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光之鹤读后感锦集

光之鹤读后感锦集

《光之鹤》是一本由(日)岛田庄司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之鹤》读后感(一):《光之鹤》,鹤之光(剧透)

岛田庄司的作品集《光之鹤》是分三次读完的,索性把评论也写成三部曲。

和《泪流不止》里的恩田案类似,这次的案件中吉敷也是在为多年前即已被定罪的犯人平反。但本次案件又和恩田案不同,案件的核心再次回到了吉敷的老本行——时刻表。不过这次的时刻表不是用来查找凶手,而是用来救人。

我们常说物是人非,而这次故事中对二十六年后案发现场的重访则充满了人非物也非。物非、人去,但并不妨碍真相永在。即使证人怕被说闲话、怕不能堂堂正正的参加同学会,但是我们有吉敷~笑~ 对的就是对的,错了就是错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背景延伸部分是采煤业的兴衰,岛田果然还是那个关注国计民生的岛田。

唯一的不满在于结尾。前面用“中国山水画”来形容的景色被结尾部分十足狗血的“远山的微笑”彻底毁了= =

ps 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小说里那个长大了的青年的角色的带入感特别强。

《光之鹤》读后感(二):光之鹤

记录一下,以防日后忘记。原以为是三个有关联的小说,非独立故事。并非如此。

第一个故事:光之鹤。比后两者要严谨一些,从婴儿上的衣服血迹推断出若昭岛没有杀人,那么发现婴儿时敏子母亲姐姐已经遇害,但也有一种可能是先杀人再把婴儿抱到铁轨中间,然后再回屋里报警。

但是从天桥往下看,只有一种可能会看到婴儿身上的纸鹤,那就是两列电车并列时从窗户上反射出来的光,可使人看到婴儿,只有XX秒(时间忘记了),那么昭岛看到婴儿的时间已经可以推测,而从他酒馆出来再到天桥上看到婴儿,时间合理,若是再杀人再把婴儿放到那里再打电话,从时间上是不合理的。

昭岛替代敏子,承认了杀人罪。

第二个:是讲18岁的吉敷竹史成为警察的原因,因为好朋友的死,警察的蛮横,我其实觉得岛田庄司是一位在为日本一直担忧的作家。他把对日本的种种不满,以及担忧,通过作品表达出来,非一句话,一段话。

第三个:电车形状的点心:一般侦探推理小说家笔下的侦探都是神乎其神的,或有怪癖,或有超常思维。所以我对这篇其实蛮有好感。偶然中的必然,现在对一些侦探类的电视剧里的不经意,也多了几份宽容。因为偶然,它确实存在,而破案,在毫无头绪的时候,往往是突然有灵感,或者被身边的东西触发灵感。谁说不能呢?

《光之鹤》读后感(三):两位推理小说大师

最近看了几本岛田大师的推理,提到他,我不得不想起来东野圭吾,两位都是当今日本推理文坛的大师人物。

我人生第一次看推理,是岛田大师的《占星术杀人魔法》,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部推理小说超过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我尊称岛田大师的原因。每一次想起这部小说里规模宏大的场景,精彩绝伦的诡计,我都会觉得,岛田大师给了我一个梦,这个梦如此清晰如此完美,以致无法超越……后来又读了他的《眩晕》,觉得比较无聊,这次又读了《奇想·天动》和《光之鹤》,感觉都不怎么样,推理大师偶尔才会有一部振奋人心的作品是吗?

至于东野大师,不得不提的是那部《白夜行》,已经不算是推理了吧,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碎的故事。对主角来说,真相就是残忍,没有别的真相了。至于《嫌疑人X的献身》,诡计十分奇特,也很精彩。不过后来看的,像什么《白马山庄杀人事件》,什么《红手指》也差上面两部,但是好作品和烂作品的差距没有岛田大师的那么大。

岛田大师的小说多是主角一步步发现线索,最后解开谜案;东野大师的小说则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线索都告诉你,你就自己去思考吧。我自己是比较偏向于后者的,这样我才会觉得公平,我想不到,侦探能想到,我才会佩服侦探的聪明,不然信息不对称我当然比不过侦探了。

