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50幅名作解读凡·高读后感1000字

50幅名作解读凡·高读后感1000字

《50幅名作解读凡·高》是一本由【美】约翰·考曼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50幅名作解读凡·高》读后感(一):50幅名作解读凡·高——编辑手记

各位读者好,我是《50幅名作解读凡·高》这本书的编辑。在做这本书之前,有行业前辈曾经告诫,艺术书繁琐,还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做书周期长,你做一本的时间,别人已经做了3本了。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这本书直到所有文件发给印厂后,还做了不止5次改动。每一次,我都胆颤心惊。

这本书立项于2019年,自我接手后又经历了8个月终于面世。意外的是,作为一个文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我竟然在这本艺术书里获得了文字上的满足。如果凡·高不止活了37岁,他一定可以成为诗人或者作家。

凡·高的人生并不只充斥着跌宕起伏的戏剧性,他曾经读过很多书,曾经在画廊打工,曾经爱恋过女人,曾经和好友讨论绘画,他给朋友、家人写的若干封信证实了他是一个“普通人”。

他租到了一间小房子,会给弟弟提奥写信说:“今天,我租了这栋房子的右半侧,它有四个房间,更确切地说是两个房间加上两间小屋。外墙被刷成了黄色,内墙是白色……我想在一楼收拾出一个房间,用来睡觉……”然后附上了房子的速写。

他邀请画家高更来小房子这儿与他同住:“即便工作时,我也一直在想,我们两个共同创立一间画室,成为画室的主人。这间画室会为那些在艺术生涯中陷入窘境的同僚提供庇护……我想让你相信,我们两个会做出一件造福后人、被人铭记的事情。”

他在创作《向日葵》时说:“我很努力地创作这些画,用马赛人喝海鲜汤般的热情来投入创作。每天从清晨到日落,我都在作画。向日葵的花瓣太容易凋落,因此我必须得一口气画完。”

1890年初,弟弟提奥给凡·高写信道:“过段时间,约翰娜身体恢复后,你可以来看看她和你的小侄子。我会很开心的。我们给他起了跟你一样的名字,希望他能跟你一样内心坚强、富有勇气。”即便当时的凡·高精神状态已经十分不稳定,但他依旧满怀希望地为侄子创作了《盛开的杏树》,以此来庆祝他的降生:“天空蔚蓝晴朗,高大的杏树上白花盛放。”

《盛开的杏树》,布面油画,73厘米*92厘米

这本书为我描画了一个活生生的凡·高,一个我能触碰得到的凡·高;同时,也让我对凡·高的画作有了最基础的认知。约翰·考曼作为艺术史博士,在解读这50幅凡·高的代表作时,并未使用多么艰涩、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从最简单的色彩强弱、画面布局入手,结合凡·高重要的人生经历和足迹,讲述了凡·高在创作每幅画的心理感受以及它们的“意义”。这个“意义”并非作为“凡·高是20世纪表现主义及抽象主义的先驱”的解读,而是仅仅作为“凡·高的画”的引导。

所以,抱着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我为它设计了一个赠品。

它展开是地图,正面是凡·高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截取图,背面一一对应的是凡·高创作该作品时所在之地及该作品的特点;从背面看,由凡·高的诞生之地到死亡之地自下而上连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象征着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而实际上,它是由17个书签连接而成,可单独撕取下来;正常情况下,它是叠在一起放入信封的。(信封图取自凡·高《圣玛丽海滩上的渔船》)

凡·高的生命地图——画作与足迹

另外,关于本书凡·高、罗讷河等译法,均取自《辞海》。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梵高中的“梵”只有四声,没有二声,且来自古印度语,一般只用于与梵文有关的词汇中,用于荷兰语的音译并不合适。

最后,以诗人波德莱尔评价凡·高的话作为结尾:“他出生,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50幅名作解读凡·高》读后感(二):透过画作,窥见凡·高跌宕起伏的一生

