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为书狂读后感100字

我为书狂读后感100字

《我为书狂》是一本由[意]马里耶拉·古佐尼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为书狂》读后感(一):天赋就是持久的耐心

老实说,凡高读过的书,我基本上一本没看过,哪怕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雨果、狄更斯。但这本书并不是“凡高的推荐书单”,并不影响我们从阅读的角度理解凡高的生活和艺术。

毫无疑问,凡高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富有激情地作画,也满怀激情地阅读——一旦喜欢哪个作家,就把他的书全找来读。以至于母亲对自己疯狂读书的儿子,都有些担忧了。放眼现在的艺术家,能做到这这种程度的有几个呢?

但是与其说他充满激情,我倒是更觉得这本书是对凡高“激情”的去魅。他不断地阅读,阅读不同时代作家的作品,搜集当下的画报与艺术杂志,通过绘画书籍学习色彩原理——他一直在朝着成为一名艺术家而努力。

有句名言叫:“天赋就是持久的耐心。”这句话出自莫泊桑为小说《两兄弟》写的序言。凡高无疑看过这本书。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凡高问弟弟有无看过那篇序言,并接着说:“‘天赋就是持久的耐心’,而独创性源自意志力和专注的观察。”他特意在莫泊桑的这句话下面画线强调,足见引起多强烈的共鸣。用这句话来概括凡高的艺术,太合适不过了。成就一位艺术家的,绝非什么简单的激情,唯有努力。而在各种努力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喜欢封底的烫印,藏在竖的腰封里

《我为书狂》读后感(二):一位伟大的画家,一个贪婪的读者

一个人必须学着阅读,正如他必须学会观察,学会生活。

于本书可以得知,在凡·高创作的过程中,文学带给他的影响无疑是深重的。在他描绘多幅画作的隐藏含义当中,都包含有其他文学作品带给他的启发。但若不是作者深刻的阐述,我们很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对凡·高创作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对凡·高来说,绘画和文学是共同进行的。在整个艺术生涯中,他不断从其他艺术家身上寻找灵感。他将自己遇到的各种题材联系起来,并将他人文字作品中的力量带到他的创作过程中。

法国巴比松画派成员让—弗朗索瓦·米勒对凡·高而言就是一位“父亲般的人物”,同时也称得上是凡·高绘画道路上的指明路灯;

凡·高的第一幅自画像是受米勒《自画像》的启发而作的。在整个艺术生涯中,凡·高曾多次仿照米勒的《播种者》进行速写、素描和油画。而《米勒的生活和作品》这本关于米勒的书也深深打动了凡·高,对他产生的影响可能超过米勒的任何一幅画;

凡·高对夏尔·勃朗著作《我们时代的艺术家》中的文章印象深刻,勃朗其本人绘制的结构精巧的《色环》是凡·高绘画生涯中对新绘画进行实验的基础;

狄更斯毫无疑问是凡·高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他在文学作品当中一些话语持续影响着凡·高……

凡·高打消了各种艺术之间的界限,他不断渴望地了解文字背后的作者,通过文字的信息传递与喜欢的作家之间进行内在对话,并从这种内在的对话中汲取了力量。他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的绘画风格,也深刻反映在他的阅读品味中。

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凡·高的阅读经历,阐释了凡·高画作的主题、意义、构图、配色、隐藏的信息等内容,并分析他的笔触能带给人们的感官体验,让我们理解凡·高作品中的多重含义,理解人对艺术产生的共鸣。同时也让我们通过凡·高的阅读视角,了解他绘画生涯中的转折点、他作品发展过程的特点、他的阅读视野为创作的作品提供灵感,以及在他的画作当中得到的呼应。

终其一生,除了在绘画领域不知疲倦地尝试、钻研与探索,凡·高还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并不限于画家的著作,还涵盖了小说、传记、戏剧等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形式。可以说,凡·高的文学方向与他的人生、艺术发展是同步的。

书中配有凡·高的多幅画作及书信手稿,并附上书信中他对相关作品的评论以及他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字句的引用。从中可以令我们得知书籍和插画中的人物是凡·高理解事物、与人沟通的个人化方式。那些书信包含了凡·高对相关作品最真实的感悟,透露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种种立场和文化信条,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他的文学思想,同时也能窥见19世纪社会环境和阅读功能的变革。