最喜欢的推理作家应该算是奎因了,最喜欢的作品一定是《占星术杀人魔法》。最近推理看得太多了,要休息一下。

《光之鹤》读后感(四):简评

2002年,岛田庄司54岁,吉敷竹史54岁。

《光之鹤》就出版于这一年,这好像是吉敷这十几年来的最后一次露面,也许会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露面。

故事走的还是推理小说的路子,与其说是岛田流,倒不如说更让我想起了值得怀念的社会派甚至早期公安文学阅读史,一大篇故事就是几个警察东奔西跑的尥蹶子,所谓的核心谜团大多处于中学算术水平。《光之鹤》算是时刻表诡计加物理诡计的合体吗?达人们看到这个定位肯定会笑死当场。

所以虽然我对这个故事没什么感觉(这次连腰封都无话可说了),但它却让我想起了追看吉敷系列的初衷。我就是想看看一个心怀旧爱的帅哥如何在追追逃逃的路途上有风度地耗尽青春。其实吉敷与公安文学里的主角没什么不同,也许智商更高些,但若是他退休后忽然化身为唠唠叨叨的安乐椅神探,我可接受不了。

书中另外收录两个短篇。

《吉敷竹史,十八岁的肖像》一篇不像推理小说,而更像岛田为自己笔下的人物所做的人设。原来吉敷的出道就是这个样子,看似平淡,倒比在诡奇凶杀现场的彩蛋中蹦出来的名侦探们更近自然。一个人物能够在文字中慢慢发展出自己的生平和性格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

《电车形状的点心》这种坑爹题材能够拖长到七十页的篇幅还能出版只能崇拜,不过其中说到的那位因为喜爱电车而在周末跑到另一个城市专门坐车绕圈玩的人在生活中还真的存在。

我为了集中精神读完这本书放弃了舒服的班车,打卡坐上电车的硬板座,听着那古怪的电子报站声,比任何时候都能够安心浸在书页里。

《光之鹤》读后感(五):吉敷的小故事

我只给了四分,但我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如此矛盾的情况是因为我喜欢岛田庄司,喜欢吉敷竹史。但这本书实在实在是太普通了。这本书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第一个故事里的吉敷已经不算是警察了,整个一个四处取证的称职的律师。案件其实已经很清楚,但就是缺少决定性的证据。吉敷以他特有的耐心执着去检查嫌疑人说的每一句话,终于找到了二十六年前的证据。算不上是推理小说,更算不上是岛田庄司最擅长的时刻表推理小说。充其量是通过时刻表找到了证据。第二个故事是吉敷竹史的个人成长经历,关于他如何立志成为警察的故事。他的性格从那时起就没有过改变,一样的固执,一样的较真,一样的决不放弃。第三个故事我本以为是推理小说,结果被骗了,是个初学者水平的平铺直叙的小说。吉敷在这里面只是随意出场打了个酱油。估计岛田庄司也不舍得糟蹋他的名侦探们,只能把这种小任务随便交代给什么人。我一直以为结局会有反转,被警察怀疑的凶手是无辜的。结果,并没有!这才是岛田庄司给我最大的反转吧,让我很意外。深切的怀疑这可怜的警察做的工作到底有没有用,难道他从未怀疑过那个点心可能是什么心灵手巧的人在自己家做的么?很可能啊,去哪查啊!简直是走了狗屎运。

岛田庄司笔下的两个著名侦探御手洗洁和吉敷竹史完全不同:御手洗洁从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吉敷竹史永远踏踏实实检查每个细节;御手洗洁在想什么没人知道,吉敷竹史每天跟案件相关人员沟通每种可能性;御手洗洁聪明的大脑世间罕逢对手,吉敷竹史却可能走弯路;御手洗洁是高高在上被崇拜的神,吉敷竹史却是我们身边仿佛随处可见的一个普通的优秀的警察。我爱吉敷竹史,爱他给我们的踏实的感觉。从《寝台特急1/60秒障碍》、《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消失的“水晶特快”》,他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了列车时刻表,找出一丝丝的可能性,将凶手绳之以法,做好警察的本分。

对了,最后一篇里面,不知是岛田庄司还是翻译人员,数学估计是日文老师教的。两三次说到一个点心37,十个一盒的点心应该卖1370。每次说到都是错的。这都没能被编辑什么的发现么?我在很多书本上发现过错别字,但发现这种失误还是第一次。

总结一下,不是岛田庄司或者吉敷竹史的铁粉不用看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