我想通过绘画安抚人心,就像音乐一样。我希望自己笔下的男男女女永远带着荣光,我们会用光影和色彩来实现这一效果。——文森特·凡·高

了解凡·高,有很多渠道,从他的作品入手是最直接的方式。

美国作家约翰·考曼的《50幅名作解读凡·高》就是从凡·高绘画作品解读凡高的经典著作。本书简单描述了凡·高的一生,并选取了50幅凡·高的代表作,从色彩强弱、布局构图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凡·高的书信对凡·高进行了深入解读,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凡·高。

关于凡·高的生平,在这里不多赘述,有兴趣的可以读读本书的引言,或者读一读凡·高的相关传记作品。

虽然本书以50幅名作来解读凡·高,但我们可以从时间这条线索发现,身处不同地点的凡·高其创作风格并不一致。

在纽南居住时,凡·高接触的大多是贫穷的农民,而这一时期他深受米勒的影响,塑造的形象也更接近现实中的人物,并没有进行刻意的理想化。就《吃土豆的人》而言,凡·高描述了一屋正在吃土豆的农民,画中土豆的颜色与实际土豆颜色接近,画中人物散发出一种深沉感与庄重感。

他写给弟弟的信中这样说:“如果有人用传统的光鲜亮丽的平滑笔触描绘农民,那么肯定是不贴切的。如果你在一幅农民画作中看到培根、熏肉和土豆上冒出的热腾腾的蒸汽,这又有什么意义?”

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他的绘画风格明显变得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他接触了毕沙罗和修拉等印象派画家,还有正在转向新印象派的保罗·西涅克。凡·高凭借自己的感知创作了一些新印象派画风的作品,其中《蒙马特的菜园》描绘了蒙马特乡村的风光,体现了海牙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一时期他也逐渐从一位传统派画家转变为一位激进派画家。

从巴黎到阿尔勒,凡·高的画风再一次发生转变,我们肉眼可见的是他将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以及他绘画的视野与范围变得更加开阔。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潜能也被激发了出来,他画了《圣玛丽海滩上的渔船》《收获景象》《播种者》《向日葵》等经典作品。

创作《播种者》,是受到米勒的启发,但其色彩运用及其灵感并不是来自米勒,而是来自德拉克洛瓦,他称德拉克洛瓦《暴风雨中沉睡的基督》色彩运用堪称典范,而米勒笔下的播种者只表现出苍白的灰色。

受疾病折磨的凡·高,前往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他的绘画仍在继续,甚至创作出大量作品,仅油画就140多幅,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星夜》《橄榄树》《麦田与柏树》等均出自这一时期。

大众熟知的恐怕是《星夜》,其实《星夜》与《橄榄树》这两幅作品都运用了略显焦虑的、旋涡状的笔触来描绘,也反映了凡·高的精神和心理困境。与《橄榄树》不同的是,《星夜》展现出后印象派的风格,它是凡·高凭借想象与构思所作。

《树根》是凡·高最后一幅作品,虽然描绘的是实物,但他的画风却很抽象。创作完这幅画当天晚些时候,凡·高选择了自杀,这幅画究竟是否预示着凡·高即将自杀呢?本书作者并未给出结论,众所周知的是,凡·高对家乡的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多次借由树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笔者认为,凡·高临终之前,或许是借助这棵树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人回不去了,他的心也已经回家了。

通过50幅名作,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凡·高的人生旅程,在绘画方面他不断创新与反思,即使面对疾病,他也一直在抗争着,并竭尽所能的展现出他的天赋与创造力。因此,《50幅名作解读凡·高》这本书,可以带我们了解真实的凡·高,还能了解他名作创作背后的故事。

波德莱尔曾说:“他出生,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的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的确,虽然凡·高的一生并不长,但是他依然给世界留下了色彩,就如同麦田的金黄,惊艳了世人。

《50幅名作解读凡·高》读后感(三):和凡·高一起喝咖啡、望星空、赏太阳花

提起凡·高大概都能想到他的代表作之一《向日葵》,据说他画画的动机是在1888年的夏天,想要给阿尔勒黄房子的墙面画几幅装饰画。

为了达到“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的效果,凡·高不停地调整背景颜色和绘画技巧,每天从早画到晚,一周内一共创作了4幅向日葵。

或许凡·高本人也想不到在100多年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竟然有个农民只用28分钟就能临摹出一幅真伪难辨的向日葵。

