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诗生死局》读后感1000字

《唐诗生死局》读后感1000字

《唐诗生死局》是一本由汤介生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3-2图书,本书定价:74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生死局》读后感(一):期待第二季

虽然我最近才入圈,但是这本小说真的很吸引我,里面有太多太多的谜题,值得我去探索,

杜路和赵琰为什么会反目?白羽是主角之一吗,杜路到底最后做了什么样的选择?无寒与赵琰到底谁赢了?

同时这本小说也是我的第一部实体书,十分的精彩,同时也给了过很大的冲击,希望作者一定要出第二季支持作者,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精美的赠品,也希望有更多和我一样看这本书的人

期待作者大大的第二季(◍•ᴗ•◍)❤

唐诗生死局

8.6

汤介生 / 2023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唐诗生死局》读后感(二):《唐诗生死局》:拯救皇帝倒计时二十天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向往回到古代,或吟诗作赋,花前月下,一生一世一双人;或古道西风,一人一马,断肠之人走天涯。

现实生活中,倘若不能重现古时场景,不妨将自己置身于架空的古言小说。

我们将自己代入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离愁别恨,尽情追逐向往的爱情,这里充斥着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步步为营的家国情仇、英雄气短的儿女情长……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改编自古诗中的“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后逐渐用于形容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如美玉般温润清雅。古风悬疑小说《唐诗生死局》中的落魄公子韦温雪正是如此这般。

十三年前,世家贵族出身的韦温雪恰是这样一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他剑眉星目、长身玉立,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天生一副令世间众人汗颜的好皮囊。

此外,韦二公子还生得一颗玲珑剔透的水晶心肝,好似天下间就没有他不会的事物。由于是家中次子,只得装作无意于仕途,他终日流连花丛,然文采斐然,每有新唱词问世,必引时人哄抢。

他与彼时尚未成为皇帝的赵琰最为忌惮的少年将军杜路打小一起长大,二人一文一武,皆是五陵年少争相效仿的对象,直到杜路假死后逃出生天,从此消失在茫茫人海……

十三年后,皇帝赵琰的性命因十年前被妃子种下的“同根蛊”而危在旦夕,当年富力强的他生命只剩下最后二十天,与其同生共死的前梁质子张蝶城却在铁桶般密不透风的宫中神秘失踪,身边十二名宫女几乎尽数身亡,只余一名贴身宫女。想当然耳,这位名为玉儿的可怜人成为被怀疑与劫匪暗通款曲的对象,严刑拷打之下,她不得已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按照两名劫匪留下的信息,皇帝要在二十天之内,找到人间蒸发已十年的小杜将军,并将其送入蜀地以交换质子才能够拯救其性命。但对于得位不正的皇帝而言,只要杜路还活在世上一天,就足以令其寝不安枕、食难下咽,这个名字如鲠在喉,仿佛魔咒一般日夜折磨着素来杀伐果断且积威甚重的皇帝。

当年轻的“天下第一侍卫”白羽接到来自皇帝的密令,命其在找到杜路后将其安全送入蜀地交换张蝶城,还要在接回质子后结束杜路性命,一切都要在二十天内完成,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这真的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这是一个你猜得到开头,猜不透结尾的故事。全书迷雾重重,节奏紧张,布局宏大,不落俗套。

诚然,我们感动于藏匿扬州青楼十年、化名温八的韦二公子对于活死人一样的杜路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压抑自己那惊艳绝世的才华,从此沦为一个逢人卖笑的男老鸨,只为赚取大量钱财以维持杜路那稍纵即逝的生命。然而,当两小无猜的儿时情谊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绑架质子案背后隐藏的真相究竟为何?

—— The end ——

《唐诗生死局》读后感(三):小说的野心与边界

寂静的雪夜,看似不和的劫匪二人,波折却又顺利地将质子从护卫森严的深宫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劫走——这是武侠小说的经典开头;

朝堂上明枪暗箭,黑夜里红唇与黑发难舍难分,笑过、闹过、呻吟过的床笫之欢也无法弥合各自对权力的争夺——这又好似权谋戏的惯用桥段;

年轻的武将一身金光,在众人或怜惜或痛心或渴望的眼神中,戴着惯用的甲冑跳进攻城的熊熊烈焰,却又在若干年后被发现存活的踪迹——这是悬疑剧的常见设定;

托着执念的侠士七窍流血,却依然凭借毅力对抗着催眠的哭声;看似正常的屋子,推门出去却是海洋一般的幻境——又切换到了奇幻的领域之中。

上面撷取的均是本书的片段,看似杂糅却又好像极度和谐地被作者耐心铺排进了同一个故事之中,很难以某种特定的情感或者叙事类型对它简单概括。跟着厚厚的一本书,能读到的是各有千秋的人,和以意象勾勒出的辉煌场景。

这里有极优雅的韦温雪,极悲悯的小杜,渴望跻身上流又步步维艰的宋有杏,输不起一局棋,却又在得知真相与温情后宁愿替人的宁老师……每一个角色都或多或少享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弧光,生动鲜活地跃于纸面。

以史书的撰写、以他人之口述和流传之回忆,层层叠叠地将故事缓缓展开,作者以极大的耐心,展露出她真正的野心。正如她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所写,她将陈寅恪对“关陇集团”的设定推至极致,化用丰富的文化典故,来借此探询旧时代士族与传统文人的坚持和覆灭。翁朱大宴酣饮,酒醉后吐露心中忧患:“大家都只去做对的事,而无人渴望做一两件可能的错事,推动朝代的进步。”面对这样深刻的自省与悲号,渴望跻身上流(士族)的宋有杏却满心只顾推销自己笔墨诗文。

无人愿扛是非正义,无人敢闯天下之大不韪,有的只是畏畏缩缩,躺在温香软玉中吟诗品茶,以无实用的诗书、权术勾斗去粉饰内耗空虚的国度,去攫取、固化自身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们。从这一层面而言,作者对宋有杏着墨颇多便有了解释,除却投射作者内心对文字的渴望之外,宋还代表着在士族-皇族争斗中渴望走上“正道”的那一种人。他有才却出身低微,想守“忠臣”之德却又觊觎变革带来的新力量。他不过是想走“捷径”,却被时代放大,成了一个悲剧。

赌性更大、更无畏的赵琰,就从这片苟延残喘的乱局之中一鸣惊人。他本想守道德,渴望行正直,但却无路可让他成为优雅的翩翩公子,无处可待他积累成熟而后振撼国本。种种机缘之下,他只能做那个弑神者,才有机会洗刷“背景”为他带来的阴翳。

结尾,小杜在抉择前犹豫,但一切的答案早已书写——毕竟在士族与皇族的纠葛消耗之后,外患势必崛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