝,在无敌的永恒之中,我们的学生生涯,也过去了,而在人生路上,我们能否留下什么,难以确定。这是连庄子、陶渊明、王羲之也不能笃定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确定我和作者有同样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作家,或者退一步说,至少写出自己的作品。但我们在读书的那五年对此绝口不提。仿佛提到文学是一种亵渎,创造,也是一件没有底气去提的事情。当时因为写毕业论文,我们也有过一些分歧。一开始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为了完成各自的论文。他做明代关于《史记》的评点研究,我研究明代关于唐诗与宋诗的争议性评论以及各种宋诗选本,按说我们有很多交集,可以互相切磋讨论。但现实是,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曾经试图讨论过,但很快都觉得这种讨论特别虚假。后来他就不去图书馆了,而我在图书馆也不是读书,而是翻书,我迅速地翻阅所有的书,大部分时候是为了确认这本书里没有任何我需要的资料。这期间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一伙人一起吃晚饭,逛书店,他主要是看字帖,和懂书法的书店老板讨论临帖的事情。广州的冬天有时候也会很冷,我们几个人逛完书店回来,在宿舍楼下喝一小瓶“小糊涂仙”,酒精带来仅有的一点暖意,但更多的是茫然。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近几年。我远赴南半球生活,成为纯粹的家庭妇女,很多时间需要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我因为抑郁而开始写作。在最抑郁的时候,写得最多。写好后发给朋友们,请他们评论。他们会由此推荐我阅读某某的作品。因此,我读了很多过去没时间去读或者试图去读但是读不进去的书,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门罗等等。我开始不仅仅从读者,而是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尤其是分析短篇小说的结构,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完成的,能对我的写作产生什么启发。

作为高校写作课教师的作者,也在这时候开始非常坦诚地和我交流关于文学创作的话题。我们变得可以在微信里直接说“有空吗?聊五块钱文学”,或者“待会儿我有时间,可以聊一下文学”,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为情。

在聊文学的过程中,我看过一些后来成为这本书里的某些章节的文字。比如关于归有光的散文。以前,尽管我读到了诗文批评的博士阶段,但我对桐城派散文是完全无感的,相关的研究评论文章我也绝对读不进去的。说到底,一个人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最初获得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密切关联。我从小喜欢林语堂散文,所以真要讨论明代文学,我最有感觉的肯定是小品文,公安三袁。但后来读多了文献,也便清楚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是小道而已。然而虽是小道,虽小亦好,心里该喜欢还是喜欢。

作者发给我的,他写的关于桐城派的文章,我却都看进去了。由此我也看出来,义理考据辞章的背后,无非还是人情。归有光是善于写人情的,作者也是善于体察人情的。他从归有光的文章中,看出古代女性生活的艰辛,看到中年人在成家之后,有了生育、抚养孩子经验之后的人心变化,以及这些人生经验反映在文章中的神髓。不仅是归有光的这一篇,包括陶渊明、王羲之等好几篇,其实都是这一基调。这些文字,这些体会,当年学生时代的我们也是不会有,当然也不会有共鸣的。

而今我们已经年届不惑,虽然有幸得父母支持能在校园里熬到最后,经历残酷社会真实的经验没有同龄人多,但也毕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承担责任,为家庭奉献心力的人生关口,我们内心所重视的个人意志,自由空间,乃至于闲暇时间,都已经被压缩到极致。我会为作者新书的结尾落泪,因为他说的“自由自在”,根本并不存在。李娟的散文里有对自由的巅峰体验的描述,但现实中的我们,正在四十岁,体验不自由的巅峰。

在不自由的巅峰,我们该如何实现不惑?我觉得,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实现财务自由是不现实的,现实的也只有读书,思考,给自己鼓劲,实现精神自由(也就是想开点)这一条路了。

其实,对本书作者选择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我当时可以说觉得有点意外。作者从小成长在四川二线城市,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退休前很多年一直担任当地著名中学的校长。按理说他生长在教育世家,从事教育行业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在高中的时候参加过当时非常流行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得了一等奖。但他在中学阶段面临的选择并不是报哪个大学的中文系,而是要不要先放弃读大学,而从事专业的乒乓球运动。按照今天的视角去看,作者的父亲是主张鸡娃的那种家长,对他实施严格而直接的打骂教育,但不是鸡学习,而是鸡体育。

以前我和朋友们开玩笑,说作者练书法是运动员的练法。其实,作者对每件事,都有着一种可贵的运动员式的拼搏之心。那种拼搏是绷着一口气,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加上日复一日远超常人的时间付出,刻苦练习,并且随时复盘,改进方法,继续前进。

作者关于古代散文的两本书,其实也可以以此作比。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作者在已经有一本类似著作的基础上,又加以增删、修改、新写这本书,其实最根本的动机,是为了创作的准备。他对写作这件事的钻研心得,糅杂在了对中国散文的二十四种读法之中,所以书中的很多见解都是相当个人化的,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说本书“可以陪你古往今来地闲聊”。当然闲聊也是障眼法,作者看似是在闲聊,实际上,他在上下求索,为自己的写作寻找支点。

比如作者自己非常得意的一篇,对张爱玲《弟弟》的分析。如果纯以读者的角度,我们大概是不太会注意到张爱玲的这篇短文的。但是以写作的技巧而言,这篇文章却很有分析研究的必要,因为它展现了“剪裁”的技术。

我个人近些年的阅读经验集中在外国小说,而作者这本关于中国散文的书唤醒了我旧日的记忆,这些记忆贯穿了我在广州求学的五年。如今回首,不禁惘然,如果我们当时都能沉下心来,以这样真诚的态度去读书,去问学,去思考,今天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