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锦集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锦集

《夏济安日记》是一本由夏济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一):夏氏兄弟印象差异

以前读夏济安日记,颇感动,有坚定的道德标准与审美品位,并能秉持之对自身做颇为严格的反思与细致分析,始终保持了道德纯洁性,尤其在柏拉图式单恋单思上,其哈姆雷特式的自我怀疑----“爱,还是不爱,这是真正的问题”----尤为动人并令人惘惘地同情。纵然难免时刻流露海派的虚荣浮夸(如人际关系取舍的世故、交际圈名利场的虚与委蛇),那也是可以理解足以容忍的人间情味。但夏志清就恶劣太多,文品偏执独断,以绝对真理自居,无非也是倚着主流意识形态作恶的虚弱;人品更是脏污,如果其兄始终停留在精神域(比贾宝玉还纯粹的纯意淫),那他就是在欲望泥潭里打滚几十年不知疲倦且沾沾自喜的一纯肉淫。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自我反思能力与姿态的有无,因而,结果是一人不断趋于道德学问的进化与自我纯净,一人在烂泥里腐蚀而从不自知。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二):一个抱歉的读者

按夏济安的本意,他是不希望别人看他的日记的。违背个人意愿将其出版,实属不妥。因此,作为一个不该读的读者,实在没有权利去妄议一本不是为了给我们看,而是写给自己的日记。 看这本书,是因为拉萨图书馆很少的文学作品里挑出一本不易。同时因为真实和巨细无靡,想从这里看看别人是怎么恋爱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看了以后只觉鄙夷,谈及学术部分尚可,谈及感情和电影的部分,一个胡思乱想的屌丝形象跃然纸上,真的是“看到你的第一眼,孩子名字都起好了”,但是又没这么优雅,反复不定、自卑与自傲交错也就罢了,还会想“她是不是做的菜全是辣的,那我可受不了,不过她要是特别特别爱我,这困难也可以克服”...在女性视角来看,只能说你想什么美事儿呢!不过考虑到夏济安并不想将日记示人,又替他有点难过,这实在称不上什么特别好的形象,用形象的跌落去满足了现代人的偷窥欲,真是令人抱歉呢。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三):真诚痴情面的明证

写在《夏济安日记》新版之前

夏志清

一九四六年所写的《夏济安日记》最主要的情节,即是济安哥于该年正月至九月间日夜想念一位女生的经过。当年我不知听了何人的建议,把这位女主角的中英文姓名全都勾销,在《日记》里只留下R.E.这两个字母来代表她。一九四六年她才二十岁,假如她尚在人间,到了今天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在她的生命史上,上过她一年课的夏老师可能一点也不重要,但在济安哥的生命史上,她是个极重要的人物,他于一九四六年所记的日记就是她具有重要性的明证,也更让我们看到了夏济安真诚痴情面的明证。在这本新版《夏济安日记》里,我已勾消了R.E.这个假名,因为济安师在日记里通常称她为李彦L.Y.,难得在一段英文日记里也称她为Lee Yen,但同她通信时,却很有礼貌地称她为“李小姐”。

四月二十七日星期六那天的日记如下:“写了一天信,长达七千字以上。晚饭去践约,竟然就会吵架!我真该死!真想离开昆明了,可是听了朋友的劝告,连夜送道歉信去。”

翌日又送了封道歉信给李彦。五月二日写了封二十页的长信给我。五月三日“午后我大哭一阵。倒不是全为了想念她,我只是后悔。我太对不起她了。”五月四日“一醒来在床上又哭一场。”当晚又开始写信给她,五月六日星期一上午,终于“用了有格稿纸”誊写后递给她。

济安哥一九四六年的日记,原先都抄录在两本日记簿上。我早已注意到有一份五页的信稿夹在第二本日记簿内,是他于五月五日写给“李小姐”的。原信楷书虽写得很端正,但事后他又把此信大加修改,我因之对它未加重视。现在我相信,此信乃五月六日递给李彦那封信的原稿,济安在五月五日日记上自称已“尽古典之能事”,因为上一封长信虽“浪漫得淋漓尽致”,却并未见效。二人后来在北平北大重逢,但有无再通信,待考。此函绝对是济安在昆明期间递给李彦的最后一封信,我在此公布,以飨本书读者。

二○○六年七月十三日·纽约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四):痴人呓语

我叫夏济安。

这会儿在西南联大教学。平日里也没太多的事,只是改卷、读书,偶尔写写小说、看看电影。

说是没什么事,其实还是有一件忙碌的事的。就是想李彦。

她是我教学的H组学生,学号34345。有时来上课坐第一排,穿素色的旗袍,阳光打在她的侧面,我看的怔怔。她真美。圆圆的脸蛋,乖巧的头发,还有不敢望向我的犹怜的眼。一切都让我着迷。

我是爱她的。这爱多深我不知道,只知道见不到她的时候想见她,见到她又紧张的不敢望着她。有时她也缺课,一周就这么一两次作文课,她还不愿(也可能不是不愿只是有事)来见我。我真是难受。她到底知不知道我这么爱她,她到底爱不爱我。我真想知道。

