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100字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100字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是一本由(古希腊) 巴门尼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一):巴门尼德的“非存在”

巴门尼德的: 无物不存在,非存在不存在 - 并不是说,在现实世界里没有的东西不存在,不是说虚构的、想象的东西不存在; - 而是说,非观念的东西不存在(不存在的,是那些不是观念的东西),非客观的不存在(客观存在指中世纪用法,在心中的观念中存在) 综上,所以,在神中,可以言说的和可以思考的是同一的。因为,能被言说的和能被思考的,都是观念,而一切的观念都在神中。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二):真理之路

最初接触的哲学是让人恐惧的,以为哲学只是像高等数学一样复杂而精密的算法;后来又看到一些世俗哲学,似乎又以为哲学是规劝人们的道德教训;再了解哲学的源头,才发现哲学是一种对真理锲而不舍的追问。

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远离人们常走的路径”,让我联想到老子的“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哲学之路,永远是少有人走的路。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三):关于巴门尼德哲学思想一点思考

(希望看到的人能批评指正,如果有赞同之处也可以一起探讨)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和被感知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就是说,他这是一种狭义的存在,因为存在之外的非存在并不能被感知,所以在我们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非常类似笛卡尔,可以怀疑存在之外的非存在,但是唯一确定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思维)

我们对于存在的划分是以我们的思维为中心,然后思维能思考到什么,就代表这个东西存在。所以它是发散性质的,但是有一个完美的边界,所以很像一个完美的球,中间不可能杂入非存在,因为思维是连续性的,你根本没有办法想到存在之外的任何东西。我们意识必须用语言表达,而语言仅仅是被用来表达思维世界里的存在,对之外的无能为力。因此,存在一定能被思考且言说。飞马是存在的。因为一开始他表达的存在是思维世界的存在,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存在。但是这种飞马不能说是飞马,应该要加一个思维上的限定词。

后面女神也批判了人们把存在和非存在混同一谈的做法,也就是说,说飞马存在这个行为本来就是不能这样做的。这很令人想到现代理性主义哲学对上帝的存在的批判或假想。上帝毫无疑问属于非存在,而我们妄议上帝,用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这种行为可取吗?

这很像维特根斯坦划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能够用自己思维阐释的,另一个属于非存在的世界。

凡可说的,皆能说清。凡不可说的,皆应沉默

可说的,即存在。

(巴门尼德虽然寥寥几笔,但感觉涉及到了对形而上学未来毁灭的预言,他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四):巴门尼德的存在

巴门尼德借女神的三岔路口,第一次提出了作为哲学概念的“存在”,形象概念是表象的意见,而无始无终且不可分的“存在”才是真理。

万物可细分可归属,然而被切分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不可再分,这就是巴门尼德所谓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是永恒,不动,连续且无止境的,而在这之上的一切变化都只是生灭的幻象。到如今科学已经帮我们认识到万事万物终有始终,宇宙也有诞生消亡的一天,但巴门尼德的“是者”是比宇宙,比目前人类认知到的世界更大的一种东西,是所有存在的基础。

存在的与可思议的是同一的,而非存在物不可能存在。这个概念仔细一想确实大脑轰然。我们无法创造不存在的东西,哪怕是最异想天开的想象力,神祇,幽灵,尼斯湖水怪,暗物质,硅基生命,他们都是基于某种存在,某种可思维可认知的概念之上的。我们如何想象与认识一种完全不存在之物呢。

然而巴门尼德这里的论断也非全然否认非存在物,只是认为研究非存在物是无意义的歧途。需要注意的是,非存在指的并非“现象”与“感觉”,因为这二者也是基于存在之上的。

“要使你的思想远离这种研究途径,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 因为对“存在”的界定探讨,巴门尼德算是本体论的早期先导了。

哲学很多时候对我而言是一种减压的方式,能够暂时把注意力从日常琐事里抽出来,去思考一些渺远且形而上的东西。但哲学其实并不适合自学,在没有入门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术语产生歧义,从一开始就出现理解偏差。如果能在专业指导下阅读研究可能更好一些。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读后感(五):《巴门尼德著作残篇》评点

