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100字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100字

《丢下宝钏走西凉》是一本由刘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一):好一个骚客流氓原

介乎三星到四星之间,本书乃是流氓原的专栏合集,前一篇还充斥着戏谑嬉皮,下一篇便弥漫着苍凉悲悯,想必老刘是那喜好冰火两重天的道中高手。嬉笑怒骂皆成文,行文淫而不荡,艳而不俗,煞是风骚。属情感释放之佳作,然内涵着实欠奉,每日看一小段,端的是感怀,多了蛋疼。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二):丢下宝钏走西凉

此刻,在日出日落之间骤然老去的作者迂回的絮叨。随笔间作者套用郁达夫的标准:不曾靠近北京,没有领略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独虫,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鬼魅的岁月里,为同一根骨头,在隆冬的电线杆下重逢。作者时不时在文字间组合贩黄的大毒草字眼,在阅读间戏虐的哈哈两声,如身体释放的喷嚏,而逐一破解作者文字字码,斩获作者所隐藏内在情绪。我恍然唤起记忆里的一段影片对白:"在泥里打滚很多时候了,洗干净发现变得困难,不如接受泥巴,从反在泥里打滚的渴望"......。我想,是珍惜这个词。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三):老流氓也有春天

丧家狗也有乡愁,领先处男半目,丢下宝钏走西凉,并称流氓原的流亡三部曲。三本作者的专栏合集一起读下来,让人心酸。一个热血的足记,活活变成了悲天悯人的涉黄评论家,最后,变成了一个腆着大肚子的中年大叔。

第一本书,作者的题材大多是足球。从退伍的前国足访问,到对黑哨痛打落水狗,直至议论两嘴世界杯。能够想到流氓原扒完两块钱的米粉后仍然血脉贲张奋斗在电脑前的模样。

第二本书,流氓原改作社会新闻。开始越来越多扯到自己居住的杨箕村的人等。卖淫女们民工们显然给流氓们带来了人文关怀的对象。流氓每年的新年展望也是越来越颓废。世界到底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不好?还是就没有变过?

第三本书,流氓进村了,进了中关村。开始混进了北京的圈子,就是一堆互相认识互相吹捧的文字工作者。然后,就回了南宁做了副总编辑,被招安了。有车有房,有老婆。最后,文字的对象也从谈古论今针砭时弊变成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愤愤不满。

从足球,到社会,到自己。没有流氓气的流氓,过了而立,快要不惑了。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四):流氓原到底佩服谁

流氓原到底佩服谁

读刘原“流氓三部曲”,或曰“流亡三部曲”,一直纳闷,到底这小子会佩服谁呢,他书中提到不少有名有姓的,大多是见过面、没见着的朋友和斗争对象,都不像候选人。读第三部《丢下宝钏走西凉》,到111页,答案才揭晓,刘原没点名,照例先讲故事:

“还是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曾经有一个很有才华的男人,文章不是一般的好,也许是上帝故意不让他得到一切,他的妻子是同性恋。终于,有一个晚上,他孤独地病死在了寓所,而彼时,倘有人及时给他递上一颗药,他一定不会死的。可是,他直到咽气,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男人,是我最敬重的男人之一。他的笑容,像晚钟一样通灵而悲凉。愿他的来生,能娶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他的妻子,不要势利、不跋扈,爱男人,而且,是爱像他这样贫穷而睿智的男人。”

这个男人,看来就是王氏小波。

这第三部通篇看下来,只发现了一处错误,第295页云:“一九二五年的孙文也坐过,那年的五月,他躺着过江,在奉安大典的乐器声中上了紫金山,睡了下来。”中山先生1925年在北京逝世,奉安中山陵则是在1929年。但对比目下许多学术书密麻麻明晃晃的错漏,这本书做得真是绝了!

(刘原:《丢下宝钏走西凉》,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丢下宝钏走西凉》读后感(五):转载:张彤<祖师爷赏饭>

有天晚上睡不着,上网瞎看,发现刘原老师还在线,想起他新著出版后曾向我索要地址,好一阵过去也没收到书,就向他问询。

次日,新星出版社的编辑打电话致歉,她说,因为我的地址收到较晚,《丧家犬也有乡愁》已经一本都无,所以想加印了之后再寄,没想到我这么热爱这书。

又过了一天,我就收到了刘原的两本新著《丢下宝钗走西凉》和《领先处男半目》。

这是刘原许多年专栏的结集,其中的文章我读过大半,也有一部分在我们报纸上刊出过,刘原是我们开办副刊时最早的专栏作者,当时,我给他的专栏起了个名字,叫作“生活八卦”,因为我们的报纸,似乎还不宜出现“房中述”这样的栏目。

知道刘原,是因某年我去做体育新闻,当时我的同事向我推荐了第一版的《丧家犬》,刘原曾是足球记者,写过一篇“国门苍凉”,说的是前国家队守门员张惠康的遭遇。据说,中国的媒体曾有八千足记,而我曾对刘原说,八千足记,只长了一颗悲悯的心,它就是您胸廓里埋着的那颗。而刘原老师则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一不小心,您也被毒害了。

在百度百科里,刘原被称为“成人作家”,据说专栏作家的江湖中,曾有人把沈宏非、都市放牛与刘原并称“食色性”,他的专栏中也确有不少黄段子,但我编刘原的专栏两年多,发现他越写就越发显露出了黄段子中包藏着的肃杀。给他作序的程益中老师说:“作为丧家犬的形象代言人,刘原用专栏纪念失去的乡愁,记录我们这一代的心灵史。”乡愁、心灵史,这怕已经不是报纸专栏所能承载的东西。

写专栏的人,第一要务是要把文章写得好看,在千把字的篇幅里展现语言上的奇技淫巧,说到底,这是个“抖机灵”的营生,而刘原还在好看的文字下面埋藏了苍凉、悲悯与乡愁,所以,刘原在全国各地广有拥趸。其中也有不少名作家,比如叶兆言就曾说,他的收藏夹里就有刘原的博客,叶兆言还告诉刘原,能够写作,是“祖师爷赏的饭”。

这话说得,多有道理啊。而我虽然写了十多年的字,还是经常怀惴忐忑,不知那无处不在的祖师爷,是不是也赏了我一碗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