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楚国兴亡史的读后感大全

楚国兴亡史的读后感大全

《楚国兴亡史》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楚国兴亡史》读后感(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回顾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史或者说文学史的时候,第一个无法绕开的就是《诗经》,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地位非常重要——毕竟,就连孔子也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另一个绕不开的就是《楚辞》,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这二位合起来可以叫作“风骚”,后人以此来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这里的楚辞,就是指具有楚地特色的乐调、方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由此可见楚国及其文化的影响力之大。这是其一。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写过这么两句,也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且历史上确实也是这么回事:秦末起义,原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都有份,但成气候的却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笑到最后的则是刘邦。这两人都是楚人。很少有人想过,这到底只是一种巧合,还是真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这是其二。

另外,打开中国古代地图,翻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地图,就不难发现,整个东周特别是战国时代,各国的疆域面积里,占据最大一块面积的就是楚国。战国七雄除楚国之外,其他六国的面积加起来恐怕也不及楚国。由此可见,楚国的国力和实力之强悍,确实不容小觑。这是其三。

说了这一二三,那么,历史上的楚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楚国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面积和实力呢?为什么“春秋五霸”不管有多少种提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基本绕不开的三位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宏杰在他的《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一书中,回顾了楚国自创立之始到最后亡于秦,再到“亡秦必楚”这800余年的历史,也回答了为什么楚国这样一个方圆5000里、曾经“楚境横天下”的煊赫大国,最终在战国时代走向没落、灭亡不可避免的原因。一路回顾,无数在楚国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的君主、将领次第而出,展示的却是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艰辛历程。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中说“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其实一切早已注定,凭据就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

从一开始被蔑称为“荆楚”,仅仅被封了个爵位中较低一等的“子爵”,到第一个称王、第一次敢于“问鼎”,和北方大国晋国展开长达百余年的晋楚争霸,楚国的个性何以如此鲜明和强烈呢?孔子也曾经称赞楚庄王,说“贤哉楚庄王”,说“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而张宏杰则比较了春秋五霸的不同风格,认为“晋文公过于苛刻,齐桓公过于精明,秦穆公过于阴晦险,而阖闾野心勃勃,勾践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只有楚庄王,对他的评价是“心怀宽容,能征善讨,有威有恩,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堪称“春秋时代贤明君王的典范”呢?这个评价对于楚国以及楚庄王来说还是非常适宜的。

所以说呢,做得不好就是做得不好,说好也白搭;做得好就是做得好,说不好同样白搭。历史终究是不会说谎的,不止当代的人,就是后代的人也终究会看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写史书的那个人也作不了一切内容的主,也没有办法掩盖得了所有的真相。

《楚国兴亡史》读后感(二):从蛮族走向文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3600多年前,受到中原商王朝不断扩张的影响,楚人的祖先穿越大别山,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楚人的血统逐渐融合变成以南方民族为主,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独特的渊源。

与中原各路诸侯相比,楚国一直是一个原始、尚武却又浪漫的国家。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它为复融华夏,不屈不挠;楚人开放包容浪漫,有着对美的极致追求,创造了绝世惊艳的楚文化。

本书审视“中原化”对楚国兴亡的影响,审视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历程,借助考古发现和历史典籍里的记载,以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兴亡规律,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

——蛮夷vs中原

楚国自诞生之日起,仿佛始终被隔绝至华夏文明之外。

作为一个强国,楚国始终觉得自己应该受到中原国家的尊敬。但由于楚人文化的独特性,很多行为做法中原诸国看作是对周朝礼仪文明的粗暴践踏。

例如周朝礼制原则是尚义而不尚利,中原诸国特别注重宗族血缘礼法。灭掉国家绝其宗祀,被认为是极其严重的事件,而楚国就经常扩张土地、剪灭他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野蛮,你弱小,我来教训你;你野蛮,你强大,我们一起diss你。

楚人终于认识到,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只有掌握规则才能善用规则。在逐渐“中原化”的过程中,楚国实现了自己的强大,终于扬眉吐气,但“中原化”的缺陷也为其灭亡落下了病根。

-

——中国的贵族精神

你是否还记得仁者无敌的宋襄公。

当时的我们也许无法理解,可将场景还原至尚礼崇义的春秋时期,战争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秩序。

这种战争,更像体育比赛,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的决斗。春秋时期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战士人数不多,几百辆战车而已,每次战争一般不超过一天。

-

——霸权崛起与灭亡

终有一天,楚庄王找到了楚国与中原国家的差距,也找到了获得霸权的秘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而不能单纯凭借武力,只有文化才能征服心灵。

