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精选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精选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一):村上看美国

总体上感觉,这本随笔和其他的随笔风格不是很一样。村上相对忠实的记录了自己在美国的一段时光。而且直面了文化差异,不时还作出自己的点评。如果对村上的私人生活感兴趣,这本书提供的细节应该是比较丰富的。考虑到本书写作的时间段(1994),我个人感觉这是“世界人”村上向“关心世界的日本人”村上转变过渡的一本书。作者对种族、历史、宗教等内容明显更加关心了,随后他就要出版《奇鸟行状录》1994,然后更深地融入到日本社会,开始更多带有一定批判性的写作。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几个地方 1、村上不喜欢谈钱,或者说不喜欢别人说他有钱。在美国他会觉得很自在,在日本大家都会说他很有钱。我不禁想,如果村上是一位中国作家,恐怕也要被人说赚了太多钱哈哈。 2、村上在美国买唱片买爽了。美国是唱片行业最大的市场,无论是胶片还是CD时代。朋友去美国时候也说在美国的唱片行里淘唱片是很享受的,夸张的说有的大唱片行的存货可以说“浩如烟海”。 3、村上在美国跑步跑爽了,这本书里有提及,后来的谈跑步的书也有说。美国跑步的氛围环境确实很好。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二):一些值得玩味的美日社会心理

连着看着两本,感觉这本比另外一本好。

虽然基于日式絮叨啰嗦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好些文章都可以快速翻过,但书里还是写了好些值得玩味的美日两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

因爱国而支持海湾战争,但也有一波反战的人,在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的爱国热情,让日本人心理不是滋味。作者本人说到这里,浅尝而止,不深入,正如美国爱国而支持战争或反战都是基于他们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受害者受害国一样,日本人也不反思战争的危害,没有罪感,而只有淡淡的尴尬和羞耻感。为流淌在社会氛围中的气氛而不安尴尬,却从不真正反思战争的罪恶。

本书谈及的社会现象也是浅尝即止,谈论的比较多的,是为自己行为与当代美国主流想法不同之处而解释。

作者认为他并非不支持男女男女平等,而是他老婆自居没有提出她不想做,但他也说如果换他做,他还是会发展自己爱好,但他老婆没有提出就没有呀。但关于美国女性主义倒客观些,认为美国是从下而上,有些被概念所束缚。

论及日本喜欢一定要有社会属性,连跑马拉松都一定要注明来自哪个团体,并深于为荣。这点作为自由职业的作者,感到社会属性的剥夺感,这也使得他离开日本旅居美国。

还有美国的文化人都避免在语言中直接提现其歧视,在实际上,他们在文化中还是提现了其真实想法。

成文的年代,不可不避免的某些日本国民特点,使得今日与当日有点区别,但仍值得玩味。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三):遇见百分百村上

对于随笔这类的玩意儿我的定义是随时随地拿起来看不会受制于情节和连贯性的东西。村上散文随笔的调性和虚构小说的截然不同。序言中林少华如此概括小说的村上是“影影绰绰”、“扑朔迷离”是门内的,散文的村上是门外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村上春树,才是百分百的村上春树。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是其在九一年至九三年和太太阳子旅居于美国时所写的17篇文章,是村上更多的借助“第二视角和第三视角”对于美日两国社会的观察采用一种“仅用标准镜头,以普通距离拍摄极为平常的景物”的观看方式,从“美国爱国日的反日情绪”,“大学村内存在的鄙视链”,“美国的团块世代”,“马拉松”,“爵士乐”聊到“代步车的选择”和“美国和日本的对于女性观念差异”。语言幽默风趣字字珠玑,在这里你不会看到观点的激烈碰撞和对读者情绪的挑动,村上一一运用自己作为文字扫雪工的能力巧妙的化解毕竟随笔是随笔嘛,又不是大炮对大炮的战场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村上春树宛若在这17篇随笔里面进行一场脱口秀表演,引得观众掌声连连,逗乐不断。

村上在最后的后记里阐述“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的用意,再次动用自己形而上的哲思把作为日本人在美国生活的意义在于对自明性的确认颇有种存在主义的意味即在以“异乡人”的身份观察自己自己观察不到的东西确立自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