可是我不敢表白。我们是师生关系,平日里上课我百分注意,怕别人看出端倪。我又比她大十岁有余,也不知她是否喜欢我。就算表白娶了她,我能保证一直爱她吗。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不会一定快乐。所以我也不敢说。可是我日夜想念她,她的作文我看了百遍,文章都会背了,还抱有私心出奇怪的作文题目,就是想了解她。

这情感让我挣扎纠结,我约室友钱学熙出来同他说了。感觉说完冷静了一些。上作文课的时候看见她平静了很多,也敢直直望向她了。好像这感情淡了一些。我到底爱不爱她呢,也可能这一直都是错觉,我是不爱她的?只是她出现在我的班上,我恰好关注了她?也许换作一个女生我也是爱的。这学校里类似的女同学挺多。

说是这样说。我到底还是爱她吧。不然我看不到她为什么会想她,心心念念都是她。隔壁卞之琳也为情所伤,林光灿来信诉说爱上一个不爱他的人。一个赛一个的难过。

我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每天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她。每周也盼着上H组的作文课,好能见到她。小说《植物之乡》也好久没写了。有时候实在不好受就找钱学熙说说。李彦是个好女孩,不知如果我不说,以后会不会再也碰不到真爱了。

先过了这两个月吧。

想起来隔壁卞作的诗《鱼化石》,现在我是十分中意的,正是我当下的感受。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 乃有了鱼化石#

哎。

1946年3月 于昆明西南联大

《夏济安日记》读后感(五):一九四六年的情伤

之前很久,只知有夏志清,不知夏济安何许人也?后来读白先勇先生的文章,以及最近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中均有提及济安先生,才知其实为华语文学世界里可遇而不可求的大才子。若非英年早逝,其对英美文学的精湛研究,以及对新中国文学的推动力实难小视。

才子佳人配,实属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界的一道风景。大凡有点名气的文人学士,都传绯闻,有实有虚,半真半假,为后人津津乐道。结局圆满的实在不少,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执着;胡适与江冬秀的包办婚姻和睦;鲁讯与许广平的师生恋修成正果;钱钟书和杨绛的一见钟情令人羡慕。闹得沸沸扬扬,无花无果的也颇多,张爱玲和胡兰成恩恩怨怨数年(唉,我是张迷呀);徐志摩为陆小曼丢了性命;萧红和萧军劳燕分飞;王映霞和郁达夫的爱情来得及去得也快。好像那个时期做个文人,没点男女情事,比写不出好文章更丢脸。

在轰轰烈烈的男痴女爱的对岸却独树别样风情,那便是正人君子之爱,未曾出口说爱,已被爱禁锢得体无完肤。夏济安先生便是风情里的景致。《夏济安日记》记载了先生在一九四六年间的一场单恋。彼时,他正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日记从元旦写到同年九月,除了衣食起居等生活琐事,就是记录先生恋上了女学生L.Y.的情事,夹杂些许对未来人生的思考。由于是身后出版,日记中的情感绝无修饰,情深意切。先生怎样忍受情之煎熬,捍卫自我爱情,在日记里均直抒胸意,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真君子的内心世界。

师生恋自古以来绝非错事,修成正果的也比比皆是。之所以说先生是正人君子,只因在未告白恋情之前,他已经在考虑生活习惯合不合,苏州菜吃不吃得习惯;娶进门后请她不要出去工作;再有就是要找哪个人提亲最合适;还写信通知弟弟志清和父亲大人;俨然一副未婚夫婿的派头。其时,他根本不知道女方意愿,可见先生性格的单纯可爱,以及婚姻爱情绝非儿戏的处世哲学。不像鲁迅搞大了许广平的肚子后,还在考虑要怎么去跟结发朱安和老娘坦白。

仔细琢磨日记的字里行间,顺势便勾勒出一位博学多才、多情善感的知识分子样貌,对战时人文风貌亦有所了解。济安先生做教师,穿着要体面,西服要备上一套,还将帐单列详于日记里。不时联大教授互相之间外出小聚闲谈也是常事儿。未闻他有抽烟喝酒的积习,闲暇时批卷、读书、写作,又或看电影。所以,日记中所罗列的其读书观影感想也很值得一读。

如果按今天的标准,先生算是新好男人,可恋爱却屡不成功。恐怕性格是其最重的缺点。由于父亲常年奔波在外,他总为独自守家的母亲鸣不平,或多或少有点恋母情结,而且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也很苛求。所以,一再思量自己太穷,恐为婚姻障碍。另外,我想他应该有少许抑郁症的病象,不知那个时代有否此类诊断。他太爱哭,离开昆明后的六七月间,他痛哭无数次,并反复提及死亡,略有生而无意义的倾向。再有,他有信仰,可能对佛祖和上帝都不讨厌,总以为爱恋不是靠个人争取,而是靠上帝指派,这恰是他不断对着日记倾吐心事而不去表白的原因之一。

可惜夏济安先生一辈子精心治学,颇有建树。遭遇爱情,却屡战屡败。一生几次恋爱,皆为单恋,独身终生。幸有《夏济安日记》手迹存念,为民国文人增添一份情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