本书还在后方给出了凡高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平简表、重要经历,以及他在不同阶段阅读的对他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书籍和作家。让我们能从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经历、从他的书籍与信件当中重构他的思想和艺术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及,如果我们想要想象凡高如何阅读,只需要仔细看一下他绘制的《读小说的女子》这幅极少公开展出的油画作品。这副画描述了书籍对读者产生的难以形容的阅读体验,充分呈现了因热情、知识个个人成长而阅读的一种理念。

我们一直相信书籍在知识传播和精神层面具有强大的力量。在这个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力的艺术家身上,我们同样发现这种力量真实地存在。

《我为书狂》读后感(三):换个角度看凡·高

真实的凡·高

或许,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凡·高( Vincent van Gogh )是一位近乎疯狂的阅读者。

如要走进真实的凡·高,除去观看那些怒放着生命的画作,最好的方法,便是读其书信。使人惊讶的是,在存世的 903 封往来书信中,凡·高竟提到了数百部文学作品、200 多位作家,涉及英语、法语、荷兰语和拉丁文 4 种语言。这些数字,无不印证着他写在信中一句话: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

凡·高读过的《菊子夫人》 1888 年版本

16 岁时,凡·高在森特叔叔的古庇尔公司从事艺术品销售工作,27 岁时,他决定成为一名画家。而在此之前,凡·高并未与艺术有深入的交集,所以,唯一能将其短暂又复杂的一生串联起来的元素,当是书籍,而非艺术。

身为牧师的父亲始终认为,阅读具有特别的功能,它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品格。幼年时,凡·高就有与家人聚在一起大声朗读的习惯,他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从《圣经》到诗歌到童话,无所不包。阅读是家人共度时光的一种方式,阅读也在无形中塑造了后来的凡·高。

有圣经的静物 凡·高 1885 年

可以确信的是,凡·高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书籍,即使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的最后时刻。“我在这里时常阅读的,是莎士比亚。”他写信给弟弟提奥( Theo van Gogh )说,“迪克斯推出了一版平价书,定价 1 先令,它包含了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这是凡·高的阅读习惯。如果对某位作家产生了兴趣,他就会阅读所能找到的该作家的全部作品:“说到作家,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和左拉,你难道不觉得,除非一个人对他们的作品有了近乎完备的了解,否则他根本谈不上了解他们?”这些话,出自凡·高写给画家朋友的信件,由信中文字可以看出,作为艺术家的凡·高,有着多高的阅读强度。

凡·高写给朋友的信

凡·高读书,也画书。据现有资料看,他至少创作过 25 幅表现书籍和阅读者的画作,除此之外,还有受书籍启发而创作的大量速写。

书籍,是凡·高画作中的素材;阅读,则培养了凡·高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极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方式及风格,而后者,恰是最为重要的,也是被我们长期忽略掉的:

凡·高早期着力描绘下层人民,离不开阅读狄更斯、雨果、左拉等人作品的影响;改变凡·高画风的,不仅仅是法国南部的阳光,还有都德的小说;在精神崩溃与理智交替上演的最后阶段,凡·高选择重读斯陀夫人、狄更斯、莎士比亚,在文字中获得慰藉…

有小雕像的静物 凡·高 1887 年

凡·高的阅读经历所折射出的思想轨迹及作品脉络,是我们进入他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此途径,不亚于绘画,更为重要的是,凡·高也这样认为:书籍、现实和艺术,对我来说是同一种东西。

以上,是我阅读理想国最新出版的《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时的一点不完整的感悟和摘写。今时,讲述凡·高一生经历的书籍太多,我一度失去了翻看此类文字的兴趣。当收到这本新著作时,书题已是激起了久违的阅读冲动,抽出空闲时间,一次读完,书中呈现出的新视角与新知识,更是使人看到了更加厚重、清晰的凡·高。

阅读此书收获颇多,特意向大家推荐。

作者:莫一奥,文字工作者,长期从事中西艺术史和人文历史等泛文化内容写作,目前所有文章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LCA”和“莫一奥的”。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