于是,楚庄王制定了“禁暴、安民、和众、丰财”的方针,推动“王道”政治,并孙叔敖等君臣的共同努力下,为国家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动能,使得楚国最终成就霸业。

可随着中原化的推进,带来了楚国文明发展的突飞猛进,也不可避免地将中原文化的负面因素引到了楚国的政治中。楚庄王依照“亲亲”的血缘原则,在高层政治中更多地依赖王族,以压制卿族势力的膨胀。

楚国终究逃不出这样的历史规律: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剧烈的社会分化,权贵阶层对社会底层的榨取很容易达到极限。

一旦边缘民族的质朴、好战精神被中原的熏风吹散,那么这个民族的厄运也将随之降临。

《楚国兴亡史》读后感(三):从草莽到霸主:楚文化为何影响华夏3000年?

三代之际,群雄并起。

那时候的楚国虽已封国,地位却与猃狁无差,是被讨伐的“蠢尔蛮荆”,《诗经》十五国风,没有他一席之地。

那时候没人能想到,既穷又不开化的楚人日后会如此强大,绵延国祚800年。当然也想不到,楚人可以制造那么精美的工艺品,写出那么浪漫优雅的文辞。

一部《楚国兴亡史》荡气回肠,我无数次闭目回忆在博物馆看到过的丰盛细节,想象文字背后的历史是何等恢宏,楚人的慷慨长歌又是何等荡气回肠。

从草莽到霸主,楚国的成长过程相当励志。

先祖熊绎获封后参加周成王的大朝会,却不能像其他诸侯那样上殿,只能当个烧火仆役。

因为拥有稀缺的铜矿,被周天子随便找个理由按在地上摩擦。寡不敌众的楚人只好让出土地,迁徙到更远的南方。

危机和屈辱下的楚人没有屈服,而是在隐忍中积蓄力量,通过四处征战收服周边部落族群,获得越来越多资源和武器制造技术,终于在春秋时代拿回铜矿。

如虎添翼的楚国继续扩大版图,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文化上积极像中原靠拢,终于成长为席卷江汉、问鼎中原的霸主。

曾侯乙青铜冰鉴

王子午青铜鼎

此时的楚国不但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在漆器、金银器和丝织刺绣等工艺品方面也遥遥领先。

我曾在博物馆见到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楚庄王之子王子午的青铜鼎,硕大的器型、精巧的设计、繁复的工艺令人印象深刻。楚人不但采用了先进的铸焊技术和失蜡法,而且线条优美,风格瑰丽,和硬朗的商周青铜器有很大区别。

因为拥有大量漆树,漆器制造工艺也相当发达,色彩鲜艳的漆器广受贵族欢迎。

错金银、鎏金等工艺被广泛运用,书中提到的鄂君启金节就属于错金工艺,它是楚怀王颁发的水陆货物免税通行证,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和制度的完善。

鄂君启金节

楚人不但创造了空前繁盛的物质文明,而且在昔日蛮荒之地孕育了璀璨的文化。

虽然已经高度中原化,楚人仍然保有自身的特殊气质。他们信奉神灵巫祝,热爱歌舞,他们性情浪漫不羁,强悍刚烈,唯美灵动,包容创新……

只有这样的精神气质才会出现老庄哲学,那奇幻的想象力和深邃的辨证思想都相当“楚人”。

也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会出现屈原和《楚辞》,那样瑰丽的辞藻、丰沛的想象力和激荡的情感,迥异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开汉赋之先河。

楚国措银卧牛青铜镇

当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文明不再是一个国家的护身符,野蛮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在这一轮洗牌中,楚国衰落了。

春秋战争讲究贵族风范和信义,进入战国却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其战争规模、激烈程度和残酷程度都远超春秋。然而此时的楚国却比中原更中原,内部腐朽没落,对外不思进取。

春秋争霸时,“不讲武德”的楚国把崇尚仁义的宋襄公碾压,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他们被更加“不讲武德”的秦国碾压。秦昭襄王用卑劣的手段欺骗楚怀王,在逼迫不成后又长期扣留,使其客死于秦。

楚国虽亡,楚人却没有屈服,而且反抗最为激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们推翻暴秦,建立了另一个强大的国家——汉。

鎏金《长信宫灯》,展现了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汉代工艺

曾经占有半壁江山、文化独步天下的楚国已经止步于历史,他们的影响却从未消失。正如李泽厚所说,两千多年来,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情趣,一直都被儒道思想共同塑造,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基石。回望历史和文物,是有一份亲切的情感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