他就是余海波、余天琪父女2016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梵高》里的主角,深圳大芬村的画工赵小勇。

赵小勇家境贫寒,父母无力承担他念书的费用。早早辍学的他为了生计来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 ——深圳大芬油画村成为了一名画工。

他专门负责模仿凡·高的作品,多年的淬炼使得他模仿的油画几乎可以以假乱真,销往欧洲各地。他的工资也远远高于同等学历的外来打工仔。

本来赵小勇一切都很满足,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到欧姆斯特丹去亲眼看看凡·高的真迹。正巧导演余海波选中了他,也促成了他的愿望。

结果当他真正踏上那片土地,站在博物馆门前的时候,却发现在门口纪念品专卖店的玻璃窗里,镶嵌的正是他的仿作,任人摸来挑去待价而沽。商品的成交价是他拿到的8倍的价格。

更令他深受打击的是看到凡·高真迹后切身感受到的原作和他的仿作之间的天壤之别。那不是技巧纯熟与否的问题,也不只是画工上随意与刻意的差别,更像是一种灵魂的缺失。

到底凡·高的作品有何魅力,能让自认为已经进入凡·高状态的画工受到如此打击呢?时代华文出版的《50幅名作解读凡·高》或许能帮我们答疑解惑。

书中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凡·高生命的最后十年创作的50幅画作,采用16开本180°平铺的装帧,为读者展示了凡·高多姿多彩、命运多舛的一生。

在这本书里,凡·高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有着耀眼光芒的抽象派艺术先驱,他只是一名热爱画画、有着理想和烦恼的普通人。

他也有崇拜的对象,也曾无数次临摹过他们的作品。他渴望通过绘画安抚人心,希望能从弟弟提奥身上汲取亲情、得到接纳。

从他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和表现上可以推断出他或许有些外向抑郁,强撑着不符合内心的性格与他人打交道,或许这也为他后来患上狂躁症和妄想症埋下了隐患。

在他的兄弟姐妹中,他与弟弟提奥的关系最为亲密。比起凡·高的恣意妄为,小他4岁的弟弟更像是一位兄长一样,给他提供生活补贴、建议他从事绘画、接纳他在巴黎同住……

不知为何,在读凡·高写给弟弟的信时,我总是能想起另一位女作家三毛。他们都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却又格格不入,对家人既渴望亲情又疏离冷漠,既骄傲自负又敏感自卑,最后都是采取同样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凡·高活在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里,把现实生活的烦恼一股脑儿推给了弟弟,所以当他觉得弟弟可能会抛弃他的时候,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凡·高前期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取材于农民。像《吃土豆的人》《掘地的农妇》等,除了他在居住地就近取材之外,这些作品一方面有对米勒的致敬,另一方面他并没有刻意美化农民的线条,也不拘泥于精准的动作,而是通过浓烈的笔触和色彩渲染强烈的对比,透露出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尊敬。

《吃土豆的人》

这一系列包括《夜间咖啡馆》《夜间的露天咖啡座》《餐厅内部》《黄房子》《阿尔勒的卧室》等作品。我们不自觉地随着画者视角看向画中延展的景象,同时感受着画中场景给我们带来的情感感受。有的令人欢欣愉悦,有的让人压抑不安,有的令人放松解脱。

《餐厅内部》

《阿尔勒的卧室》

凡·高算是比较爱画自画像的画家。他一生创作了近40幅自画像。在那个没有胶卷的年代,凡高用自画像的方式留下了自己不同时期的状态。

抛开背景、画法和衣装,专注于他眼神,就能发现在他的自画像中有的双目放空、有的眼神坚毅、有的不安躁动、有的陷入冥想……或许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与内在的自己对话吧。

文森特·威廉·凡·高将自己定格在37岁,他尝试过多种工作,最后在绘画中找到了依托。他在绘画中观察周遭的世界,在自画像里记录自己的人生,在艺术创作中探寻生存之道,在油墨中挥洒着内心的情感……他是那个世人熟知的画家凡·高,也是那个困在自我世界渴望被解救的可怜人。

50幅名作解读凡·高

评价人数不足

【美】约翰·考曼 / 2022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