关于光明和黑暗(蒙昧界和求索界)。不同于人们一般持有的诗人由黑暗走向光明意味着由非存在走向存在的看法,在我看来,黑暗与光明意味着蒙昧状态与求索状态。如果说黑暗象征着非存在,诗人正是从黑暗走向光明,那么作为一个存在,何以从非存在中产生,换句诗人的话:若存在从非存在中产生,它何以不早些或晚些,非要在此时?比较能说服我自己的解释是:大多数凡人起先处于对真理不感兴趣的蒙昧状态,因此说是凡人确立了很多看似存在却不存在的东西并信以为真,安于自己的发现,并无进一步探究真理的欲望。但不得不说,它的基础本质是存在,所以我们不妨将黑暗命名为充斥着看似存在却不存在的东西的实质存在。而光明同样作为实质存在,却是纯然的,不带面纱的,所以从蒙昧进入求索状态后,人开始不受蛊惑,“这条道路把有识之士带向各处,不受损伤”。与混沌一片的蒙昧相对的是,求索界有很多的路走,至于合适与否、正确与否那是后话。 关于少女(感官)的三次转变和一个小动作。巴门尼德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感官欺骗说”,他认为人们几乎不可以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你看到听到闻到的等都不足以认识真实。所以我认同塞克斯都把残篇中的少女意象作为人的感官来理解,具体而言,我从少女的三次转变和一个小动作印证自己的看法,旅程最开始“少女们在引路”,接着“(少女们)加速前进来护送我的马车”,最后“(少女们)驾着这马车和马匹,走上宽阔的大道”,最终呈现在女神面前的情况是“在不朽御者的陪同下,被马儿带到了我们的住所”。从“引领”到“护送”到“驾”,是一个“肆无忌惮”的过程,是一个降低防御强度感官逐渐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在望迫不及待的过程。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手把面纱从头上向后拂去”,揭开面纱又一次说明,防范系数的降低。既然巴门尼德认为纯然地用感官是无法认识真实世界的,那么有志于求索的人就会有意无意地防止被蛊惑,蒙昧界存在太多欺骗,为防止误入歧途,感官与世界之间设立防御也就不足为奇。而越接近纯然存在的求索界,感官就越真实,越放肆。 关于“无物非存在”。估计不能按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模式理解此句,但如果说模态谬误以及存在一个名叫“没有人”的人和存在一个名叫“无物”的物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对于它的合理理解应该归于人“想表达与表达(思想与语言)”的尚不可化解的差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话语在转述时候的“人称尴尬”问题上。我认识到,有些思想确实是不能被表达的,倒也不是表达者水平不够,而是逻辑上的不可逾越的沟壑等因素使然,在这一点上,表现主义的克罗齐持有的“故人以为满腹经纶却无从道起,实在是这人的思想平乏的不足一道”的观点似乎就有待商榷了。而另外,排除以讹传讹,造谣生事的因素,就是每一个话语主体都满分真诚,满分巧舌如簧,有些观点也无法被转述,“人称尴尬”一定存在。所以虽然我也有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但鉴于我认识到说了会变味,转述会变质的原因,暂且不说,诚如本书导言论“如同笛卡尔对自身存在的推论,巴门尼德自己断断续续的言说和思考行为,只有在它们发生时才能确保有一个真实的对象......”,我对此深信不疑。 作为一个概念性真实,存在既为存在本身,那么它便不会牵扯到生成和消亡的问题,因为如果它曾有过生成或将会有消亡的过程即或是瞬间,那么它都会因为生成之前或消亡之后不存在的现实而有悖于存在的概念,另外,它又“既非曾经存在,也非将要存在,因为现在作为整体存在”,不同于前面说的假设,这里又用相对而言更加有目共睹的现实来印证存在基于时间上的一体性和连续性。再说存在基于空间上的一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稳固的、强大的、牢牢被缚等都是存在在空间上的表现,都在指向存在在空间上要么完全存在要么完全不存在而不是仅仅缺少点什么的特点,每一都是此一,此一就是全一。思想问题同理推出,我们无法从仅仅依靠被表述存在而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中找到任何思想,随意为存在或不存在命名是无聊的恶行,因为肇事者会在自己得不到任何益处的情况下将他人引入歧途,那些自以为是地确立名称并信以为真的人也被女神不无讥讽地命名为凡人。倘若你能拨云见日地看见误导别人的、貌似可信的谬误下的可贵的存在甚至真理(真理在存在里面找),那么凡人的意见将不能压倒你。存在不会阻止存在(类似于自己不会阻止自己成为自己),非存在无力阻止存在(类似于“无人”或“虚无”无力阻止人或真实),因之,存在是不变的、不可侵犯的。存在对于类似光明和黑暗这种概念的应用,从来都不是把他们摆在对立的位置上,既然存在本身浑然一体,那么其性质也绝不会水火不容,换言之,一切存在都同时充满了各种凡人看来对立的性质。最后,存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无法完全掌握但却也无法否决的概念性真实,我们对于存在这个大概念作为一个整体的各种性质的探讨是不会具体而微地影响其内部物质的结合与生成的。 关于哲学思想的理解与接受问题,我也有一些看法。无论我们接不接受,首先是要解开它,就像决定要不要抽屉里不知道的一件东西,你只有在打开抽屉之后才能作出选择一样。哲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它所揭示的事实可能会逐渐跟认知不相适应,但它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智慧的结晶却不会过时。另外,谁又能说你所持有的世界观就是终极真理呢,所以很多情况下,面对徐徐走来的前辈学人的传世思想,降低我们传统思想的防御,至少不要再“射箭”,等到它走到“城跟前”看仔细了再做定夺,以免“错杀忠良”,蒙昧终身。多吃些菜你才知道自己喜欢哪些菜,况且经典既然流传至今,它最起码“没毒”,顶多是对不对你胃口罢了。 你不能为哲学家戴“故弄玄虚”的帽子,以前戴上的,现在也要拿下来。哲学行为是试图说明一种概念性真实的努力,既为概念性真实,它就与存在性真实不一样,它似乎跟你的五官没多大关系。我们知道,解释一个概念,如果无法拿存在的东西作证据,就无法避免絮絮叨叨的作风,同理,一种哲学思想要固定或分享的话,持有者就要把那种概念真实写到或说到至少让部分人理解的程度为止。另外,若说还有其他目的,那也就是增加文本阅读阻拒性,为思想注入更多被理解的可能而已。 科学与哲学、形而上法与辩证法、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作为认识世界和真理的其中一种工具,科学绝不是真理本身,并且,抛开世界的不可知,就目前而言,科学也没有排除其它认识工具而独以代之的任何优越性。另外,人们认为,即使科学能帮我们认识外界无疑,可却实在无法帮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因之,绝对的相信科学就会导致绝对的迷信,就像过于理性就会导致不理性一样。同理对形而上法和辩证法这两种求索真理的方法也适用,我们不能愚昧到因为用辩证法可以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完全抛弃其他方法,将辩证法视为金科玉律,自信地认为今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它解决,那无疑是荒唐可笑的。总而言之,主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程度是可以影响创新的诞生与发展的实现的。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